躑躅
  躑躅之酒,烏喙之脯,萇浪若蕩之膏,冷葛之乳,初瞰之若芥,再瞰之若黍,復瞰之若丸,又瞰之若脯。小人由是知,彊弩可以漸引,巨鼎可以漸舉,水火可以漸習,虎兕可以漸倡。逆者我所化,辱者我所與,不應者我所命,不臣者我所取,所以信。柔馬不可馭,漸賊不可禦,得之以為萬化之母。
  止國
  止人之團者使其國,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闕者預其聞,善解忿者濟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亂,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動而自清,民易變而自平。其道也,在不逆萬物之情。
  象符
  衛有降萬物之蘊毒者,則交臂鈞指象之為符。是故若夭嬌之勢者鱗之符,若飛騰之勢者羽之符,若偃賽之勢者毛之符,若拳跼之勢者介之符。所以知拱折者人之符。夫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禮之本也。而疏之為萬象,別之為萬態,教之蹈舞非蹈舞也,使之檮祝非檮祝也。我既寡實,彼亦多虛,而責人之無情,固無情也;而罪禮之無驗,固無驗也。
  善惡
  為惡者畏人識,必有識者;為善者欲人知,必有不知者。是故人不識者謂之太惡,人不知者謂之至善。好行惠者恩不廣,務奇特者功不大,善博奕者智不遠,文綺麗者名不久。是以君子惟道是貴,惟德是守,所以能萬世不朽。
  化書卷之四
  食化卷第五
  七奪
  一日不食則憊,二日不食則病,三日不食則死。民事之急無甚於食,而王者奪其一,鄉士奪其一,吏兵奪其一,戰伐奪其一,工藝奪其一,商賈奪其一,道釋之放奪其一,稔亦奪其一,儉亦奪其一。所以蠶告終,而譟葛苧之衣,稼云畢,而飯橡礫之實。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甚也。大人之道救不義,斯不義之甚也。而行切切之仁、慼慼之禮,其何以謝之哉。
  巫像
  為巫者鬼必附之,設像者神必主之,蓋樂所饗也。戎羯之禮,事母而不事父;禽獸之情,隨母而不隨父;凡人之痛,呼母而不呼父。蓋乳哺之教也,虎狼不過於嗜肉,蛟龍不過於嗜血,而人無所不嗜。所以不足則鬥,不與則叛,鼓天下之怨,激烈士之忿。食之道,非細也。
  養馬
  養馬者主,而牧之者親;養子者母,而乳之者親;君臣非所比,而比之者祿也;于母非所愛,而愛之者哺也。駑馬本無知,嬰兒本無機,而知由此始,機由此起,所以有愛惡,所以有彼此,所以稔鬥爭而蓄姦詭。
  絲綸
  王取其絲,吏取其綸;王取其綸,吏取其脖。取之不已,至于欺罔,欺罔不已,至于鞭撻,鞭撻不已,至于盜竊,盜竊不已,至于殺害,殺害不已,至于刑戮。欺罔非民愛,而裒斂者教之。殺害非民願,而鞭撻者訓之。且夫火將逼而投于水,知必不兔,且貴其緩。虎將噬而投于谷,知必不可,或覬其生。以斯為類,悲哉。
  奢借
  夫君子不肯告人以飢,恥之甚也。又不肯矜人以飽,愧之甚也。既起人之恥愧,必激人之怨咎,食之害也如是。而金逼玉笠,食之飾也。鼓鐘戛石,食之遊也。張組設繡,食之感也。窮禽竭獸,食之暴也。滋味厚薄,食之忿也。貴賤精鷹,食之爭也。慾之愈不止,求之愈不已,貧食愈不足,富食愈不美。所以奢僭由玆而起,戰伐由玆而始,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
  蟠骨
  嚼墦骨者,憔唇爛舌不以為痛。飲醇酣者,哦腸嘔胃不以為苦。饞嗜者由忘於痛若,飢窘者必輕于性命。痛苦可忘,無所不欺,性命可輕,無所不為。是以主者以我慾求人之慾,以我飢求人之飢,我怒民必怒,我怨民必怨,能知其道者,天下胡為乎叛。
  食迷
  民有嗜食而飽死者,有婪食而粳死者,有感食而義死者,有辱食而憤死者,有爭食而鬥死者。人或笑之,殊不知官所以務祿,祿所以務食賈所以務財,財所以務食,而官以矯傲讒議而律死者,賈以波濤江海而溺死者,而不知所務之端,不知得死之由,流,歸咎于江海,食之迷也。
  戰欲
  食之欲也,思鹽梅之狀,則輒有所吐而不能禁;見盤餚之盛,則若有所吞而不能遏。飢思啖牛,渴思飲海。故慾之於人也如賊,人之於慾也如戰。當戰之際,錦繡珠玉不足為富,冠冕旌旗不足為貴,金石絲竹不聞其音,宮室臺謝不見其麗。況民腹常矮,民情常迫,而諭以仁義,其可信乎?講以刑故,其可畏乎?
  膠竿
  執膠竿捕黃雀,黃雀從而噪之。捧盤殮享烏烏,烏烏從而告之。是知至暴者無所不異,至食者無所不同。故蛇像可以友而群,虎兕可以狎而馴,四夷可以率而賓。異族猶若此,況復人之人。
  庚辛
  庚氏穴池,構竹為托檻,登之者其聲策策焉。辛氏穴池,構木為托檻,登之者其聲堂堂焉。二氏俱牧魚於池中,每托檻投餌,魚必踴躍而出。他日但聞策策堂堂之聲,不投餌亦踴躍而出。則是庚氏之魚可名策策,辛氏之魚可名堂堂,食之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