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①。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②。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③。少年有意伏中行④。馘名王⑤。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⑥,空怅望,过维扬⑦。
  【注释】
  ①这三句是作者经过扬州时,但见平沙浅草,征途茫茫,而这条北通中原的大路又经过了多少次战事,经历了几度兴亡。
  ②这两句是写夜间听到涛声拍岸,使人激奋而气节凛然。骨:指人的气骨节操。
  ③谩:徒然。这三句是徒然悲叹千古以来的英雄亦难以建成功业。
  ④伏:佩服。中行:原为春秋时晋国六卿(将军)之一。这里泛指军官。
  ⑤馘(gu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计功。这句是指杀死敌人的统帅。
  ⑥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这句是说自己想要上书但又恨离朝廷太远,只好作罢。
  ⑦维扬:即扬州。
  【简说】
  作者写了好几首在扬州、镇江一带怀古伤今的词作,其中或夸扬州的壮丽、或叹故土沦丧。本词上片先写兴亡之感,再为古来英雄的遭遇发出慨叹。下片抒写自己少年时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如今路经扬州,回首前尘,不胜怅恨之至。
  清平乐
  瓜州渡口①。恰恰城如斗②: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③榆柳。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④。更愿诸公著意,休教⑤忘了中原。
  【注释】
  ①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县南。州,或作“洲”。
  ②城如斗。:指城形如北半。
  ③玉关:泛指边塞。
  ④这两句是说瓜州直接控制镇江金山,是东南的要冲。
  ⑤休教:休要,不要。
  【简说】
  瓜州渡,是长江北岸的渡口,据此可以渡江宜抵镇江。南宋时,这里是金兵南侵的冲要之地。所以,这个“乱絮飞钱”的南方小镇,如今已成了从前的边塞玉门关。接着说瓜州南控金山,形势十分重要,提醒朝廷诸公加意经营,不要忘了中原地区。吴潜(二首)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德清(今浙江县名)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枢密院长官)。后被劾贬化州团练使(州军事长官),死于循州(广东惠阳县)。他与姜白石,吴文英等词人都有交往。他的词写得风致翩翩,但亦很注重内容,在不少词中都吐露出忧国之思。有《履斋诗余》。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①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②。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③。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④。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⑤。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⑥。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⑦。
  【注释】
  ①李御带珙:李珙字开拍,吴郡人,官国子司业,有《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御带:官名。
  ②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表宫殿朝堂。翩然:即飘然。这两句是问李珙为何离开朝廷,飘然引退。
  ③这两句写李珙将过着江上烟波、与鸥鹭作伴的隐居生涯。
  ④这两句写空有报国之心而不能实现,虽怀济时奇策而无处吐露。
  ⑤垂虹亭:在吴江(今江苏吴江县)。《吴郡图经缕志(中)》。“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尝有诗云:‘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非虚语也。”这里是泛指。鲈堪煮、指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起想到吴中的菰菜、鲈鱼脍等,就弃官回到松江。这两句是说在桥亭之下系住小舟,煮鲈鱼脍,过着逍遥的生活。
  ⑨浑:全。冉冉:慢慢地。如许:如此,这样。这两句是说世事都未了结,而岁月如流,人亦垂老。
  ⑦这两句是说举头问天,天亦无语,即是说自己的感慨无人理解。
  【简说】
  本词是借送客抒发感慨,客人由于一心想要济时报国而不可得,因此只能远去江湖。然而世事未了,退隐亦非长策,“欲归无处”、“问天无语”,写出了主、客两人所共有的心情。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①
  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②,透岩穿岭③。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④。山之下,江流永⑤。江之外,淮山暝⑥。望中原何处,虎狼犹梗⑦。勾蠡规模非浅近⑧,石苻事业真俄顷⑨。问古今,宇宙竟如何,无人省⑩。
  【注释】
  ①齐山:在今安徽贵池县东。绣春台:在齐山顶上。
  ②筇杖:竹杖。
  ③透岩穿岭:穿山越岭。
  ④这两句是说,如果唐代杜牧在千载之下还来神游故地,将只见寂寞空山。
  ⑤永:水流悠长。这两句是说齐山之下江水长流。
  ⑥淮山:指淮水两岸的山。宋、金以淮水为界。暝:日暮。这两句是说江北淮山笼罩在暮色之中。
  ⑦虎狼:喻敌人。梗:阻塞。这两句是说中原一带敌人还盘踞在那里。
  ⑧勾蠡:指越王勾践和他的大臣范蠡。勾践曾大败于吴,屈服请和。此后他卧薪尝胆,并用范蠡、文种等整顿朝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攻灭吴国。这句是说勾践和范蠡的灭吴规划是长远之计。
  ⑨石苻:指后赵石勒和前秦苻坚,他们在位时间都很短。俄顷:一会儿。这里暗以石苻喻金国。
  ⑩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道理,又有谁能理解呢?
  【简说】
  唐杜牧在池州刺史(今安徽贵池县)任上(八四四——八四六)曾有《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词上片回忆十二年前上齐山登台顶的少年狂兴,如今重游旧地,风景依然,狂气渐消。怀想杜牧昔曾来此登临赋诗。下片写山下江水奔流,山北淮山暝瞑,中原一带仍然被敌人盘踞。作者认为敌人貌似强大而不可能持久。因而期望朝廷上下能效法越王勾践作长期备战打算。这里反映出他对国事的关心。淮上女(一首)
  淮上女,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在宁宗嘉定间(金宣宗兴定末1220左右),金人南侵时被掠去。
  减字木兰花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简说】
  在公元1220年左右,金国北面受到蒙古军队的进攻,被迫将首都南迁到开封,国力日趋衰徽,但与此同时,却仍连年攻宋,妄图夺取南宋领土来作为补偿。在金军屡次进犯及狼狈退却之际,不知多少人民遭到杀戮掳掠,不知多少财物遭受破坏掠夺。淮上女就是不幸的牺牲者之一。
  词中写淮上女与亲爱的故乡永别之际,她依恋的目光看着故乡的山水,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烟波缥渺的江水似乎都充满了愁恨。旅途是那样漫长,她泪眼模糊地不断回望故乡,对着暮春的晚景,多少新仇旧恨一起涌上了心头。黄孝迈(一首)
  黄孝迈,字德文,号雪舟,生平事迹不详。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①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②前,惟是有、一波湘水③,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④。这次第⑤,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⑥。
  【注释】
  ①楚乡:指长江以南一带。
  ②翠玉楼:指装饰着绿色玉石的高楼。
  ③湘水:在今湖南境内。
  ④桃根:见吴文英《莺啼序》。这里借指作者恋人。
  ⑤这次第:这许多情况。
  ⑥并刀:见姜夔《长亭怨慢》。这两句与姜词“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意思相近。
  【简说】
  《艺蘅馆词选》认为本词有所寄托:“时事日非,无可与语,感喟遥深。”词中先以翠鸟拟人化,说它苦于清歌无人领会,柳花又不解自己伤春之意,更有谁体贴自己的柔情。这是借以表现作者忧心国事的心情无人了解。在作者眼里,空樽、青山、残月都是有情之物,一起为国事日非而悲恨落泪。
  刘克庄认为他的词写得清丽绵密,风格与秦观词接近(《后村集·跋雪舟长短句》)。方岳(一首)
  方岳(1199~1262),字巨山,自号秋崖,祁门(今安徽县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历任饶州、抚州、袁州的知州。著有《秋崖先生小稿》。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用东坡韵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②。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③。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④。萍洲外⑤,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释】
  ①平山堂:在扬州,欧阳修建。他在《朝中措》中说:“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②酒螺红:红螺酒。
  ③蓬舟:小船。菰菜莼羹:用晋张翰弃官回南的典故。这三句是说南归退隐已不可能,鸿归北方也无话可寄。暗指南北不相通。
  ④河洛:黄河、洛水,这里泛指中原。这两句是说自己醉中北望,不胜故国之痛。
  ⑤萍洲:指江中长满白萍的小洲。敛眉峰;形容山峰逐渐隐入暮霭之中。
  ⑥当时杨柳:欧阳修曾在平山堂前种植杨柳,人称为“欧公柳”。这三句是说不见当年欧公手植的杨柳,只是雨打风吹,岁月匆匆,销磨了多少古往今来的英雄。
  【简说】
  苏轼在黄州时曾作《水调歌头》,其中说:“长记平山堂上,倚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这是想起扬州平山堂,怀念欧阳修其人其词。作者来到平山堂,用东坡韵写了这首词。先是从眼前秋色引出愁思。酒后遥望中原,但见夕阳满山,更有遗恨无穷之感。下片叹息欧、苏两翁的遭际。岁月如流,英雄老去,匹马孤啸于西风之中,真有不胜吊古伤今之感。萧泰来(一首)
  萧泰来,字则阳,号小山,临江(在今江西省)人。理宗绍定二年(1229)进士,有《小山集》。
  霜天晓角梅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①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②。清绝。影也别③。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注释】
  ①赖是:亏得。
  ②浑:全。角:军中乐器。
  ③影也別:指疏影横斜,别有风致。
  【简说】
  这是一首咏梅词,词中以梅喻人。先写梅天生有骨气,受得住霜雪严寒,却不为角声中传出的离别之音所动。再写它孤芳自赏,不想和盛开在春风中的海棠争妍斗胜。许棐(二首)
  许棐,字忱父。海盐(今浙江县名)人。理宗嘉熙中,居于秦溪,自号梅屋。多与江湖派诗人交游,诗风亦接近,多咏歌闲适、模写山林。词共十八首,都是小令。有《梅屋诗稿》及《梅屋诗余》。
  喜迁莺
  鸠雨细,燕风斜①。春悄谢娘②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③。钏金寒,钗玉冷④。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⑤。
  【注释】
  ①这两句形容鸠鸟和燕子在斜风细雨中来回飞翔。
  ②谢娘:指思妇。
  ③暮云:指傍晚时天涯上空的云霞。这两句是说咫尺天涯,两人相隔虽只一重帘子,就无法相见,不必有断肠人在天涯之叹。
  ④这两句即金钏寒,玉钗冷,形容春寒。
  ⑤孤负:即辜负。韶华:美好的春光。这两句说春来梳洗时无心插戴花儿,辜负了几许春光。
  【简说】
  这首闺怨词,写得清丽缠绵而又哀怨欲绝。先说幽居闺中,与恋人相隔咫尺,也不能会面。再说由于辜负大好年华而产生的幽恨,即使有酒也无法消除。
  后庭花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①。雨窗和泪摇湘管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③。
  【注释】
  ①这两句是说一春未曾出游,想来湖上已是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②湘管:用湘竹做笔管的毛笔。
  ③琵琶怨:琵琶奏出幽怨的乐曲。李颀《古从军行》:“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两句是说东风不管琵琶中传出伤春相思之曲,仍然将枝头的花儿吹落满地。
  【简说】
  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了伤春念远、凄凉孤独之情。本词颇有宋初小令气息。试看晏殊《清平乐》的写相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张先《一丛花》的写离愁:“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比较之下,可以看出格调的近似。吴文英(十首)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曾在苏州、浙江一带当幕客。词有《梦窗甲乙丙丁稿》四卷。
  吴文英词远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词之外自成一格。尹焕推重他说:“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花庵词选》引)吴词注重音律、善炼字面、多用代字而且雕琢工丽;但因过分研炼,有的词流于晦涩。张炎《词源》就认为吴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这是南宋两派词论在评析具体词家时看法上的分歧。实际上他在艺术技巧方面有独创之处,不能片面否定。吴词的主要缺陷是和历来写艳词的作家一样,即内容比较狭小,较少反映社会现实而多个人身世之感。
  清代浙西词派以吴文英为姜派词人。到清中叶以后,周济《宋四家词选》则将吴文英与辛弃疾、周邦彦、王沂孙列为四家,以总领两宋的词人。这一看法影响到晚清的许多词人,他们对吴词展开了更为认真、深入的研究。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①游废园
  采幽香,巡占苑,竹冷翠微路②。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③。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④。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⑤。绿暗长亭,归梦趁风絮⑥。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⑦。
  【注释】
  ①龟溪:在今浙江德清县。《德清县志》:“龟溪古名孔愉泽,即余不溪之上流。昔孔愉见渔者得白龟于溪上,买而放之。”
  ②幽香:指清香袭人的花枝。巡:行游。古苑:即“废园”。翠微:指青翠的山气。翠微路:指山间苍翠的小路。这三句是指在荒废的园林中漫步,边摘花,边穿过苍竹绿丛掩映下的小路。
  ③溪根:溪边。小莲步:指女子的脚印。《南史·齐东昏侯记》:“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这两句是说女伴们在溪边斗草嬉游,在沙地上留下了脚印。
  ④这三句是说一年易过、又届寒食节,自己年华老去,却还在他乡浪游。
  ⑤因甚:为什么。悭(qiān千):吝啬。这三句是说为什么老天也吝惜春光,稍阴便又下雨,致使春日虚度,无法尽情游赏园景。
  ⑥这两句是说春光易老,已是绿满长亭归路,自己的思乡之梦也随着飞絮远去(指思归而不可得)。
  ⑦这三句是指花影摇曳、莺声婉啭,似乎含着无限情思,使我不禁伫立凝想,为它们的挽留而暂时流连。
  【简说】
  本词写寒食节客游废园时的身世之感,写来含蓄沉着,情韵特胜。上片先叙巡游废园时见到的清幽景象,并因佳节而兴起自身孤独、浪迹云山的慨叹。下片写寒食天气:轻阴成雨,引起旅人归思,而花影、莺声又象在含情挽留,寥寥几句,勾勒出他留连美景、欲行又止的形象。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①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③。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④。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⑤。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⑥。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⑦。
  【注释】
  ①除夜:除夕。立春:周密《武林旧事》说:“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用五色丝彩杖鞭牛,掌管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旛雪柳……是月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
  ②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辛弃疾《汉宫春》有:“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花信:“花信风”的简称,即花期。此处指彩幡。这三句是说立春日妇女头上戴着新制的彩幡。
  ③这两句是指残阳照、东风吹,不放旧岁的年华逝去,兼指立春与除夕。
  ④西窗:指昔日自己和伊人晤谈的地方。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侵跷:天刚亮。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这三句是说除夕之夜与伊人点烛守岁,在笑语声中迎来了新年。
  ⑤尊俎:偏义复词。这里揩俎,即砧板。玉纤:玉色的纤手。擘(bò):剖分。黄柑:春盘中的果子。辛弃疾《汉宫春》:“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幽素:幽情素心。这三句是回忆旧时伊人曾手剖黄柑,准备春盘,那种温馨的芳香绾住了自己的幽情。
  ⑥这两句写自己归家心切,梦魂如能飞返故乡,徜徉在那波平如镜的湖边,恐也将迷离失路。
  ⑦结尾三句,写眼前天寒,孤身作客,两鬓苍白,好象沾上千点吴霜,与乱落如雨的梅花相对无语,可说是景中见情,倍增凄寂之感。吴霜:李贺《还自会稽吟》:“吴霜点归鬓”。
  【简说】
  题目是除夕又兼立春日。上片写人家除夕守岁以及迎接新春之乐。先写头上春幡。《岁时风土记》说:“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为小旛,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之下。”春幡表明春已来到,添烛不眠则是极写守岁之乐。
  下片指出立春所用的春盘黄柑,是伊人所置办。如今春已归来而客犹未归,归梦苦自萦绕,相对唯有落梅如雨。这里上下片对照,设想细致入微。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①。楼前绿暗分携路②,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③春寒中酒,交加④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⑤。
  【注释】
  ①草:起草。瘗(yì忆):埋葬。庾信有《瘗花铭》。铭:文体的一种。
  ②分携:分手。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③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④中(zhòng)酒:醉酒。
  ⑤交加:形容杂乱、多。
  ⑥双鸳:指女子的绣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双鸳不到:即伊人未来。幽阶苔生:指苔生石阶,遮住了上面的足印。庾肩吾《咏长信宫中草》:“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这两句是为伊人不来相会而感到惆怅失望。
  【简说】
  这是清明怀人之作。听风听雨,景中有情。清明时在风雨中葬花,表示情已深;愁写葬花之铭,说明情更深。楼前就是分携(手)之路,柳一丝,情一寸,是极写伤离惜别,而意犹未尽。下面再即景写情,申说中酒是为了消愁,莺啼却依然惊梦。
  下片说日日扫林亭,是天天盼望伊人再来。依旧赏新晴,是人面不知何处之意。人去亭空,不胜惆怅,甚至见秋千而思纤手,见黄蜂频扑而疑秋千索上凝有余香。“惆怅”两句用来点明“分手”题意,而又自含蓄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