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帝承上编疟论,而申明刺疟之法。举三阳三阴、五脏胃腑之疟,以及风疟、温疟,各有刺治,因名刺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
足太阳之脉,从头下背挟脊抵腰,故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病太阳之本气,故先
寒;病太阳之标气,故后热。其热也,如火之,暑之然,热止则汗出多而难已。
中,中央,委中也。刺中出血,以治太阳之疟。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
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恶,去声,下同。解,犹懈惰,枢转不力也。足少阳之脉,行身之侧,枢转营运,疟病则枢转不
力,故令人身体解。枢转在中,以司开合,开出为阳,合入为阴,阴阳皆虚,故寒不甚,热不
甚,少阴阳气不足,故恶见人,见人则心惕惕然,既见而心惕惕,则热多,汗出甚,当刺足少阳,
以治少阳之疟。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
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经脉》论云,足阳明是动,则病洒洒振寒。故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寒久则
乃热,热去则阴阳和,故汗出。阳明虚,故喜见日月光火气。喜见者,得之乃快然也。当刺足阳明
跗上之冲阳,以治阳明之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
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收之。
好,去声。足太阴疟病,脾脉不上注于心,故令人不乐。脾气不上交于肺,故好太息。脾胃不和,故不
嗜食,脾气不充于肌腠,故多寒热。脾土内虚,水津外泄,故汗出。疟病方至,正气不能上
行外达则善呕,呕则太阴之气,从下而上,故呕已,乃衰;病衰,当即取太阴之经而刺治之。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少阴疟病,阴寒上逆,故令人呕吐甚,从阴出阳,水火主气,故多寒热,气越于外,阳盛阴虚,故
热多寒少。少阴神气,热甚而虚,故欲闭户牖而处,阴阳水火皆病,神气复虚,故其病难
已。病难已,故不言刺也。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
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数,音朔。足厥阴之脉,合督脉而上行,故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其脉过阴器抵小腹,故少腹满。
少腹满,则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如癃状。如癃状,究之非癃也。数便,则小便少而不利尔。
生阳之气,根于厥阴,阴极而阳不生,故意恐惧,意恐惧则气不
足,气不足不能上出于阳,故腹中悒悒。悒悒,郁而不舒也,当刺足厥阴以治厥阴之疟。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间,去声,下间日之间同。肺,天也。心,日也。肺疟者,令人心寒,天日虚寒也。天日为阳,故
寒已而甚热,热间则气血皆虚,故善惊。其惊也,如有所见者,当刺手太阳,兼及手阳明,而治其肺疟焉。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阳。
心,火也。火热则烦,故心疟者,令人烦心甚,心烦既甚,欲
得清水以济其热,得水则真火被却,故反寒多而不甚然,当刺手少阴,而治其心疟焉。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苍,青色,肝木色青,故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肝脉上注于肺,肝气不上,故太息,色苍苍而太息,其
状若死者,当刺足厥阴,见血,而治其肝疟焉。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脾主寒湿,故脾疟者,令人寒。腹为脾部,脾寒,故腹中痛,
脾土有湿寒之气,有湿热之气,故热则肠中鸣,鸣已则湿热外行,故汗出,当刺足太阴,而治其脾疟焉。
肾疟者,令人洒洒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肾为寒水之脏,故肾疟者,令人洒洒寒。腰者,肾之府。肾病,故腰脊痛。腰脊痛则转输不利,故
宛转。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肾,则骨痛阴痹,大便难。至真要大论云∶大便难,阴气不用。故
肾疟,而大便难。骨之精为瞳子,肾主骨,故目然。,摇动不明也。下焦生阳之气,不充
于四肢,故手足寒,当刺足少阴,兼足太阳而治其肾疟焉。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且,姑且也。且病,病而将愈之意。横脉,络脉也,经直络横之意。五脏疟病,至于胃腑,则从
阴出阳,其病将愈。故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将愈未愈,故善饥而不能食。脾胃之络脉不和,故食
而支满,腹大,当刺足阳明,兼足太阴之横脉,而刺出其血焉。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空,孔同。此复申明胃疟之义。跗上动脉,足阳明冲阳之脉
也。胃疟之发,其身方热,当刺足跗上,阳明冲阳之动脉,摇针以开其穴孔,泻出其血,则身立寒。胃
疟之发,身方欲寒,此阳明之气,内合太阴,故当刺手阳明兼手太阴,足阳明、兼足太阴也。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旁五俞,各一,适肥瘦,出
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此言经脉之疟而有五俞之刺法也。中针,不大不小之针也。,胁旁连背处也。疟脉满大急,经脉
之气有余也。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故刺背俞。五脏之俞,在背两行,两行之外,复有两行,
所谓也,肺曰魄户,心曰神堂,肝曰魂门,脾曰意舍,肾曰志室,故用中针,旁五俞,各刺其一。肥
者,深刺之。瘦者,浅刺之,适肥瘦,以为刺,而出其血,以泻经脉之有余也。疟脉小实
急,经脉之气不足也。有余泻之,不足补之。脉小,正气虚也,故当灸胫少阴之太溪,以启生阳之气。
实急,邪气实也,又当刺足小趾至阴之井穴,先灸后刺,助正散邪之法也。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上文刺背俞,旁五俞各一,乃合背俞俞而皆刺之,故于此复明之,所谓疟脉满大急,刺背俞者,
乃用中针,五俞与背俞各刺其一。适肥瘦以行针,而至于出血也。疟脉缓大虚,承疟脉小实急,
而言疟脉不急而缓,不小而大,不实而虚也。如是,盒饭补之,不当泻之,故曰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又
不但先灸后针也。此承上文而申明之也。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凡治疟者,统承上文刺法而言也。先发如食顷,乃可治者,治
之宜先也。过之者,过其食顷之时,则为失时,失时而治,治无益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诸疟者,统承上文疟病而言也。脉不见者,不见满大急、小实
急、缓大虚之脉也。病不在脉,但当刺手十指间,井穴,出血。血去心已。更当先其未发之时,视身之
皮肤赤点,如小豆者,尽取而刺之。夫所出为井,皮肤主表,病不在脉,故如是以刺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
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中盛经,出血,又刺项以下侠脊
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
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中,出血;先手臂痛者,
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上文三阳三阴五脏胃腑,合十二经脉,故曰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当先其时,而察其病形,以知其
何脉之病也,知其病之所在,更当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刺之得宜,一刺则衰。衰,邪
气少去也。二刺则知。知,小便利,腹中和也。三刺则已。已,病邪皆去,正将复也。设三刺不已,更
刺舌下之两脉,出血,刺两脉不已,更刺中盛经,出血,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其病必已。申明
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夫一刺二刺三刺之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如先头痛及头重者,
先刺头上,以治其痛,及两额两眉间,出血,以治其重。先项背痛者,先取项背而刺之。先腰
脊痛者,先刺太阳之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在手十指间之少冲、商阳。先足胫
痛者,先刺足阳明,在足十指间之厉兑,出血。此统承三阳三阴、五脏胃腑十二经脉之疟,而言刺治之宜先也。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风疟,因风病疟也。疟发则汗出恶风,风伤太阳之肌腠也。太
阳,三阳也。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所以治太阳之风疟也。
痛甚,按之不可,名曰附髓病,以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附,旧本讹附,今改。髓痛甚,因风而痛也。按之不可,
痛在骨也。髓藏于骨,故名曰附髓病。《经脉》论云,胆足少阳之脉,直下抵绝骨之端,是主骨所生病者。
故以针,针少阳之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身体小痛,不若病甚也,痛不在骨,在太阳之通体,故刺太阳经之至阴。不言出血者,以诸阴
之井,无出血。至阴之穴,交于涌泉,阴可知矣,且当间日一刺。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间日一刺,其疟亦必间日而作,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疟不
渴,间日而作者,刺足太阳少阳之上,火气主之,故渴而间日作者,刺足少阳。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见水热穴论,温疟汗不出,是邪气藏于肾,不能外
出之阳,故为五十九刺,以泻少阴肾脏之热,而发越于外。凡此,皆刺疟之法,所以承上编而申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