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铁匠们交给大哥蒙恬以后,蒙毅就回去补觉了,蒙毅现在睡得安稳了,蒙家的人不踏实了,被蒙毅的强驽刺激了,300步的强驽,而且还可以批量生产,不用说,肯定先给蒙家军装备,蒙家一下将整个秦国的铁匠都给征走了。
这些铁匠全部都在,蒙家军内,连夜打造强驽,刚开始也没人注意这事,毕竟被征用的铁匠,蒙家都给了钱,所以也没人敢说什么,可两个月过去,地方上的县令就坐不住了,蒙家将铁匠全部调走了,一天两天没事,可是这都两个月了,还不见人回来,随即就将这事,汇报了上去。
县令的公文到了丞相府,丞相府的人刚开始也不是很在意,因为这些铁匠是蒙家征调的,可是所有县令上书都说这件事,这丞相府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因为县令的上书,清楚的指了出来,如果这些铁匠还不回家,那今年的粮食就得不到保障了,因为如今的农具都是铁打造的,常用了,就容易损坏,现在的冶炼虽然先进,但还不足以和后世相比,因此农具也就更容易损坏。
就如同后世,国家能够稳步发展,就依赖于,个个行业的紧密配合,就向如今的秦国,铁匠没有了,铁匠没有了就要影响一部分人,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现如今整个秦国的铁匠,都被蒙家征用了,现在几乎没一家,有完好的农具了,这时候不像后世,这时候要是农民出点事,这就是动摇国本的事,何况还事粮食这种大事。
这个时候,只要是牵扯粮食的就没有小事,这时候李斯也顾不上蒙家的面子了,说直白点,李斯是管民生的,蒙家是管军事的,铁匠这事,本来李斯就不想管,因为两个跟本不是一个体系,要管这事,那就只能将这件事,闹到秦王赢政的面前,但现在不管不行啊,这些铁匠要是再不回家,明年秦国的粮食就要绝收了,这个后果,不是他李斯能够承担的。
因此这个官司就被打到了秦王赢政的廷前,秦王了解始末以后,也觉得这事不是小事,粮食可是一国的根本,不过秦王,未来的千古一帝,也不是傻子,知道蒙家不可能没有缘由搞这些事。
蒙家现在也是有苦自知,两个月的日夜赶工,已经制造出了50000具强驽,而且铁也已经告吹了,按说应该放这些铁匠回去,可是他们不敢,这些铁匠都差不多知道怎么制造强驽了,回去要是也私自制造怎么办,私自制造也没什么,要是被其他国家得到呢?
那这罪过可就大了,按说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统统杀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蒙家也有人提出这个想法,但被蒙恬否决了,蒙恬否决这个提议,可不是他心善,而是有自己的考量,把这些铁匠都杀了,以后谁来制造强驽?
李斯那边都火上房了,蒙家这边也好不到那去,两人都急了,协商不出来,就把这官司打但了秦王这里,蒙恬将强驽向秦王演示了一遍,又告诉秦王了事情的始末,50000强驽是制造出来了,可是要形成战力,还不是要训练,毕竟是新式武器,大家需要熟悉,蒙恬牙根就没想过去问蒙毅这个发明者的意见,因为蒙恬觉得蒙毅不知兵,问了也是白问。
秦王听到蒙恬这么说,也犯难了,蒙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这种武器的制造绝对不能泄漏,可是李斯这也没错,铁匠要是再不回去,这明年大秦的粮食就要绝收了,秦王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但秦王是王啊,想不出来就说:“蒙将军、李丞相,两位说的都有道理,那以两位之见,此事该如何解决?”
听到秦王发问,蒙恬、李斯也呆住了,通过刚才的演示,李斯明白这个武器有多重要,也不敢再说让这些铁匠回去的话,但,能做到丞相这个位置,李斯又岂是酒囊饭袋,李斯略微思索便开口说:“蒙将军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农事也不容耽搁,臣有一折中的办法。”
听到李斯这样说,秦王一下高兴了起来说:“李丞相请说,寡人洗耳恭听。”
李斯说:“遵命,蒙将军是担心他们泄漏,制造强驽的方法,只要不泄漏,那他们在那里,并不重要,为此只要派一队甲士,贴身守护铁匠就可以了,只要过了农事,一切都好说。”
秦王思索了一下,觉得丞相说的有理,因为现在也没有办法,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但这农事耽搁不得,当下秦王就说:“就依丞相之言,蒙将军全力辅助,不得懈怠。”
两人齐声说:“诺,末将(下臣)定当全力以赴。”然后两人就退出了王宫,两人在王宫门前分手,然后就个办个的事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的那种小政治集团,人的心思也没那么复杂。
别看李斯刚刚和蒙恬吵得不可调和,但那都是国事,两个人并没有什么仇冤,这不两人刚刚分手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