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霸说道:“希特勒终于要行动了,我们要注意。”李斯说道:“我们没有见到,希特勒有什么动静。”李霸说道:“看看,我写的报告。”
希特勒的骗人本领应该是相当高明的,要不也不会鼓动出来那么多的纳粹分子为他卖命,就连英法美这些当时的实力派国家也被他骗得晕头转向。希特勒刚刚上台,便想扩大本国的军事实力,宣扬我们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只是为了对付苏联,我们和英法美等国家是友善的,我们不可能将矛头指向你们。听到希特勒的这番话,让英法美也高兴了好一阵,他们正想找办法来扼杀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正好有人主动地投怀送报,岂能让他们不高兴,至于扩大军事实力,也是应该的嘛,毕竟苏联还是很强大的,单凭德国现在的实力,不可能对付苏联的。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德国扩军的后果吗,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想除掉苏联这个眼中钉了,以至于其他一切后果在他们眼中都没有像苏联这么可怕罢了。英法美就这么轻易地被希特勒欺骗了,既然博得了英法美的好感,再不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还更待何时啊?首先,他增加了军费开支,看到英法美对此抗议的不是很强烈,便越加大胆起来,恢复了兵役制,扩充德国的军队,从和约规定的10万慢慢地扩大到开战时的80万。
希特勒也感觉到了,作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只有强大的陆军和少量的海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支自己的空中力量,由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使他不能放开拳脚。于是,他便想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那就是制造不明飞机闯入德国首都柏林领空的假消息,这样一来,组建空军就好办多了。他马上让他手底下的负责宣传的部长来办这件事,这个名叫戈培尔的人坚信的一句“名言”就是谎言重复多次即变成现实了,在他的一手操办下,德国的各大新闻媒体都争相轮番的报道这条假新闻,他们又通过西方媒体大肆宣扬炒作这条假新闻,以引起各方的极大关注。希特勒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提出要组建空中军事力量的提议,并让当时的航空部长戈林着手组建空中力量,就这样,德国正式宣布成立空军。对于希特勒这种冲破《凡尔赛和约》限制的流氓手法,英法美只是提出了一个例行公事的“抗议”,没有对德国做出什么军事行动。可以说希特勒离实现他的“梦想”又迈出了一大步。
希特勒感到,以上所作的种种努力,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他马上就能看到希望了,但是组建海军却没有像扩充陆军和组建空军那么简单,毕竟扩大自己的陆军实力还有借口,为了对付苏联,拥有强大的地面部队和强有力的空中支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要海军有什么用呢?是用来和苏联打海战,这个借口未免有点牵强。所以他必须再次利用他那狡辩的“天赋”和“口才”,在一次演说中,他再次表明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和平,德国已经厌恶战争了,德国人民需要和平,德国现在已经知道忏悔了,不应该把征服别的国家作为自己国家发展的先题条件。德国需要海军,但是只要能满足自己国家的免受外来侵略就足够了,只需要达到英国海军总吨位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可以了。希特勒的这一招还真灵,英国马上做出回应,称希特勒先生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想法是能够让人理解的,我们愿意和德国具体探讨关于德国海军吨位这一问题。就这样,英德两国通过秘密谈判,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海军协定”规定了德国的海军总吨位永远不能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潜艇的吨位可以和英国相等,正是因为这一条,使得德国在二战中采取用潜艇攻击盟国商船的“吨位战”,差点就截断英国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总之,英国要为他的这个冒失的决策付出惨重的代价。
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与法国交界的莱茵兰地区属于军事真空区,即不允许有军事力量的存在,以保护法国的战略安全。这对于德国来说应该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毕竟这是在德国的领土上。随着希特勒扩军备战脚步的加快,使得他的气焰越来越嚣张,最终决定要出兵莱茵兰地区,试探一下英法的态度,如果能够侥幸得到英法的默认,那么《凡尔赛和约》也就成了事实上的一纸空文。出于这样一个心态,于1936年3月7日派遣3个营的兵力占领了莱茵兰河的左岸,法国人慌了神,忙向英国求援,然而英国为了能够扼制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并没有加以理会,如果单凭法国在德边境的实力,足以应付这次突然的军事行动,无奈他们绥靖政策帮了希特勒很大的忙,最终成就了希特勒的这次冒险行为。到此为止,《凡尔赛和约》对于限制德国军备力量便没有了一点用处。
看完之后,李斯说道:“希特勒真的是天才,没有想到利用英法为他服务。”李霸说道:“没有,希特勒,就是这样子的人。他最近,退出了国联。在看看这个。”
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在那里搞了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治”。实际上是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另一方面,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正义”。他扬言要发动战争,又大规模的向德捷边境调集军队,拟定了“绿色计划”,准备10月1日为进攻捷克的日子。眼看兵临城下,捷克政府自然不愿任人宰割,也加强了边界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在这危急时刻,最伤脑筋的是英法等国的领导人,英国首相张伯伦彻夜不眠。
1933年9月13日晚上,希特勒收到里斯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堂堂的大英帝国首相,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见希特勒呢?
原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西欧的战火将蔓延开来。由于考虑自身的利益。张伯伦紧张万分,法国首相达拉第也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里斯匆匆赶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在慕尼黑着陆。之后,又乘坐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德国的斯加登拜见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