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化斑汤:治麻疹色淡白,心血不足。
官拣参、当归身、怀生地、鲜红花、净蝉蜕生姜大枣引,水煎服。
大青汤:治麻疹色太红、或微紫、或出太甚。
鲜大青、润元参、怀山药、熟石膏、净知母、川木通、地骨皮、荆芥穗、生甘草淡竹叶十二片为引,水煎热服。
麻疹出没常以六时为准,假如子后出午时即收,午后出子时即收,乃阳生阴成,阴生阳成,造化自然之数。凡此旋收者轻。若一出连绵三四日不收,乃阳毒太甚,大青汤解之。
逡巡不出,乃风寒外束,皮肤闭密,宜荆防败毒散。
二方见前。
麻疹欲出则遍身发热,或烦躁,或头眩,或身拘急,及既出则身即清凉,诸病悉解,此一层麻疹随收矣。如麻既出,热甚不减,此毒壅遏,宜大青汤以解其表;小便涩,大连翘汤以解其里;大便秘凉膈散加牛蒡子。
大青汤:(方见前)。
大连翘汤:治麻疹既出,热盛不减,小便短涩。
净连翘、北防风、瞿麦穗、荆芥尾、淮木通、车前子、当归尾、北柴胡、净蝉蜕赤芍药、枯黄芩、飞滑石、黑栀仁、紫草茸灯心十茎为引水煎热服。
凉膈散:(方见前)加牛蒡子。
凡麻疹只要出得尽,则毒邪解散,正气和平。如怫郁发热,烦闷不宁,如蛇在灰,加蚓在尘之状,或呕吐,或泄泻,此毒邪壅遏尚未出尽,烦热,黄连解毒汤。呕泻,柴胡橘皮汤二者并外用胡荽酒以苎麻蘸酒戛之。(方法见前)待麻出尽,则烦热自除,呕泻自止矣。
黄连解毒汤:治麻疹出后,仍发热烦躁,麻出未尽也。
川雅连、川黄柏、枯黄芩、黑栀仁净水煎滚热服。
柴胡橘皮汤:治麻疹热邪未尽,麻未出完而兼呕吐泄泻。
官拣参、软柴胡、法半夏、枯黄芩、白云苓、广陈皮鲜竹茹一团,生姜一片为引,水煎服。
麻疹欲出未出之时,即当早为发散,以解其毒,庶无余患。若不预解使之尽出,以致毒蓄于中,麻后必为壮热,日久枯瘁,或成搐搦,或为痢疾,或咳血喘促,或作疳慝而死。此虽一时疫戾之染,未有不由人事之未尽。
麻疹收后身有微热,此虚热也,不须施治,待气血和畅,自然清凉。若热太甚,或日久不减,以柴胡麦冬汤清之。如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渐羸瘦,柴胡四物汤主之。
柴胡麦冬汤:治麻疹收后大热不退,毒未出尽也。
官拣参、软柴胡、北沙参、拣麦冬、润元参、草龙胆、炙甘草灯心一束为引,水煎热服。
柴胡四物汤:治麻疹收后,发热不退,毛悴色夭。
官拣参、北柴胡、枯黄芩、当归身、正川芎、怀生地、杭白芍、地骨皮、拣麦冬、净知母、淡竹叶霜桑叶五片为,引水煎服。
麻后热不除,忽作搐搦,不可误为惊风,而用风药。宜导赤散加人参麦冬煎汤送安神丸。(德按:用万氏牛黄清心丸较稳)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
导赤散:治麻后热不除而作搐。
怀生地、淮木通、麦门冬、生甘草淡竹叶十片为引,水煎送安神丸。
安神丸:治麻后余热未除,神昏谵妄。
真吐黄(五分)、真雅连(酒炒,三钱)、当归身(二钱五分)、镜辰砂(水飞,二钱)、黑山栀(二钱五分)上为细末,取雄猪心血研和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丸,灯心汤下。
凡麻后牙龈黑烂,肉腐血出,臭息冲人曰走马疳,马鸣散主之。若面颊浮肿,环口青黧,颊漏齿脱,唇崩鼻坏者,死证也。
马鸣散:治麻后牙龈溃烂,臭气冲人。
马鸣蜕即蚕眠蜕皮也,火、过存性(二钱半)、人中白即尿甏垢刮取火、如盐(五钱)、五倍子(二钱)、白明矾(二钱)将矾打成块,装入五倍子内,火、,以矾枯为度。
共为极细末,以米泔水漱口,然后敷药麻后泄痢,日久不已,曰休息痢,不可妄用涩剂以图霸功。宜黄芩汤合六一散,煎送香连丸。若呕吐不能食,谓之禁口,更加肠滑不止,或下鲜血,或如烟尘水者,死证也。
黄芩汤合天水散:治麻后患痢日久不愈,仍宜清解,禁口痢可加广陈皮石莲肉。
枯黄芩、杭白芍、飞滑石、粉甘草(生炙并用)大枣为引,水煎熟去滓,送香连丸。
香连丸:治下利赤白里急后重。
真雅连(一两,以吴茱萸五钱同炒去茱萸不用)、南木香(五钱锉细末)共为细末,醋打神曲糊丸,如芥子大,每服一钱。
麻疹收后微咳,此肺气未平,不须调治。若咳转甚,喘气上逆,发则连不已,此肺中伏火,宜人参清膈散主之。若身热门冬清肺汤主之。若咳久不止,面浮目胞肿,胸高而喘息则耸肩,血自口鼻中出,面色或青,或赤,鼻扇昏闷,摇头摆手者,死证也。
人参清膈散:治麻后咳嗽日久,连绵不已。
官拣参、北柴胡、当归身、杭白芍、净知母、鲜桑叶、漂白术、白云芩、炙黄地骨皮、枯黄芩、飞滑石、熟石膏、生甘草生姜一片为引,水煎服门冬清肺汤:治麻后咳喘不已,身热烦冤。
天门冬、麦门冬、净知母、鲜桑叶、怀生地、枯黄芩、地骨皮、信前胡、北沙参、炙甘草上十味水煎服。
麻后通禁鸡鱼炙、盐醋之类,须过七七之后方可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纵口,以贻后患也。
曾见痘麻收后动止出入饮食如常,忽然心胸绞痛而死者。究是元气怯弱,疫疠之毒乘之,正不能胜,邪伏于中,外若无病,内已亏损,故一中即死,谓之中恶。良由病后失调,自召其祸。
凡小儿初生未盈月者,遍身红点,俗呼奶麻痧是也。此胎中受热,故生下即发现于皮肤,不可作时行麻毒论治,妄用汤剂。盖脏腑娇嫩不能胜药石也,但宜溯源解毒汤与奶母服之。
溯源解毒汤:治乳子出胎后,遍身奶麻痧。
正川芎、大当归、杭白芍、怀生地、上拣参、北沙参、陈广皮、生甘草、净连翘、金银花、正川连、淮木通水煎乳母服之,不可令儿服。
夏氏《幼科铁镜》
麻证属性:夏氏禹铸曰:痘出于脏,麻出于腑,麻乃大肠主之,毒瓦斯蒸肺,故发咳嗽,先辈书未尝齿及。麻证盖以其轻,而忽之也,却不知表证虽轻,毒侵肺腑,亦多与鬼为邻。予经历甚众,费手居多,因不惜笔力详着于篇,以杜婴儿麻证之患流行。麻证其候烧热,必发咳嗽,声必稍哑,面皮微有肿样,两腮颜色微红,此吉兆也。如出发不快,及不透发,或红点见面,偶挟风邪而隐,或医人不知,误用寒凉,隐而不见,复内作痛。治之神,莫神于天保采薇汤,圣,莫圣于天保采薇汤,只须一服即得发出,或有不尽发透者,再加一服,从未有不效者,真神剂也。如肺脏先虚,又加大肠毒瓦斯攻肺,面皮像浇薄的式样,惨白浮浮,光光溜溜,便是肺气已绝,必死之兆,药之无济。
天保采薇汤羌活、前胡、柴胡、赤芍、川芎、苍术、升麻、葛根、独活、浓朴、枳壳、桔梗陈皮、半夏、白茯苓、广藿香、生甘草烦热加黄芩。
朱氏《痘疹定论》
麻疹属性:朱氏玉堂曰:凡疹初未见标之时,先必身热,头疼咳嗽,或作吐作泻,或鼻塞,鼻流清涕,喷鼾,眼胞肿,腮赤,烦躁不宁,细看两耳根下,颈项连耳之间,以及背脊之下至腰间,必有三五红点,此乃疹之报标。若无红点之证佐,当以别证论,此屡试屡验者也。如果有红点与前证相同,宜用宣毒发表汤加芫荽作引,以托之出外,不必拘泥。吐泻疹出,而吐泻自止。盖热蒸胃则吐,热冲大肠则泻,此乃疹之常候,不必忧其吐泻之不止也。昔人云疹出六腑,或因有此证而云然也。凡出疹见标之后,形似麻粒,大粒而尖,稀疏磊落,再后成片红色滋润者顺,若神清气爽者更顺。若初出一时涌出不分颗粒,深紫色者险,黑色者逆,不可视为泛常,不可用药失序,不可过用攻表,不可骤用寒凉,调治之法避风忌荤,兼忌秽恶,惟在用药宣发其毒,以尽出之于外。虽红肿之甚,状如漆疮,亦不足虑,以其出之于外,即可免夫内攻,此证若调治得法,用药合宜,百不失一,若调治失宜,则杀人易如反掌,可不慎哉。
初发热时必当发表,见标之后发表而兼清凉,通身上下,通红总成一片,手足之末上下相同,无有空处此为出透,可用清凉解毒之剂,不必兼用发表之药,一解即愈。
又有一种疹,初出眼胞肿,白夹赤色,声哑唇肿掀翻,鼻干,鼻扇气喘,口燥烦渴,腰疼腹胀,人事昏沉,口鼻出血,烦乱狂叫,二便出血,此系毒瓦斯郁遏于内名曰闭证,最为难治,用宣毒发表汤内加酒炒黄芩七分,麻黄五分,若能托疹标出外,渐次出现或可望生,若不出现则无救矣。但凡疹证鼻出血者毒重,口出血者毒尤重,二便出血者毒更重,且危矣。初起手足心如火热者毒重,初起脚冷如冰者毒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