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丽乘机对王玲说:“别叫了!会影响他工作的。”立即开动机器不停地拍照起来。
墙上的马奇也看到了,以为丁小丽不过是要留几张照片,并没有在意,还配合着做了几个高空动作。
丁小丽将新印的样报拿来给汪总编看。
“你这一下是一举两得了!这一期出来,一定会有不俗的反响。”汪总编对丁小丽这一创意很是赞赏。
一上班,王玲就将印有《昨日大学老师,今朝清洁工人》大幅配文字照片送到马奇办公室:“你看你老婆想得多周到,广告都给你登出来了。这么大的版面,这下你可要成名人了,整个公司都会出名。”
“广告?谁叫她做广告的!”马奇挺惊讶。
“我现在不相信你的话了。你不想做广告,你老婆会没事找事?还有这照片上边的姿势不是你摆的吗?”
马奇接过报纸一看,亦喜亦惊。
“还是你老婆好吧?”
“我没说她不好!”
“不打自招了吧。”王玲莫名其妙地含酸。
助手进来报告马奇:“马总,这一会儿就接到五家预约,点名要找您马老板,怎么回事呀?我们怎么安排?”
“还真有这样的效果?”马奇问自己。
“怎么安排呀?”助手又催问。
“有业务不好吗?接下来,干呀!”马奇叫道。
“人手可能不够。”
“招呀!还有工具,也要添置。”
“高兴了,还不赶快打个电话谢谢夫人!”王玲面带讥讽。
马奇也情不自禁地高兴和感激起来:“这个小东西!”
“真肉麻!”王玲讥讽道。
正说话呢,两个记者进来问:“谁是马奇先生?”
马奇刚刚说明自己就是马奇,又来了一个问,“谁是马老师?”
马奇刚说“我是“,又来了三个记者:“这是叫什么三原色清洁公司吗?”
一位一直在一旁观察的老记者,擦了擦光亮的脑门问马奇:“你这个大学的老师是怎么想起来当清洁工的?”
另一名记者答腔道:“你们学校看到这报纸会高兴吗?”
说曹操,曹操到,王书记来了,手里拿着报纸:“马奇!”看见满屋的记者,皱了皱眉头:“各位记者,对不起,请出去一会,我是马奇老师学校的领导,有事要跟他谈。”
记者刚退出,王书记就敲着报纸嚷嚷起来:“你是非弄得大家都难堪呀!马奇!”
“这有什么嘛?”马奇觉得挨不着谁的事。
“你的留职停薪的报告学校还并没有批呢!”接着就是王书记的一通分析利害:“你想想看,现在全国都在兴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潮,我们江东大学里,受党多年教育的青年骨干老师,却流落街头,清洁楼房玻璃。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江东大学是怎么对待知识分子的,是不是要与中央精神背道而驰了?”
马奇负气地:“江东大学有的是人才,你们不是都在重用着吗?”
王书记:“马奇呀马奇,你有情绪,可总不能拿一个知识分子的声誉开玩笑吧?一个大学老师,做了清洁工,又有什么可光荣的呢?要这样大造声势?我可以告诉你,报纸一出,学校就接到来自各界的质询,问我们学校怎么会出了这么一个只会会向‘钱’看,忘却根本责任的知识分子的败类?哦,人家说的‘向前’是金钱的‘钱’。”
马奇刚才还十分兴奋的脸上骤然阴暗,最后他推开门来,极无风度地拨开人群,冲出门去。
马奇一口气来到丁小丽的办公室,将一张报纸拍到丁小丽面前:“是谁给你权利这样做的?”
丁小丽大惊失色:“怎么啦?”
“我不过想一个人找份差使鬼混,不想招谁惹谁!”马奇叫道。
“你小声点!”
马奇抖着报纸叫得更响:“我说话你都嫌大声,你(指报纸)把文章照片弄得满天飞,这又算是怎么回事?”
丁小丽不得不直说了:“我只是想帮你,让你高兴!”
“我高兴?”马奇苦笑一声坐了下来:“你真肤浅。就算没有什么学校,没有什么社会,没有无处不在的谈话,你真的以为我马奇落到扫地擦玻璃的份居然会高兴?”
丁小丽站起身来:“擦玻璃怎么了?靠劳动养活自己,这丢人吗?”
马奇大怒:“你是不是还想把我弄到你那个乡下老家去种地,和你们一家人打打闹闹过一辈子?”
门外已经有编辑部的同事听见响动,来看究竟。
丁小丽关上门,用央求的语气:“马奇!”
“哦,你也知道丢人?你也怕人背后议论?那怎么不想想我呢?你要一鸣惊人,邀功请赏,做大记者,别拿我垫背嘛!”
“对不起,我没想到会弄成这样,晚上回去再向你道歉好吗?”
“道歉?你拿什么道歉?”
“求求你,别在这闹了,以后我再给你慢慢解释。”
“没有以后了!”马奇怒气忡忡地摔门而出。
马奇骑车狂踩。路边报摊上,摊主正在叫卖:“看报喽!最新消息!大学老师当清洁工!马奇现象大讨论了!”
马奇逃似的匆匆而过,淹没在远处人流中。
在那个全中国都处在一惊一乍的时代,大学老师当清洁工人的消息一夜之间流布全市,社会上居然出现了一个新说法,叫“马奇现象”。围绕着马奇究竟是时代的英雄还是知识分子的悲哀,人们争论得不亦乐乎,还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改革开放理论家文山先生。
一个带眼睛中年男人神秘地来到了马奇的“三原色清洁公司”,递上了名片。
马奇一看,惊讶得激动不已:“文山先生!您怎么来了?”
“找到你这不容易啊,我看了有关你的报道和争论,好啊!这么多年,终于让我发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另类,不容易啊!”文山先生作为当时风靡一时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家,自有一副指导者的风范。
“没有想到我的一场赌气胡闹能得到像您这样大家的关注!”马奇两眼炯炯,给理论家倒水。
“你可不能把你下海经商的行为看作赌气胡闹!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转变,中国要发展,要前进,就要从根本上丢掉官本位,学本位的陈腐思想!改革的关键就是发展生产力!”理论家把中国的积弊说得头头是道,“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发展经济!那么,发展经济依靠谁?不可能靠官,不可能靠纸上谈兵的文人,更不可能靠那些养猪贩牛的所谓个体户。在所有民主社会里,从事经济工作的都是社会一流的精英!”
马奇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们国家过去曾出现过一批人搞实业救国!这可是一批真正的英雄啊!可惜他们没能彻底摆脱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羁绊。”文山继续开导着马奇。
马奇这回听懂了,深有同感:“是啊,谁不想想做大事?,可身边总是有太多羁绊。”
文山鼓励马奇:“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大事,就要敢于斩断身旁的一切羁绊。”
“斩断一切羁绊?”
“对,斩断一切看未来,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多好的机遇啊。知道南方的特区吗?……”
灯下,两人越谈越投机。
马奇被文山高屋建瓴的宏大气魄所感染,当晚就决定抛弃现实的一切羁绊,追随文山先生,投身历史的潮流,去实现自己的平生抱负。
马奇收拾着东西。
王玲买来近日的所有的报纸,剪辑拼贴,准备整理成册后给马奇过目,看到马奇一声不吭地收拾东西,觉得奇怪,又不敢多问,只能试探着:“马总,全市的知名和不知名的报纸都刊登了报道您的‘马奇现象’。你这一下成了不折不扣的名人了!”
“是吗,舆论有这么厉害?”马奇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得漫不经心。
“你看这张照片,真像大人物呢!”王玲小心翼翼地奉承。
“哦。”马奇头也不抬。
“看我怎么说话,就是大人物!”王玲提高奉承的力度。
马奇已把自己的东西都装进了纸箱,啪的一声合上箱盖:“你知道什么叫大人物?”
王玲这才觉得苗头不对:“马总,你这是?”
又有记者进来问:“谁是马奇?我们想采访他。”
马奇抱着纸箱就出门:“马奇?这里不再有这个人了!”
丁小丽接到王玲的电话大惊:“他人呢?”
“刚走。”
“知道他到哪去了吗?”
“不知道!”
丁小丽风风火火地开门进来,发现柜子被打开过,马奇的抽屉翻得一塌糊涂。
丁小丽瘫坐在地。
丁小丽面对群龙无首的局面时反而镇静了下来:“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王玲,你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