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兵法》曰: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
  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
  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
  於之将者也。
  将师受命者,将率入、军吏毕入,皆北面再拜稽首,受命天子南面而授之钺,东行西
  面而揖之,示弗御也。故受命而出,忘其国;即戎,忘其家;枹鼓之声,唯恐不胜,忘其
  身。(《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述此数言,正本之《太公兵法》。又「太公曰:为将者,
  受命忘家;当敌忘身。」见《文选.西征赋》注所引,盖檃括此文。)
  故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
  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
  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待,当也。「乎」一本作「於」。)(《白虎通义》传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待;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待;(「待」,今
  本作「当陈立」,《白虎通》疏证疑「待」为「得」之伪,非是。)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武侯正议》引後二语作「《军谶》」,知确系逸文,《後汉书》邓禹将张宗亦云「一
  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语意本此。)
  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
  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密须氏疑(贰也)於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
  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
  ,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吕览》:密
  须之人,自缚其主而与文王。)
  文王将欲伐崇,先宣言曰:「余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余将来征之,惟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
  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崇人闻之,因请降。(《左传》:文王闻崇
  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此即所修之教也。)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
  有道乎?」太公对曰:「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
  ,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致也。」武王曰:「善。」乃召
  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
  乎?」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忿然曰:「
  女言有说乎?」周公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制为匹夫。王攻
  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宋戴埴鼠璞引问周公作《六弢》逸文)武王曰:「善。」
  乃起众举师与殷战於牧之野,大败殷人。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於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於财矣。」。入室见女,曰:「谁之女
  也?」曰:「诸侯之女。」即取而归之於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於色矣。」於是
  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
  ,放牛桃林,示不复用,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汉刘向《说苑.指
  武》篇)
  第二篇
  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恒者
  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後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皇帝颛顼之道存乎?
  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斋矣。」王斋三日,端冕,师
  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东面,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亡。义胜欲者从
  ,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以上丹书之言)
  (《後汉书.光武帝纪》注引《太公金匮》曰:「黄帝居人上,惴惴若临深渊。舜居
  人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栗栗如不满日。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
  寿终无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