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六气矣,谬立名义,显悖经旨。试思所谓先天三气,何尝越于卫出下焦之外耶?后世言气者,遗宗气而言卫出上焦。其说始于华佗《中藏经》,盖误会《难经》心营、肺卫之义也。
《难经》言心营、肺卫者,气行之机,非气出之本也。
是故三气者,各有其本,各行其道,而不可相干,失常则变矣。
寿夭刚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平人气象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脉。宗气也,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此三气之自敝也。
五乱曰∶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胫臂,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病能曰∶有病怒狂者,病名曰阳厥。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
何以知之?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癫狂曰∶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着至教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口问》曰∶人之自啮舌者,此厥逆上走,脉气辈至也。
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
调经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血气相失,故为虚焉;血与气并,故为实焉。此数病者,是三气之并而相乱也。
调经曰∶“阳虚生外寒者,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阴虚生内热者,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熏胸中,故内热。(言劳倦伤气,不能鼓动谷气精微达于周身,是以上下不通。而胃中水谷气热,仅能熏积于胸中也。
此隔病之所起也。
生气通天曰∶阳蓄积则当隔,隔者当泻。)阳盛生外热者,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阴盛生内寒者,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生气通天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此三气之虚实相胜,所谓阴虚阳往,营竭卫降,即其事也。
精之以精、血、津、液,列为四者,何也?本神曰∶五脏主藏精者也,故统谓之精。夫血者,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以生长肌肉、皮毛者也。
凡人身筋骨、肌肉、皮肤、毛发有形者,皆血类也。
精者,血之精微所成,生气之所根据也。
生气者,卫气之根,即命门真火是也,精竭则生气绝矣。
髓与脑,皆精之类也。
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
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
发于外者,泪、唾、汗,皆其类也。
小便,其糟粕也。
液者,淖而极浓,不与气同奔逸者也。
亦水谷所化,藏于骨节筋会之间,以利屈伸者。其外出于孔窍,曰涕、曰涎,皆其类也。
四者各有功用,而体亦不同。血之质最重浊;津之质最轻清;而液者清而晶莹,浓而凝结,是重而不浊者也;精者合血与津液之精华,极清极浓,而又极灵者也,是神之宅也。西医谓精中有三物∶一曰虫,能蠕动者,男女交媾,即此虫与女精合而成形也;一曰珠,极细极明而中空,精平方一寸,约有珠五百颗;一曰白汁,极明而淖,珠与虫皆藏汁中。汁与珠二者,其于交媾结形,不知何用也?西医徒恃窥测,而不能明理,虽曰征实,然未免滞于象矣!四者之在人身也,血为最多,精为最重,而津之用为最大也。
内之脏腑筋骨,外之皮肤毫毛,即夫精也、血也、液也,莫不赖津以濡之,乃能各成其体而不敝。津枯则精血可粉,毛发可折。故决气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经脉别论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此非汗出于脏也,各因其脏气之动,鼓津以外出也。
营卫生会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夫汗即津也,其与血,非一物也。
而有无相应者?气机应也。
故三气为阳,而营为阳之阴,以气与津并与。四精为阴,而津为阴之阳,以津随气行也。
生气通天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都,堤防也。
高士宗曰国都。)乎不可以止。精绝者,津耗也。
叶香岩《温热论》谓养阴不在补血,而在生津。王孟英释之曰∶此增水行舟之法也。
有味乎其言之也。
五神者,血气之性也。
喜、怒、思、忧、恐,本于天命,人而无此,谓之大痴,其性死矣。
然而神之病,其变不可测,而又最不易治,则其本末不可不知也。
大抵神之充也,欲其调;神之调也,欲其静。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生气通天曰∶阳气者,静则养神,柔则养筋。(柔者,动而和也。)又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形气乖离。)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阴阳应象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无度,生乃不固。故四气调神篇大义,所恶者逆,而所以奉生、奉长、奉收、奉藏者,必赖乎预也。
故阴阳应象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此五性之相制也。
举痛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此五性之病机也。
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而腹胀,泾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虚则厥,实则胀。此五性之病之虚实也。
脾、肺、肾三脏,不言神病者,已具肝、心二脏之病之中,可推而知也。
又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敢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长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而死矣。
此五性之病因、病形与其死期也。
经曰∶死于秋、死之于冬,则治之不当用秋、冬之剂可知矣;经曰∶死于春、死于夏,则治之不得用春、夏之剂可知矣。
秋、冬之剂者,寒燥敛降之剂也;春、夏之剂者,温热升散之剂也。
此治法之可以对观而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