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蕙庭良方集腋合璧》
属性:玉雪救苦丹水安息、廉珠粉、真血珀、鹅管钏乳(以上四味各三钱)、真西黄、梅片脑、当门子(以上三味各三分)、苏合油(二两)、制川朴、寒水石、川黄连(水炒,以上三味各一两)、白螺蛳壳(土墙上自死枯白色者,一钱)、软柴胡、淡豆豉、赤茯苓、飞辰砂片、制茅术、前胡、广藿香大黄豆卷、防风、生白术、荆芥穗、白茯苓皮、秦艽、粗桂枝、生大黄、石膏(另研)天花粉、江枳壳、江枳实、麻黄去节、生甘草、苦桔梗、牛蒡子、土贝母(去心)、赤芍药光杏仁、小青皮、车前子、连翘壳、六神曲、建神曲、制半夏曲、陈广皮、木通、广木香、尖槟榔(以上三十六味净末各八钱)、大腹绒(一两六钱)另煎汤用。
上方四十九味,除香料细药八味,及大腹绒外,其粗药用阴阳水浸拌一宿,明日晒干共研为极细末,后入细药再同研和匀,乃将麝香西牛黄苏合油水安息外加六神曲肆两,大腹绒汤打浆,共捣和加入炼白蜜一斤,糊丸每丸湿重一钱五分,晒干重一钱,再入锻石坛内矿燥,然后用蜡丸封固,择吉日顶礼大悲陀罗尼心法忏一永日,务须供药虔诚敬礼。
此丹照引服之,真有起死回生之功,虽垂危莫救命在呼吸之间者亦能立时奏效,屡试屡验百不失不一,诚千金难得之良方也,虚劳孕妇忌服。
德按:原方内有大麦仁,疑是大杏仁,因思麻杏甘膏为风温发汗逐邪之主剂。既用麻黄石膏岂可不用杏仁泄肺以利气乎,用敢僭妄而直改之。
此方专治咽喉一切诸证,及烂喉丹痧、痰涎壅塞、口噤气喘、身尚热而命在顷刻者,急用开水化药一丸,徐徐灌之,立刻回生,再进一丸即愈,或用荷叶三钱煎汤化服亦可。
治小儿闷痘,细叶石菖蒲汁开水冲化服半丸。
治小儿时痧发不出,用西河柳三钱煎汤化服一丸。如未透再进一丸。凡痧痘轻者半丸,重者服一二丸。
治小儿急惊风,身热呕乳,惊悸抽搐,便青用钓藤钩三钱煎数沸去渣量儿大小化服半丸或一丸,分作四次服之立效。
治月内赤子,胎惊不乳,或夜啼、乳,用药一丸分作四股之一,研极细末安在乳头上,与儿吮乳同下之,立愈。
治风痫痰厥,不省人事,用陈胆星五分开水化服一丸,或冲入生姜汁鲜竹沥服之尤效。
治肝气厥逆,不省人事,用生石决明二两煎汤化服一丸。
治伤寒时行瘟疫,寒热头痛,胸闷体酸,一二候身热不解,神昏谵语,开水化服一丸如身热不尽,再进一丸立有奇效。
治痈疽发背,脑疽疔毒,一切无名肿疡,外用牛膝一两捣汁调药半丸敷之,又用开水或生甘草三钱煎汤化服,大证一丸,轻者半丸,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目录>卷六王氏沧洲《古方选注》
属性:痧疹防风解毒汤防风(八分)、荆芥(八分)、薄荷(七分)、牛蒡子(一钱,炒研)、石膏(一钱)、知母(八分)连翘(一钱)、淡竹叶(八分)、木通(八分)、枳壳(七八)、桔梗(八分)、甘草(三分)上水一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王氏曰:痧疹初发以肺经药主之,风温虽分逐年岁气杂至,要皆轻清之邪或从口鼻,或袭三焦,四时皆有,惟春为甚。聂久吾曰:治痧疹最忌误用辛热,骤用寒凉,治以防风解毒汤防风荆芥薄荷牛蒡,以辛散之。石膏知母连翘淡竹叶辛寒以清之,木通通气,枳壳疏表,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以达肺经。缪仲醇曰:痧疹不宜根据证施治,惟当治肺,使痧疹发出,毒邪解化,则了无余蕴矣。
德按:天时阴雨地居新屋,宜加银花贯仲西河柳活芦根;毒盛者加紫雪丹。
痧疹竹叶石膏汤竹叶(三十片)、石膏(五钱)、西河柳叶(五钱)、牛蒡子(一钱五分,炒研)、荆芥穗(一钱)蝉蜕(一钱)、薄荷叶(一钱)、麦门冬(去心,二钱)、知母(蜜炙,一钱)干葛(一钱五分)、元参(二钱)、甘草(一钱)、冬米(一撮)上水一钟八分煎五分,不拘时服。
王氏曰:痧疹热邪壅于肺,逆传于心胞络。喘咳烦闷躁乱狂越者,非西河柳不能解。
仲醇间尝独用西河柳叶风干为细末,水调服四钱喘躁立定;水浆不入口者,灌之可生。力赞其为神秘之方。又云: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另出心裁立一汤方,表里施治盖以客邪犯心肺二经,营卫并伤,非独主于里也。大凡灼热固表无汗而见诸证者,则有竹叶石膏之辛凉解肌发汗,热毒蕴里而见诸证者,则有西河柳之咸温润燥开结和营以解天行时热。至于十味佐使之药,不外乎润肺解肌清营透毒毋容议也。
德按:若已经表伤气液者,急当救阴生津液为先。
痧疹麻黄散麻黄(蜜,酒拌炒去节)、升麻(酒炒)、人中黄、牛蒡子(炒研)、蝉蜕(去头足,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王氏曰:严寒之时,风邪袭肺,玄窍为寒所闭,目微红,泪汪汪,鼻塞喘嗽,咽肿,此痧疹不得出也,治以蜜酒炒麻黄温卫发汗,酒炒升麻入营开泄温风,佐以人中黄清解温热,使以牛蒡蝉蜕祛风出疹。仲醇曰:肺气虚者升麻宜轻,重用必喘,学人宜临证斟酌。
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属性:升麻葛根汤治伤寒瘟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并宜用之。
升麻、干葛(细锉)、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
张氏景岳曰:麻疹之证多属阳明火毒。凡欲解表散邪但表实邪盛者最宜用此,然愚谓以柴胡代升麻用之更妙,若血气稍虚而邪有未解者,惟柴归饮为最妥。
汪氏双池曰:此阳明经药也,麻疹发于阳明故以此方为要药,升麻葛根以达阳气于外,芍药甘草以和脾胃于中,加芫荽生姜以微汗之,使元腑润泽,则热毒不郁也。
柯氏曰:此为阳明初病解表和里之剂。可用以散表热,亦可用以治里虚。一方而两擅其其长也。此方仿仲景葛根汤去姜桂之辛热大枣之甘壅,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而非太阳表剂矣。葛根甘凉可散表实,协升麻以上升,则使清阳达上而浊阴降下,可以托散本经自病之肌热,并可以升提与太阳合病之自利也。芍药收敛脾阴,甘草缓急和里,治里仍用表药者,以表实下利而非里实故也。痘疹自里达表,初起内外皆热故亦宜于凉散耳。若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渴热加石膏,咽痛加桔梗,头痛合芎芷,有少阳证加柴芩,火盛加芩连。凡邪在三阳以此出入,无不利也。
德按:闻人氏伯圜曰:道有经有权,兵有正有奇,病有常有变。病之常者可必,病之变者不可必。古人立升麻汤治小儿疮痘为一定之论,岂固而不通者哉。尝思古人之意,升麻汤一方盖治疮痘之常,不治疮痘之变。常者何也,未有斑点之前均发热者常也,已结痂、后之均有余热拂郁而肌表未清凉者亦常也,是以升麻汤方状云:治疮疹未发,已发,未发者谓未见斑点之前,已发者谓已作痂、之后,此升麻汤所以为治疮痘之常者也。若夫斑点既见与夫痂、未结,其候千变万化,治法在随证参调,曾非定论之可拘。犹如伤寒之变异不一也,当此之际安可执一药以应无穷之变哉。且升麻汤所用之药不过凉肌解表而已,未见斑点之前,已结痂、之后,则可以凉肌可以解表,古人处方之意如此,曷尝令用之于疮疹正作之时耶。今昧者不能究此,既见斑点尚令儿服饵,致肌寒表弱陷伏而危殆。吁读古人之书而不能探古人之妙,不可以言医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无汗而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浮者,用此发汗而清火,若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自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炮去双仁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八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一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王氏曰: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仁治寒喘也,今以麻黄石膏加杏仁治热喘也,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气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一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
柯氏曰:此温病发汗逐邪之主剂也,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无汗烦躁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也,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也,此但热无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须粳米其意重在存阴,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以麻黄汤去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喘渴悉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