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证治
  火,《内经》云:“南方生热,热生火。”朱丹溪谓:“气有余便是火。”其形成原因颇多,从五脏论之,有醉饱火起于胃,大怒火起于肝,悲哀火起于肺,房劳火起于肾,五脏火炽,心火自焚,他如风、寒、暑、湿、燥等五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而自身机体病机转变也可以导致火盛,如阴虚则火盛,血虚则火盛,郁久则化火等。
  根据火证.临床表现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实火、虚火,其中实火是实证兼火证的证候,程钟龄称之为“賊火”,虚火是虚证兼火证的证候,程氏称之为“子火”。实火宜泻,众人皆知,但虚火之治则宜补,故有“补火”之说。李老曾对虚火作过较详细的论述,兹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虚火
  虚火就是不足之火,也就是虚证兼火证的证候。程氏谓:“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热犹子也。”故又叫子火。李老认为程氏将“虚火”名为“子火”,有好处,也有缺点。好的方面是能够启发学者对于虚火的具体治法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子宜养而不可害”,不致误犯虚虚的错误;缺点是容易使学者把七情形成的火证都误认为是虚火,这样对于大怒形成的适用当归龙荟丸一类的肝火实证,难免迟疑审顾,不敢大胆使用泻药,甚者或有犯实实之虞。
  虚火由于劳损而来,五脏皆有。一般说来,焦虑生心火,仇怒生肝火,劳倦生脾火,忧愁生肺火,房劳生肾火。但总的原因大部分是伤及各脏的阴分及血分,所谓阴虚火盛,血虚火盛,还有从阳虚或阴虚而来者,所谓虚阳外越,及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或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等。
  例如肾精不足,虚火上炎,其症见腰膝痿软,骨节疼痛,足跟痛,小便淋沥或不禁,遗精,梦泄,水泛为痰,自汗盗汗,失血,消渴,头目眩晕,耳鸣,齿摇,尺脉虚大。
  二、如何治疗虚火
  何梦瑶认为虚火之治有二:①可用温热,如内寒外热,下寒上热等证是也;②亦可甘寒,水虚火炎之证是也。程钟龄认为虚火又名子火,并说:“子宜养而不可害……养子火有四法:一曰达。肝经气结,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是也。此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也。二曰滋。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如六味地黄汤之类是也。三曰温。劳役神疲,元气受伤,阴火乘其土位,经曰:劳者温之。即‘甘温除大热’。补中益气之类是也。四曰引。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卒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人海。引火归原。如金匮肾气丸之类是也。”
  (一)虚火的治法
  李老把虚火之治总结为以下四法:
  1.滋阴降火
  这种方法多采用生地、元参、天冬、麦冬等甘寒之品组方,对于由阴虚、血虚形成的虚火上逆之证最为相宜,但对由于火盛而致阴虚之证就不甚适合。因为前者以滋阴为主,阴足而火白降也;后者以泻火为主,火清而阴自复也。即便滋阴清热的药品同时并用,在药味和用量的多寡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即阴虚较重者以滋阴为主,佐以清热,反之,以清热为主,佐以滋阴。此法的代表方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甘露饮,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等。
  2.引火归原
  这是治疗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热证的方法。
  主要见症有:面赤烦躁,口渴,或口中溃疡,舌上有苔。但临床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虽口渴却不欲饮水,苔虽有而舌必滑软,并兼见足冷过膝,小便清长,右尺脉必沉小而迟,或浮大无根。李老还特别提出,高血压病服凉性药物则血压愈高者也宜用此法。
  禁忌证:水涸火炎之证忌之。例如虚劳之证,肾水真阴虚极,水不济火,火因上炎而致面赤唇红、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种种上焦虚热之证,虽亦是龙火上炎,但与虚阳上浮不同,纵有下部恶寒足冷,此因虚火上升所致,非真阳衰而然,故小便必黄赤,脉必带数,有内热之证可据,若误用此法,是抱薪救火,上焦愈热而咳喘燥渴、咽痛喉烂诸症益甚。
  方剂:
  (1)八味丸之属。应冰凉与饮,下咽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了,浮游之火可引之归原。
  (2)十全大补汤吞八味丸。汪昂曰:“肾虚火不归经,大热烦渴,目赤唇裂,舌上生刺,喉如烟火,足心如烙,脉洪大无伦,按之微弱者,宜十全大补汤吞八味丸。”
  (3)地黄丸加肉桂、五味子治三消证,也是此法的精神。
  (4)十味地黄丸:治上热下寒服凉性药更甚等证。
  3.甘温除热
  凡用人参、黄芪等甘温药品解除身热的方法就叫甘温除热法。这种治法对于因饮食饥饱不时、劳倦过度、内伤元气致阳气下陷的虚热之证最为相宜,其他一切发热诸证绝不宜用。主要方剂有补中益气汤、保元汤等。曾有一妇人因服丹梔逍遥散后身热如炽,脉数无力,用温经汤一服而愈,也属甘温除热的一种类型。
  4.补血降火
  这是治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的治火方法。
  (二)补火的药品
  总结起来,补火的药品大致有以下几种:
  ].附子:补命门之火。
  2.乌头:补命门之火。
  3.仙茅:入命门补火助阳,暖精散寒除痹。若相火炽盛者反致助火为害。
  4.胡芦巴:入肾补命门之火,壮元阳,暖丹田。补火须兼附子、硫黄、茴香、吴萸等药同用。相火盛、心血虚者忌用.
  5.淫羊藿:入肾、肝,补命火,逐冷散风。
  6.蛇床子:入肾补命火。下部有热者忌之。
  7.肉桂:入命门与肝,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凡属肝郁克土而无火者用之最妙,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原。精虚血少,肝盛火起者忌之。
  8.沉香:补火降气,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阴虚火旺者忌用。
  9.硫黄:大补命门相火,虚火上浮、阳被阴格者服无不效。
  10.阳起石:补火散寒,温暖命门。
  11.钟乳石:入肺肾,温肺壮阳,下乳。阴虚有热者忌之,不可久服多用,恐伤人气。
  12.鹿茸:补肾阳,生精血,强筋健骨。
  13.虾:补火助风动气。阴虚火动者忌之。
  14.蛤蚧:补命门相火,温肺火,治喘乏。
  15.雄蚕蛾:入命门,补肾阳,起阳痿。阴虚火盛者忌之,误用则阴愈竭,火愈旺。三、验案二则案一赵某,男,30岁。门诊号:51167。1962年4月6日初诊:头晕目眩,脱发,腰痛,午后烦热,喜冷饮,大便干。证属肾阴虚之虚火上炎。治宜补火,具体而言宜滋阴降火。处方:
  六味地黄丸10丸杭菊花30克
  每次杭菊3克,煎水冲服六味地黄丸1丸。每日早晚各1丸。连服半月而愈。
  按:本案以肾阴虚、虚火上炎为主,同时兼有肝阴虚,肝火上炎。六味地黄丸虽云专补肾阴,实则肝、脾之阴兼顾,其中山萸肉重在养肝阴,丹皮又重在清泻肝火。另加菊花清肝明目,与丹皮配伍可平肝火,止眩晕。另外,用单味药煎汤送服丸药之用药方法,也反映了李老不拘成方应用之定式,灵活配伍的特点。
  案二朱某,女,30岁。门诊号:23005。
  ]959年6月12日初诊:头晕,脱发,手足心灼热,月经期加重。于经期过后5日就诊,苔薄白,脉细数。证属阴亏血虚之虚火。治宜补火,滋阴补血以降火。处方:
  杭菊花9克天麻4.5克生白芍9克生地9克当归7.5克川芎4。5克丹皮6克地骨皮6克知母4.5克黄柏3克
  二诊:服上方2剂,头晕、手足心热明显减轻。继服上方4剂而愈。
  按:本案属于阴血亏虚、阴虚火旺之证,故以四物补其阴血之不足,丹皮、地骨皮、知母、黄柏退虚热,辅以杭菊花、天麻辛润而不燥,平肝熄风以治头晕。
  虫
  证
  虫证辨
  虫证系由寄生于人体内的各种虫类所引起的证候。历代文献对虫证的记载较为详实,分类亦较为复杂,许多医学文献有“九虫”或“诸虫”等记载。但临床辨治虫证,首先应该掌握各种虫证所具有的带共性的一般症状,即: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生白斑,或见赤丝,齘齿,腹痛,胃中嘈杂时作时止,痛而能食,或肠中虫形或聚或散,起伏无常,或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乍大乍小或见洪大。
  具体到各种虫证,尚有其特殊表现,需加以细辨。如肌肉消瘦,目睛无光,肚大青筋,这是小儿虫证日久失治而成的疳痨、疳积的证候;耳鼻作痒,鼻下有黑气,唇内侧有红白点,吐涎,心痛发作有时,静而时烦,这是蛔虫的症状;肛门作痒,是蛲虫的症状;便下白色节片,或阴道作痒,是绦虫的见症;大便有虫卵,嗜食异物,如米、纸、茶叶、泥土、炭、煤油等,是钩虫、蛔虫所共有的症状。身痛有寒热,眼中赤壅,恐怖,是虫在肝的症状;心中烦躁,舌燥,是虫在心的症状;四肢肿急,泄泻频频,是虫在脾的症状;咳嗽气喘,是虫在肺的症状;腰酸腿软,耳鸣,是虫在肾的症状;胃脘绞痛,呕吐涎沫,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是虫在胃的症状;肠腹部绞痛,面有白点如蟹爪纹,是虫在肠的症状;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是狐惑病的症状。诸虫不同,尤当明辨之。大黄附子汤治愈胆道蛔虫症医案一则
  李老认为,胆道蛔虫症类属于中医的蛔厥虫注痛。其治法有二:一,杀虫,此法如乌梅丸;二,改变虫痛环境,如甘草粉蜜汤、米醋等。临床所见胆道蛔虫病,以寒热夹杂证中的寒多热少证较多见,因此可以根据其病机重新处方,如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温病条辨》云:“寒疝脉弦紧,胁下偏痛,发热,大黄附子汤主之。”而临床用于胆道蛔虫症往往比乌梅丸效果为优。例如:李某。女,75岁,右胁下绞痛阵发性加剧,偶呕吐,并曾于数天前吐出蛔虫1条。此次发病以后,虽用乌梅丸改汤剂服4剂无明显效果,急予大黄4.5克,附子9克,细辛4.5克,1剂而痛止,并便出蛔虫2条。
  崩
  漏
  崩漏四证寒热虚瘀
  夹杂难识宜取腹脉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辨证。其辨证方法的先后次序与方法是:
  1.脉象:数者为热,沉者为气滞,滑者为热,细数者为阴虚有热,沉细弱者为气血俱虚,虚大者为气血大衰,涩者为瘀血、寒滞。
  2。腹部症状:小腹冷者为寒,小腹坠痛者为瘀血,小腹空虚感者为虚,小腹坠胀感者为气滞。
  3.大便:大便稀溏者为脾虚,大便秘结者为胃肠实热兼瘀血。
  4.经色:鲜红者多热,淡红者多寒,大量血块者为瘀血。
  5.全身症状: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头晕头痛为肝郁气结,身热尿黄赤为热。
  崩漏的治疗,一般病因比较简单者容易治愈,复杂者治之则较难,而临床上又以复杂者为多见,因此必须注意兼夹证。如虚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实证,实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虚证,寒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热证,热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寒证。总之要特别注意所谓的独处藏奸,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常见的证候有四:
  一、心脾两虚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量少而淋沥不断,面色皓白无华,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悸纳呆,时或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或濡缓或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党参9克黄芪15克白术9克当归6克炙甘草4克茯苓9克广木香3克鸡冠花30克
  若失眠严重加炒枣仁10克,远志6克;腹痛严重,下紫黑血块,加三七39克,甚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面色皓白,气短者,加人参10克,去党参。
  夹杂证以瘀血、气滞、热证、脱证为多,当治之无效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祛寒药、固涩药。二、血热妄行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热缓而淋沥不断,血色鲜红或紫红,身热或无明显身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治宜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
  川芎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黄芩炭12克黄连炭12克地榆炭12克
  若下血量很少可用荆芥四物汤。
  若五心烦热,体瘦,经期口干口苦,脉滑数,用固经丸加减:
  龟板3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白芍9克椿根皮9克香附6克海螵蛸9克
  此证的夹杂证有瘀血、气滞、寒证、脱证、气虚,在治疗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固涩止血药。三、寒热夹杂崩漏下血,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冷痛,或素有胃脘冷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手心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细。治宜温经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9克党参9克吴茱萸3克桂枝4.5克阿胶9克丹皮9克半夏9克麦冬9克生姜3片甘草6克
  若面色皓白加人参9克,去党参;出血量多者加鸡冠花30克。
  若手足厥冷,腹冷痛,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脉沉细弦者,宜黄土汤加减:
  阿胶9克黄芩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附子9克甘草6克鸡冠花30克伏龙肝50克
  对于崩漏的夹杂证,重点是区别其中寒热的多少,瘀血和血虚的多少。脾虚和肾虚的多少比例。四、气滞血瘀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坠胀疼痛.大便秘结.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涩或滑数。治宜理气活血。处方:
  木香9克香附9克乌药9克生地9克白芍9克丹皮9克大黄3克陈皮9克
  附案:
  案一王某,女,55岁。门诊号:81287。
  1965年9月14日初诊:近3月余来月经时而淋沥不断,时而大量出血,血色淡红,口苦口燥欲冷饮,午后身热颜面潮红,手足心热,尿黄,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属血热妄行。处方:
  龟板30克黄芩7.5克黄柏7.5克栀子9克地榆炭6克丹皮9克丹参9克三七9克香附6克海螵蛸9克
  二诊:服药2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口苦舌燥减轻,上方续服。
  三诊:服药6剂后月经正常。
  按:综其脉证属血热妄行,为阴虚内热,治宜清热养阴,凉血止血,方用固经丸加减。方中加丹参、三七,虑其血与热结,恐有血瘀之变,用其活血止血,香附理气行滞以助血行。全方养阴凉血,少佐活血,体现了李老澄源知常达变之见。
  案二李某,女,35岁。门诊号:46009。
  1961年10月7日初诊:因腰腹部扭伤而致阴道出血淋沥不断,血色紫暗有块,腹痛拒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尿黄,舌黯有瘀点,苔稍黄,脉沉滑。处方:
  丹皮9克丹参7.5克生地9克归尾9克广木香7.5克香附7.5克白芍6克黄芩9克蒲黄7.5克灵脂7.5克
  二诊:服药2剂后,阴道出血减少,腹痛减轻,血色变浅,血块减少,食欲仍不振。上方加炒二芽各7.5克。
  三诊:继服2剂后出血基本停止,诸症好转,续用。
  按:本病系闪挫外伤,伤及胞宫冲任,属血瘀证。旧血不祛,新血难安,故阴道出血淋沥不断;瘀阻冲任,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瘀而化热,故见诸热候;气血郁结,失于荣养,故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之症。本案显属实证,治之以逐瘀止血汤合失笑散加减,全方共奏理气活血清热之功。二诊加入炒二芽、木香、香附解郁醒脾,瘀祛热清新血安而达止血之效。观之李老治病必求于本,源清则流白能塞。
  寓塞流于澄源图复旧于调和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崩者热急量多,漏者热缓量少,然俱是重症。方约之提出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为众多医家所推崇,初用止血以塞其流,末用补血以还其旧。李老认为三者不能截然分开,当审其病有侧重,然塞流、复旧均须审因论治。本于澄源,不可拘于陈规。塞流非一味止血,当随证用药或益气摄血,或清热凉血,即或收敛固涩,亦得收涩兼具开通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复旧不泥调肝补肾,当复审其因,俾使冲任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而经调病愈。本病病机复杂,澄源求本之时当兼顾兼夹,知其已变或将变,已变者有证可寻,有脉可候,未变者常人多有疏忽,故在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酌加未变证相应之品,甚或未变先防,必药中病的,效如桴鼓。
  附案:
  白某,女,23岁。门诊号:74927。
  1964年3月21日初诊:素体虚弱,产后出血过多,面色觥白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动则心悸,汗出,手足不温,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处方:
  黄芪15克党参9克当归15克白芍7.5克白术9克茯神9克干姜3克熟地15克木香4.5克炙草4.5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出血量减少,心悸气短减轻。上方继服2剂。
  三诊:病人自觉症状减轻,阴道血止,又连服数日后改用养血归脾丸。
  按:本病为产后血崩,方中无一味止血之剂而用益气以达摄血,寓塞流于澄源之意,待血症减改服养血归脾丸调经善后,为复旧求于澄源。
  月经不调
  妇人经先期证分虚热瘀
  月经先期者多虚多热,虚者统摄无权,冲任失固,热者迫血妄行,血海不宁。李老认为,瘀者,瘀血阻滞胞中,经脉不利,排泄失常,而见月经先期。故本病总括为虚证、热证及瘀证三种,辨证首重兼证并结合月经量色质情况,如热者必见喜冷恶热,其中实热者经色紫稠量多,兼见心烦胸闷,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虚热者经量少,色红,质稠粘,兼见颧红,手足心热,脉虚数;虚证精神疲倦,气短,经量多,色淡,质稀薄,脉缓弱或虚大;瘀证见小腹胀满疼痛。按之更甚,或大便黑,或舌有瘀点,经色紫黯有块,量少而经行不畅,舌有瘀点,脉细涩。
  妇人以血为用,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血充足则肝气柔和,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经调。四物为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之方,故李老治本病以四物汤化裁:实热者知柏四物汤,芩术四物汤;虚热者地骨皮饮(四物加地骨皮、丹皮)或先期饮(胶艾四物加知母、香附及黄连、黄芩、黄柏);虚证以圣愈汤;瘀证以桃红四物汤;热盛滞血者用姜芩四物汤(四物加姜黄、黄芩、丹皮、香附、元胡)。
  附案:
  李某,女,23岁。门诊号:69072。
  1963年7月5日初诊:月经提前10天约年余,经前1~2天鼻衄,经色鲜红,量较多,性情急躁,喜冷饮,舌苔薄黄。脉有力。处方:
  生地9克当归9克生白芍9克川芎4.5克知母7.5克黄柏7.5克
  二诊:服药12天后,月经如期来潮,鼻衄未发作。
  按:本病为先期与逆经并存,证属热,因患者性情急躁,为肝阳偏亢之体,血逆而上行,热而妄行所致。热为阳邪,阴可制之,故喜冷饮。综其脉证为实热,为经量多而热重之证。李老在此用知柏四物清热凉血调经,以四物养血柔肝,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使血从下行,并取其滋阴之性,以恐热重伤阴,故治之必效。
  月经后期非止虚寒
  治之有法未必调经
  多数医家认为月经后期多虚、多寒,李老宗《景岳全书》“血热者经期常早,其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进有阳火内灼,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之论认为,热之初,热迫血行,经来失期,热之进,血为热结,气血运行迟缓,血海满溢先期,故经来后期,由此热亦为本病之机。此外,内外湿聚而化痰,痰湿停滞冲任,阻塞经脉,经脉气血运行不利而经迟;血虚气弱,生化不足,气血运行无力而过期;气分郁滞,血行不畅,及寒邪搏击冲任,气血凝滞,或阳虚而阴寒内生,月经后期。故本病从血热、血寒、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及痰湿五型论治。傅青主以为“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故血寒一证又有实寒、虚寒之异。李老认为,虚寒非必阳虚生内寒,实际上它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兼寒之别,并有在脏、在腑之不同,可见临证有纯实纯虚者,有虚实寒热错杂者,亦有在气、在血、在阳、在阴、在脏腑之不同,论治必须据诸证候的轻重、多少、缓急而分别主次以施治,并从整体出发,或治他病而调经,或调经而愈他病,不可主次不明,轻重不分,否则抓不住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则疗效差矣。
  血寒者,症必见经迟,喜热恶寒,不喜冷性饮食,下腹发凉,量多或少,色淡或黯,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其中,虚寒者,方用双和饮或金匮温经汤,双和饮药物组成有四物加黄芪、肉桂、甘草;属肝、脾、肾虚寒者,方用温经摄血汤,药物有熟地、白芍、川芎、白术、五味子、柴胡、肉桂、续断;实寒者,用吴茱萸汤或桂枝汤。
  血热者,喜冷恶热,喜冷性饮食,经来后期,血色紫黑有块,下腹或痛,舌红苔黄,脉虚数。方用加减一阳煎,药物有生地、芍药、麦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炙草等。
  气滞血瘀者,症见经行后期,下腹胀痛,经色紫黑有块,或胸胁不适,脉沉涩或弦。方用过期饮,药物组成有四物加桃仁、红花、香附、木香、木通、莪术等。
  气血两虚者,经迟色淡,无下腹胀痛,喜按,头晕神疲,面色苍白或萎黄,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荣汤。
  痰湿阻滞者,症见经迟,色淡量少,质稠粘,胸脘满闷,恶心呕痰,舌白苔腻,脉滑。方用七制香附丸。
  附案:
  案一白某,女,23岁。门诊号:58924。
  1962年9月29日初诊:患者月经2~3月一潮,自觉恶心,头晕,气短,口苦,少腹胀满,着热减轻,经检查排除妊娠,舌苔薄白,脉弱。处方:
  生白芍9克当归9克川芎3克柴胡3克香附4。5克橘皮7.5克炙草3克
  水煎服。
  按: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血不足,肝气失于条达,气不宣达,血为气滞,阻滞冲任,血海不能如期满溢而经期延后。李老认为本例因肝病之肝血虚、肝气郁,治之从肝,养血解郁,肝病愈则经调,故治以养肝血、理气郁而调经,体现了整体论治,由他病而致经不调者治他病而经则调的学术思想。
  案二方某,女,38岁。门诊号:59003。
  1962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50天行经一次,少腹凉,喜热饮,扁桃体常发炎,舌苔薄白,脉缓。处方:
  生白芍9克当归9克川芎4.5克党参4.5克阿胶(烊)6克桂枝4.5克丹皮4.5克半夏4.5克麦冬9克吴茱萸4。5克炙草3克
  二诊:服上药2剂后,少腹冷感减轻,扁桃体未再发炎。续服上方2剂。
  按:本病证属冲任胞宫虚而兼寒,经血不能如期下泄,郁而化热上炎,热与血结而成咽病之扁桃体炎,总属虚而上热下寒之证,故用温经汤温经散寒,补虚清热,经调则他病自愈,故扁桃体炎未再作.
  月经愆期病关系肝脾肾
  肝气因郁滞脾肾多虚证
  月经愆期以月经周期紊乱为主症,或一月两至,或逾月不潮,经期尚正常,经量不太多,为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之故。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有储蓄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血行不怠,血海如期满溢则经候如常,疏泄过度则先期,疏泄不足则后期,疏泄失常,时太过或不及,气机紊乱则血行亦乱。肾主封藏,又主疏泄经血,肾气充盛,冲任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则应时而下,肾虚充藏失司,应藏不藏则先期,当泄不泄则后期而来,藏泄紊乱则时先时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旺盛,冲任气血调和,脾虚则失于输布,气血生成不足,失于统摄,或血海过期不能满溢而经来先后不定期。故本病在肝、脾、肾三脏,变化在气血。然五行生克乘侮,气血相互为根,肝病犯脾及肾,肾病失于养肝煦土,气滞血瘀而成多脏受累、气血同病之候,故辨证当详辨在肝、在脾、在肾,审其气血虚盛,庶不致误。治之疏肝、补肾、健脾,调理冲任气血,使气血调顺,冲任安和,则经来如期,否则迁延难愈,渐成闭经或崩漏之证则为棘手。
  肝郁证,经来先后不定,量时多时少,色紫,精神烦闷,胸腹乳房胀痛,舌苔薄,脉弦。本证肝多犯脾,气滞血瘀,故治疗宜疏肝健脾,活血调经,方用逍遥散合失笑散化裁。
  肾虚证,症见月经时先时后,量少色淡质清,头晕,腰酸,舌淡,脉沉细。本型每肝肾同病,治之肝肾兼顾。方用傅氏定经汤,药物有菟丝子、白芍、当归、熟地、山药、茯苓、黑芥穗及柴胡。
  脾虚证,症见月经周期不定,量或多或少,色淡。体倦,胸腹胀满,肌肉消瘦,饮食不化,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缓。治宜健脾调经,方用参苓白术散。
  附案:
  游某,女,27岁。门诊号:48304。
  1962年9月8日初诊:患者月经不定期,色紫不爽,精神不振,少腹疼痛,时连胸胁,舌苔薄白,脉弦。处方:
  柴胡3克当归7.5克生白芍7.5克茯苓4.5克生白术4.5克香附4.5克青皮6克生蒲黄4.5克五灵脂4.5克槟榔7.5克瓜蒌9克炙車3克
  按:肝气郁滞,疏泄失度,或过之或不及,故经行或先或后不定,气滞血行不畅则经色紫而不爽,肝经所循处憋胀疼、脉弦为肝郁候。治以逍遥散加香附、青皮、槟榔理气调经,瓜蒌宽胸,失笑散活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