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挚瞻曾做过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又出任年史,年纪才二十九岁。
  到王敦那里辞行,敦对他说:“你还不到三十,已做到万石之官,(按:太
  守、内史等官,俸禄皆二千石。)未免过早。”瞻说:“比起将军您来,稍
  为早了一点,若与甘罗相比,却已老了。”(按:甘罗年十二,为秦国宰相。)
  四十三
  梁国杨家有儿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坦去拜访他父亲,他父亲不在,
  于是叫这个儿子出来。杨家摆设果品招待客人。果中有杨梅,孔坦指着杨梅
  对小孩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小孩立刻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
  家的家禽。”
  四十四
  廷尉孔坦把一领羊裘送给堂弟孔沈,沈辞谢不受。廷尉说:“晏婴有节
  俭的美德,祭祀祖先时,猪豚盛不满俎豆,尚且着狐裘几十年。你为什么不
  接受这个呢?”弟弟于是只好接来披在身上。
  四十五
  佛图澄与石勒一家相处,支道林说:“澄和尚把石虎当作海鸥鸟(狎玩)。”
  四十六
  谢仁祖年纪八岁时,他父亲豫章太守谢鲲携带他去送客人。这时,他言
  谈之间已显得分外聪明,足够跻身于上流人物的行列,大家都一起叹赏他。
  有人说:“这个年轻人,是一座中的颜回。”仁祖接着说:“座中没有孔仲
  尼,哪能分辨出颜回?”
  四十七
  陶侃病得很厉害的时候,没有留下奏疏向朝廷进言,朝中人士引为憾事。
  谢仁祖听了这些话后,说:“朝廷没有刁竖(这种小人),所以无须陶公留
  下遗言。”一时贤士认为这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所说的话。
  四十八
  竺法深在简文帝座上,丹阳尹刘惔问他:“和尚为什么来游朱门?”他
  答道:“在你看来是朱门(富贵人家),在贫道眼里如游蓬户(贫民窟)。”
  ——也有人说问者是尚书令卞壶。
  四十九
  孙盛给荆州刺史庾亮当记室参军。跟随庾亮打猎,携带两个儿子一同去。
  庾公事先不知道,忽然在猎场发现,齐庄这时才七八岁,庾公对他说:“你
  也来了吗?”他应声道:“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按,语出《诗
  经·大雅》)
  五十
  孙齐由、齐庄两人小时候拜见庾亮,庾公问齐由别字是什么,答说:“字
  齐由。”庾公说:“希望向谁看齐呀?”答说:“向许由看齐。”又问齐庄
  别字是什么?答:“字齐庄。”庾公说:“想向谁看齐?”答:“向庄周看
  齐。”庾公说:“为什么不仰慕孔子而仰慕庄周?”齐庄回答说:“孔子圣
  人,生而知之,所以难得企及。”庾公很喜欢小孩的答问。
  五十一
  张玄之、顾敷,一个是顾和的孙子,一个是外孙。两人小时候都很聪明
  伶俐。顾和同样赏识,但常常说顾敷较优,好象近于偏爱,张玄之颇为不满。
  其时,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顾和携带他们逛佛寺,见到如来佛圆寂像。
  弟子中有流泪的,有不流泪的。顾和因此问两个小孙子(这是为什么)?玄
  之说:“受到佛祖亲近的就流泪,不受到亲近的就不流泪。”敷说:“不然!
  应当是忘情的所以不流泪,未能忘情的所以流泪。”
  五十二
  康法畅走访庾太尉,手中握着的塵尾非常精致。庾公说:“这样好的东
  西,怎么能长期保留住?”法畅说:“廉洁的人不会向我乞求,贪得无厌的
  人我不会给他,所以能保留在手罢了。”
  五十三
  庾翼做荆州刺史,把一柄羽扇献给晋武帝(按:疑为成帝之误),武帝
  怀疑是用过的东西。侍中刘劭对武帝说:“柏梁台那样高耸入云的杰构,首
  先登上去的是建筑工匠;管弦乐那样动人的繁奏,最初听到的是伯夔、钟期。
  庾稚恭奉献这羽扇,是因为它美好,并非因为它是新制成的。”庾公后来听
  说这件事,说:“刘劭这个人,应该常常留在皇帝身边。”
  五十四
  何充去世后,朝廷宣召褚裒入都。褚抵达石头城,王濛、刘惔一同去拜
  访。褚公说:“真长,教我怎样做才是?”真长用眼睛望着王濛说:“这位
  先生能说。”褚回过头用眼盯着王濛,王说:“国家大事自有周公。”(意
  思是说:可以把大政交付会稽王。会稽王司马昱是晋元帝之子,故以“周公”
  称之。)
  五十五
  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到自己做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已长成十
  围之粗,很有感慨地说:“树尚且这样,人又怎能禁受得住岁月的销磨呢!”
  用手攀着柳枝,不觉流下了眼泪。
  五十六
  简文帝未登位前做抚军时,曾经和桓温一道入朝,互相推让走在前面,
  最后桓温不得已先走,因而说:“伯也执殳,为王煎驱。”(语出《诗经·卫
  风·伯兮》)简文接着说:“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见本篇第四十
  九条)
  五十七
  顾悦与简文帝同年生,但头发早白,简文帝说:“你为什么头发先白了?”
  顾悦说:“(我)好比蒲柳弱质,一到秋天就凋落;只有坚贞的松柏,经过
  风霜,才更显得茂盛。”
  五十八
  桓温(伐蜀)进入三峡时,见两岸绝壁,高悬天空,江水奔流,波涛滚
  滚,不觉叹息说:“既然做了忠臣,就不得再做孝子,怎么样呢?”
  五十九
  最初,荧惑(火星),进入太微,(按:古人以为太微是天子庭,荧惑
  犯太微,对皇帝不利。)不久,桓温废皇帝为海西公。简文帝即位,荧惑又
  入太微,简文帝很讨厌这件事。当时,(桓温的亲信)郗超做中书侍郎,在
  朝值班,简文召见他,对他说:“天命长短如何,本来不必考虑,不过,(依
  你看)大政还会发生不久前的事情吗?”郗超说:“桓大司马正要对外巩固
  边疆,对内安定全国,一定不会有陛下忧虑的这种事发生。臣可用全家百口,
  为皇帝保证。”于是,简文帝吟了庾仲初两句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
  辱。”声调非常凄惨。郗超请假回浙东,简文帝说:“请向令尊致意,国家
  的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总由于我不能采取正当途径进行匡复,防患于未然。
  除了深深抱愧外,(种种心事)语官怎么能表达!”说到这里,因而眼泪沾
  湿了衣襟。
  六十
  简文帝坐在暗室中,召见桓温。桓温进入室内,问皇上在哪里。简文帝
  说:“某在斯。”当时的人都认为这句答辞挺好。(按:简文不说“我在这
  里”,却引用《论语》中一句现成的话,意思完全一样,极为得体,所以受
  到称赞。)
  六十一
  简文帝走进华林园,环顾左右的人说:“令人心领神会的地方,不一定
  要(距离城市)很远很远。只要是树木荫深,泉水潺湲,便自然有置身在濠、
  濮之间的逸情雅兴,觉得鸣禽、走兽、游鱼、飞鸟,自来亲近人。”
  六十二
  谢安对王羲之说:“人到中年,不免伤于哀乐。每次与亲戚朋友别离时,
  常常几天不好过。”王说:“晚年光景,自然如此。正需要丝竹管弦,娱情
  养性,排遣胸怀。不过,常担心晚辈发觉,破坏人的乐趣。”
  六十三
  支道林喂养了几匹马,有人说:“和尚喂马,似乎与风度不太相称。”
  支公说,“贫道我所看重的是马匹飞扬的神态和那高大英俊的体魄。”
  六十四
  刘惔与桓温同去听人讲《礼记》,桓温说:“间或有说到内心深处的地
  方,便觉得距玄妙之门并不太远。”刘惔说:“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只不
  过是金华殿上(说给皇帝听的)那一套老生常谈而已。”
  六十五
  羊秉做过抚军参军,早年去世,有很好的名声。夏侯孝若写过一篇《羊
  秉叙》,备加赞扬,且表示深深的悼念。羊权做黄门侍郎,有一天侍立简文
  帝座侧,简文帝问道:“读了夏侯湛的《羊秉叙》,非常想念其人。不知他
  是你的什么人?有不有后代?”羊权流着眼泪答道:“他是我去世的伯父,
  向来负重名,但没有后代。虽然名字传播到天子的耳里,然而后嗣却绝于圣
  世。”简文帝听后,不停地叹息。
  六十六
  王濛、刘惔分手后再次见面,王向刘说:“你更加长进了。”刘答道:
  “这好比天之自高罢了!”(按:“若天之自高”语出《庄子·田子方》篇。
  全文是:“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
  月之自明,夫何修焉?”意思是说:虽有长进,并非得之于修养)。
  六十七
  刘惔说:“人们想象王荆产(如何)好,与想象高大的松树下必然有清
  风一样。”(意思是:以为出身名门,就一定好。不无微辞。)
  六十八
  王仲祖听不懂蛮语,说:“倘若介葛卢来朝,必然懂得这些话。”(按:
  介葛卢,春秋时人,能知兽语。王濛这话,有歧视少数民族语言之意。)
  六十九
  刘真长做丹阳尹,许玄度离开建康到丹阳,住在刘处。室内各物,焕然
  一新,并且美丽可观。饮食也丰盛甜美。许玄度说:“如果能长此保有这个
  位置,比隐居东山强多了。”刘真长说:“你倘若相信吉凶祸福,皆在人为,
  那么我怎能不保住这个位置?”当时王羲之在座,便说:“巢父、许由遇见
  稷与契,决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许与刘二人对王所说,感到惭愧。
  七十
  王羲之与谢安同上冶城,谢悠闲自在,想得十分遥远,大有超脱世俗的
  志愿。王对谢说:“大禹辛勤为国,手脚都长起了厚茧;周文王从早到晚,
  连吃饭都不空。如今遭逢丧乱,遍地都是战垒,应当人人奋力报效国家。可
  是,(目前)清谈玄虚,荒废公务,文章浮华,妨害要事。恐怕不是当今所
  应当做的。”谢安回答说:“秦皇重用商鞅(那一套),(后果是)不到两
  代就亡国。这难道也是清谈带来的祸患吗?”
  七十一
  谢安在寒冷下雪的日子,举行家宴。与儿女们议论文学方面的事情。一
  会儿,雪下得更猛了。谢公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他哥哥的儿子
  胡儿接着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哥哥的女儿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公欢喜得大笑起来。这个侄女就是他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
  七十二
  坦之要伏玄度与习凿齿分别论列青州及楚国历代著名人物,他们写出
  后,拿给韩康伯看。康伯看了,未说一句话。王坦之说:“你什么缘故不发
  言?”韩康伯说:“无可无不可。”(按:最末一句出《论语·微子》篇)
  七十三
  刘惔说:“(每值)清风明月(的良夜),常常想念玄度。”(按:许
  询字玄度,善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