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計
何邦彥
昔岳飛將有事。必召諸統制與謀。謀定後戰。故有勝無敗。旨哉武聖也。故滅天下之大寇。必計防守遏絕之所。必知衝截攻圍之所。必熟策應掩覆之所。至於大寇。利走利守。利分利合。皆瞭然心目之閒。故曰。治軍之道為計三十有二。一曰和。二曰息。三曰量。四曰忍。五曰弱。六曰強。七曰致。八曰畏。九曰防。十曰需。十一曰久。十二曰激。十三曰斷。十四曰聽。十五曰詭。十六曰信。十七曰諜。十八曰閒。十九曰內。二十曰釁。二十一曰偪。二十二曰與。二十三曰善。二十四曰脅。二十五曰假。二十六曰名。二十七曰辭。二十八曰備。二十九曰法。三十曰同。三十一曰本。三十二曰保。
何謂和。上下一心是也。自古未有權奸在內。而大將能成功於外者。未有將相協和而敵不破衄者。大將在外。權貴在內。斯時也。稍與權貴忤。彼將肆然掣肘。敵不可摧。故權其輕重。則君父滅敵為重。賂事權貴為輕。吾甯貶小節。以抒滅國之患也。然承平無事。則必名節為重。爵祿為輕。貶節。權也。守正。經也。昔者杜預行之。後儒譏之。未嘗不為之悲悼不已也。
何謂息。息民而用之是也。吳夫差視民如仇。而用之日新。是以滅於楚。秦隋已得天下。用兵不息。底於敗亡。故息民者。善守國者也。
何謂量。知己知彼是也。敵強而己足抗之。則可以勝可以不勝。敵弱而己之謀臣不足敵之。則可以不勝不可以勝。敵實而備之者勝。敵弱而攻之者勝。敵勇而計困之者勝。敵之所利。吾則害之。敵之所長。吾則避之。吾之所利。吾慎行之。吾之所短。吾善濟之。故決之曰。君主孰明。將帥孰賢。地宇孰廣。士卒孰精。先於君將驗之。次驗之地利。驗之天時。驗之軍令國政。而廟堂勝負決矣。此孫子始計也。
何謂忍。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是也。書曰。必有忍乃有濟。故能大忍者。可大有為於天下。觀忍之大小以決英雄大小而已。臥龍之智。無耦者也。司馬懿以不戰屈之。至受巾幗而不辭。於虖。蜀轉瞬為晉滅矣。夫非忍之為功也歟。至身抱奇略。披髮陽狂。遯草野甘心不悔者。知時也。知時則保身。保身則韜晦。忍之為功大矣哉。
弱者。強而示之弱以驕之。文公退三舍以驕子玉。伯比請羸楚師以張隨。匈奴匿壯士健馬而漢高被圍。之三者。誘敵之道也。
強者。弱而示之強也。立軍之道。變幻不測。有以我之散卒。敵之健卒者。以我之健卒。敵之散卒者。始雖一敗。繼必二勝。何謂致。敵所不戰。致而戰之是也。攻敵所以救。掠敵所以趨。裸體以辱罵。辱書以激怒。佯降以相誘。佯北以相覆。拘使以激忿。伐鄰以來救。之八者。激敵之道也。
何謂畏。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也。恃強者敗。戒強者勝。恃勝者敗。畏敗者勝。恃險者敗。保險者勝。敗而畏者勝。敗而忘者敗。隨時隨地無不設防者勝。隨時隨處不致畏謹者敗。故觀將帥有三道焉。一曰才大小。二曰膽勇怯。三曰心畏怠。
非兵而如兵之謂防。水軍防火。陸軍防圍。軍行防覆。軍追防伏。晝戰防敗。宵戰防劫。敵降防詐。險阻防失。退兵防追。遠襲防截。遠行防飢。久攻防援。戰防劫寨。困防死。臥防刺客。飲防下毒。至於守城防敵。則必每垛二軍。一主外視敵軍。敢有回顧者斬。攻伐防敗。則必有截有伏。有誘有援。有夾攻。有奇兵。有正戰。敢有違軍者殺。未已也。大敗防乘。大勝防襲。軍眾防潰。軍少防圍。大風雪大雨露防掩入。錫詔書飛羽檄防偽致。一地不防。為敵所陷。一刻不防。為敵所算。之四語者。軍志之鑰。
遲而待之之謂需。德不足則增修。糧不足則積儲。軍不足則修補。此需之已者也。雄各起。必有傷者。吾俟其疲而攻之。敵人遠來。利在速戰。吾深溝高壘以困之。遇敵可滅不滅之。兵可乘不乘之。坐失事機。貽國家害。此需之失也。何生曰。需有利有害。
急而乘之之謂疾。敵援未至。吾急攻之。險阻之地。吾先據之。有輕車捷馬。一日馳二百里者。有潛師利兵。一軍而襲國都者。有乘勝擊之。使不得合謀者。有席捲乘威。而勦滅後患者。有乘勝急進。而敵不知備者。有先需而後疾者。需為疾輔。疾為需輔。宜需則需。宜疾則疾。
久者何。持久以要之是也。敵無外援。敵無降志。必度我之力。足以制敵。可為之。不然。鮮有不敗者。
激者何。自激以作怒是也。速之役。季梁請下之。以怒楚師。楚伐庸。師叔曰。彼驕我怒。而後可克。蓋激將。必稱敵之勇焉。激士。必辱己之名焉。
斷者何。決也。好謀無斷。每戰必敗。得策輒行。每戰必勝。蓋斷者。必合彼之利害衡之。必合己之長短衡之。計之已決。不為小敗沮。不為君命止。不為言惑。或誘或截。或伏或援。或追或遏。是之謂軍司。當斷不斷。反受其殃。不當斷而斷。亦受厥咎。奉詔班師。中原不復。君子曰。惜哉。岳飛之無斷也。
何謂聽。集思廣益是也。聽於眾則受諫。聽於賢則謀決。聽於能則謀勝。聽於貴則令行。聽於私則大敗。聽於讒則軍離。蓋聽者必以萬勝萬敗計之。半勝半敗計之。不勝不敗計之。計之已熟乃行之。豈中心無主者可幾哉。
詭也者。行軍要道也。故聲東則擊西。聲西則擊東。班師則偽進。急戰則偽退。敵畏吾強則示之強。敵欺吾弱則示之弱者。詭道也。敵畏吾強則示之弱。敵欺吾弱則示之強者。亦詭道也。知己之所以詭人。而不知敵之所以詭我。一勝一敗。知己之所以詭人。而知敵之所以破我詭者。而我別行所詭。每戰必勝。知人之所以詭我。而知敵之所以防我詭者。而我別行所詭。每戰必勝。不知己之詭人。人之詭我。每戰必敗。迂儒治軍。而曰吾以詭道行之。吾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