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观桃花①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②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③
【注释】
①题目一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
君子》。②紫陌:古时称京都的道路为紫陌,此处指长安郊外的
道路。红尘:街上因人行马驰而尘土飞扬。拂面:扑面。这两句话,长安郊外的道路上,看花回来的人群熙熙攘攘,卷起的尘土,迎着人面扑来(这里含有嘲讽新贵多,趋炎附势的人也极多的意思。)
③玄都观(guàn贯):道教的庙宇叫"观",玄都观在唐长城内。桃千树:指桃树极多。刘郎:作者自称。这两句说,玄都观里这么多桃树,都是刘郎云后才栽的(言外之意,暗讽满朝的权贵都是他走后靠谄媚而得宠的)。
【解说】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曾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权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因经常作诗讽刺统治者,多次被降职到边远地方做刺史。由于长期被贬,有机会接触下层人民,吸取民歌营养,因而他写的《竹枝词》、《杨柳枝词》等有浓厚生活气息,接近民歌风格。他的政治讽刺诗,辛辣有力,锋芒毕露。
这是作者被贬为朗州司马,经历了十年贬谪生
活,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召回长安之后,写的一首有名的讽刺
诗。因为这诗"语涉讥刺"(《旧唐书·刘禹锡传》),触
怒当权者,同年又被贬往更荒远的连州任刺史。全诗寓讽刺
于叙事写景中,枣义深刻。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①,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注释】
①瑶台:已见《清平乐》注,但此处比喻赵宋王朝。
【解说】
王相注此诗认为"花影"是影射宋朝"新法",颇有道
理。王安石变法,叫"新法"。新法在神宗时开始,神宗死
后,"新法"废而党争未息。到宣仁太后死后,"新法"又
一度有抬头之势。东坡此诗即以"花影"象征新法。句句明
写对花影的态度,暗写对"新法"的态度,是这首诗构思的
独特处。
首句写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喻神宗时力主新法,任王
安石为相,而当时保守势力受到打击,引用的多为赞成实行
新法的人,故曰:“重重叠叠",新旧两党虽几经斗争,因
神宗极力主持,故扫花影的童子,几度去扫也扫不开。呼童
扫花影,设想奇特而又比喻确切。太阳比喻神宗死后废除新
法的新皇帝,太阳方盛,花影潜形,比喻废除新法。而后来
又有抬头的趋势,这个趋势是在宣仁太后死了才出现(古人
习惯以太阳象征皇帝,以月亮象征皇后),所以说"却教明
月送将来"。二句以"刚被"、"却教"相呼应,既显示时
间的短暂,于短暂中突出诗人厌恶花影的感情。
滁州西涧①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②上有黄鹂深树鸣。③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④
【注释】
①滁(chú除)州:令安徽省滁县。西涧:在
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②独:特别。怜:怜惜、喜爱。
幽草:僻静地方生长的青草。这句说,我特别喜爱生长在这幽静山
涧边的青草。⑤黄鹂:即黄莺。这句说,黄莺在树丛深处啼唱。
④春潮:春天急雨骤下,河水上涨叫春潮。这两句说,傍晚时,急
雨骤下,河水上涨了,郊野渡口,无人往来,连撑渡的人也不在船上,渡船随着浪潮的激荡,自然而然地横躺在江面上。
【解说】
韦应物,唐代大历年间人。他长于描绘自然景物,风格闲适高远,语言简练,有些诗篇能反映百姓的疾苦和愿望,是中唐成就较大的诗人。
这首诗是描写春天傍晚雨中的景象。作者通过
渲染涧边幽草、深树黄鹂、带雨春潮、江中野渡等景物,出
色地勾勒出一幅幽静而又饶有生意的风景画。全诗语言简
洁,色彩鲜明清丽。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①,草长平湖②白鹭③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④几船归。
【注释】
①乱莺啼:莺即黄莺,又叫黄鹂(别名很多),声音
很美。西湖的"柳浪闻莺",为十景之一。《文选》有"群莺
乱飞"之句。这里略变字,而为"乱莺啼",景象又觉不同。
②平湖:指春草绿色,春水碧波,草色湖水相接,好
拟草与湖水相平。
③白鹭:水鸟中以鹤与鹭为娴静、高洁,故诗人多用之。
④箫鼓:指游西湖的人乘画舫,击鼓吹箫为乐。
【解说】
徐元杰,字仁伯,宋代上饶人。
此诗写得自然而清新。前二句写西湖暮春的自然景色,
到处是花香鸟语,树梢枝头或红萼欲绽,或簇簇怒放,或红
紫披离,景色如此之鲜艳夺目,而到处是莺声婉啭,更加使
人情意盎然,俯视湖水则春草绿茵,春水碧波,草色湖水相
接,白鹭飞翔于青天碧湖,悠然自得,以衬托下句人的快意。
春风人在画图中。这样好的天气,人的心境自然也好,总一
句为风日晴和人意好,因此,欢娱漏短,"娱乐未终极,白
日忽西慝",夕阳影里有几只画舫游船能在箫鼓声中尽兴而归呢。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回塘滟滟时。③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④
【注释】
①北山:即今南京市钟山,王安石当时有别墅在
此。②输绿:指流水。输,输送、流的意思。绿,指水,因为水
深有碧绿的颜色。陂(bēi杯):这里指水的岸边。这句说,从北
山流过来的水,澄清碧绿,涨满了横陂。③直堑(qiàn欠)、回塘
:北山附近的两处地名。这句说,放眼遥望,直堑和回塘都是一片晶
莹的水光。④细数(shǔ暑):细算。缓寻:慢慢找寻。这
两句说,为了尽情赏玩这些美好的自然景物(落花,芳草),意兴越
来越浓,所以坐久归迟了。
【解说】
这首诗写春雨水涨,花落草芳的景象。作者在
诗中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留恋和内心无所牵挂的悠闲心情。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春水,一个"涨"字引出一片碧绿的春
水,景色又是那样的美丽。后两句写诗人为了赏玩落花芳草
而坐久迟归,这两句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把幽闲从容的情
态描绘得生动逼真。
春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解说】
王驾字大用,唐代河中人,大顺年间进士,自称守素先
生。司空图喜其《小仪重阳相访》诗(见《唐诗纪事》)。
《春晴》诗,以雨前雨后的花的变化作对比,以见春光
易去。试看雨前还是花蕊相间,有的花虽已怒放,有的却含
苞待绽,可是一雨之后,全无叶底花,残红褪尽,绿叶成
阴,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然而春光真的这么快就溜走了,
恐怕未必吧。你看,蜂蝶不是追逐春的急先锋吗!它们纷纷
地向墙边飞去,可能春色并未过去,只不过在邻家罢了,不
然蜂蝶何以过墙去而不留在墙这边呢?这末二句设想奇特,
婉而多思。用蜂蝶以讽争名逐利之徒,明知无益也整天地钻
营奔走。也批评不安分守己,强求非分的人。
按:《苕溪渔隐丛话》载此诗亦见荆公《临川集》,题
为《晴景》。王驾诗见《唐百家诗选》,此书为荆公所选,
而荆公《临川集》中,又有此诗,但字句略有不同,为"雨
前不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应春
色在邻家。”而王驾诗又为"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
底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胡氏因推断为
荆公爱此诗,遂为改正七字。使此篇语工而意足,了无斧凿
之迹,真削鐻手也。
漫兴(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①点溪荷叶叠青钱。②
笋根雉子无人见,③沙上凫雏傍母眠。④
【注释】
①糁(sǎn伞)径:指杨花铺满小径。杨花:
即柳絮。这句说,杨花随风飞舞,把路面铺成了一条白毡子。②青钱
:古代的青铜钱。这句说,初生的荷叶,点缀着溪面象重重迭迭的
青钱一样。③雉子:俗称山鸡。这句说,雉子很小,在笋旁很准
发现。”雉子"一作"稚子",因此这句也解释为竹根下刚生的小
笋。④凫(fú符):水鸟,俗称野鸭或水鸭。雏(chú除):
生下不久的禽类。这句说,沙滩上的凫雏紧靠近母凫睡得很浓。
【解说】
这是绝句《漫兴》中的第七首。这首诗写了
春末夏初的四种景物,每一种景物都扣紧时令着笔,表
面上好似各自独立,实际上四种景物却组成一幅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的画图。此外,这诗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对
仗工整,二是第一句的"糁"字、"铺"字,第二句的"点"
字、"叠"字,用得恰当、准确,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
锤炼功夫。
落花
朱淑贞
连理①枝头花正开,妒②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③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注释】
①连理枝:双树并生,根相连。
②妒:忌刻,妒嫉。
③青帝:神话:四时各有主宰之神。春天的神叫青
帝,又称东皇。
【解说】
朱淑贞,宋代钱塘人,是南宋有名的女诗人之一。她同
一个商人结婚,情绪郁结,有诗集叫《断肠集》。
这首诗借花遣恨,富有正义感而纯以"落花"二字影射
之,故意境深刻。连理枝头花开得正好,可是妒嫉花的风雨
马上就来摧残,使落红狼藉,飘零满地。诗人见此摧残芳菲
的风雨,无比痛心,但诗人又无能为力,只好发出真挚的呼
吁,青帝啊,您是春天的主宰啊,为什么让这万恶的风姨、
雨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地糟踏芳香纯洁的花朵的生命呢?
青帝啊,您就永远主宰这大好的春天,莫使这些美丽的事物
遭到摧残吧。诗人悲天悯人之旨,于温婉中充分表达了出来。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①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②
【注释】
①冉冉(rǎn染):渐渐地。涯(yá牙):边
际。天涯,即天边。这两句说,春天已过去,所以门外落花也无人理
睬了,这时候已逐渐是绿树荫浓,遍满天涯了。②这两句说,树林
中的黄莺也不再啼唱了,可是青草池塘中却处处是蛙声。
【解说】
曹豳,字西士,号东圳,宋代瑞安人。
这首诗从"门外""落花"、"绿阴冉冉",
“林莺""无声"、"池塘""蛙"鸣等多种景物来描绘春
末的景象。全诗四句,一句一景,句句扣紧暮春着笔。
莺梭①
刘克庄
掷柳迁乔②太有情,交交③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
①莺梭:黄莺往来飞于园林树丛之问,飞鸣迅速,好
象织布的梭子一样。
②迁乔:《诗经》有"出于幽谷,迁于乔木"的句
子,后人谓"由低到高"为莺迁。
③交交:织布声,亦即黄鹂的鸣叫声。
【解说】
刘克庄,字后村,宋代人。后村本南宋一大诗家,是
《千家诗》的最初编纂人(王相注本提到为谢枋得编,不
确),但《诗人玉屑》等书都很少提到他。
诗紧扣"梭"字命意选材。一句写莺飞之状,黄莺在绿
柳丛中,穿梭跨干,越南度北,迅速来往,其行动似掷梭。
二句,黄莺跳跃枝头,嘤嘤而啼,交交而鸣。首二句已为后
二句作好铺垫,既然是"梭",那么织了些什么呢?诗人不直
接回答这个问题,用翻进一层法:你若问织了些什么吗?
“洛阳三月花似锦"都是这莺梭织成的。但诗人撇开这一层
意思,借下句以见意。反而直接赞叹说:洛阳三月花象锦绣
一般,不知这莺梭费了好多工夫才织得这般好啊!
古人有"燕剪裁春"之说,可对以"莺梭织锦"。此二
语,巧思奇想,都成妙句。
春暮游小园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①
开到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②
【注释】
①褪(tuì退)残妆:指梅花脱落、凋谢。海棠:
春末夏初开花。这两句说,自从梅花纷纷凋谢后,海棠接着又开
了娇嫩鲜红的花儿。②丝丝:形容新生长的树枝细长似铁丝一样。夭(yāo腰)
:草木幼小貌。棘:酸枣树,初夏开黄绿色小花。莓(méi
梅):青苔。这两句说,荼开花后,整个春天的花事到此便结束
了,这时候酸枣树的新枝便越过长满青苔的围墙,露出园外来。
【解说】
王淇,字绿漪,宋代人。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诗。作者通过写梅花、
海棠、荼这三种季节性的花的开放和凋谢,以及枣树嫩枝
抽高的情景,说明节令已是暮春时候了。诗的末句说"出莓
墙",点明了这些花树都是种植在小花园中的。全诗紧扣诗
题,运笔自然有力。
暮春即事①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②
闲坐窗前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③
【注释】
①即事:当前的事物。这里指以眼前事物为题材而
写的诗。②瓦雀:即麻雀。砚池:写毛笔字用的墨砚池。这两
句说,屋檐上双双对对的麻雀,有的竟然落到书桌上,自由自在地跳走
着。那杨树的点点花絮,随风满天飞舞,有时也飘落在砚池里。③
周易:书名,又叫《易经》,分上、下两篇。这两句说,由于我静
心地坐在窗前看《周易》,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多久了。
【解说】
叶采,号平岩,宋代邵武人,宝庆初年为秘书监。
这诗是作者写他在窗前埋头读书,由于看到瓦
雀落到书桌上,杨树的花絮飞飘到砚池里,才忽然发现春天
已经过去了。全诗语言清新,构思也新颖有致。诗人不是直
接写自己如何刻苦用功,而是通过忽然发现眼前景物的变
化,来衬托自己是怎样专心致志地读书的。
登山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解说】
李涉,号清溪子,唐代太和年间为太常博士,洛阳人。按
《府诗纪事》引此诗为《题鹤林僧室》,又"太常博士"为
“太学博士","清溪子"为"浴谿子",未知何种说法为
是。涉颇有诗名,曾过九江至皖江遇盗,盗问何人,从者
答:博士也。盗者说: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
名,愿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春雨萧萧江上林,绿林豪
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首诗前两句,写无聊到了极点,整天都是没情没绪
的,神思恍忽,昏沉得好象喝醉了酒,又似乎在做梦,听说春
天都快完了才勉强去游览一下。一"强"字画出了仍是没精
打采的昏昏情态。好在在竹林丛里遇到僧人与之谈话,才有
了点精神。本来他是闲得无聊到了极点的,但尘世扰攘,名
利缚身,心劳日拙,虽四体不勤,而利禄萦怀,得与高僧共
话,顿觉心地光明,进入了清净寂寞的禅家境界,所以才觉
得"闲",这是身心俱闲,是有所觉悟的闲。
“又得浮生半日闲"一语,颇为人所称诵。忙里偷闲乃
觉闲之可贵,道出了人们所难于述说的心情,而全诗精神也
全在此一句,而此句之妙又在以此句反衬首二句之假闲,从
首尾正反映衬中,抒发巧者劳而智者拙,无贪欲者悠然自得
的思想。
蚕妇吟①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②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③
【注释】
①吟(yín银):歌或唱的意思。②子规:即
杜鹃鸟。啼彻:拚命地啼。稠(chóu仇):多、密这两句
说,杜鹃啼到四更的时候,蚕妇担心蚕多叶少,蚕儿挨饿,起来看筐
里的蚕。③不信:简直不能令人相信的意思。杨柳月:挂在
柳梢头的残月。玉人:指美貌如玉的女子,古时常用花和玉形容
女人的美丽。这两句说,真叫人难以相信,残月挂于楼头的柳梢,已
是天快亮的时候了,那侍候阔人唱歌跳舞的美人还没有回去呢。
【解说】
这诗通过写两种妇女的不同生活,来控诉封建
制度的不合理。一是养蚕妇女四更起来喂蚕的劳苦生活,一
是彻夜为达官贵人取乐而歌唱的歌女生涯。全诗有力地揭露
了在封建社会里,贫富两个阶级的人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①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②无才思③,惟解④漫天作雪飞。
【注释】
①百般:千方百计(尽一切力量)。
②榆荚:榆树结的荚,形状象古钱币,又叫"榆钱"。
③才思(读去声sì):才情(能干)。
④惟解:只晓得。
【解说】
诗的构思采用"拟人"手法,也不过一般设想罢了,但
妙处在于拟人而又浑厚含蓄,这是诗人的独到处。
春天要去了。草木似乎也象人一样,为了不辜负这春天的
大好时光,趁此暮春天气也要大显身手。因此"百般红紫斗
芳菲",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地争芳斗艳,显示自己的才
华。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也知爱惜春光,但只能漫天作雪
飞。诗意并不止此。杨花榆荚的能力,虽然只限于漫天雪
飞。但毕竟也在"斗芳菲"中尽了他们的能力,并没白白地
虚度年华。说到这里,诗人"及时努力,各尽其才"的意思
才得到了充分发挥,后二句容易误解为鄙视杨花榆荚,而不
知贬中有褒。
伤春
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①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②
【注释】
①准拟:料想、满想。依然:仍旧。枉却
:辜负、白费。这两句说,料想今年春天会很赏心快乐,一定
能够尽情地欣赏美丽景色,谁知仍然辜负了东风送来的美意。②这两句说,每年春天老是不能观赏盛开的鲜花,因为不是愁闷不快就是病魔缠身。
【解说】
杨万里,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宋代人。
这是一首伤春诗。诗中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
候,便预料这一春的"乐事"一定很浓,可是仍然因为"愁"
和"病"的缠绕而落空了。首句希望今年春天会给自己无限
快乐,它为下面三句张本,接着第二句把笔锋一转,"枉
却"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愿望落空的心情,三、四两句顺笔一
点,扣紧题旨作结。诗中句句环扣,伤春情怀,跃然纸上。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①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②东风唤不回。
【注释】
①小檐:檐,屋檐;小檐,指彩绘精致的屋檐,即画
檐之意。
②不信:不相信,表示坚强信念。
【解说】
王令,字逢原,宋代人,才二十八岁就死了。
这首诗前两句写"春"字;后两句写"送"字。”三
月"暮春,是送春之日,残花落的多开的少,已是"绿肥红
瘦"时;小檐乳燕欲飞,哺喂雏燕来往频繁,这些是送春时
的景况。春是该送了,而送春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以送为送
的,有以留为送的。子规就是以留春为送春的。您听,夜半
了,她还不住地啼呀啼的,血泪已啼出来了,她还是不住地啼
呀啼的,她认为春天是可以留得住的,只要真心地热情地挽
留,春天就一定留得住,就是去了也可以唤得回来的,所以
“不信东风唤不回",表现了她对春天的热爱和坚强的信
心。
此诗也可以解为:虽然她"不信东风唤不回",但东风
毕竟是唤不回的,可见违反客观规律办事,总是"心劳而日
拙"的。
这首诗也是拟人手法,新颖,不落套。
三月晦日送春①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②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③
【注释】
①晦: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②三月三十日:是
春季的最后一天,故诗题叫《送春》。风光:风景、春色。苦
吟:作者与孟郊同称为"苦吟诗人"。这两句说,今天已是春天的
最后一天,大好春光就要和我这个"苦吟"的诗人分别了。③君:
指春光。这两句说,我今晚陪你(春光)不睡觉,因为晓钟未响还算
是春天呀!
【解说】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初为僧,名无本,唐代范阳人。唐文宗时做过长江县主薄,人称贾长江。他擅长五律,是很得韩愈赏识的诗人。贾岛的诗,风格清淡,很少用典,不喜欢用华丽的词藻,但很注意字词的锤炼。
这是作者在春季最后一天写的一首诗。它是说三
月三十日春已尽,无法挽留,只好以苦吟痛饮来送春归去。
全诗内容贫乏,诗味平淡,缺乏感人的力量。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①雨乍睛,
南山②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唯有葵花③向日倾。
【注释】
①清和:四月为清和月,天气晴明,寒暖适度。
②南山:一般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
③葵花:葵花有向太阳的特性,故此诗取以比喻臣下
对君主的忠心。
【解说】
司马光,字君实,宋神宗、哲宗时作宰相,封温国公,谥
文正。反对新法,未作宰相时隐居洛阳,修《资治通鉴》,
自许"生平所为皆可对人言"。其题赵庵舍人有句云"清茶
淡话难逢友,浊酒狂歌易得朋",也算千古之铭言。
这首诗的首句点明时节,初夏雨后初晴,则云消烟散,
晴空碧澄澄。次句以"南山"点"客中"二字。在久雨新晴
之际,阴霾净扫,夏阳映红,气象更新,故当窗的终南山转
而明朗。这二句明是写景,暗喻罢除"新法"以后,如雨之乍
晴,朝廷恢复旧政态度明确,使人耳目一新。后二句是祝愿
也是对当时的政治斗争的态度。宋神宗任王安石行新法,本
是切中时弊的正确措施,但当时保守势力如司马光、苏轼等
极力反对,以致后来形成党派之争,势如水火。这里的柳絮
就是比喻主张行"新法"的人,葵花就是歌颂恢复旧政的人。
其实这些人在品德上绝大多数是正派的,只是政治观点不
同,互相攻讦。但两派人物各自维护各自的观点,都有真挚
的感情。你看:再也没有柳絮这种轻薄的小人趁机弄权了
(因为南山转分明了);而且,尽是忠心耿耿地象葵花向太
阳一样效忠于赵宋王朝的人,一片升平景象。在作者看来,
这就是"君子道长,小人道销"的好兆头。但我们今天却不
能受作者观点的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