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诸卿上
总论诸卿少卿附
太常卿丞主簿博士太祝奉礼郎协律郎两京郊社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太卜署廪牺署汾祠署太公庙署
光禄卿丞主簿太宫署珍羞署良酝署掌醢署
卫尉卿丞主簿武库署武器署守宫署公车司马令左右都候
宗正卿丞主簿崇玄署诸陵署太庙令
太仆卿丞主簿乘黄署典厩署典牧署车府署诸牧监
大理卿正丞主簿狱丞司直评事监
第八诸卿中
鸿胪卿丞主簿典客署司仪署
司农卿丞主簿上林署太仓署钩盾署导官署苑总监诸仓监司竹监温泉汤监诸屯监騪粟都尉等官典农中郎将等官太府卿丞主簿诸巿署平准署左右藏署
常平署
秘书监丞秘书郎秘书校书郎秘书正字着作郎佐郎校书郎、正字附太史局令、丞
殿中监丞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局奉御、直长
第九诸卿下
内侍省内侍内常侍内给事内谒者监内寺伯掖庭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
少府监监丞主簿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等五署暴室等丞
将作监监丞主簿左校署右校署甄官署中校署东园主章令
国子监祭酒司业丞主簿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博士助教等
军器监监丞主簿甲坊署弩坊署
都水使者丞主簿舟楫署河渠署
第十武官上
将军总叙左右卫并亲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等军附
第十一武官下
大将军并官属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後左右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监军军师祭酒理曹掾属附
三署郎官叙中郎将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四中郎将东西南北杂中郎将折冲府果毅、别将等附三都尉奉车驸马骑奉朝请附
第十二东宫官
东宫官叙太子六傅三太三少太子宾客太子詹事丞主簿司直太子庶子中允司议郎中舍人舍人通事舍人谕德赞善崇文馆学士洗马文学校书正字典膳郎
药藏郎内直郎典设郎宫门郎太子家令丞主簿食官署典仓署司藏署太子率更令丞主簿太子仆丞主簿厩牧署左右卫率府副率以下官属左右司御率府
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孙官属
第十三王侯总叙历代王侯封爵公主并官属附
第十四州郡上
司隶校尉州牧刺史总论州佐别驾治中主簿功曹书佐部郡国从事典郡书佐祭酒从事中正都督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都护
第十五州郡下
京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河南尹留守附郡太守总论郡佐郡丞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参军事经学博士医博士
中正通守五官掾督邮郡尉县令总论县佐丞主簿尉五百附乡官镇戍关巿官致仕官
第十六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以下
武散官
骠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军将军以下诸校尉
勋官
后妃及内官命妇附
第十七俸禄
禄秩干力白直仗身庶仆亲事帐内执衣防合邑士士力门夫等并附致仕官禄职田公廨田
第十八秩品一唐虞夏商周秦汉後汉魏
第十九秩品二晋宋齐梁
第二十秩品三陈後魏北齐
第二十一秩品四後周隋
第二十二秩品五大唐
要略官数官品设官沿革封爵三公宰相三老五更禄秩
官数
唐六十员,虞六十员。尚书云:「建官惟百。」郑玄云:「虞官六十,唐官未闻。尧舜同道,或皆六十。并属官而言,则皆有百。」
夏百二十员。尚书云:「夏、商官倍。」则当二百。郑玄曰:「百二十。」
殷二百四十员。明堂位「二百」。郑玄曰:「二百四十。」
周六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员。内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诸侯国官六万一千三十二人。按礼记王制计之。殷制周。
汉自丞相至佐史,凡十三万二百八十五员。哀帝时,数兼诸府州郡胥吏。
後汉七千五百六十七员。
晋六千八百三十六员。
宋六千一百七十二员。
齐二千一百三员。
後魏七千七百六十四员。
北齐二千三百二十二员。并内官。
後周二千九百八十九员。并内官。
隋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员。内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外郡县官九千九百九十五。
大唐一万八千八百五员。内官二千六百二十一,外郡县官一万六千一百八十五。
官品
周官九命。
汉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
後汉自中二千石至斗食,凡十三等。
魏秩次多因汉制,更置九品。
晋、宋、齐并因之。
梁因之,更置十八班,班多为贵。
陈并因之。
後魏置九品,品各置从,凡十八品。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阶,凡三十阶。
北齐并因之。
後周制九命,每命分为二,以正为上,凡十八命。
隋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炀帝除上下阶,唯留正、从各九品。又置视正二品至九品,品各有从,自行台尚书令始焉,谓之视流内。视流内自此始。
大唐自流内以上,并因隋制。又置视正五品、视从七品,以署萨宝及正祓,谓之视流内。又置勋品九品,自诸卫录事及五省令史始焉,谓之流外。流外自此始。勋品自齐梁即有之。
设官沿革略举崇着者。其当部之官长,虽品秩下者,亦附此。
黄帝:六相尧有十六相。为之辅相,不必名官。
少昊:司徒、前汉尝加大,後汉又加大。司马、项羽加大,汉以後曰大,後周又加大。司空、前汉加大,改御史大夫为之。後周又加大。司寇。後周有内司寇卿,後又加大。
唐:羲和、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州牧。
虞:太师、太保、纳言、隋及大唐尝改侍中为之。后稷、秩宗、士、共工、虞。
夏:九卿。
商:太宰、晋、宋、齐、梁、陈改太师为之。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司士、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方伯。
周:太傅、少师、少保、冢宰、後周加大。宗伯、後周加大。内史、秦置内史,治京师,如诸郡守。後周有内史中丞大夫。隋改中书为内史监令。大唐亦尝以中书为内史。太仆正、至汉为太仆。梁为卿。大唐尝为司驭卿,又尝为司仆卿。大将军、自战国时楚置。前後左右将军。周末置。
秦:太尉。左右丞相、丞相、後周末加大。相国。侍中、本丞相史,隋改为纳言,又改为侍内。大唐尝为纳言,或为左相,或为黄门监。黄门侍郎,後周纳言大夫。大唐为鸾台侍郎,又改为门下侍郎。散骑常侍。魏加侍郎,又加员外,又加通直。大唐分为左右。少府吏,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四人。汉置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後汉为五曹。至晋有六曹。尚书令、仆射、汉置左右。大唐尝改为左右匡政,或为左右丞相,武太后尝为文昌左右相。尚书丞。至汉置四人。後汉减二人,为左右丞。大唐尝为左右肃机。御史大夫、大唐尝为大司宪,武太后又尝改为肃政,又分为左右。奉常、汉改曰太常,後改曰奉常,又改为太常。後汉为奉常,自後为太常。梁谓之卿。大唐尝为奉常卿,又尝为司礼卿。郎中令、汉为光禄勋。後汉尝为郎中令。魏为光禄勋。梁除勋字,谓之卿。大唐尝为司宰卿,又尝为司膳卿,又为光禄卿。卫尉、汉尝为中大夫令。至梁,谓之卿。至大唐,尝为司卫卿。宗正、汉尝改为宗伯。至大唐,尝为司宗卿,又尝为司属卿。治粟内史、汉改曰大农令,又改曰大司农。後汉末为大农。魏为司农。至梁谓之卿。後魏又加大。大唐尝为司稼卿。主爵中尉、汉以右扶风代之。廷尉、二汉、梁、北齐为大理。梁谓之卿,徐代曰廷尉。大唐尝为详刑卿,又为大理卿。典客、汉改为大鸿胪,又尝曰大行。至梁,除大字,谓之卿。大唐为同文卿,又尝为司宾卿,又为鸿胪卿。典属国、少府、至梁谓之卿。大唐尝为内府监,亦尝为尚方监,又为少府监。将作少府、汉改为大匠。梁为大匠卿。隋为将作大监,又改为大匠。大唐亦尝为大匠,又尝为缮工监,又尝为营缮监,又为将作监。中尉。汉武更名执金吾。中书谒者令、仆射。至汉尝以宦者为之。魏为中书监令,专掌机务。隋为内史监令,寻改为内史,又改为内书,又为内史令。大唐复为中书令,尝为右相,又为内史,又为紫薇令。詹事、大唐尝改为端尹,又尝改为宫尹、少詹事,并为少尹。中庶子、庶子、晋改庶子为左右。隋罢中。大唐尝为左右中护。太子家令、大唐尝为宫府大夫。率更令、大唐尝为司更大夫。仆。大唐尝为御仆大夫。率内史、理京师,汉分为左右,又置京兆尹、左冯翊代之。郡守、汉改为太守。後魏每部置三太守。隋置通守。魏之二守,隋之通守,并佐贰。大中二大夫。大唐并为文散。
汉:领尚书事、至後汉为录尚书事。三公曹尚书。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後汉改为吏曹,主选举,又为选部。魏为吏部。宋尝置两员。大唐尝改为司列太常伯,又尝为天官。中书侍郎、东晋尝为通事郎。隋为内史侍郎,又为内师侍郎。大唐为内史侍郎,又为中书侍郎,又为紫薇侍郎。御史中丞、後魏曰中尉。大唐改治书侍御史为之,尝为司宪大夫。光禄大夫、优宠者则加银章青绶。至魏晋则又加金章紫绶。齐尝置左右。至隋为散官。中散大夫。王莽置。大唐为文散。太皇太后卿长信少府、太后以下卿,以至於陈,自後魏无。皇太后卿长信少府、皇后卿大长秋。隋有令。大唐改为内侍。中常侍。大唐为内常侍。都水使者。至宋尝为水衡令。梁曰大舟卿。隋尝为都水监。大唐尝为司津监,又尝为水衡都尉。骠骑、後汉加大将军。大唐为武散。游击、大唐为武散。卫、车骑、骁骑、梁置左右。伏波、上、骑、材官、轻车、楼船、横海、护军、至大唐为勋官。度辽、贰师、蒲类、强弩、戈船、奋威、建威、积射二十一将军。奉车、骑、驸马三都尉。至梁,尚主者为之。司隶校尉、督察三辅。隋有司隶大夫。大唐京畿采访使亦其职。刺史、刺举郡县。至隋治人。都护。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特进、大唐为文散。诸加官。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侍中为之。
後汉:贼曹尚书。尚书侍郎三十六人。初称尚书郎中,满岁称尚书郎,三岁称侍郎,五岁迁大县令。魏有尚书郎。晋又有郎中。隋初置三十六侍郎,後置员外郎一人,後又六曹各置侍郎,每曹有郎,有员外郎。大唐改曹郎为郎中。秘书监。後又置令。大唐尝为兰台太史,少监为侍郎,又尝为麟台。武卫、至隋置左右。大唐为左右鹰扬卫。辅国、晋加大。宋改为辅师。大唐为武散。四征、四镇、四安、虎牙、征虏、捕虏、横野、鹰扬、讨逆、讨虏、破虏等将军。四中郎将、都督。至晋加大。河南尹、留守。班同三司、前汉文帝以宋昌为卫将军,亚三司,未为官也。仪同三司。魏有开府仪同三司。晋又有开府仪同三司。後魏有仪同三司。北齐有开府仪同三司,又有仪同三司。後周有开府仪同,又有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至隋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一人。八座。
魏:五兵尚书、至後魏有七兵尚书。隋曰兵部。大唐尝为司戎太常伯,或为夏官,或为武部,又为兵部。度支尚书、吴有户部。晋以後为度支。至隋为民部。大唐尝为度支,又为户部。祠部曹尚书。至後魏有仪曹尚书。後周有礼部。隋置礼部尚书。大唐尝为司礼太常伯,或为春官,又为礼部。殿中监。秩甚卑。隋曰殿内监。大唐尝为中御府大监。中卫、晋分为左右卫将军。隋改为左右翊卫。大唐复为左右卫。中领军、寻改曰领军。隋改为左右屯卫。大唐尝为左右戎卫,又尝为左右玉钤卫,又为左右领军。镇军、冠军、游骑、大唐并为武散。四平、镇北、虎威、抚军、淩江、宁朔等将军。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