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
  幸蜀西至剑门①
  唐玄宗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②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③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④才。
  【注释】
  ①解题:安史之乱,潼关失守,李隆基率贵妃等仓皇
  幸(皇帝出行的专用词)蜀;未至,闻肃宗即位灵武,被
  尊为上皇。后返长安时见剑阁之险,感而题诗。
  ②銮舆出狩:銮舆,皇帝皇后坐的车子,又叫銮驾。狩,
  本为田猎之名(冬天打猎),又皇帝出都考察叫巡狩,巡狩者,
  巡所狩也。这里把唐玄宗逃难奔蜀叫狩,是为尊者讳的例子;
  不好说皇帝逃难,只说为了去打猎,是作者自己用来遮羞了。
  ③五丁:古力士,开山通蜀。
  ④勒铭:张载有《剑阁铭》,此处比喻随从他的人员
  都有象张载一样的才华。
  【解说】
  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这是闻安禄山已被打败,自己
  被尊为上皇,一洗"三郎,郎当"的愁容,又摆出皇帝的架
  子说教,并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还
  把这首诗刻在石上以邀恩宠呢。
  诗的中心点在"乘时方在德"一句。乘,驾驭、控制的
  意思。时,即"是"。古是、时二字通用,为代词,代剑
  阁,实指蜀地。”横云"、"翠屏"、"丹障"、"千仞"
  等词形容剑阁之险。剑阁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之称。”銮舆"、"灌木萦旗"、"仙云拂马"写自
  己作为天子的威严。以威严君临这险要的形势,能否控制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呢?那还不一定,从而得出
  “乘时方在德"的结论。这是应有的说教。古语说;"天下
  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今安史之乱导致天下大
  乱,可是蜀未乱,可见自己的恩德未衰,因此最后表扬扈从
  诸大臣,说他们都有象张载铭剑阁的才能,实际是说自己有
  可铭的功德,这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并不成功。第一句"横"字和"峻"
  字呼应,有气派。其它各句写剑阁的险峻与天子的尊严都不
  够味。试与李白的《蜀道难》和七律中的应制诗比较,"灌
  木萦旗转"这样的句子显得索然无味,没有生气。”仙云拂
  马"与"剑阁横云"材料重复而矛盾。又"五丁"、"千
  仞"借对,但"五丁"有固定的故事,千仞却没有,这叫
  “偏枯",总之精神空虚,也就苍白无力。
  春夜别友人①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②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③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④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⑤
  【注释】
  ①《春夜别友人》共二首,这是第一首。②银烛:蜡
  烛,因其光似银亮,故称。金尊:"尊"通"樽",古代酒器,用青
  铜制成,其色如金,故称金尊。绮(qǐ起):美丽丰盛,引申为
  丰富,绮筵,丰盛的筵席。这两句说,明亮的银烛吐着清烟,对着丰盛
  的筵席,举杯饮酒。③离堂:饯别的筵席设拒堂上,故称。琴瑟
  :本属两种乐器,此处比喻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别路:分别后要
  走的路。这两句说,在饯行的筵席上,朋友的深厚情谊更加勾起了离
  愁,今晚分手后,我将爬山涉水踏上遥远的行程了。④隐高树:
  隐蔽在高树后。长河:银河。没:沉没,隐去。这两句说,我们
  叙谈了一整夜,直至月亮在树后慢慢沉下去,银河也已隐去,天将亮
  了,还合不得分手。⑤悠悠:遥远。这两句说,多么令人难过呀,
  饯别后我将踏上旅程向洛阳出发了,今后不知哪一年才能相会。
  【解说】
  这诗是写作者远行与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
  景。诗中写设宴饯别,宾主终宵不忍离别,直到月儿西下,
  天将晓快分手了,诗人想起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因而互
  相间的心情更加难过。金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言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解说】
  这是一首应制诗,题目是咏长安附近的一座大山,终南
  山。题目其余的字虽是说明,但诗的内容能处处照顾到题
  目。唐大明宫内有紫宸、蓬莱、含元三殿。首二句写首都的
  气魄,亦即帝王的气魄。北斗星象挂在城边一样,终南山可
  说是一座大山了,但好象依靠着蓬莱一样。终南山虽是正
  题,但在皇帝面前是不算什么的,这是故意把终南山贬一
  笔,以见天高地卑君上臣下之义。如没有这一笔,把南山捧
  得很高,就有人要问这样的捧南山,置君父于何地。有了这
  一句,下面无论怎样歌颂南山,都不错的,因为南山再美,
  是在君王之下的美,以美衬美,更显示君王的美。在封建社
  会,这一笔不仅在全诗中起先抑后扬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政
  治,得臣下事君之体。当时的清规戒律也真多,作个诗臣也
  不容易的。
  下四句写终南山正文,总的是借南山的葱蔚、堂皇,以
  象征王朝的昌盛、繁荣。早在《诗经》里就有"节彼南山,
  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的话。这里说终南山上的
  金阙高高地耸立在云霞之上。白玉堂在树巅、浮云里,象虚
  悬着一样。宫殿多么富丽,气派又多雄壮!半山雾霭似与天
  帝的玉京相接,峰顶的轻烟呈现出太平的祥瑞气氛,这是繁
  荣昌盛的象征。最后写"侍宴"二字,以喊万岁、万万岁作
  结。诗的主题思想就在这里:借南山献寿。”华封三祝"。
  本是陈套,但诗人在这里紧承"佳气"、"瑞烟"之便,顺
  手拈来,更用一"持"字,从字面上抹去"寿比南山"的俗
  气,有点铁成金之妙。同时"尧天"常与"舜日"组成词
  组,有歌颂承平功德的含意。
  此诗总的特色是善于用赋的敷采摘文的手法,运用应制
  诗的专门词汇很自然。
  律诗除有固定的平仄外,还有四声递用的讲究。如"树
  杪玉堂悬"句为"去上入平平",这叫句中"四声递用法"。
  又单句的字,必定要上去入三声都用全。这样相同而用,音
  节更为抑扬顿挫,也就更铿锵和谐。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①
  张说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②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③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④
  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⑤
  【注释】
  ①得林字:古时文人聚会作诗,临时抽签,拈得或
  分得某一字,作者就以这字为韵作诗。张说得"林"字,就必须以
  “林"字做韵脚。林字在《佩文诗韵》中属"十二侵"韵。这首诗的
  林。心、深、音都属于这个韵。②东壁:壁,二十八星宿名之一。
  古人认为是图书所在主天下文人。壁居南则在室东,故称东壁。陶宏景
  《星经》:“东壁天下图书之秘府也。”西园:《魏志》:“曹子
  建置西园于邺,与诸才子夜游赋诗。”翰墨林:笔墨如林。这两
  句说,书院的兴建,上应主图书府库的东壁星,聚集天下的才子在这
  里讲习诗书,象曹子建的西园那样,人才济济。③诗:即《诗
  经》。易:指《周易》。这两句说,在这儿诵读《诗经》可以懂
  得国政兴隆的道理,讲解《易经》可以理解两仪四象、天地阴阳的奥
  妙。④位窃:窃居高位。当时张说已为宰相,这里作自谦词解。
  和羹:原意是调和汤味,这里用以指代宰相辅佐帝王综理朝敢。
  恩叨(tāo滔):这里是感受帝王恩典的意思。叨,谦词,犹言辱
  承。这两句说,我自己窃居宰相高位,才学很少却负有辅弼(bì敝)
  的重大责任,过去受到的赏赐已经不少,现在又蒙圣上赐醉酒的深恩。
  ⑤载:乘。载歌,乃歌。竭:尽。春兴曲:充满春意
  的谱曲,指自己的诗是出于内心欢欣而作的。知音:原指知己的朋友,这里指玄宗。这两句说,当这位重恩深的时日,我衷心歌颂天子的大恩大德,趁着春兴,尽情作诗,这是皇上知遇之恩呀!
  【解说】
  唐玄宗置酒于集仙殿,对礼官学士说,现在同
  群臣作乐于这里,这这殿应改名为集贤殿,改丽正书院为集
  贤殿书院,授张说为集贤殿书院学士,使掌院事。张说在宴
  会上应诏命而写此诗。这诗的主要内容是赞颂唐玄宗好文
  学,重人才,可是想到自己才德浅薄,受此重任,感到惭愧。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①
  李峤
  别业临青甸②,鸣銮降紫霄。
  长筵鹤鹭③集,仙管凤皇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成已醉,恋赏未还镳④。
  【注释】
  ①解题:长宁公主是唐中宗的宠女。侍宴之类题目注
  见七律沈佺期《侍宴》诗。
  ②甸:首都的近郊。
  ③鹓鹭:鹓,凤雏;鹭,自鹭;皆鸟名。这里用来指
  侍宴的臣僚。
  ④镳:(biāo)即銮舆。亦可用于一般车马。
  【解说】
  李峤,字巨山,唐代赵州赞皇人。幼时梦人赠他双笔,自
  是有文词。十五通五经,与王杨卢骆等齐名,与苏环同为名,
  宰相。
  侍宴诗照例是颂扬的话。首联写皇帝来到东庄。次联写
  侍臣之盛同音乐之美。三联写东庄景物之好,因此已醉还不
  忍去。末联"承恩"二字双关皇帝与公主。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①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②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③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④
  【注释】
  ①见说:听说。蚕丛:传说帝喾(hào浩)
  的后裔蚕丛是封于蜀国最古的君王,这里指蜀地。蚕丛路,即蜀道。
  崎岖:高低不平的山路。这两句说,听说蜀道狭窄而又离低不平,
  极难行走。②傍:靠近。这两句说,高山在人的面前突然陡起,
  云雾从马头旁不断飘过。③芳树:春树。秦栈:从秦(陕
  西)入蜀的栈道。春流:指锦江。蜀城:指成都。这两句说,
  茂密的丛林笼罩着窄小的栈道。碧绿的锦江绕着成都流过。④升
  沉:指人政治生活中的得意和失意。应(yīng英):当。
  君平:西汉人严遵,字君平,蜀的隐士,曾在成都卖卜为生,此处
  泛指占卜的人。这两句说,人的功名利禄本有定数,大可不必去找人
  占卜了。
  【解说】
  这首诗是作者送友人从长安入四川而作。诗中
  首先说,四川是古时的蚕丛国,听说那里高峻险阻,道路崎
  岖难行,山当着人面陡起,云挨着马头飘过,芳树笼罩着栈
  道,碧水环绕着成都。然后劝告友人,到了那里对功名要看
  得淡薄些,不必算命卜卦,产生妄想。诗中把四川的地理环
  境写得奇险逼真,读后令人如历其境。全诗气势雄浑,而又
  委婉含蓄。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②万里征。
  浮云游子③意,落日④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⑤鸣。
  【注释】
  ①郭:城外为郭,郭外为郊,郊外为野。
  ②孤蓬:蓬,蓬草。古诗多以之喻孤身远行之旅人。
  ③游子:作客在外的人叫游子。
  ④落日:初日,此处落字当始字解,见《诗经·周颂·
  访落》注。又《尔雅》,"俶落、权舆,始也"。
  ⑤班马:马相别嘶鸣之声。《左传》"齐师夜遁,邢
  伯谓中行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
  【解说】
  这首诗写离情别绪,言有尽而意无穷。交代主题富有情
  感,颔联用"一……就……"的句式,一为别就万里征,"一"
  与"万"对照,再加以"万里征"又是"孤蓬",为友人耽
  心之情溢于言外。而"万里征"后,天各一方,于友人则行
  踪难定;于自己则永怀无已。用浮云、落日作比,把抽象的
  意念化为生动的形象,潜脉暗通。浮云、初(落)日与青山、
  白水相掩映,既突出离别之苦,又增加去后之思。首尾两联
  侧面烘托。首联写送行之地,青山白水,暗含使良友不去,
  一道游饮,载歌载言,多么快乐;可惜的是为了送别,有无
  限惆怅。腹联写分手以后,如再写久长之思则重复,不写又
  无以结束,诗人巧妙地不写人而写物,写马,马犹惜别,人
  何以堪!不仅有无尽之意,且用典自然,好似天造地设一
  般。王介甫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虽然不
  完全正确,但也不能说全无这种境界。
  苏氏别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①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②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③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④
  【注释】
  ①别业:此处指园林式的别墅。隐心:隐居山
  林,不问世事的念头。这两句说,苏氏别业环境十分幽静,来到了这
  里便令人产生隐居的念头。②南山:指终南山。当:对着,
  向着。户牖(yǒu有):门窗。沣水:水名,发源陕西西南
  秦岭山中,向北流至西安市西北,入渭水。映:映照。这两句
  说,这别业的门户对着高高的终南山,那沣河水映照着园林。③
  覆:盖上。未夕:未到黄昏。这两句说,竹梢上还挂着经冬的
  残雪,因为花木太多,未到黄昏,庭院里便显得昏暗起来。④寥
  寥:稀少。春禽:春鸟。这两句说,这地方人迹稀少,好象处
  在人世间之外一样,我在此闲坐,正好听那春鸟啼叫呢!
  【解说】
  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他的诗多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风格细腻闲适。著有《祖咏集》。
  这首诗主要是写苏氏别业的景象。全诗通过描
  写别业内、外的景物来衬托这个地方的清幽。诗中反映了作
  者归隐山林的消极思想。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说】
  王湾,洛阳人(一说为洛阳尉)。商璠称其"词翰早
  著"。对此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誉为"诗
  人以来,无闻此句"。张说作相时亲手书写贴于政事堂,每
  示能文,令为楷式。这联的好处何在?”气象高远,情景交
  融",并寓"早春"二字于"残"、"旧"二字之中。
  这是游览诗。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县北面,地近海滨,
  长江水面宽阔,日夜通航。又遇春节以前立春,诗的时地背
  景如此。诗人的心情却很舒展,虽有"乡书"、"归雁"之
  句,无羁旅穷愁之慨,所以客中有欣赏"青山绿水"的兴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写出了大江的气派,展
  示了诗人胸襟;试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相较,各有其趣。这
  也是景中有情的句子,而且有上一联近景的辽阔雄伟,才更
  能显示海上日出,江南早春的勃勃生气。然而人们何以更欣
  赏颈联呢?因气象更高远,内容更丰富,语言更精炼,更能
  反映盛唐的社会现实。
  此诗题另本为《游吴中江南意》,诗中字句亦多不同,
  附录于此以资参阅:“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
  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
  惟向此中偏。”"失"字似比"阔"字为优。
  题玄武禅师屋壁①
  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②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③
  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④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⑤
  【注释】
  ①玄武:地名。玄武县有玄武山。即此禅师居处。
  ②何年:不知道在哪一年。顾虎头:晋朝顾恺之,小字虎头,世
  称顾虎头,以善画著称。沧洲:水边的地方,历代诗人常用来
  代称隐居者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说,不知道象顾虎头那样的人,何
  时来到这幽静的地方,在壁上画了这般美好的画。③这两句说,
  红日照射,石林之间霞光若隐若现;江海浩渺,看去好似水天相接。
  ④锡:僧人所用的锡杖,又称禅杖。此处指禅师。渡杯:指古
  时曾有人用木作大怀以渡河的故事。这两句说,这里的禅师和林中仙
  鹤常相亲近,小渡船来往,水鸥也不惊忧。这两句张惕庵指出:“赞
  画兼赞禅师,笔墨全无痕迹。”⑤惠远:晋时庐山寺僧人。这两
  句说,看了这画,好象真的登上了庐山,跟随惠远高僧到处闲游。
  【解说】
  作者看了玄武禅师壁上的画,惊叹画的艺术精
  湛,便在壁上题了这首诗。诗的开头,从看到壁画艺术高超,
  因而惊叹可能出自大师的手笔入手。接着写壁画的内容:有
  山有水,有动有静,山前有鹤,水边有鸥。整个画面不但色
  彩鲜艳,美丽壮观,而且恬静闲适。在这样生动逼真的壁画
  面前,作者觉得自己好似上了庐山同高僧惠远一起云游去
  了。
  春宿左省①
  杜甫
  花隐掖垣②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③,因风想玉珂④。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
  ①解题:时诗人为左拾遗,办公地点在中书省左方,
  值班时也在这里,时在春天,故叫春宿左省。
  ②掖垣:宫中的垣墙。
  ③金钥:宫中门户晚上锁,早上开。开锁有声,故言
  听以知早晚。
  ④玉珂:如早朝已到,则有鸣珂之声。
  【解说】
  前四句写春夜之景,后四句写值夜之情。因有封事夜不成
  寐以见诗人忧国忧民之心。故诗评家有如下评论;"肃宗至
  德初,子美为拾遗,岑参为补阙,或问二人孰贤。余曰子美
  贤,或曰:'何以知之'?曰:'以其诗知之'。子美之诗曰:'……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参之诗曰:'圣朝无阙事,自觉
  谏书稀'。至德中,安史之乱方剧,上皇在蜀,朝野骚然,
  果无阙事耶"。岑参的诗句如何解,此姑无论,但杜诗此二
  句是明白的。
  从艺术的角度说:人们都欣赏"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
  多"一联。”动"字已不易下,而"多"字更为难能。一经诗
  人道破,却在人心目中。叶燮在《原诗》中说;"月傍九霄
  多"句,"从来言者,只有言圆缺,言明暗,言升沉,言高
  下,未有言多少者。今曰多,不知月本来多乎,抑傍九霄多
  乎?不知月多乎,月所照之境多乎?试想当日之情景,非言
  明、言高、言升可得,因而惟此多字可尽括此夜宫殿当前之
  景象。他人共见之不能知,不能言,惟甫见而知之,而言
  之。其事如是,其理不能不如是也"。此处分析意在归功于诗人的独创。有人认为"九
  霄"比皇宫,皇宫里月亮也要明些。杜甫诚有每饭不忘君的
  思想,但既敢"有封事",恐怕还不至于阿谀到这样的程
  度。忠君不等于阿谀,试以上句对比解之,九霄比皇宫,得
  月独多,万户比什么?星临而动又作何解?我们认为"试想
  当日之情景,非言明,言高,言升可得,因而惟此多字可尽
  括此夜宫殿当前之景象",的分析为能领略诗人用心的良
  苦。犹惟一"动"字才能概括星夜的实际一样。
  寄左省杜拾遗①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②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③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④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⑤
  【注释】
  ①左省:唐时,门下省(官署名)在殿庑(wǔ舞)
  的左边,故称左省。左省与中书省同掌握机要,负责颁发诏令,签署
  奏章,成为封建皇帝中央政权机关的一部分。杜拾遗:杜,指杜
  甫,拾遗,官名。乾元元年(758)杜甫荐岑参擢右补阙,属中书省,居
  右署,杜甫为拾遗,居门下左省。二人同居宫禁中,所以互相以诗相
  赠。②趋:指小步行走,表示恭敬。丹陛(bì币):帝王宫殿台
  阶涂上红色,故称。分曹:古时分曹办事,与近代分处、分科略同。
  这里指左省与右省。紫薇:唐代中书省中多种植紫薇花。唐开元二年
  改中书省为紫薇省。这两句说,我和你上朝时,同登上那红色的台阶,
  两人分列于东西两曹,中间隔着中书省的紫薇花。③天仗:皇帝临朝
  时的仪仗。惹:沾染。这两句说,天亮时随着仪仗队入朝,侍立在皇帝
  的两侧;傍晚回来时身上沾满御炉阵阵清香。④青云:直上青云,比
  喻人生得志。这两句说,看到头发花白,象花落春去一样,只好自叹年
  老无用了;看到别人得志,青云直上,又使我很羡慕他们象鸟儿一样
  高飞。⑤阙:通"缺",即缺点、错误。谏书:规劝皇帝的奏章。
  这两句说,现在正是圣明盛世,朝廷上没有什么过失,无事可谏,所
  以要给皇上写规劝的奏章也就少了。
  【解说】
  这是朋友间的投赠诗。诗的前四句,主要是作
  者叙述他与杜甫同朝的情景,字里行间有随众碌碌的意思;
  后四句主要写看到别人青云得志,便自叹自己的老大,并且
  想到身为谏官,却无所谏议,故有自责之感。
  终南山①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②入看无。
  分野③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①解题:终南山一名太乙,在长安附近,是古诗中经
  常提到的山。
  ②青霭:霭,淡淡的云气,映着山色叫青霭。
  ③分野:指地上的州郡与天空的星宿相对应的区域。
  终南山中峰的北面是秦,属雍州,与他相应的天文上的星宿
  是井星、鬼星的区域。终南山之南属梁州、荆州,同他相应的
  星宿是翼星、轸星的区域。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个,
  把中国的土地分为九州或十二州,按其方位与什么星相对应
  为分野。
  【解说】
  这首诗是名作,但在诗的有寄托同没寄托上有争论。
  认为有寄托的说这是讽刺时政的。首联讽刺"势焰盘据
  朝野"。颔联讽刺"徒有其表"。颈联讽刺"恩泽偏"。腹联
  是说:“畏祸深"。这是说这是
  一首讽刺诗,坏人当道,气焰很凶,但徒有其表,而最高统
  治者偏信任他们,小人得志则好人遭殃,欲找避祸之处,故
  云畏祸深。
  另一些人认为没有寄托,只是一般写景的诗。清人王琦
  驳《唐诗纪事》云:“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
  讽谕,各有指归。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
  为兴为赋为比而必曲为之说,曰:'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
  诬实甚欤?试思此诗,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这里
  没举出任何理由,唯举出其矛盾:“象
  说头两句指势焰盘据朝野,当然是指李林甫、杨国忠那样的人
  了。那又怎么会'青霭入看无':'有表而无其内'呢?倘虚
  有其表而没有实际,那就说不上势焰盘据朝野,也不必要去
  避祸了"。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未弄清楚以前,很难确指其有无寄
  托。但它确是一篇有特色的作品,雄伟磅礴之中,具自然真切
  之致。首联写大景,雄伟辽阔,高则入云霄而近天,阔浮则起
  伏连锦而到海。颔联写小景以传大景之神。写云气,天风吹
  云,忽聚忽散,远岭蜿蜒,烟时有时无。颈联上句又顿起大
  景,终南山雄镇中原,控制秦雍,远策荆蜀。下句又写小
  景,峦谷幽深,气象万变,此句非常自然亲切,好象眼前浮
  云来去,明暗顿殊。似变幻之不测,衬雄伟之态。诗人至此
  恍惚迷离了:一则天晚不忍去,二则迷花幻壑,归宿难寻,
  故问樵夫。此诗无大景无以见其雄伟,无小景无以见其奇
  秀,大景小景错落其间,而终南山的奇景如在眼前了。
  写景的基本方法不外定点定形,移步换形。这首诗取景
  的立足点,前四句象是望终南山,是远观,但远观何以未入
  山要找樵夫问宿呢?后四句象是游山,是在山里举目四眺。
  但"白云青霭"又不象在山言山。因此近人对此点是各执一
  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