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始辟也。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帝欲寿天
  下之民,故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今时之人不能也。更欲昌天下之后,故言人寿虽年
  老有子。而今时之人,又不能也。终举上古真人,乃上古天真之人也。中古至人能同于上古之真人者也。
  其次有圣人,其次有贤人,能学中古之至人,无愧于上古之真人。故名《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徇,循同。长,上声。下仿此。
  史臣叙《黄帝素问》,而先为纪述之。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而有天下。生于轩辕之
  丘,故名轩辕。以土德王天下,故号黄帝,在,察也。史臣追述而稽察之。故曰昔在“生而神灵”。度越
  凡流,天授之圣人也。“弱而能言”,生而知之,弱年即能立言也。循,顺也。齐,正也。“幼而循齐”,年
  虽幼,能顺其正也。敦,诚信也。敏,通达也。“长而敦敏”,长则诚信通
  达,垂拱致治,教化大行也。“成而登天”,帝铸鼎于鼎湖之山,鼎成升仙,群臣攀龙髯而莫及也。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
  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为帝师,故史臣称为天师。帝欲天下之人,寿同上古。故问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度,越也。
  年越百岁,而动作且不衰。今时之人,年仅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岂古今时世之异耶?抑
  不得其道而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言非时世之异,乃人自失其道也。上古之人,其知养生之道者,能取法于天地之阴阳,调和于五行之
  术数,知阴阳术数之道,则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以养其形,不妄作劳,以安其神,故能形与神俱,而尽
  终其天年,此所以春秋皆度百岁乃去也。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乐,音落,下同,余篇仿此。今时之人,不知养生之道,而且戕贼其生。酒能乱性,若以酒为浆,则心
  不由理,而以妄为常矣。以酒为浆,则身不由心,而醉以入房矣。醉以入房,是以欲竭其精
  也。以妄为常,是以耗散其真也。竭精耗真,则不知持满之道以养身,不知随时御神之法以养心,但务快
  其心,而其身则逆于生乐,致起居无节,不能形与神俱,故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同。上古圣人,恐人为外邪所侵,故教下也。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教其避之有时,
  其心则恬虚无,而本元之真气从之,不竭其精,时御其神,则精神内守,外知所避,内
  得其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
  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
  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内得其守,外知所避,是以内则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外则形劳而不倦,内外安和,故气从以
  顺,各从其欲,而皆得所愿也。故外则美其食,任其服;内则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上古之
  民,不同于今日之民,其民故曰朴。夫美其食,任其服,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乐其俗,是以淫邪不能惑
  其心。高下不相慕,是以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其民曰朴。故合于养生自然之道。所以上古之人,能年皆度百
  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道合则德全,而不致倾危也。由是,则非时世之异,而人自失其道也。
  此一节,言形与神俱,则内外安和,道合德全而能寿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帝既欲寿天下之民,更欲昌天下之后,故问人年老而无子者,自身之材力尽耶?
  抑将天数拘限而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更,平声,下同。人之生子,天数固有常期。材力亦有定数,天施地生,在人则男施女生。故先
  论女子。女子起于七岁者,偶得奇数,阴中有阳也。故女子七岁,肾气始盛。《五脏生成篇》云∶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齿者,骨之余,肾气盛,故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任脉之任,平声,余篇仿此。天癸者,男精女血,天一所生之癸水也。二七而天癸至,则任脉通,任
  脉通,则太冲脉盛。《骨空论》云∶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上关元。是任脉合少阴也。《阴阳离合论》
  云∶太冲之地,名曰少阴。是太冲亦合少阴也。故任脉通,太冲脉盛,则少阴癸水之月事以时下。月
  事时下,肾气匀调,故有子,言
  有子自二七始也。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平均,平满均调,无太过无不及也。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齿根尖深者名牙,牙之最后生者,
  名真牙。言七岁肾气始盛,至三七而充足也。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筋骨,肝肾之所主也。坚,固足也。肝肾固足,故发长极,身
  体盛壮也。言四七,内坚固,外充满,无以复加也。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
  阳明之脉,行于面,衰则面始焦。阳明多血多气,衰则血气不充溢于毛窍,故发始坠。言四七
  血气盛极,至五七而始衰也。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也。三阳之脉,皆起于面,故脉衰于上,始则面始焦者,至此则皆焦矣。始
  则发始坠者,至此则始白矣。言五七阳明脉衰,至六七而三阳皆衰也。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二七而天癸至,则任脉通,太冲脉盛,至七七而任脉虚,太冲脉衰少,是以天癸竭。天癸之水,行于
  地中,水竭则地道不通,不通故有形之经脉败坏,而无子也。此女子天数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数者如此。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男子起于八岁者,奇得偶数,阳中有阴也。肾气实者,言八岁以前,肾气尚虚,至此始实也,肾合
  骨,其荣发,故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写,泻同,余篇仿此。二八肾气盛者,言八岁方实,至二八而始盛也。肾气盛,故天癸至,天癸至,
  则精气满溢而外泻。男女媾精,故阴阳和而有子。言男子二八,始能有子也。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肾气平满均调,则精气营运,故筋骨劲强,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言男子三八,而肾气冲和也。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三八,筋骨劲强,至四八,则有余而隆盛矣。筋骨隆盛于内,
  则肌肉亦满壮于外。男子肾气至四八而内外有余也。
  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
  肾气八岁始实,四八盛极,至五八而始衰。肾气实,则发长齿更,肾气衰,则发坠齿槁,自然之理也。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
  五八衰在下之肾气,至六八,则在上之阳气亦衰竭矣。盖阳气盛,则其颜光,毛发长。今阳气
  衰竭于上,故面焦,发鬓斑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
  藏,作脏,余篇凡作脏者,俱不释,如字则释之。肝气衰者,肾水不生肝木也。肝衰,则血不荣筋,
  故筋不能动。肝衰则天癸已竭。男子之天癸,精也。天癸竭,则精少,精少,则肾脏衰。肾脏
  衰,不但衰无形之气,有形之形体,亦皆竭矣。
  八八,则齿发去。
  五八肾气始衰,则发坠齿槁。至八八,则齿发离形体而去矣。此男子天数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数者如此。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坠,天癸尽矣。
  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五藏,脏同;六府,腑同。余篇脏腑,俱仿此。而脏之藏,如字,解坠同懈惰。先天癸水,籍后
  天水谷以生。故肾者主水。水,癸水也∶受五脏六腑水谷所化之精,而藏之于肾。夫六腑之精,归
  于五脏,五脏之精,复归于肾,故必五脏盛,精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而天癸亦尽矣。天癸
  尽于内,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见于外,此其所以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上文论男女天癸之常,以明今时不同于上古。帝欲今时之人同于上古,故问有其年已老而犹然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
  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年老有子,此其天寿过度,七七、八八,不能限也。其人必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故老而有子也。此虽有
  子,非其常数;若以常数论之,男子天癸不过尽于八八,女子天癸不过尽于七七,而上天之气,下地之精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道者,百数有子,女子不在其中;上文年老有子,亦但问男子,岐伯兼论男女,故帝复问也。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形有尽,道无穷。夫道者,自能却老而全角,天之常数,不得限之。故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此
  一节,言生子有常数,惟道者能却老全角,虽寿而有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道者,百数有子,惟古为然。故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乃禀道之人也。道居天地之上,大道无形,
  生育天地,故其人能提挈天地;大道无情,营运日月,故其人能把握阴阳;呼吸而天地之精气
  合,故呼吸精气,独立而天地之元神守,故独立守神。真人肌肉之体,与天地清宁之体无二,故肌肉若一。
  如是,故能寿敝天地。敝,尽也。寿尽天地,则无有终时。凡此皆其道之所生,上古真人之禀道者如此。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
  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至,极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极尽人道,以归于真也。淳
  德全道者,淳其天性之德,全其固有之道也。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者,和调于天地阴阳之四时也。去
  世离俗者,身居世俗之内,心超世俗之外也。积精全神者,精积而神全也。能如是也,故形体游行
  于天地之间,聪明视听于八达之外,此至人全道,盖益其寿命而自强者也。其体亦归于真人。此中古至人,
  归真以合道者如此。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
  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
  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恚,音惠,余篇仿此。圣人者,先知先觉之人也。真人居天地之上,至人去世俗之间。圣人,则处天
  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其居世俗之内也,则适嗜欲于世俗之间,而无恚嗔之心,其行已也,不欲自
  离于世,亦被服而章。服,衣也。章,冠也。其举动也,不欲观于习俗,故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
  患。内无思想,则以恬愉为务,外不劳形,则以自得为功。不劳形而自得,则形体不敝。敝,
  坏也。无思想而恬愉,则精神不散。散,失也。如此,则寿亦可以百数,是同于至人之益其寿命而强
  者矣。此言圣人之同于至人者如此。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
  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别,音逼。贤人者,则古称先,阐幽发微之人也。法则天地者,上法天,下则地也。日月星辰系于
  天,故象似日月,辨列星辰。象似者,效像拟似。辨列者,分辨条列也。阴阳四时征于地,
  故逆从阴阳,分别四时。逆,迎也。阴阳之变,迎而从之,四时之常,分而别之。如此,则将从上古,
  而协议于道,能如是也,亦可使益寿。犹言亦可如至人,而使益其寿命也。而有极时者,真人寿
  敝天地,无有终时。贤人则有极时,此贤人学道,亦可如圣人,而几于至人者如此。此一节,承上文道者
  年寿有子之意,言上古真人能全道,中古至人能全真,圣人贤人,全真以合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