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玘曰:鬼谷韓非之書,推本道德,時近玄旨,二子安足知老子哉,其言適中爾。見《欒靜先生集》。
  西臺畢仲辦曰: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夫謂禮為道之華而亂之首,則某所未學。然禮者固仁義之次,而道德之下也,後人不能以禮治天下,一寓之於法,則法者又禮之次,而仁義之下也。見本集。
  眉山蘇籀,穎濱文定公之孫也,記其遺言曰:公為籀講老子數篇,曰:高於孟子二三等矣。又曰:言至道無如五千文。又曰:公老年作詩云:近存八十一章註,從道老聃門下人,蓋老而所造益妙,錄錄者莫測矣。並見遺言。
  道德真經集註雜說卷上竟
  道德真經集註雜說卷下
  宋鶴林彭耜纂集
  唐高宗乾封元年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廟,追號曰太上玄元皇帝。
  玄宗天寶二年正月景辰,追號玄元皇帝為大聖祖,聖祖父周上御史大夫敬曰先天太上皇,母益壽氏,號先天太后。又天寶十四載十月甲午,頒御註《老子》並《義疏》於天下。又天寶中加號老子《玄通道德經》,世不稱之。見《新唐書·藝文志》。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庚午,詔加老君號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次年春正月壬寅,上發東京,丙午,至真源縣,戊申,命宰臣王旦奉上冊寶,己酉,朝謁太清宮,見《九廟通略》。景德二年二月,國子監直講孫奭言,諸子之書,老莊稱首,其道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逍逼無為,養生濟物,皆聖人南面之術也。故先儒論撰以次諸經,唐陸德明撰《經典釋文》三十卷,內《老子釋文》三卷,今諸經及《老子釋文》共二十七卷,並已雕印頒行,惟闕《莊子釋文》三卷,欲請依《道德經》例,差官校定雕印,詔可。見《國朝會要》。天禧三年,天書降,乾祐山中知兖州孫奭上疏曰:朱能小人妄言符瑞,昔唐明皇得靈寶上清護國經寶券,皆王鉷、田同秀等所為。夫老君聖人降語,固宜不妄,而唐自安史亂離,兩都盪覆,豈天下太平乎。明皇僅得歸闕,復為輔國劫遷,卒以餒死,山豆聖壽無疆,長生久視乎。明皇既惑左道,即紊政經,民心用離,變起倉卒,願陛下鑒明皇之召禍,庶幾災害不生,禍亂不作也。見《九朝通略》。
  方臘亂浙右,聲搖京師,中書舍人程振謂太宰王黼言,宜乘此時言天下弊事,庶幾少革,以順人心。黼不悅,時振兼太子舍人,至束宮太子問焉,振曰:周公作《鴟鴞》之詩,孔子以為知道,其言不過迨天之未陰雨,調繆牖戶而已。老子亦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蓋老氏與孔子合者如此,今不固根本於無事之時,而徒爭目前之功,非二聖人意也。見《九朝通略》並《東都事略》本傳。
  李忠定公綱政和六年時,為比部員外郎,因奏對乞解易箚子,略曰:共惟陛下天縱睿智,輔之以緝熙光明之學,體元用妙,該極象數,萬機之暇,訓釋老莊之書,以開悟天下之學者,辭旨高妙,足以發難言之意,而道德性命之理燦如也。夫《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實與老莊之書相為終始。臣愚伏望斷自宸衷,為之訓釋,以通神明之德,以發乾坤之蘊。又題李伯時畫老子出關圖詩云:請說常無眾妙門,當時關尹意何勤。青牛西去連沙漠,紫氣東來見瑞氛。妙用不離三十輻,至言都在五千文。世人不解宗慈儉,只欲長生躡白雲。並見《梁谿集》。
  伊川先生程頤曰:道家之說,更沒可闢,唯釋氏之說衍蔓迷溺至深。又曰:莊生形容道體之語,儘有好處,老氏谷神不死一章,最佳。並見程氏遺書。
  胡文定公安國曰:老氏五千言,如我無事、我好靜、我有三寶之說,亦皆至論也。見《語錄》。
  谿堂謝逸壽亭記曰:孔子所謂仁者壽,老子所謂死而不亡者壽,釋氏所謂無量壽,三聖人者,其言雖異,其意則同。蓋仁者盡性,盡性則死而不亡,死而不亡,則其壽豈有量哉。彼徒見髮毛爪齒歸於地,涕唾津液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而以為其人真死矣,然不知湛然常存未嘗死也。見《谿堂集》。
  道鄉鄒忠公浩曰:玄牝之門,取諸吾身,則鼻也。鼻者息之所由以出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則其息深矣,孫叔敖鼻間栩栩然是已。《莊子》曰: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慾保者其天機淺。《素問》曰: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四者之有而貴常守,知此然後知谷神之所以不死。又曰:虛其心,則腹自實,弱其志則骨自強。並見《道鄉集》。
  康節先生邵雍曰:皇帝王伯者,易之體也,意言象數者,易之用也。三皇同意而異化,五帝同言而異教,三王同象而異觀,五伯同數而異率。同意而異化者,必以道。以道化民者,民亦
  以道歸之,故尚自然。夫自然者,無為無有之謂也。無為者,非不為也,不固為者也,故能廣。無有者,非不有也,不固有者也,故能大。廣大悉備而不固為固有者,其惟三皇乎。是故知能以道化天下者,天下亦以道歸焉。所以有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樸,其斯之謂歟。見本集《觀物篇》。
  邵伯溫曰:康節先公以老子為知《易》之體,以孟子為知《易》之用,論文中子謂佛為西方之聖人,不以為過。見《邵氏聞見錄》。
  東坡書上清宮碑云:道家者流,本於黃帝老子,其道以清靜無為為宗,以虛明應物為用,以慈儉不爭為行,合於《周易》何思何慮,《論語》仁者靜壽之說,如是而已。謝顯道親見程伊川誦此數語,以為古今論仁最有妙理。見邵博《聞見後錄》,謝氏《語錄》亦載。
  西塘鄭俠曰:俠聞之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易》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然則進退存亡得喪之理,其不一致乎。何其知退知亡知足知止之難,而聖人丁寧讚嘆之深乎。曰:是皆一也,進退有道,則進不易而退不難。存亡有道,則存不喜而亡不憂,進退存亡一歸於道,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孰不一致哉。又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又曰:惟道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夫肖也者,以所養者小故也。俗之所養無非小,是以大者為不肖,然則欲為道,正得俗之所謂不肖者,而俗之所不以為不肖,是皆未足與語夫道。又曰:道大而物小,人之營營而卒乎小者,累於物也。元者善之長而至於大之謂也,至而不知其為大,則同乎道而與世俗不相似,故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蓋眾方察察,髮較而錐競,我獨悶悶,以天下為不足為者,宜乎其不相似,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