平脈方
平脈大法第一
論曰: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者哉!是以古之哲醫,寤寐俯仰,不與常人同域,造次必於醫,顛沛必於醫,故能感於鬼神,通於天地,可以濟眾,可以依憑。若與常人混其波瀾,則庶事隳壞,使夫物類將何仰焉?由是言之,學者必當屏棄俗情,凝心於此,則和鵲之功因玆可得而致也。
經曰:診脈之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均,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脈經》云:過此非也。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此參互,訣生死之分也。
又曰:平脈者,皆於平旦,勿食勿語,消息體氣,設有所作,亦如食頃,師亦如之。既定,先診寸口,初重指切骨,定畢便漸舉指,令指不厚不薄,與皮毛相得,如三菽之重。於輕重之間,隨人強弱肥瘦,以意消息進退,舉按之宜,稱其浮沉諸類,應於四時五行,與人五臟相應。不爾者,以其輕重相薄,尋狀論寒暑得失。
凡人禀形,氣有中適,有躁靜,各不同,氣脈潮動,亦各隨其性韵,一呼而脈再至,一吸而脈再至,呼吸定息之間復一至,合為五至,此為平和中適者也。春秋日夜正等,無餘分時也,其餘日則其呼而脈至多,吸而脈至少,或吸而脈至多,呼而脈至少,此則不同,如冬夏日夜長短之異也。凡氣脈呼吸法晝夜,變通效四時,然於呼吸定息應五至之限,無有虧僻。猶晷刻與四時有長短,而歲功日數無遺也。若人有贏有壯,其呼吸雖相壓遏,而晝夜息度隨其漏刻,是謂呼吸象晝夜,變通效四時。
夫診脈,當以意先自消息,壓取病人呼吸以自同,而後察其脈數,計於定息之限,五至者為平人。若有盈縮,尋狀論病源之所宜也。
問曰:何謂三部脈?答曰:寸關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異,有尺寸分三關之法,從肘腕中橫文至掌魚際後文,卻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為尺;從魚際後文卻還度取十分之,則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則寸口也。此處其骨自高,故云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卻行六分為關分,從關分又入六分為尺分。
又曰: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如天地人為三界。寸主射上焦,頭及皮毛,竟手上部;關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頭腹足為三元也。
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訣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其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晬時也。故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太陰者,寸口也,即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脈,法三百六十日也。
診五臟脈輕重法第二
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金,秋三月,庚辛之氣。
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火,夏三月,丙丁之氣。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土,王四季,季夏六月,戊己之氣。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木,春三月,甲乙之氣。
按之至骨,舉之來疾者,腎部。水,冬三月,壬癸之氣。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象火浮散。浮而短澀者,肺也。法金吝澀。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如卉生苗吐穎。按之軟,舉指來實者,腎也。濡弱如水,舉重勝船。
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脈也。《千金翼》云:遲緩而長者;脾也。
指下形狀第三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於指下。
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重按之乃得。
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丸,一曰灑灑如欲脫。
洪脈,極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盡也。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張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緊弓為弦也。
緊脈,數如切繩狀。一曰如轉索之無常。
遲脈,呼吸三至,去來極遲。一曰舉之不足,按之盡牢;一曰按之盡牢,舉之無有。
數脈,去來促急。一曰意六七至,一曰數者進之名。
緩脈,去來亦遲,小鴃於遲。一曰浮大而軟,陰與陽同著。
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一曰按之乃得,舉之即無。
動脈,見於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動搖。
伏脈,極重,指著骨乃得。一曰關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動;一曰按之不足,舉之無有。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一曰指下無,兩傍有。
軟脈,極軟而浮細。一曰按之無有,舉之有餘;一曰細小如軟。《千金翼》軟作濡。
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
實脈,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福然。一曰沉浮皆得。
促脈,來去數,時一止。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結者生。
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代者死。
散脈,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裹。
革脈,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千金翼》以革為牢。
弦與緊相類。軟與弱相類。浮與芤相類。又日浮與洪相類。微與澀相類。沉與伏相類。緩與遲相類。又曰軟與遲相類。革與實相類。《翼》作牢與實相類。滑與數相類。
五臟豚所屬第四
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關上。
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亦名氣口。
脾部,在右手關上。
腎部,在右手關後尺中。
脈法讚云:
肝心出左,脾肺出右,
腎與命門,俱出尺部。
魂魄穀神,皆見寸口。
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順男,右大順女。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神門決斷,兩在關後。
人無二脈,病死不愈,
諸經損減,各隨其部。
三陰三陽,一雲按察陰陽。誰先誰後。
陰病治官,官藏內也。陽病治府。府外也。
奇邪所舍,如何捕取?
審而知之,針入病愈。
脈有三部,陰陽相乘,
榮衛氣血,而行人躬。
呼吸出入,上下於中,
因息遊布,津液流通。
隨時動作,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觀脈,大小不同。
一時之間,變無經常。
尺寸參差,或短或長,
上下乖錯,或存或亡。
病輒改易,進退低昂,
心迷意惑,動失紀綱,
願為縷陳,令得分明。
師曰:
子之所問,道之根源,
脈有三部,尺寸及關。
榮衛流行,不失衡銓,
腎沉心洪,肺浮肝弦,
此自常經,不失銖分。
出入昇降,漏刻周旋。
水下二刻,脈一周身,
旋復寸口,虛實見焉。
變化相乘,陰陽相干,
風則浮虛,寒則緊弦,
沉潜水畜,支飲急弦,
動弦為痛,數洪熱煩,
設有不應,知變所緣。
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太過可怪,不及亦然;
邪不空見,終必有奸。
審察表裹,三焦別分,
知邪所舍,消息診看,
料度腑臟,獨見若神。
分別病形狀第五
脈數則在腑,遲在臟。
脈長在而弦,病在肝。《脈經》作出於肝。
脈小血少,病在心。扁鵲云:脈大而洪出於心。
脈下堅上虛,病在脾胃。
脈滑一作澀而微浮,病在肺。
脈大而堅,病在腎。扁鵲雲小而緊。
脈滑者多血少氣。
脈澀者少血多氣。
脈大者血氣俱多。又云:脈來大而堅者,血氣俱實。
脈小者血氣俱少。又云: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
沉細滑疾者熱。
遲緊為寒。《脈經》云:洪數滑疾為熱,澀遲沉細為寒。
脈盛滑緊者,病在外,熱;
脈小實而緊者,病在內,冷。
脈小弱而澀,謂之久病;
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
脈浮滑,其人外熱,風走刺,有飲,難治。
脈沉而緊,上焦有熱,下寒,得冷即便下。
脈沉而細,下焦有寒,小便數,時苦絞痛,下利重。
脈浮緊且滑直者,外熱內冷,不得大小便。
脈洪大緊急,病速進在外,苦頭發熱,癰腫。
脈細小緊急,病速進在中,寒為瘕痕積聚,腹中刺痛。
脈沉重而直前絕者,病血在腸間。
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
脈直前而中散絕者,病消渴。一云病浸淫瘡。
脈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絕者,病在肌肉遁尸。
脈左轉而沉重者,氣微,陽在胸中。
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癥。
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
脈累累如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在小腸膜中,伏留不去。
脈直前左右彈者,病在血脈中,胚血也。
脈後而左右彈者,病在筋骨中也。
脈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
脈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
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所苦。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太素》作滑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革,至如涌泉,病進而危。弊弊綽綽,其去如弦絕者死。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沉而弦急者病在內,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脈實者病在內,脈虛者病在外。在上為表,在下為裹,浮為在表,沉為在裹。滑為實為下,又為陽氣衰。數為虛為熱,浮為風為虛,動為痛為驚,沉為水為實,又為鬼疰。弱為虛為悸。遲則為寒,澀則少血,緩則為虛,洪則為氣,一作熱。緊則為寒,弦數為瘧。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微則為虛,代散則死。弦為痛痹,一作浮為風症。偏弦為飲,雙弦則脅下拘急而痛,其人澀澀惡寒。脈大,寒熱在中。伏者霍亂。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凡亡汗,肺中寒,飲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虛冷,此等其脈并緊。
浮而大者,風。
浮大者,中風,頭重鼻塞。
浮而緩,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
滑而浮散者,樣緩風。
滑為鬼疰。
澀而緊,痺病。
浮洪大長者,風眩癲疾。
大堅疾者,癲病。
弦而鈎,脅下如刀刺,狀如蜚尸,至困不死。
緊而急者,遁尸。
洪大者,傷寒熱病。
浮洪大者,傷寒,秋吉,春成病。
浮而滑者,宿食。
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
短疾而滑,酒病。
浮而細滑,傷飲。
遲而澀,中寒,有癥結。
駃而緊,積聚,有擊痛。
弦急,疝瘕,小腹痛,又為癖病。一作痹病。
遲而滑者脹。
盛而緊曰脹。
弦小者,寒澼。
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緊而滑者,吐逆。
小弱而澀,胃反。
遲而緩者,有寒。
微而緊者,有寒。
沉而遲,腹臟有冷病。
微弱者,有寒少氣。
實緊,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利者難治。一作時時嘔,稽難治。
滑數,心下結熱盛。
滑疾,胃中有熱。
緩而滑曰熱中。
沉而急,病傷暑,暴發虛熱。
浮而絕者,氣。
辟大而滑,中有短氣。
浮短者,其人肺傷,諸氣微少,不過一年死,法當嗽也。
沉而數,中水,冬不治自愈。
短而數,心痛心煩。
弦而緊,脅痛,臟傷,有瘀血。一作有寒血。
沉而滑,為下重,亦為有膂痛。
脈來細而滑,按之能虛,因急持直者,僵仆,從高墮下,病在內。
微浮,秋吉,冬成病。
微數,雖甚不成病,不可勞。
浮滑疾緊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陽邪來,見浮洪。
陰邪來,見沉細。
水穀來,見堅實。
脈來乍大乍小,乍長乍短者,為祟。
脈來洪大裊裊者,祟。
脈來沉沉澤澤,四肢不仁而重,土祟。
脈與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
弦小緊者,可下之。
緊而數,寒熱俱發,必下乃愈。
弦遲者,宜溫藥。
緊數者,可發其汗。
三關主對法第六
諸浮諸弦,諸沉諸緊,諸澀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頭部;若在關上,胃以下病腹部;若在尺中,腎以下病腰腳部。
平寸口脈主對法
寸口脈滑而遲,不沉不浮,不長不短,為無病,左右同法。
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中手長者,曰足經痛,中手促上擊者,日肩背痛。
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
寸口豚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脈沉而弱者,曰寒熱及疝瘕,小腹痛。熱一作氣,又作中。
寸口脈沉而弱,髮必墮落。
寸口脈沉而緊,苦心下有寒,時時痛,有積邪。
寸口脈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氣,面目腫,有微熱,為風水。
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即為血實,滑即為氣實,血氣相搏,入臟即死,入腑即愈。
寸口脈沉,胸中短氣。
寸口脈沉而喘者寒熱。
寸口脈浮而滑,頭中痛。
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滯氣宿食。
寸口脈弦而緊,弦即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即惡寒,水流走腸間。
寸口脈緊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
脈緊上寸口者,中風,風頭痛亦如之。《翼》云亦為傷寒頭痛。
脈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頭痛。
寸口脈弦大,婦人半生漏下;男子亡血失精。
寸口脈微而弱,微即惡寒,弱則發熱,當發不發,骨節疼煩;當煩不煩,與極汗出。
寸口脈微而弱,氣血俱虛,男子吐血,婦人下血,嘔汁出。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即為悸。
寸口脈緩而遲,緩即為虛,遲即為寒,虛寒相搏,則欲溫食,食冷即咽痛。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即為氣,寒氣相搏,則絞而痛。
寸口脈遲而澀,遲即為寒,澀為少血。
脈來過寸入魚際者,遺尿;脈出魚際,逆氣喘息。
寸口脈但實者,心勞。
寸口脈潎潎如羹上肥,陽氣微;連連如蜘蛛絲,陰氣衰。
兩手前部陽絕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熱。
寸口脈偏絕,則臂偏不遂,其人兩手俱絕者,不可治。
寸口脈來暫大暫小者,陰絡也,苦陰風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
寸口脈來暫小暫大者,陽絡也,苦皮膚病,汗出惡寒,下部不仁。
寸口脈浮,中風發熱頭痛,宜服桂枝湯、葛根湯,針風池、風府,向火炙身,摩治風膏,覆令汗出。
寸口脈緊,苦頭痛,是傷寒,宜服麻黃湯發汗,針眉衝、顳顬,摩傷寒膏。
寸口脈微,苦寒為衄,宜服五味子湯、麻黃茱萸膏,令汗出。
寸口脈數,即為吐,以有熱在胃管,熏胸中,宜服藥吐之,及針胃管,服除熱湯。若傷寒七八日至十日,熱在中,煩滿渴者,宜服知母湯。
寸口脈洪大,胸脅滿,宜服生薑湯、白薇丸,亦可紫菀湯下之,針上管、期門、章門。
寸口脈緩,皮膚不仁,風寒在肌肉,宜服防風湯,以藥薄熨之佳,灸諸治風穴。
寸口脈滑,陽實,胸中壅滿,吐逆,宜服前胡湯,針太陽、巨闕瀉之。
寸口脈弦,心下幅幅,微頭痛,心下有水氣。宜服甘遂丸,針期門瀉之。
寸口脈弱,陽氣虛弱,自汗出,宜服茯苓湯、內補散,將適飲食消息,勿極勞,針胃管補之。
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宜服乾地黃湯,自養,調和飲食,針胃管一作三里補之。
寸口脈芤,吐血,微扎者衄血,空虛,去血故也,宜服竹皮湯、黃土湯,灸膾中。
寸口脈伏,胸中逆氣,噎塞,是諸氣上衝胸中,宜服前胡湯、大三建丸,針巨闕瀉之。
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中有水氣,宜服澤漆湯,針巨闕瀉之。
寸口脈軟弱,自汗出,是虛損病,宜服乾地黃湯、薯蕷丸、內補散、牡蠣散并粉,針太衝補之。
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調和飲食以暖之。
寸口脈實,即生熱,在脾肺,嘔逆氣塞;虛則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熱即宜服竹葉湯、葛根湯;寒即茱萸丸、生薑湯。
寸口脈細,發熱嘔吐,宜服黃苓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灸中府。
平關脈主對法
關上脈浮而大,風在胃中,張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嘔。
關上脈微浮,積熱在胃中,嘔吐蛔蟲,心健忘。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均,必吐逆,是為病方欲來,不出一二日,復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
關上脈弦而長《翼》作大,有痛如刀刺之狀,在臍左右上下。《脈經》云有積在臍左右上下。
關上脈澀而堅,大而實,按之不減有力,為中焦實,有伏結在脾肺氣塞,實熱在胃中。
關上脈襜襜大而尺寸細者,其人必心腹冷積,癥瘕結聚,欲熱飲食。
關上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贏劣,不欲飲食,如瘧狀。
關上脈浮,腹滿不欲食,浮為虛滿,宜服平胃丸、茯苓湯、生薑前胡湯,針胃管,先瀉後補之。
關上脈緊,心下苦滿痛,脈緊為實,宜服茱萸當歸湯,又加大黃二兩佳。《脈經》云:又大黃湯兩治之佳。針巨闕、下管瀉之。
關上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生薑湯、附子丸,針巨闕補之。
關上脈數,胃中有客熱,宜服知母湯一作丸、除熱湯,針巨闕、上管瀉之。
關上脈緩,不欲食,此脾胃氣不足,宜服平胃丸、補脾湯,又針章門補之。
關上脈滑,胃中有熱,滑為熱實氣滿,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宜服朴消麻黃湯、平胃丸,一作宜服紫菀湯、人參大平胃丸。針胃管瀉之。
關上脈弦,胃中有冷,心下厥逆,脈弦胃氣虛,宜服茱英湯,溫調飲食,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弱,胃氣虛,胃中有客熱,脈弱為虛熱作病。且說云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即寒起。正宜服竹葉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細,虛,腹滿。宜服生薑湯、茱萸蜀椒湯、白微丸,針灸三管。
關上脈澀,血氣逆冷,脈澀為血虛,宜服乾地黃湯、四補散,針足太衝上補之。
關上脈花,大便去血,宜服生地黃并生竹皮湯,灸膈輸。若重下去血,針關元,甚者服龍骨丸。關元一作巨闕。
關上脈伏,有水氣溏泄,宜服水銀丸,針關元,利小便,止溏泄,便止。
關上脈洪,胃中熱,必煩滿,宜服平胃丸,針胃管,先瀉後補之。
關上脈沉,心下有冷氣,苦滿吞酸,宜服白薇丸、茯苓丸、附子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軟,苦虛冷,脾氣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湯、女萎丸,針關元補之。
關上脈遲,胃中寒,宜服桂枝丸、茱萸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實,胃中痛,宜服梔子湯、茱萸烏頭丸,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牢,脾胃氣塞,盛熱,即腹滿嚮嚮,宜服紫菀丸、瀉脾丸,針灸胃管瀉之。
平尺脈主對法
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
尺脈弱,下焦冷,無陽氣,上熱衝頭面。
尺脈弱寸強,胃絡脈傷。
尺脈偏滑疾,面赤如醉,外熱則病。
尺脈細微,溏泄下冷利。《素問》云: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尺脈虛小者,足經寒,痿痹腳疼。
尺脈澀,下血,不利,多汗。《素問》云:尺澀脈滑,謂之多汗。
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
尺脈細而急者,筋攣痹不能行。
尺脈大者,熱在胖中,小便赤痛。
尺脈粗,常熱者,謂之熱中,腰胯疼,小便赤熱。
尺脈按之不絕,婦人血閉,與關相應和。滑者,男子氣血實,婦人即為妊娠。
尺脈來而斷絕者,男子小腹有滯氣,婦人月水不利。
尺脈俱軟弱,內慍熱,手足逆冷,汗出。
尺脈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尺脈俱沉,關上若有,苦寒心下痛,陰中冷,腳痹。
尺脈俱微,少心力,不欲言,血氣不足,其人腳弱短氣。
尺脈俱數,手足頭面有熱;俱遲,有寒,手足頭面有冷風。
尺脈浮,下熱風,小便難,宜服瞿麥湯、滑石散,針橫骨、關元瀉之。
尺脈緊,臍下痛,宜服當歸湯,灸天樞、針關元補之。
尺脈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氣,宜服小建中湯,針氣海。
尺脈數,惡寒,臍下熱痛,小便赤黃,宜服雞子湯、白魚散,針橫骨瀉之。
尺脈緩,腳弱下腫一無此四字,小便難,有餘瀝,宜服滑石湯、瞿麥散,針橫骨瀉之。
尺脈滑,血氣實,經脈不利,宜服朴消煎、大黃湯下去經血,針關元瀉之。
尺脈弦,小腹疼,小腹及腳中拘急,宜服建中湯、當歸湯,針氣海瀉之。
尺脈弱,氣少發熱骨煩,宜服前胡湯、乾地黃茯苓湯,針關元補之。
尺脈澀,足經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湯,針足太衝補之。
尺脈扎,下焦虛,小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黃湯,灸丹田、關元。
尺脈伏,小腹痛,癥疝,水穀不化,宜服大平胃丸、桔梗丸,針關元補之。
尺脈沉,腰背痛,宜服腎氣丸,針京門補之。
尺脈軟,腳不收,風痹一無此五字,小便難,宜服瞿麥湯、白魚散,針關元瀉之。
尺脈牢,腹滿,陰中急,宜服葶藶子茱萸丸,針丹田、關元、中極。
尺脈遲,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針氣海、關元瀉之。
尺脈實,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當歸揚加大黃一兩,利大便,針關元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