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陳日講事宜疏道光三十年
禮部侍郎曾國藩
竊臣前於用人三策摺內。言及康熙年間日講之例。三月十一日。奉諭旨著於百日後舉行日講所有一切應行事宜著各該衙門察例詳議以聞欽此。查康熙年間例案。臣部及各衙門俱已無存。而臣之初意。係於贊助聖學之中。陰寓陶成人才之意。原摺內所謂其幾在此。其效在彼者。尚未申明詳晰。今一切應行事宜。亦必求於人才有益。不徒務講學之虛名。謹參考會典。及聖祖御製文集國史列傳諸書。竭臣愚見。先定大概規模。補前摺所未備。請皇上再交各衙門覈議。務使精益求精。聖學人才。兩有裨益。方得實效。謹將臣所擬條款。臚列於後。
一考定日講設官之制。謹按日講起居注官。見在滿洲十員。漢人十二員。臣考舊章。則日講官。與起居注官。係屬兩項。非一項差事也。日講官主執經入侍。每日進講。即宋時崇政殿說書之職也。起居注官主典禮侍班。簪筆載記。即周時左史右史之職也。我朝順治十年。設立日講官。其時並無起居注之名。至康熙九年。復舉行日講。且創立起居注館。於是起居注官。即以日講官兼攝之。兩項差使。乃為一項矣。厥後康熙二十五年。停止日講。而起居注官則未嘗廢。銜上日講二字亦未裁去。雍正乾隆以來。相沿不改。其實所辦之事。乃記注侍班之事。日講二字。則有空銜而無實事也。今奉旨舉行日講。似須循名責實。二者仍分作兩項。於見在記注官之外。別添一項人作日講官。以復順治及康熙初年之例。其見在之起居注官祇於銜上裁去日講二字。其餘不改。以循雍正乾隆以來之例。庶名實相符。而於六朝成憲。皆不稍背云。
一講官員數。謹按順治十二年。初設講官。選詞臣八人。不分滿漢。康熙九年。定設滿洲四員。漢官八員。厥後遞有增加。至十八員二十六員不等。蓋以講官而兼記注之事。職務較繁故也。今既將講官與記注官分作兩項。似可循康熙九年之例。定為滿洲講官四員。漢講官八員。
一每日進講員數。謹按順治十二年。定以掌院學士率講官或二人或三人進講。康熙年間。每日進講之員。無可查考。臣愚以為進講之員太多。不免徒務虛文。謹擬每日以一人進講。不事旅進旅退。與尋常召見無異。庶講官凝定專一。得以悉心啟沃。皇上靜對臣工。聽其講論今古。亦得細察其精神器識。即此可以陶冶人才矣。
一講官應用何項人。謹按見在起居注官。專用翰詹兩衙門之人。溯查康熙年間。勵杜訥以州同而轉講官。高士奇以中書而轉講官。當時取人。往往不限資格。又康熙十六年。有滿洲講官兼用小九卿之例。乾隆初年。有呈進講章兼用科道之例。此次設立講官。似可援此二例。斟酌行之。臣之愚見。擬請除大學士掌院學士。及六部都察院。職事較繁。無庸充補講官外。其餘內閣學士。及九卿科道之由科甲出身者。准其與翰詹兩衙門一體充補講官。庶取人之途較廣。而仍不違乎成例。
一定保舉講官之法。謹按順治十二年。初立講官。諭令大臣選詞林學問淹博者八人。既由臣下選擇。是保舉之法也。康熙年間。講官由題本開列請簡。乾隆年間。講官由引見擢用。至今相沿不改。臣思此次復設此官。仍須行選擇保舉之法。蓋保舉尚恐其濫。惟保舉講官。則斷不至於濫。不特保人者十分慎重。即受保者。自揣學問平庸。亦必不敢妄進以取戾也。求皇上於一二品大臣中。特旨派出四五人。令其各保數員。以備進講。此次所保之人。或升遷出差。將次缺員。又求特派四五人。令其各保數員進講。所保之人。必容止莊重。辭氣溫雅。又必兼熟通鑑會典二書。如不稱職。令其退出講筵。或根柢甚深。而口稍拙訥者。不妨保舉。
一進講之地。謹按康熙年間。進講之地。在懋勤殿為多。惟十二年。暫修宮殿。駕駐瀛臺。即在瀛臺進講。二十三年。天氣嚴寒。即在煖閣進講。其餘或在郊外。或幸南苑。皆不輟講。是地可隨時遷移也。今奉諭旨便殿進講。皇上見御東書房。臣擬請即在東書房進講。以後或有遷移。臨時再降諭旨。
一進講之儀。謹按康熙年間。進講儀節。初入行三叩禮。侍立。詣講案前進講。講畢。復行三叩禮。至十六年。停止講畢之三叩禮。臣今擬就此儀。稍為酌量。請即東書房言之。皇上升御。西面。上恭設一橫几。几為書案。置所講之書於案上又豫設小几於室中。為講官之講案。屆時講官捧書入。陳於講案上。轉出案西跪。東北面。一叩興。復講案位。侍立宣講。講畢。復轉出案西跪。一叩興。趨出。如遇聖駕不御東書房。所有皇上南面。講官北面之處。有時限於地勢。再臨行斟酌。謹照此儀。另繪一圖附呈。
一進講之時。謹按康熙年間。尚未設立軍機處。部院奏事。即係大臣入對承旨。奏事既畢。然後講官入侍。自九年至二十年皆然也。二十一年。乃改於部院未啟奏之前。講官先入進講。遙想其時。大約不過辰刻耳。今則時勢移易。較康熙年間迥有不同。康熙年間。部院章奏。不過數件。今則每日多至七八十件。康熙年間。各省章奏。聖祖省覽。直待夜分然燭之後。今則清晨裁定。宣諭軍機而批答。康熙年間。引見人員甚少。今則逐日皆有引見。有此數者之不同。則每日早間。聖躬亦煩勞矣。臣之愚見。擬請待引見以後。皇上萬幾已畢。御前大臣侍等。皆已散直。日永神暇。然後講官進講。則有義理之悅。而無他務之擾。庶幾如聖祖讀書記中。所謂神理淵穆。怡然忘倦云。
一所講之書。謹按康熙年間。所講之書。先四書。次尚書。次周易。次詩經。次通鑑。講通鑑之時。仍兼講四書。而順治年間。亦曾繙譯通鑑及大學衍義二書呈進。今臣聞聖學高深。諸經通鑑。講貫已熟。竊謂為君之道。莫備於真德秀衍義。邱濬衍義補二書。真氏於用人之道。邱氏於理財治兵之道。尤言之深切著明。頃給事中呂賢基曾以為請。臣擬請講此二書。於今日時政。實有裨益。
一陳講之道。謹按講官陳說。貴忠誠切直。尤貴明於本朝掌故。康熙十六年。諭講官宜進直言。毋有隱諱。二十一年。諭講官須有勸戒箴規之意。乃稱啟沃。又聖祖御製講官箴曰。體之行之。朕躬是力。載獻載替。爾職宜飭。又曰。誼貴勵翼。先正其心。爾苟勿欺。吐辭足欽。繹此八句。則知切直者。未有不由於忠誠也。至於本朝掌故。則大經大法。實有超越前古者。若能於每日進講之時。將列聖至德政。稱述一二條。不惟君臣之精神。互相警發。而為講官者。必熟於國家之典章。則凡會典及列朝聖訓。皆當時時研究。此中之磨厲人才。已不少矣。
一覆講之法。謹按康熙十四年。諭日講原期有益身心今祇講官進講朕不覆講日久將成故事不惟於學問之道無益亦非所以為法於後世也嗣後進講時講官講畢朕乃覆講如此庶幾有裨實學欽此。臣思覆講之法。不過疑者詰之。誤者辨之。非必逐句討論也。今講官講畢。應請皇上於疑難之處。俯加詰問。講官錯誤之處。仰承指示。若無疑可問。無誤可指。即不妨默識深領。方為可久之道。
一纂成講書。謹按康熙年間。講官撰成講章。分寫正副本。先期將正本進呈。其撰法。先列經文。次列諸儒之說。次列講官推演之義。既講之後。又將講章編輯成書。今所傳四書解義。書經易經各解義是也。此次所講衍義及衍義補。真氏邱氏之書。本係臣下進講體裁。不必更撰講章。亦不必先期呈進矣。祇須於本日遞一摺片云。臣某人今日進講第幾卷第幾頁某句起某句訖謹奏。已為簡當。至已講之後。仍須編輯成書。將來刊刻流傳。以昭聖學之盛。其編輯之法。先鈔真氏邱氏全文。次列講官敷陳之說。以能徵引會典者為上。於既講後三日呈遞。俟發下之後。彙成帙。彙成三卷。進呈一次。抑臣又有請者。聖祖御製文集中。有講筵緒論二卷。凡八十五條。皇上聰明天縱。講筵觸發。間有緒論。敬祈發下。交講官編入。使臣等欣誦之餘。益加儆惕。則興起多矣。
一講官體制。謹按康熙年間。講官恩遇。最為隆渥。或賜詩篇。或賜邸第。或賞貂皮。或交部議敘。錫賚便蕃。非常之典。非臣下所敢議及也。至於體制所在。雖屬虛文。亦宜稍示優異。一得講官。雖編檢科道。皆得專摺謝恩。其雨帽坐墊。請照見在起居注官之例。朝賀班次。請照南書房翰林之例。至於春秋。經筵侍班。宜在六部堂官之次。並隨至文淵閣賜茶。其科道充講官者。即不派街道巡城差使。間有扈從之時。講官所用帳房。及一切應用物件。仍遵康熙十二年諭定章程。酌定數目。由內務府給與。
一進講年數。謹按康熙進講。自九年至二十五年。凡十有七載。中間如三藩用兵。九省騷動。捐例常開。倉庫空虛。實有倍甚於今日者。而未嘗停講。蓋聖祖實由於此中深求政要。兼厲人才。非以此為文史之娛也。湯斌之放江蘇巡撫。聖祖諭曰。以爾久侍講筵。老成端謹故特簡爾。熊賜履之既沒。聖祖諭吏部曰。賜履夙學老成。為講官多年。未嘗不以內聖外王之道。正心修身之體。直言講論。當時偉人輩出。大抵多識拔於講筵之中。蓋侍學既久。故知之真也。皇上復舉舊章。伏願行之久遠。不可遽求速效。故雖有偏災小警。不可停罷。漸濡既久。風氣日振。臣前摺所謂十年以後。人才當起色也。若舉行數載。或即停止。雖於聖學無損。而固不能收百年樹人之效。區區之忱。尤在於此。伏乞聖鑒。
以上十四條。竭臣愚忠。粗定大概規模。其有不典不詳。求皇上飭交各衙門覈覆施行。謹奏。
附唐確慎公鑑書節錄
前於邸鈔。見輪講儀次一摺。詳細敷陳。有典有則。何其周歟。想見中心懇切。曲仰聖心之危微精一。並同人之激切拜颺。以襄贊我堯舜大同之盛治。野人欣欣然喜不能已者久之。然至愚所慮者。皋夔稷契之儔。閣下而外。亦不過艮峰竹如丹谿三數人。其餘君子固多。而能知格致誠正者。恐亦難得。即外間河海兵農。亦何能洞見窾要。行之都有把握。雖教誨陶鎔。正可仰賴聖人化裁以作成之。而萬幾之下。亦恐過於勤勞也。朱子有輪講不如日講之說。蓋日講有定官。設亦不過一二員。如伊川先生及朱子皆曾為之。是自可以得人。輪講則派入者眾多。安得人人皆程朱乎。吾兄意在溥博。而乃以迂闊駮之。聞之。深惜此美舉之不成。愛禮之意未容已也。然當此聖懷虛受之時。為臣子者。有可必獻。有否必替。竭誠盡性。以求上答夫求言若渴之至意。此職分事。亦性分事也。案文正條奏議格不行所進繪圖當日尤有譏為迂闊者確慎此書亦以輪講為疑雖致深惜固明知其說難見諸施行矣特附錄之以資引證云
遵旨會議日講事宜並陳管見疏道光三十年四月禮部
本月初四日。奉上諭曾國藩奏日講事宜十四條並繪圖呈覽一摺禮部會同翰林院與前交議日講摺件一議奏圖發欽此。仰見我皇上親理萬幾。弗遑宵旰。偶乘餘暇。更以勤學窮理為兢兢。臣等欽佩之餘。益深感悚。奉命以來。悉心籌畫。復博採旁諮。始以為事在可行。繼覺其勢有未便。謹為我皇上一一陳之。伏思帝王之學。以實而不以文。貴要而不貴多。自來經史之昭垂。儒先之疏義。所以資研究供觀覽者。固己惟人惟備。後人所見。不能出其範圍。今若再選儒臣。排日進講。仍不外蹈襲舊說。綴輯成文。竊謂聖學之增崇。不恃乎此。即人才之鑒別。亦不恃乎此也。臣等恭讀乾隆十一年上諭朕命翰林科道官輪日進講經史本欲研究經術闡明義理以淑身心以鑑興廢而諸臣講論往往闌入條陳若實有裨政務則亦何害要不當借端立說以逞私見也如檢討程恂舉程子一命之士苟留心愛物於人必有所濟一條因請重縣尉之選欲以士人初任是官而重其秩是一縣又增一令也成何政體再詞臣以文字為職業自當雅贍優嫻方不愧清華之選其中才學沖裕如張鵬翀沈德潛等間或一加超擢而躁進之徒競思進獻若借此可以為梯榮之捷徑者不知沈德潛優升閣學朕原因其為人誠實謹厚且憐其晚遇用是稠迭加恩以勵老成積學之士張鵬翀則素知其敏捷且資俸已深歷升詹事初不因進詩優擢若謂朕進用人才沾沾於文藝之末雕章琢句專事浮華此風一熾必有藉手捉刀希圖僥倖者豈不玷玉堂而貽羞文苑邪其務殫實心崇正學明大體以無負稽古論思之厚望等因欽此。又嘉慶十四年。廷臣曾有請令翰林科道日進講義之奏。奉上諭朕每日恭閱先朝實錄誠以列聖修齊治平之道無不備載典型儀式夙夜寅承萬幾之暇披覽者亦皆經史諸書鑒觀得失以期有裨治化若使翰林科道日進講義而所撰述不過摭拾陳言敷衍入告無論二典三謨未能窺其涯涘即賈董諸儒論說亦恐不能跂及設敷奏可觀而能言者又未必能行況所敷陳又未必盡出己手若就此覘其學識加以甄拔恐亦未能遽得真才行之日久又生弊端仍屬視為具文於事毫無裨益又豈務實之道乎特將朕敦崇實政不尚虛文之處通諭知之欽此。臣等敬繹兩朝訓諭。實於進講之流弊。洞燭無遺。因思經筵與日講。雖事之鉅細不同。其為講貫則一。而經筵則舉行至今。若日講之事有益無弊。亦何至旋行旋止。乃自乾隆十四年停罷之後。不復再見舉行。迄今一百餘年矣。誠以經筵每歲一行進講者。皆特大員。有益無損。故行之可久。日講則排日常行。進講者自七名至四五名不等。更番入直。人數眾多。日久則法易弛。人眾則心不一。故借端立說。已見於前事。而希榮之見。亦難保其必無。且稱旨則倖心易生。徒勞則怠心易起。始而欲速。繼而畏難。無益有損。故不久而遂止。今人之學問不能勝於當年。今人之干進未必遜於往日。勦說雷同。原無補於啟沃。論篤是與。又恐誤於色莊。臣等伏讀聖諭之周詳。參考同官之議論。確有見於日講一節。於聽言之道。取人之法。兩無裨益。與其弊生而停止。莫若先事而不行。該侍郎所陳十四條。應請毋庸置議。所有臣等會議緣由。謹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遵行。
敬抒末議培養聖學疏咸豐十一年
監察御史朱潮
伏惟皇上聰明天亶。寅紹丕基。際國家多難之時。承祖宗付託之重。凡所以繼先志而慰民望者。蓋廟堂之咨儆深矣。久大之規。肇於初服。治平之業。裕於沖齡。臣勉竭愚忱。冀效千慮之一得。竊謂聖德以培養為先。聖學以擴充為務。臣嘗讀書有曰。在昔文武。聰明齊聖。其侍御僕從。罔非正人。夫僕從統乎宮庭而言之。正人濟濟。宜其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矣。周室盛時。綱紀肅清。前後左右。豈有巧言令色。便辟側媚。而書若重深顧慮。兢兢致戒者。防之於未然也。異物之玩好。小人逢迎之緣也。玩好屏。則志氣益清。此日之喜怒。他年刑賞之用也。喜怒平。則措施必當。是以發端在謹其細。而動作貴慎其幾。宋哲宗臨御經筵。忽憑檻戲折柳枝。講臣程頤正容進曰。方春發生。不宜無故摧折。此謹其細者類也。上書宣仁太后。請主上左右內侍。皆選老成厚重之人。不使侈靡之物。淺俗之言。接於耳目。此慎其幾者類也。細者鉅之積。幾者事之微。聖德之日懋。基於此矣。皇上誦習詩書。以目前而論。凡性命之奧旨。學問之微言。進講似可稍緩。但讀必兼講。講理則深邃。講事則顯明。周公以成王年幼。作七月之詩。淺近易解。使瞽矇朝夕諷詠。俾知稼穡之艱難。即以講輔讀也。臣思歷代可法可戒之事。及夫列祖列宗。文德武功。其中尤易於宣講者。請旨命翰林院詞臣。分門別類先編列千百條。辭惟取其顯亮。文無貴乎太長。每日恭錄進呈御覽。或十條。或八條。令授讀之臣。明白曉暢。敷陳其事。言以先入為主。一經耳熟。裨益非淺。我皇上濬哲達聰。今日之縷析條分。即異日之綜經貫史。由事以要諸理。次第講求。聖學之日新。基於此矣。臣敬際聖明。土壤細流。詎有裨於萬一。愚昧之見。敢獻芻蕘。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
呈進書籍疏同治元年
大學士祁寯藻
竊臣以衰病退休之員。蒙恩召用。復蒙皇太后懿旨。俾直殿廷。恭侍講幄。竊見皇上聰明天亶。聖度淵沖。誦讀之餘。繼以講解。緝熙光明之學。實基於此。臣雖至愚極陋。亦思勉抒聞見。隨事敷陳。仰答生成。稍圖報稱。無如年迫遲暮。舊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