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讲述了许多治国用兵之术。
《程典》、《柔武》、《宝典》、《周祝》等篇阐明治国之道,有许多精粹的格言。《铨法篇》讲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出用人有”三不远“,即对有谋略、有道德、关系密切(”敬谋、祗德、亲同“)的人,不能疏远。有”三不近“,即对进谗之人、吹捧之人和深怀成见的人不可亲近(”听谗自乱、听谀自欺、近憝自恶“)。有”三不畜“,即对打击倾轧、诈谋乱国以及泄露国家机密(”竭亲以为信“、”以谋易寇“、”虑泄事败“)的人,不可容纳。篇中所谈的亲贤才、远小人的去取标准,值得玩味。此外,还有大量篇章属于兵家之言。因此黄震说此书”多类兵书“(《黄氏日抄》);吕思勉也认为把本书归入子部兵家,最为妥当(见《经子解题》)。
《逸周书》的学术价值
《逸周书》是周史遗珍,是文化瑰宝,细加探索,可以开阔眼界,获得对古代文化的新认识。本书的价值,除前面谈到的以外,举其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
《职方篇》记画野分州,叙述了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等地的物产和男女比例,是研究古代区域经济的重要材料,可和《尚书·禹贡》及《周礼》职方氏所掌互相参证。《王会篇》所记各民族分布和贡献之物,可考见古代各族交往之迹及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当时各族都把中央王朝看成合法的领导者,表现了各族之间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篇也是研究古代民族史的珍贵文献。
2.拓展研究古代兵法的新领域。
谈到中国古代兵法,一般都只想到《孙子》13篇,顶多加上《吴子》、《尉缭子》等,《逸周书》中的兵家言,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其实本书蕴藏着不少宝贵的军事经验。如《大武篇》说:”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不伐,善伐不陈,善陈不战,善战不斗,善斗不败“,强调在政治上的战前致胜。又提出”仁、智、勇、材、艺“等”五良“,突出了将帅指挥才能、指挥艺术的重要,可和《孙子》提出的”智、信、仁、勇、严“比较研究。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军事思想,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的。
3.丰富对古代财政经济管理的认识。
随着开放、改革的不断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逸周书》中包含着国家如何从宏观上管好财政经济的思想,值得研究。如《籴匡篇》提出对丰年、饥年和荒年,如何采用不同办法管好国家用度和人民生活,因时制宜,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很有价值的。《大匡篇》提出度过荒年的各种措施,对开源节流,考虑得相当周到,是一篇很好的古代经济论文。
未了,想谈谈阅读本书的基本参考资料。
本书文字讹缺,比较难读。《四部备要》本《逸周书》收有晋孔晁注,太简单。清人朱右曾的《逸周书集训校释》是较好的整理本(有《国学基本丛书》本)。朱氏集录了清代卢文弨、王念孙、洪颐煊数家之说,附以本人意见,并考定正文,正其训诂,详其名物,对难读的字,还附以音释。初学者取朱氏书为读本,大体上是可以读通本文的。
荆棘既除,坦途己辟。凡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兴趣的人,请伏案细读这部饶有兴味的周史遗文吧。
张闻玉:关于《逸周书》
《逸周书》,本名《周书》。先秦典籍《左传》、《国语》称引《周书》多次,考查文字,在今《尚书》之中。《墨子》、《战国策》也称引《周书》多次,考查文字,与今《逸周书》同。《左传》引今《逸周书》之文,或日”周志“或曰”书“.
《汉书·艺文志·书类》:”《周书》七十一篇,周史记。“可
见,《周书》当是本名。
自汉以来,大学问家司马迁、郑玄、马融、蔡邕、杜预、郭璞等人都确称为”周书“.
最早称为”逸周书“的,是东汉许慎,见于他的《说文解字》。如《豕部》”源“字,《示部》”赫“字,《火部》”熔“字,《立部》”峋“字,《木部》”桑“字,《人部》”伉“字,《羽部》”翰“字,都确称”《逸周书》日……“.郭璞于《山海经》中称引《周书》,在《尔雅》注中又称《逸周书》。在郭璞眼里,”周书“为本名,”逸周书“当是别称。这也大体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自清代修《四库全书》,题名为《逸周书》。书名就算确定了下来。
《逸周书》又称”汲冢周书“.《新唐书·艺文志》载,”《汲冢周书》十卷。“《宋史·艺文志》载”《汲冢周书》十卷,晋太康中于汲冢得之。孔晁注。“因为本名《周书》,又从汲冢中得,故冠以”汲冢“二字。
我们还应注意《逸周书》与《尚书》的关系。《尚书》,按其时代可分为《夏书》、《商书》、《周书》三个部分。所以《左传》、《国语》中所引的”《周书》日……“,文字在《尚书》中的《周书》之中。《逸周书》本名《周书》,共七十一篇,为了不与混,有人称”七十一篇《周书》“,以别于《尚书》中的《周书》。
西汉刘向说:”周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认为七十一篇《周书》是古文《尚书》所删逸篇。这也是七十一篇称”逸“的来由。孔子修订六经,先儒便以为七十一篇《周书》乃仲尼删《尚书》之余。其地位自然就不能与《尚书》等列。
不过,就其内容,历代史志将该书归入”杂史类“还是恰当的。
《逸周书》七十篇,《序》一篇,旧分十卷,实存五十九篇。
就其内容而言,涉及礼制、兵戎,有史事、有训诂,有政令、有说教。其书以”史“文为主,确实又”杂“,后世归入”杂史类“,是有道理的。刘向题为”周时诰誓号令也“,《汉书·艺文
志》题为”周史记“,大体反映了该书的性质。
刘向虽有”孔子所论百篇之余“的议论,而《逸周书》的成书时代并无定见。有战国时人作,战国前人作,秦汉人作,甚至魏晋人作种种不一的说法。
朱右曾氏在《逸周书集训校释序》中说,”此书虽未必果出文、武、周、召之手,要亦非战国秦汉人所能伪托。何者?庄生有言:圣人之法,以参为验,以稽为决,一二三四是也。周室之初,箕子陈畴,《周官》分职,皆以数记,大致与此书相似:其证一也。《克殷篇》所叙,非亲见者不能;《商誓》、《度邑》、《皇门》、《芮良夫》诸篇,大似今文《尚书》,非伪古文所能仿佛:其证二也。称引是书者,苟息、狼晖、魏绛,皆在孔子前:其证三也。“
朱右曾的观点很明确,是书乃战国之前人作。《周书》又从汲冢中出,其成书当在”汲冢“之前。汲冢旧有魏安蟹王,魏襄王两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有”今王终,二十年“之语,知所葬不得早于周赧王二十年,汲冢当为魏襄王冢。
又,《史记·苏秦传》载,”苏秦乃闭室不出,出其书偏观之……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苏秦已见《周书》,又求说周显王,其成书当在周显王之前。显王郎位于公元前368年,在位四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