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章第五
前明道唯善貸成就德業,此明道有神妙為生源成德生形,所以為次有四別,初明生物因由令識根本,次明凡愚妄惑向背情生,三明舉果戒因示其損益,四明強梁非命重最迷徒。四句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至無也,一妙有也。至無不無,能生於一。道是一體,一是道氣。氣因體生,故云道生一。道雖生一,還在一中,神用資通,麤妙異耳。一外本道,元無虧减。一者,元氣也,亦曰太和。以數言之謂之一,以德言之謂之和。為氣之始復云元。氣妙有不有,無色無聲,不有而有,能生於二。二者麤氣謂陰陽也。且一之為物也,從無涉有,至微至妙,理殊空寂,不得言無,器象未形,不可言有,包含萬象,混在其中,有神用能清能濁,清氣為陽,濁氣為陰,陰陽同出,故云生二。陰陽分判,一布二事,二外本一,全然若舊。二又生三,三者形質已具,謂天地人也。純陽清而為天,純陰濁而為地,和氣為人。和者一氣兼陰陽之妙,三合為和。若以和清濁而為天地人者,此便以三生三。今言二生三,生為和,是一氣布在二中,故唯言二。亦猶道遍三才,直以天地人為三,不可兼道為四。其天地人各懷陰陽和三氣備足,然天地人外,陰陽和本氣亦無耗損,其天地陰陽萬物,若無和氣不能自立,況能生物乎。已上從無適有,自妙向麤,謂之生非如今日以形相生也。其人始生而得和清濁二氣,虛凝聚結,化生成形,其神識即和道之精秀,與天地同受氣而生。故《西昇經》云: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自守根本是也。三生萬物者,天地生萬物,人又生人,兼長養之,萬物成得遂性。自此之後,皆是陰陽交感,以形相生,故云三生萬物也。下五句二。
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負,背也。抱,向也。冲,中也。人以背後為陰,故言負。心前為陽,故言抱。和氣在中,通貫陰陽,調和腑臟然後形神全具,故云冲氣以為和。草木從地而生,向天而長,同是負陰抱陽,等有和氣,但無識異耳。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此下明情欲萌生,愛惡斯起,則是眾生造業之始。孤、寡、不穀,眾人同惡,唯圖富貴以自益,人共不與,反更害之。王公取孤、寡以自目,人共愛之。下兩句三。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物者,人之總稱。王公以孤、寡自目,此自損也。終居富貴而益也。眾人損物利己益之也。自益招損眾人也。此文通結前後,下五句四。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亦,易也。俗人所教,莫不易我無為之法,而行有為之教,故心無謙損,命有夭殤。
強梁者不得其死。
勇悍果决,損人益己,自強若梁,眾物摧押,中途夭折,非理而亡,既非善終,不得其理而死。
吾將以為教父。
吾,老君也。父,本也。老君為強梁之徒,死不得免,故說自損抑之。教以為學者之本,校量損益,明示將來。此章初說生源使人思慕,後陳禍咎令知畏捨,此則前招後勸者,務使去末歸本也。
天下章第六
前明強梁之徒不得其死,此明柔弱之類而合真舉。柔對剛,所以為次有兩別,前明雅志柔弱能破堅強,后明歎美無為俗情稀及。四句前。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至柔至堅,各有二義:一外二內。一外者萬法之中,至柔者道也,至堅者金石也。馳騁猶走驟也。金石雖堅,為道貫穿,來往馳騁,其中若走驟。故《西昇經》云:道之所以柔弱者,包裹天地,貫穿萬物。二內者至柔謂道心也,至堅謂煩惱也。千生煩惱,堅如金石,唯有柔弱道心,善能攻擊,咸得銷也。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無有者心也,無間者道也。心除緣念,諸有皆盡,故云無有。至道虛妙,無瑕無隙,故曰無間。入者契合也。道雖微妙,間乃為心,無所有者,契道內空,心外彌寬,以此校量,故知虛心之德,無為之行,於人大益。下三句後。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稀及之。
知道者以身率眾,口不言也。學道者目擊心行,身無勞也。身無所為,心無所欲,先破煩惱,後入無間,無為之益也。夫不言者,則聽者耳無所聞,無為者,則視者目無所見,聞見之外,則非常人之所知。故天下眾人少能及此,有能察迹知心者,得不言之教也。
名與章第七
前明無為之德,不言利人,此明有為之俗,多貪害己。前得後失,所以次之有三別。初明校量名利於身孰親,次明貪愛既深危亡亦重,後明斷貪知足自得長生。三句一。
名與身,孰親。
名者身外之虛譽,身者性命之實體。命無身則絕,身無名則久。故智者藏名遠禍以全身,愚者貪名喪神以害命。所以設問身之與名二者誰親。使自校量審令識悟,老君為時,人有殺身成名,傷其迷妄,故設此問,以戒君子。
身與貨,孰多?
貨,財之通名。求貨者本擬養身,今有貪財亡身者,似以貨多身少,愚之至也。是一臂重於天下,況全身之利多可計乎。此戒小人。
得與亡,孰病?
此雙問。名利以失名利為病,得為不病。以道觀之,得乃辱行傷義,以招禍患。此其病也。亡則身安,德茂福祐,生全是無病也。夫名利者,人所共資,當則為福,過則為禍,當過之分明者,鑒之。下句二。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此以釋答問名者。凶器愛之甚者,傷神害命,喪功損氣,故是大費。貪求不已,得不能散,多積深藏,自招攻劫。凡為名利致死非理受害者,皆厚亡也。下三句三。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者止分內,其分有二,一者性分,二者物分。性分者如人飢須食,寒須衣,腹飽身溫,性已足矣。其盈裘不衣,餘食不味者,性分外也。足則能止謂知也。若飽而更食,自成腹疾。溫而又衣,交成熱病。內有傷生之醜,外招饕餮之名,故是辱也。二物分者,我所應有之物,則是己分,分外不取為知止也,故無危殆。不止者分外強取,必有危亡。及之飽而更食,雖不知足食是己分,非他物也。為不自節,故有辱名。辱雖行醜,不至危亡。此則知足德優不足過淺,知止行劣不止過深,因行既有足止,不為辱殆所及者,故得保天年無夭損,自取長久,誰能短之。
大成章第八
前明貪名競利身則兩亡,此明遺利忘名德業成滿,舉福戒禍,所以次之有兩別,前明有德能損方成滿大,後明躁致缺損靜符正道。五大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弊猶窮乏也。行業大成者,終日謙虛,猶如缺損,德充於內,利物於外,其猶良井,隨用不竭,故無弊乏。前為求名喪身者,由不忘也。今以忘名晦迹者,德壽全也。
大滿若冲,其用不窮。
道德大滿者,外相冲虛,如彼不足,隨機應用,永無窮盡,既成又滿,體德周備。
大直若屈,
心符正道,杜絕私邪,大直也。迹隨塵俗,委順無違,若屈也。
大巧若拙,
善為方便,妙得其宜,大巧也。因循故事,無所創為,若拙也。
大辯若訥,
甄別真偽,剖析嫌疑,大辯也。口無便佞,得意忘言,若訥也。下三句後。
躁勝寒,靜勝熱。
此諭說勝極也。寒,殺氣也。熱,生氣也。陽氣躁極則至寒,寒則萬物凋落。陰氣靜極則至熱,熱則萬物生長。以諭於人,為行躁極則德業自虧,故無成無滿。惡多殺氣則善事凋落,故實缺實冲。虛靜極則有為自損,故若缺若冲。善氣積則功德增長,故大成大滿也。
清靜為天下正。
清者外塵不染,靜者內心不動。不染則六根清靜,不動則五神安寧。以此和靜之德,可為天下軌範,故云為正也。
天下章第九(原闕)
不出章第十(原闕)
為學章第十一(原闕)
聖人章第十二(原闕)
出生章第十三(原闕)
道生章第十四(原闕)
歸元章第十五(原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