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耿炳文率领着十三万的大军来到了真定。准备修养声息等待几日后与燕王决战,这朱棣是深知用兵之道,他知道耿炳文所率的大军可以说是疲惫之师,自己却是以逸待劳,所以燕王决定要先发制人,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或许是因为被朱棣的威名所屈服,一位耿炳文的部下来投奔朱棣,朱棣很清楚这乃是耿炳文的一个计策,于是聪明的朱棣决定要将计就计,他把自己准备要攻打真定的消息故意的告诉了这位假装投奔的小兵,这小兵果然是偷偷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耿炳文,耿炳文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急忙的调兵遣将,开始把部队安营于真定城几十里的雄县,决定要在这个地方和燕军决一死战。
在燕军的营帐来里面,姚广孝,陆重希以及朱棣三个人进行战术的分析。陆重希对着朱棣侃侃而谈的说道:“这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在元末之时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此人还是有一定的战术素养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位将军,我们只能够智取。”
对于陆重希的这番话语,朱棣表示十分的同意,他让陆重希继续说下去,而姚广孝似乎是已经看透了陆重希心中所想,他率先开口说道:“现如今这耿炳文听到了我们要攻打真定的消息后,定然会把城中的军队派遣到雄县,这雄县可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若是我们打一个措手不及的话,定然会把这耿炳文的大军彻底打败。”
朱棣听到了姚广孝的话语乎,表示十分同意,于是朱棣马上召集了朱能张玉等人,告诉他们连夜攻打雄县的耿炳文部队。
耿炳文率领部队刚刚在雄县安营扎寨之后,准备要进行休息的时候,便听到了一阵局促的声音,有着十分充足作战经验的耿炳文第一时间意识到可能会有敌军突袭,果然不出耿炳文所料,朱能以及张玉带领着燕军的骑兵开始冲入到了南军刚刚安好的营帐之中,耿炳文的军队万万没有想到敌人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所以一时间也是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而就在这样的一瞬间,他们的头颅便掉了下来。
耿炳文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急忙的逃到了真定城之中,这个晚上对于南军来说是最不想回忆的,耿炳文所率的十三万大军彻底的被燕军消灭,朱棣获得了靖难之役的第一次胜利!
朱棣知道现在士气大振,于是便开始攻打真定城,希望能够真正的攻破这座城池,不过这耿炳文毕竟是一个名将,他利用仅剩的士兵以真定城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坚硬的防守阵地,这朱棣攻打了三天三夜依然是没有攻破真定城池。
经过了不到三天的消息,战败的消息便传到了应天城之中,朱允炆彻底的慌了,他第一次见识到了他这位叔叔的真正实力。
应天府的皇宫之中已经是乱成一团,耿炳文的战败让这些大臣们焦急万分,毕竟这耿炳文按照资历以及战绩来说是唯一一个能够抗衡朱棣的将领。可是雄县的战败让耿炳文所率领的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是朱允炆不能够接受的。
最终经过群臣们的商议之后,决定更换将领,而代替耿炳文的将领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军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虽然大臣齐泰十分的不同意更换将领,但是建文帝朱允炆还是一意孤行,在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随后建文帝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
朱棣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而此刻李景隆带着大军人马开始浩浩荡荡的前往真定,在真定李景隆接过了耿炳文的帅印,随后李景隆又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集结了大约五十万大军。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进抵河涧驻扎。
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
朱棣其实并没有把李景隆放在心中,虽然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乃是开国大将军,早年间的朱棣也是跟着李文忠北伐蒙古,但是相比于李文忠,李景隆的军事才能几乎是负数。
此刻,在远处的山丘之上,陆重希和朱棣一起站在高处观看李景隆的士兵安营扎寨。随后陆重希对着朱棣说道:“建文帝朱允炆能够派遣李景隆来对付我们,简直是昏庸到了无能,现如今只需要一个计策就能够让李景隆兵败如山倒。”
朱棣颇为好奇的对着陆重希说道:“哦?你倒是说一说该如何解决这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呢?”
陆重希笑着说道:“这李景隆在军事方面是万不能能够和燕王您相提并论的,可是这李景隆却是自认为自己继承了李文忠的军事才能,所以有些骄傲,古语有云,骄兵必败,只需要让李景隆骄傲,定然会露出破阵。”
朱棣对于陆重希这个建议还是表示了同意,随后朱棣开始进行了军事部署,由于现在李文忠的军队子啊人数上要比朱棣多了太多,五十万大军一时半会是绝对不可能打败的,五十万头猪抓一天也抓不完,更不要说是五十万大军了,所以朱棣和陆重希决定要让李景隆的军队深入,尽可能的让李景隆的军队变得分散。然后逐一攻破。
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和陆重希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希望能够一举攻破北平城,当李景隆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便对着他的副将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北平城定然空虚,只要我们长袖直入,定然能够攻破这朱棣的老巢!”
不过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的部队根本没有办法攻破北平城,再加上姚广孝的计策,北平城安然无恙的矗立在李景隆的面前。
由于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
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不过姚广孝很清楚若是南军再次进攻的话,那么北平城的城墙定然是很快就会被攻破,于是姚广孝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计策,他命令士兵连夜往城墙上泼水,由于现在的北平已经是十一月份天冷结冰,待到次日,整个北平城的城墙几乎是变成了一座冰城,而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这样李景隆拿这北平城根本没有一点办法,由于兵力过于分散,根本没有办法直接攻破城门。
而在另一个战场上,朱棣带领着主力部队前往了永平,攻打永平的将领吴高听到了朱棣率领大部队来到之后,也是异常激动。这吴高生性怯懦,不敢应战,他很清楚自己和朱棣之间的实力差距,所以吴高经过了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退保山海关。
这吴高退兵之后,朱棣便晴儿以及的解救永平,可是朱棣并没有停下步伐,陆重希对着朱棣说道:“现如今大宁就在眼前,我军士气高涨,应该直接攻破大宁。”
朱棣却对着陆重希说道:“可是现在北平城正在遭受这李景隆大部队的袭击,若是李景隆攻破了北平城,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陆重希十分坚定的对着朱棣说道:“燕王还请放心,我相信在世子以及姚广孝的率领之下,北平城定然是安然无恙,现在燕王您不需要担心北平城,而是应该考虑如何的进攻大宁。”
朱棣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最终还是听从了陆重希的建议,决定要派军队攻打大宁,燕王朱棣率领主力军队在永平修正了一天之后,便率师直趋大宁。
而这朱允炆听到了朱棣马上要攻打大宁的时候,也是有些失望和害怕,因为这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