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久病之人其脉弦紧有力者,是真气内遏而有根也,此尤当于尺部占之,病势困笃,寸关或结或陷,而尺中充长弦实起伏有力者,根本未动也。
何者?真气不能充达于上,即当蓄积于下也。
世只知尺脉忌弦,而不知尺脉不当忌弦,而忌缓、忌滑也。
缓者,呆软无气也;滑者,断而不续也。
所谓忌弦者,孤硬之谓也,非长实之谓也。
浮脉反宜见于闭证说
浮泛无根之脉,气之外越也,却宜于闭塞不通之证,若多汗与滑泄者见之,反为气散气脱,而不治矣。
故伤风化热,久不得汗,热灼津干,肌肤KT,肺气迫塞,呼吸喘促。其脉每于皮毛之间,而不见起伏,不分至数。所谓汗出不彻,阳气怫郁在表;又所谓正气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者也。
以酸甘入辛散剂中,津液得回,大气得敛,即汗出而脉盛矣。
何者?气必一吸而后能一嘘也。
若夫温热之病,汗出不止,而浮滑数疾,是真阴内脱也;伤寒邪深,脉微欲绝,得药后脉暴浮,与下利甚而脉空豁,是真阳内脱也;困病日久,屡次反复,其脉渐见浮薄,是阴阳并脱也。
大抵此脉,久病沉困痿倦,与外感新病得汗下后,俱不宜见。其久病,间有因于燥痰,痰结便秘,气浮而然者,所谓滑而浮散,摊缓风,用清痰理气,脉转沉弱,无虑也;若药不应,又常汗出,必死。新病,有伤寒、疟疾,断谷数日,胃气空虚而然者,督令进食,脉即沉静矣。
所谓浆粥入胃,则虚者活也;不能进食,与食即注下者死。盖浮薄者津空也,津空而气结者生,津空而气散者死。
浮脉反不宜发散说
凡脉空大无根,按之即散,此阴虚而元气将溃也。
用酸甘之剂,敛气归根,脉渐坚敛而实,即为转关,可望生机;若敛而不实,愈硬愈空又去生远矣。
尝见湿温,夹伤生冷,先妄发汗,继过清渗,三焦气怯,膀胱气陷,咳而气上冲击,遍身大汗,大便微溏,小便短涩,舌淡白无苔,小腹胀硬如石,两胫肿,脉来空大,稍按即指下如窟,动于两边,应指即回,一息十动以上。急用酸温,枣仁、龙骨、山萸、南烛、首乌、牛膝,入附子、木香、远志、桃仁化积剂中。先两尺敛实,继两关坚实,舌苔渐见白浓转黄,而诸证见瘳。此误汗、误渗,表里俱伤,真阳离根,大气外越,若专用辛热,大汗而脱矣。
若用酸温之后,脉愈空愈硬,而应指犹能有力者,不得即委不治。又当减酸,俾将微汗。虚甚者,以甘温佐之。其汗必先战也,汗后,脉必转沉弱,转用酸温调之补之。大凡浮而无根之脉,俱宜兼用酸敛,其真阳离根,脉见芤弦者,每数至一息十动以上,是元阳不安其宅也,宜以酸入辛热剂中。其真阴离根,虚势游弋,脉见浮散者,宜以酸入甘温剂中。至于温暑,热伤气分,脉浮而洪数且散者,喘促汗出,宜以酸入甘寒剂中,如生脉散之类。得酸而脉敛者,正气有权也;不敛而加数者,真气败也。
此皆内虚脉浮者之治法也,皆无与于表邪发散之例。
数脉反不宜用清散说
虚寒而脉数者,元气不能安其宅,如人之皇皇无所根据也。
其形浮大而芤,其情势应指即回,无充沛有余之意。夫元气所以不安其宅者,有风、寒、湿邪,从足心、从腰脐上冲,直捣元穴;有因病误服清肺利水之剂,使三焦膀胱真气下泄太过,发为上喘下癃之证,是从下、从里撤其元气之根基也。
故气浮于外,而数,宜用酸敛入辛温剂中。若因劳倦、忧思,伤其大气,以致内陷,而沉细而数者,是阳虚于表,阴又虚于里,非如上文之阳伤于里而越于表也。
不但不宜酸敛,亦并不宜辛温,而宜用甘温,如东垣补中益气、仲景小建中之制。《内经》所谓∶阴阳俱竭,调以甘药者也。
故脉之浮数者,有阳伤于内,自越于外者,以酸温敛阳;有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者,以辛温消阴。脉之沉数者,有阴虚于内,而阳内陷者,以甘润益阴,甚者以咸温佐之;有阳伤于表,而自内陷者,以甘温助阳,佐以气之芳香者鼓舞之。此四者,皆内伤之数脉,偏属虚寒,而无与实热者也。
其治皆宜于补,皆宜于温,而有辛甘酸之不同。
浮缓反不如弦涩说
朱丹溪以弦、涩二脉为难治,而慎柔谓∶老人或久病患,六脉俱浮缓,二三年间当有大病,或死。何也?脉浮无根,乃阳气发外,而内尽阴火也,用四君、建中服之,阳气内收,反见虚脉,或弦或涩,此正脉也。
照脉用药,脉气待和,病愈而寿亦永矣。
盖浮缓者,直长而软,如曲之挺于指下,起伏怠缓,中途如欲止而不前者,重按即空,或分动于两边而成两线矣。
此脉,凡寒湿脱血,血竭气散,将死之人多有之,老年无病而见此者,精华已竭也。
伏脉反因阳气将伸说
伏脉大旨,《简摩补义》言之悉矣。
陶节庵谓伤寒两手脉乍伏者,此将欲得汗也,邪汗发之,正汗勿发之。其所以乍伏之故,尚未指出。夫欲汗而脉反乍伏者,皆因邪气滞入血脉,正气欲伸而血阻之不能骤伸,以致折其方伸之锐气,而相格如此也;或伤寒日久,阴盛阳虚,血脉凝泣,得温补之剂,阳气乍充,鼓入血脉,寒邪不得骤开,故相搏而气机乍窒也;或温病大热,津灼血燥,得养阴之剂,津液初回,正气鼓之,以入血脉,血燥不能骤濡,气机不能骤利,故相迫而致闭也;亦有内伤生冷,外伤风寒,胸口结痛,呼吸喘促,得温化之剂,脾阳乍动,冷食初化,而表邪未开,以致格拒,而气乍窒者;亦有燥屎内结,表邪尚在,得润降之剂燥屎将下,正气运于内,不及捍于表,表邪乘机内移,正气又旋外复,以致相激,而气乍窒者。此皆气急欲通,而未得遽通所致。若本有汗,及下利不止,而忽然无脉者,真气散、气脱也;又有伤风日久,或先经误汗,阴虚戴阳,津空气结,气搏于表,其脉浮薄,止于皮毛之间,稍按即散,得生津之剂,阳气乍交于阴,其脉内敛。何者?凡气必先一吸而后能一嘘也。
此证若不先用生津,以辛温强汗之,脉气不得先伏,而即出汗,即刻气喘而脱矣。
前伏为邪正之相搏,此伏为阴阳之相交。其得汗,皆所谓战汗之类。邪正相搏者,其躁扰往往甚厉,吴又可谓之狂汗。阴阳相交者,正虚邪微,但略见口噤、肢厥而已。陶节庵有正汗、邪汗之辨。邪汗即邪正相搏者也,故曰发之,谓助其正气也。
代脉结脉反为阳气将舒伏气将发说
止歇之脉,有无关败坏者,以其气结也;亦有见于阳气将舒之际者,正伸而邪不肯伏,所谓龙战于野,其血元黄也。
大旨与上编伏脉之义相近,但有脉已浮盛,仍自参伍不调,或夹一二至小弱无力,或径停止一二至;又有过服寒降,胃阳内陷,右关独沉,或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即仲景所谓厥脉也。
其渐小之时,有小至于无,相间二三十至之久,而始复渐出者。此脉须与证相参,有阴阳格拒之证,且指下不散不断,尺中见弦,有力有神,即是阳气初伸未畅,进退交争之象;若尺中散断无力,气脱何疑?又尝见痘疹、瘟疫、痈疸大证,伏气将发未发,其脉每先于半月十日前,忽见结涩,疏密不一,参伍不调,此阴阳邪正已交争于内也;亦是气机将欲发动之兆,而吉凶未分。大抵弦细而疾者多凶,宜预为补气益血;洪缓而数者少凶,宜预为生津活血也。
短脉余义
《脉简补义》叙短脉详矣,然犹有未畅也。
凡脉形短缩,不能上寸者,有气虚与气郁之辨。察其关之前半部紧而有力,似欲上鼓而不得者,是气郁也,必有实邪,察其风寒痰饮,分表里治之。若软散无力,无上鼓之势者,是气虚也。
其虚又有肺、脾、肾之辨。脾、肺气虚者,关后脉平;肾气虚者,尺中必陷而起伏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