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错误。
比如: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返回
一、定义
划分是将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同级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比如: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
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和慧星。
二、划分的三要素。
1。划分的母项:被划分的属概念。
2。划分的子项:划分出来的种概念。
3。划分的根据:作为划分标准的属性。
三、划分不是分解
这是难点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问题。
所谓分解是将一个有机体肢解成若干组成部分,而划分是将属概念分成种概念。分解前后是有机整体同组成部分的关系,不是属种关系,所以划分不是分解。
比如:树分为桃树、李树、杏树、梨树等等是划分。
树分为树枝、树叶、树干和树根则是分解。
四、规则:这是重点掌握的内容。
1。划分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否则,犯“子项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比如: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划分不全)。
直系亲属分为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和子女(多出子项)。
2。划分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否则,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比如:学人书店有各种学术类书籍、逻辑学书籍
3。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
否则,犯“混淆根据”的逻辑错误。
比如:邮件分为国内邮件、国际邮件、平寄邮件、航空邮件和特快专递邮件。
返回
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一、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概念内涵有多少之分,外延有大小之别。概念内涵的变化相应地会引起外延的变化,并且呈反变关系。
所谓反变关系就是概念的外延越大,其内涵越少;反之,概念的外延越小,其内涵越大。
比如:国家亚洲国家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
内涵:少多更多
外延:大小更小
二、限制。
1。定义: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比如:哲学家→中国哲学家→中国现代哲学家
上面的例子中,哲学家这个概念经过了二次限制。第一次增加了中国这一内涵,其外延就缩小了。对中国哲学家再增加现代这一内涵,其外延就更小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来实现的。内涵每增加一次,外延就缩小一次。
例如:旗→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概念的限制可分为一次限制和连续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