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之脉,《脉简补义》论之详矣。
夫邪痼于外,其脉摇摆,在于脉之起而来,此不过邪气痰血之阻滞。正虚于内,其脉摇摆,在于脉之返而去,是必元气脱根,内吸无力,故气不能深稳也。
此乃中气虚怯之极,或下寒、内寒,真阳无主;或下热、内热,真阴无主。其情似不欲内返,而其势衰弱;又似迫欲下息,故为之摇摆而下也。
如人之力弱举重者,方其举时,犹可撑持,及其下时,遂战栗不支矣。
在内寒暴病,尚可急救,其久病及内热而然者,内竭已极,复何能为?此脉急病,远行入房,寒邪直入命门者有之;久病,虚劳骨蒸,及温热骨髓枯竭,痉而齿口噤,与香港脚冲心者有之。张石顽论痰饮短气,分呼吸出入,用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其义甚精,与此参看。《史记·仓公传》有云∶脉实而大,其来难者,是蹶阴之动也。
所以然者,为其气滞于血中,即来而摇摆也。
又云∶脉来数疾,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此即去而摇摆之脉也。
曰病在心者,心主脉。脉之不宁,心气之不能内宁也。
津气消灼,燥痰据于心络,以致怔忡、谵语者,所谓狂言失志者死也。
夫气升出不利,其来也摇;降入不利,其去也摇。邪气外束,升出不利宜也;至降入不利,非邪踞于内,即正竭于内也,其危也何如乎
躁脉有浮沉辨
躁脉有浮沉两种,沉而来去如掣,或兼细、兼滑、兼弦,而无远近盛衰之异者,阳气之虚而内陷,是自郁也;若为寒湿所遏者,必兼紧数矣。
浮而来盛去衰,来远去近,甫去即来,未能极底,如人之以手探汤而回者,此内热而中气不安于内,是阴气不吸也。
兼洪缓者,为风热、湿热之有余;兼弱散者,为阴虚骨蒸之不足。凡患血燥,脉多如此。其证为懊烦躁,夜不安眠,大便秘结,头目昏眩,呼吸短促,多梦纷纭。又骨性坚敛,气主内吸。骨热者,脉来上促,出多入少。其证为骨中如坚,肢软欲痿,头颅胀疼,筋脉抽掣,心中惊惕,是髓中有热也;若加浮散,是髓枯也。
《内经》曰∶热病髓热者死。此之谓也。
第5章
实洪实散虚洪虚散四脉辨
《脉简补义》论实散之脉,近于洪而不数不盛。其所以异同之故,尚未揭出。夫洪者,或阴虚阳陷,而阳盛于阴,或阴本不虚,而阳邪自盛。此偏于阳盛一边,故其脉洪大而充实有力。实散者,或内湿菀久化燥,或风邪内扰其阴。此偏于阴虚一边,故其脉涣而平软少力。《慎柔五书》又谓虚损久病,其脉中沉之分,必见虚洪。此又气虚血少,阴阳两亏,而中枢不运者也。
血少故不聚不坚,气虚故起伏甚小而无力,是虚散之未甚者。虚洪见于中沉,升降无力,阳气弱而犹未离根;虚散仅见于浮,阴不维阳,阳气散而无根也。
故治洪脉,重在泄火,而兼养阴;治实散,重在养阴,而兼理气;治虚洪,补血益气,而剂取轻清;治散脉,益气补血,而剂取温润重浊,收摄滋填矣。
此四脉者,其辨只在阴阳虚实、偏轻偏重、一微一甚之间。
濡弱二脉辨
《脉简补义》谓濡、弱二脉,止以浮、沉分名,主病并无分别。究竟非无分别也,前人未经发明耳!夫濡即软也,形不硬也;弱,无力也,气不强也。
故濡主湿邪,弱主气虚。凡肢体困倦,肌肤肿,以及疮疡癣疥,其脉多濡。史载之所谓按如泥浆者,湿兼热也,偏于邪实;呼吸不足,不能任劳,以及盗汗自汗,泄利注下,其脉多弱,气衰不鼓也,偏于正虚。湿能滞气,形软者,应指多是无力;虚能生寒,力弱者,其形不必皆软。故软而不弱,必湿中热盛,浊气上逆也;弱而不软,必虚中挟寒,脉为寒急也。
其软、弱并见,而软甚于弱者,湿邪深入肝、脾,而肺、胃气郁也,证见胸膈痞满,肢体酸痿;弱甚于软者,心、肾真阳内怯,而脾、肺气虚也,证见饮食不化,腹痛时泄。阴虚伤湿,脉多沉软;气虚伤风,脉多浮弱。风者,温而毗于燥者也。
若形软无力,指下如死曲,患风湿表证者可治,为其气血郁停滞也;久病虚损必死,为其气血已呆而不灵,指下之形,乃阴浊之气浮溢经络而仅存未散也。
治濡脉者,芳香为主,甘温佐之;治弱脉者,甘温为主,芳香佐之。软而不弱,略加苦寒;弱而不软,再入辛温。此大法也。
牢脉本义
牢脉者,沉阴无阳之脉也,是寒湿深入肝脾;肝脾之体,其腠理为瘀血布满而胀大也。
故其证气呼不入,稍动即喘,两胫无力,腰强不便,两胁胀,皮肤微似肿,最易出汗,声粗气短,喉仲介介不清,皆肝脾气化内外隔绝所致,以其本体内塞,气无所输也。
近年迭诊四人,大率是忧思抑郁之士也。
一以会试留京苦读,冬寒从两足深入上攻,立春之日,忽觉两腿无力,行及数武,即汗大出、气大喘,延至长夏,痿废肿,五液注下。一以久居卑湿,经营伤神,春实时觉体倦食少;夏遂全不思食,体重面惨,腰下无汗,身冷不温,行动即喘,肢软腰酸,不能久坐;入冬痿废,次春不起。一以经营劳力,又伤房室,寒湿内渍;夏患咳嗽,误用清肺,咳极血出;入秋遂唾血沫,色赤如朱,遍身微似肿,行动即喘,汗出如注,肤凉不温,医仍作内热,治以清泄,秋分不起。一以被劾褫职,先患遍身肿,气促喘急,日夜危坐,不能正卧,医治暂愈,仍觉声粗气浮,两腿少力,秋分复发,无能为矣。
此四人者,其脉皆沉大而硬,以指极按至骨,愈见力强冲指而起,虽尽肘臂之力以按之,不能断也。
指下或弦紧不数,或混浊带数,或混浊之中更带滑驶,指下如拖带无数粘涎也。
两寸皆短,两关先左强右弱,后左右皆强,或右强于左,中间亦有时忽见和缓,而未几仍归于牢,且或更甚于前日也。
大便不硬而艰秘不下,仲景所谓腹满便坚,寒从下上者也。
推其本原,大率是体质强壮,气血本浊,加以湿邪深渍,原籍肝脾正气以嘘吸而疏发之,而乃劳以房室,抑以忧思,久之肝脾正气内陷,不能疏发,而寒湿遂乘虚滞入肝脾之体矣。
血遂凝于腠理,不得出入,而体为之胀满肿大矣。
血凝而坚,气结而浊,故脉为之沉伏坚大也。
何以知其为肝脾胀大也?凡六腑五脏,皆有脉以通行于身。寒湿之邪,由脉内传于脏,脏气分布之细络,闭塞不得输泄,而气专注于大脉矣。
肝脾主血,其体坚实而涩,最易凝结,故斗殴跌仆瘀血内蓄之人,其脉多有沉弦而大,重按不减者。又疟疾死者,西医谓肝脾胀大,倍于常人。(《千金翼方》第二十六卷末,有疟证不能俯仰,目如脱,项似拔。叶天士《临证指南》亦谓疟疾腰痛胀为肝病,是中医早有此说矣。
西医谓此即疟母,殊未是。)每诊久疟败证,胁胀腰急,其脉亦多是沉大而弦,重按不减也。
且见是脉者,多死于秋,或死于春,罕见死于正冬、正夏者。肝、脾受克之期,于病机尤宛然可征者也。
当微见未甚之时,急用芳香宣发之剂,疏化寒湿,舒肝醒脾,佐以苦降淡渗,使寒从下上者,仍从下出;加以行血通络,使腠理瘀痹者,渐得开通,或可挽回一二。峻药急服,非平疲之法所能为力也。
弦脉反为吉象说
旧皆以弦为百病之忌脉,今伏思之,亦有以弦为吉者。此必其始,脉来指下累累,断而不续,得药后脾、脾气续,而脉形通连也;其始寸不下关,或尺不上寸,或两头有脉,关中不至,其后三焦气通,而脉形挺长也;其始浮泛,空而无根,其后肾气归元,而脉形浓实也;其始沉弱无力,萎靡不振,其后肝、脾气旺,而脉势强壮也;其始涣散无边,模糊不清,其后阴回气聚,而脉形坚敛也;其始细数无神,起伏不明,其后阳回气充,而脉势畅大,能首尾齐起齐落也。
此皆以弦为败脉之转关,以其气由断而续,由屈而伸,由空而实,由散而聚,由衰而振也。
其不谓之长,而谓之弦者,阴阳初复,其气只能充于脉管之中,使脉形为之挺亘而有力,尚未能洋溢脉管之外,使脉势条畅温润而有余也。
仲景曰∶伤寒吐下后,不大便五六日,循衣妄撮,谵语不识人,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又曰∶汗多重发汗亡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又曰∶痉病,脉伏坚,发汗后,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欲解。慎柔曰∶虚损,六脉和缓,服四君、保元,热退而脉渐弦,反作泻下血,此阴火煎熬,血结经络者,邪从下窍出也;有作伤风状者,邪从上窍出也。
又曰∶紧数之脉,表里俱虚,紧犹有胃气,数则无胃气。喻嘉言解仲景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谓∶久利邪气深入阴分,脉当沉弱微涩,忽然而转见弦,是少阳生发之气发见,生机宛然指下。此皆以弦为吉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