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则
  李老勤求古训,治学严谨,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遍览古代医籍。但李老学习古人学术思想并非是毫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常常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去伪存真,并善于从无字中求之,这一点从他在阅读薛雪《湿热病篇》时所作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斑。今将李老阅读原文时所批注的按语摘录于下,以资借鉴:
  原文(二十九):“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茎痛,而起坐自如,神清语亮,乃汗出过多,卫外之阳暂亡,湿热之邪仍结,一时表里不通,脉故伏,非真阴外脱也,宜五苓散去术加滑石、酒炒川连、生地、芪皮等味。”
  按: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或伏,虽神清语亮,也系真阳外脱之证,从何认为是卫阳暂亡呢?口渴茎痛出现在大汗之后,安知非液涸津伤之证,从何认为是湿热之邪仍结呢?即便真如所说,试问五苓散用桂枝有何用处?我认为本证的治法宜用真武汤去生姜,加滑石、麦冬、草梢等药方能有效。
  原文(三十):“湿热证,发痉神昏,独足冷阴缩,下体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用卒温之品煎汤熏洗。”
  按:此法不一定有大效,但也不会有坏处,因为病在疑似之际就先用一种外治法或轻剂以试治之,效者可证明这方面诊断的正确性,不效者可肯定另一方面的治疗标准。例如本法如果见效的话,可以肯定是兼受客寒,否则肯定是邪犯心肝之重证,须要从速防治,但防治的方法应严加注意。
  原文(三十一):“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闷懊铱,眼欲闭,时谵语,浊邪蒙闭上焦,宜涌泄,用枳壳、桔梗、淡豆豉、生山栀,无汗者加葛根。”
  按:根据壮热口渴、懊(忄农)谵语等症是热盛于湿的表现,所云浊邪不够相符。栀子豉汤是清热之剂,不是涌吐之剂,已从实践证明,涌字应改为清字。
  原文(三十二):“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陷营分,宜大剂犀角、紫草、茜根、贯众、连翘、鲜菖蒲、银花露等味。”
  按:原书认为必用重剂乃可奏功,到底重到什么程度才算重剂,殊难掌握。我认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临时酌定才是正当方法。有人认为茜根不如丹皮、赤芍,我认为可作临时参考,不要把它固定起来。
  原文(三十三):“湿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宜大剂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
  按:善后宜参芪补气,芍地养血,或更加牡蛎咸寒之品以清热止汗。此系暑热不夹湿证,因暑热之气极易伤营也。此证本系危证,因毒从汗泄,故能少缓其势。
  原文(三十五):“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搦,津枯邪滞,宜鲜生地、芦根、生首乌、鲜稻根等味。若脉有力,大便不通,大黄亦可加入。”
  按:这是增液承气汤证、加减白虎汤证之类,临床可棍据腹诊及脉象之有力无力斟酌用之,自能取效。
  原文(三十六):“湿热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用承气汤下之。”
  按:本证应以腹部拒按为主,否则宜重用白虎,不宜用承气也。曾治一证,舌苔干黄起刺,大便闭结,但腹不拒按,用白虎汤治愈。
  原文(三十七):“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宜白虎加苍术汤。”
  按:身热口渴自汗为热,身重胸痞为湿,此热多湿少之证。胸痞也可少加厚朴。
  原文(三十九):“暑月热伤元气,其证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者,宜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味。”
  按:此系伤暑后津液被伤之证,脉必虚弱,欲绝,热必有太盛,否则须防收住邪气,误人性命。
  原文(四十):“暑月乘凉饮冷,阳气为阴寒所遏,皮肤蒸热,凛凛畏寒,头痛头重,自汗烦渴或腹痛吐泻者,宜香薷、厚朴、扁豆等味。”
  按:自汗应作无汗,否则不宜使用香薷发汗之品。腹痛吐泻系因饮冷所致,其病势也不宜太甚,否则服用此方会引起亡阳之患,注意!
  原文(四十一):“湿热内滞太阴,郁久成为滞下,其证胸痞腹痛,下坠窘迫,脓血稠粘,里结后重,脉软数者,宜厚朴、黄芩、神曲、广皮、木香、槟榔、柴胡、煨葛根、银花炭、荆芥炭等味。”
  按:痢疾开始兼表热者,柴、葛为最好的药品,往往表证一解,痢疾告愈者不胜枚举。而痢疾后期,阴虚有热之证或没有表证之痢疾则蛮升无益。又,银花生用重用非常有效,予根据寿甫之说用之已久,但炭剂并无尝试过,不知效果如何。芍药对湿热正盛之时可放胆用之,不必顾虑,这是毫无流弊的。
  原文(四十二):“痢久伤阳,脉虚滑脱者,治宜补气固脱。方用真人养脏汤。”
  按:此证日久滑脱,大多数宜补气不宜补阳,因为此证阳虚寒证较少,热证较多,非真正有寒证,热性药不宜轻用。
  原文(四十四):“暑湿内袭,腹痛吐利,胸痞脉缓者,湿浊内阻太阴,宜缩脾饮。”
  按:汪氏脉缓宜温之说不够确当,当从全面体会方能无误。
  原文(四十五):“暑月饮冷过多,寒湿内留,其证上吐下泻,水谷不分,肢冷脉伏,治宜温热之剂,调脾胃利气散寒,方用大顺散。”
  按:仲景理中汤可作参考,但须注意确如其分,因为夏月寒湿之证,温补太过,往往转为痢疾。
  原文(四十六):“湿邪伤脾,寒邪伤肾,虚阳外越,其证腹痛下利,胸痞烦躁,口渴,脉数大按之豁然而空,治宜热因寒用,即热约冷服,方用冷香饮子。”
  按:虚阳外越之旺必须根据孟英之辨证方法方能无误。《伤寒论·少阴篇》前二十九节解说评按
  《伤寒论·少阴篇》从281节起至325节止,共45节,,在李翰卿遗留的资料里.有少阴篇前29节的临床解说按评/j为了忠实反映李老的治学方法和学术思想,特将这份不完整的资料如实整理抄录如下,而不作补充续写。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解说]
  少阴:是十二经中的心肾二经,即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仲景治疗伤寒按六经分病,只称少阴,不分手足,似乎双方并重,但临床上足经病证较多,所以古人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
  少阴之为病:是说什么是少阴病。
  脉微细:脉,是寸口桡骨动脉。微,是微小,由于气虚。细,是纤细,由于血虚。
  但欲寐:是神识开始昏迷,有欲睡的状态。由于正气不足,被邪所困。
  [评按]
  这是认识少阴病最主要的两种症状。古人所以叫作少阴的提纲。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白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电。
  [解说]
  欲吐不吐:寒邪波及胃部的症状。
  心烦:是心中麻烦,乃欲吐时的一种自觉症状。余乡称欲吐症状为心烦,正是这个意思。与热证心烦不同之处是没有口苦舌干、口渴喜饮、小便赤等症。
  白利而渴:利是大便粪稀;自利是没有任何引起下利的外界因素而自然形成的下利证。这种下利由于肾阳虚而有寒,大肠中的水分不能完全吸收故下利。下焦的水分既不能充分吸收,上焦的津液因而不能敷市,故口渴。仲景引水自救之说,正是说明这种口渴不是热证。
  小便色白:也是阳虚有寒主症之一。仲景之解释清楚,不必重复。
  [评按]
  本节的重点有二:第一,补充提纲中阳虚症状之不足;第二,提出类似热证之口渴证让人加以区别。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解说]
  脉阴阳俱紧:紧,是脉象如转索状。阴阳指尺寸而言。这是“寒邪直中少阴”主症之一,是沉脉中的阴阳俱紧,与太阳篇第3节浮脉中的阴阳俱紧完全不同。
  反汗出:言不应当出汗而出汗,是阴寒太甚。阳虚不能卫外所致。
  亡阳:是阳气虚到极点的名词。
  此属少阴:是说明亡阳证为少阴经阳气将绝独有的证候,其他部分之阳虚有寒,都不可以亡阳称之。
  咽痛:虚阳上浮所致。
  吐利:阳虚外脱之故。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解说]
  咳而下利:是肾阳虚水气不化,上冲于肺则咳,下走于肠则利。
  谵语:寒水证本不能骤发谵语,今忽有谵语者,是由于被火气劫,发汗,心神亢越之故,不是热证。
  小便难:也不是热证而是津伤,故仲景自注云“以强责少阴汗也”。
  [评按]
  本节之谵语一证。是火乱神明或是心神亢越,从字面上是不易认识清楚的,必须在临床上细心体会方能确定。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解说]
  脉细沉数:细为血虚,沉为在里,数与沉细并见为血虚有热之里证。
  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凡有表证者,或表寒直中阴经者,或表里证相兼者,这样或多或少均有发汗之法;凡是里证,不论虚寒虚热,均无发汗之道理,所以说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评按]
  仲景52节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可见数脉并不忌汗,但数而浮,病在表者,方可汗之。若数而沉细,病在里者,绝没有发汗之必要。因为本节是从表里上着眼。而不是从寒热上着眼。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解说]
  脉微:为阳气虚。
  尺脉弱涩:为阴血少。
  [评按]
  真正的少阴病,在伤寒多是真阳虚,在温病便多是真阴虚.根本没有使用汗下的治法。麻黄附子二方是兼太阳之证。三承气汤证是阳极似阴的类似证,都不是纯粹的少阴证,决不可援以为例,以混淆少阴病的治法。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解说]
  脉紧:是里寒证的脉象。
  自下利:好像病势由寒转虚形成下焦虚脱之证。
  脉暴微,紧反去:也好像是由寒转虚的脉象。
  手足温,虽烦:只有这两种症状才是阳气回、阴寒退的主要现象。
  [评按]
  少阴虚寒之证能否治愈,主要以阳气之复与不复,阴寒之退与不退为标准。本节如果根据前三症来看根本没有自愈的希望,只有加上后二证才是阳回阴退的具体表现,才是病愈的真正标准。但“必自愈”三字,我认为不应该把它肯定起来,不用药等待自愈,仍应该根据症状作适当的处理,方不致误犯功败垂成之戒。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解说]
  下利:是少阴病阳虚证。
  利自止:有两种机制,一是阳气来复,一是阴尽阳绝。前者乎足温暖,后者手足厥冷。本节之利自止是属于前者,所以手足温。
  恶寒而蜷卧:蜷卧是四肢蜷曲而卧,是恶寒较甚的表现。
  [评按]
  本节可治之机也是阳气较胜之故。
  289.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解说]
  恶寒而蜷:是阳虚阴盛之证。
  时自烦,欲去衣被:是阳气有来复之机。
  [评按]
  本病可治的关键也是阳气有来复之机的缘故。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评按]
  本节只言阳寸微,阴尺浮,并无其他症状,试问根据什么认为是少阴中风?病名尚不能肯定,又如何知道欲愈之脉?
  编者按:上述评按是李老用红笔圈改后的字样。第一稿“病名”云云作“少阴中风有轻有重,难道任何中风这种脉象都是欲愈之脉?注家随文敷衍,有什么用处?”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评按]
  六经欲愈的时间,只可作为服药时的有利条件,就是在这个时间前3小时把药服下去,可能增加一些治愈的希望。但真正的效果究竟还在药之对证与否,时间是不能肯定的。、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解说]
  少阴病吐利:是阴盛阳虚的寒证。
  f足不逆冷,反发热者:是阳回阴退之热证,所以这两种症状并见绝不是死证。
  脉不至:是吐泻交作之时,正气暴虚,脉象一时不能接续(急性霍乱证者经常发现)。
  灸少阴七壮:即少阴经之太溪穴,在内踝后跟骨动脉陷中,七壮即艾炷七个以通阳复脉。
  [评按]
  本证内服温药外用灸法并行不悖,很有好处。陶氏用好酒姜汁半盏内服法也可试用。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解说]
  少阴病:此病应当脉微细数。
  一身手足尽热:是少阴心经血虚有热。
  热在膀胱:足心热由小肠而及于膀胱也。
  便血:指小便血,这也是热伤阴络之证。
  [评按]
  过去书多多有寒邪变热之说,根据实践,除伤寒阳明汙一方面由于患者素有内热,一方面由于伤了津液,这样是可能寒化为热的,至于少阴寒证主要由于阳虚所致,纵有发热之证,不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或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假热,便是开始时期的太阳兼证,而真正阴寒变为阳热之证,从来没遇过。可能我的经验不多,也未可知,希望全国前辈多多指教为盼。
  至于治疗之法,柯氏所用之黄连阿胶汤最宜,但苦燥之药应当少用,因为此证多属于阴虚之热,如果是真正实热,绝不可以少阴名之。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解说]
  但厥无汗:少阴病阳气衰微,不能温煦四肢,故手足厥冷,更不能蒸发津液而为汗,故无汗。这是少阴病的正常现象。
  而强发之:少阴病除兼太阳发热证可以温阳微汗外,决不可强用发汗之法治之。
  必动其血:如果强发其汗必然会形成各部出血证,因为汗为血之液,发汗药多辛温之品,所以不得其汗必动其血。
  下厥上竭:下厥是指阳亡于下的厥证而言,上竭是指阴竭于上的出血而言。
  难治:下厥当用热药,上竭当用凉药,相反相妨故为难治。
  [评按]
  各病的治法都必须根据古人多年来的经验,有成方者必须结合具体症状选用成方,有成法者也必须结合具体症状选用成法,既无成方又无成法者也可以触类引申以研究新的治法,这样即便不见效也绝无害处。如果无原则地随便用药,鲜有不损人者。本节强发汗之法,正是随便乱用药的典型事例,学者应当引以为戒。
  295.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解说]
  恶寒:阳气不足之证。
  身蜷而利:阳虚寒甚之证。
  手足逆冷:真阳已败之证。
  不治:是因纯阴无阳之故。
  [评按]
  舒驰远说:此证尚未汗出息高,急投四逆加人参或可不死。我认为年龄体质及发现阴寒证的时间都有关系,在用药上宁重勿轻,并宜频频服之,使脉象逐渐恢复,以防止脉暴出的危险。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解说]
  吐利:是肠胃寒盛之证。
  躁烦:躁系手足躁扰不安,为阳气欲离,属肾;烦系心中烦乱不耐嘈杂,为阳气无依。余详本证。
  四逆:是手冷过肘,足冷过膝,乃阳亡之证。
  [评按]
  此系阳虚欲脱之候,故属死证,但在未死之前仍宜设法挽救,不可坐以待毙。要尽医者之责任,但必须预先告知病者亲属,以免误会。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解说]
  下利止:是阴竭于下,不是阳气有回复之机。
  头眩:阴竭于下,阳无所附,浮越于上,故头眩。
  时时自冒:冒是神识昏冒,由于阳浮于上,神气散乱之故。
  [评按]
  本节之死,是由于阴竭于下,阳脱于上之故。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解说]
  四逆: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的阴盛阳亡之证。
  恶寒身蜷:是怕冷得厉害,身体蜷缩为一团。
  脉不至:由于阴寒过盛,血脉不能畅行四肢,所谓真阳败绝之证。
  不烦而躁:阳盛则烦,阴盛则躁,不烦而躁者,有阴无阳也。
  [评按]
  本节之死是有阴无阳之故。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解说]
  息高:是仅能呼气而不吸气之证,乃肾气下绝,肺气上脱之故.
  [评按]
  本节致死之由是肾中生气已绝的缘故。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解说]
  脉微细沉:是少阴病之本脉。
  但欲卧:是少阴病之本证。但较寐证轻。
  汗出不烦:汗出是阳气外亡,不烦是内无热象。
  自欲吐:是阴寒上逆。
  至五六日自利:日期迁延较多,病势有所发展,故由吐而利。
  复烦躁:是加上心中烦乱、手足躁扰不安之证。
  不得卧寐:是因烦躁而发展为不能卧、不能睡之证。
  [评按]
  本证初起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因迁延日久,病势发展又速,致阴盛阳脱,正不胜邪,虽有良医也是无可奈何。古人说:“病要早治。”正是指此证而言。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解说]
  始得之:是开始发现的少阴病。
  反发热:少阴病开始时本不应该有发热证,今反有之。
  脉沉者:是脉微细而兼沉,不然如何知是少阴病。
  [评按]
  本病系“寒邪直中少阴之证”,这是从“始得之”三字体会出来的。根据实践,凡是一开始即发现三阴经之证,除了过食生冷之外,都属于寒邪直中之证。
  再者,本病还应该兼有恶寒和不喜冷性饮食等症,这样对于本方的用法方不致有误,否则便属于少阴热证,误用之危亡立至。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解说]
  得之二三日:这是不用细辛而用甘草之关键,因为始得者宜于速治,稍久者宜于缓治。
  微发汗:表寒轻之证都宜微汗。
  无里证:凡阳虚本是里证,所谓无里证者,是说明有比较突出的发热、恶寒、无汗之表证也。
  [评按]
  本节之病要和上节之病互相体会方能运用适宜,免致错误。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解说]
  二三日以上:这是从时间上让人辨別是否阴虚有热的一种方法。过去我对这句话是不太注意的,往往一见心烦不卧就用此方。有一次我自己患本病很重,自己不能处方,中西药用了好多,效果均不太大。最后,一个朋友坚持主张服用此方,数剂后,其病完全告愈。过了1年,又患此证,开始即服此药,2剂毫不见效。我的体质本来较弱,年龄75岁,从来不能服泻药,当时脉证如前,所不同者,自己还能考虑。因病难以忍受,放胆服增液承气,一剂其证霍然而愈。因此认为仲景“以上”二字是防止有虚中夹实之证存在。也从此更认识到辨证和实践的重要性。
  编者按:上述表述是李老用红笔重新改定的。其原稿亦有参考价值,录以备考:“过去我对于这一句话很不注意,有时对于‘少阴病’三字也有些忽略,只是遇到心中烦、不得卧之证,便运用本方治疗,服过后效果不够满意,有一次是用栀子豉汤取效的,有一次是用增液承气汤取效的,最后一次用各种药都没有效,经过半月多时间,仍用本方才取到效果。因此在‘二三日以上’的一句话上才有所注意。当然我们对于任何病的认识都是从全面去分析和理解的,但关系不够显著的部分,也应该加以体会,不可有所忽视。”
  心中烦,不得卧:烦是心中麻烦,最怕一切喧哗嘈杂的声音和暖气,但又不能多吃生冷、不得卧是经常在地上走动不能躺卧,一躺下便觉心烦更甚.还得马上起来走动,白天还好,晚间真是盼不到天明,服镇静药只能在走动最疲乏的时候勉强睡一二小时,一醒就得起来走动,自己不能考虑处方,真有像发神经病的样子,难受万分。
  [评按]
  此证在我的体质,多发于感冒反复数次之后,开始一遇此证便用此方效果不大,经过多日后,再服之,则效果相当满意。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解说]
  得之一二日:是病初得之时。
  口中和:即口不干,不苦,不渴,即没有里热证。
  背恶寒:是阳虚征,阳虚故恶寒。
  当灸之:灸是温经扶阳的外治法。当灸膈关二穴以除太阳之寒(隔关在太阳经第二行,平第七胸椎棘突F,去脊中三寸,各灸五壮),关元一穴以助元阳之气(关元在任脉,脐下三寸,可灸百壮)。
  附子汤:是温阳补气、健脾利水、和肝养血之方。
  [评按]
  本节应与下节联合体会方有具体的理解。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解说]
  身体痛:是阳气不能正常运行于全身。
  手足寒:是阳气不能行于四肢。
  骨节痛:是阳气不能顺利行于关节,致寒湿有所瘀滞。
  脉沉:是病在里的主症之一。
  [评按]
  本节前三证必须根据脉的浮沉辨清太阳和少阴,才能取到正确的治法。因为这三种症状是太阳、少阴共有之症,一有差误,变证是非常危险的。
  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解说]
  下利便脓血:这是没有里急后重热证现象的虚寒滑脱的痢疾,所以叫作少阴证。
  [评按]
  此证大部分是治疗失当,服凉性药过多,日久不愈所致。一般虚寒绝不会形成大便脓血之症。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解说]
  少阴病:这也是虚寒之证。
  二三日至四五日:这是随便举的日期,并没有深意。
  腹痛:是虚寒证。
  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这是因下利不止引起的小便不利。余曾见一陈姓患者,每日大便六十余次,小便一点没有,诸医用利小便药毫不见效。余用真人养脏汤冲赤石脂面三钱(9克),大便减少,小便自利。
  便脓血:这也是没有里急后重的滑脱证,当时不能大声说话,一说话即大便自出。
  [评按]
  本病之虚寒实热根据有无滑脱及里急后重等症而能辨别清楚.小便不利及下利不止二症,治疗上比较突出。至于腹痛一症。不沦有无关系不大。
  30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评按]
  下利便脓血可刺之证。我的经验认为都是实证,绝不是虚寒滑脱之证。
  柯氏云:便脓血也有热人血室刺期门之证.我也经过,确实有效。
  常器之云:可刺足少阴幽门、交信。郭雍说可灸。(幽门二穴在鸠尾下一寸,巨阙穴两旁各五分陷中,治泻利脓血,刺五分,灸五壮;交信二穴在内踝后上二寸,复溜在筋前,交信在筋后,治泻利赤白,刺四分,留五呼,灸三壮。)以卜二说,我没有实践过,不敢随便说,但灸法适用于虚证,实证绝不相宜。
  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解说]
  吐利:是寒邪侵犯肠胃。
  手足逆冷:阳气不达于四肢的轻证。
  烦躁欲死:是阳被阴拒,非阳亡阴绝之证。
  吴茱萸汤: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补中。
  [评按]
  本病最重要的症候,就是烦躁一症。特别要从各方面注意是否为阳亡阴绝之证,因为阳亡阴绝之证不是吴茱萸汤所能治的。
  编者按:以上是“李翰卿资料260”中保存的关于《伤寒论·少阴篇》前29节条文的内容。从第303条解说中提及75岁时自己的病案一则”可知该文写于1965年以后(1965年李老实岁73,然山西地方风俗习惯,论说年龄时多按虚岁计,虚岁较实际年龄大1或2岁)。另据笔者考证,该病案中坚持主张李老服用黄连阿胶汤的”一个朋友”是本院名医张子琳(1894—1983)大夫。年谱
  李翰卿字华轩,又名希缙。
  1892年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上沙坡村。
  幼时在当地私塾读书并随舅父张玉玺学医,其舅父为当地名医。据云李15岁时已能单独开方应诊。
  年轻时曾在家乡任国文教员。
  1919年被本县推荐到山西省立医学传习所(川至医专前身)应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于该处毕业后曾任旧山西陆军(傅作义部队)军医、军医长等职。
  1922年应邀到太原“复成堂”行医.
  其后,先后任李翰卿诊所医师、“太原红十字会施诊所”医务主任、“太原红十字医院”副院长、体乾堂医师,兼太原国医公会执委。期间因其医德高尚,善治危急重证,而被广大群众誉为山西四大名医之一。
  1946年任“太原中央考试处”襄试委员。
  1949年太原解放后李翰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万有文库一部,计1942册图书捐赠给国家,山西公学图书室在6月19日的《山西日报》上刊登鸣谢启事。同年下半年,太原成立了“中医研究会”,李翰卿被推举为会长。
  1950年任山西省总工会职工医院、太原市工人疗养院第二医院医师、医务主任、副院长。
  1952年“中医研究会”改组为“太原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李翰卿任中医会长。
  1954年任“太原中医学会”会长。同年起历任山西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制定了“1956—1967年山西医药科学研究工作规划”,李翰卿任山西医药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6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山西省中国医学研究所成立,李翰卿任所长及党总支委员。同年任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副理事长。
  1958年在党校学习时结识了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于载畿大夫,并从此与于载畿开始了治疗宫外孕的探索,此后又与于载畿、药朝昕、宋瑞荷等人共同组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研究小组,深人展开了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的研究与合作。
  1959年任“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山西日报》1959年7月3日刊登)。同年8月起历任山西省政协第二、三届常委、委员。
  1959年1月李翰卿所著《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内部印刷,该书是李翰卿“病证方药医学体系”实践的第一步。在当时作为山西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参考资料小范围流传。
  1960年在李翰卿指导下安植基、安邦煜、平全意等进一步充实整理《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为《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其手稿今存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1961年起计划撰写一本中医治疗疾病的实用临床手册性质的书,积累资料甚丰,几经辗转至今尚有277册资料保存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1963年9月接待了北京中医学院刘渡舟教师率队的毕业班实习生一行20余人。
  1965年国家科委、卫生部组织以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对“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为“卫生部级科研成果”,被誉为妇产科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并拍成科教电影片放映。
  1968年文革期间,所长之职被免,但“老所长”的称.呼却在老百姓口中一直流传到今天。
  1970年¨月在京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卫生会议”期间,突然患脑溢血住北京医院。住院期间周总理、钱信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过问其病情。
  1971—1972年间在太原举办了两期全国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学习班,病重期间由朱进忠介绍了李老妇科的治疗经验。
  1972年7月4日病逝,享年80岁。附录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整理说明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乃李翰卿先生遗著。现有1959年油印本(韩五辉原藏)和1960年手稿本存世.
  1959年1月的油印本书名为《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其编排体例为:前言;其113方谨依《伤寒论》原书之序,未作分类编排:细目有方义、药品、加减法、煎法服法、用药大意、主治经验摘要、主症、禁忌症、应参考的方剂等9项。论述简明醒神。
  1960年的手稿本由安植基、安邦煜和平全意等人协助李老整理抄录而成,此稿曾经李翰卿亲笔修改。并有李映淮(李翰卿之子)贴加的按语和陈重光整理的标记。其编排体例为:编写说明;将113方分为12类重新编排;细目有方义、主治、药品、加减法、煎法服法、用药大意、禁忌证、类似方剂参考、历代用药经验摘要等9项。论述较前详实。
  此次整理是在先得到1960年手稿本,后发现1959年油印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基本保持手稿本原貌的基础上又参考油印本作了进一步完善。此外另有一些增删调整,详细说明如下:
  1.此次整理李映淮按语、陈重光批注多所删略。
  2。此次整理略去“历代用药经验摘要”一栏,因此栏多系仲景原文之重复。
  3.此次整理参照《金匮五函经》卷七卷八的内容对手稿方序再次调整、之所以作上述调整。一是因为]960年手稿本的分类排序还略显粗放,并非定稿,二是因为整理者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把握李老原意,故取《金匮玉函经》方序作为编排依据。
  4.此次整理,因删裁调整者较多,故定其名曰《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5.药物计量单位维持原貌,即以两、钱等计,不换算作克。
  再次感谢韩履祺大夫无偿提供其家三代(韩玉辉、韩必明、韩履祺)共同珍藏的1959年油印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