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将许多木柴,堆在一个大空地上,又搭了一个高台,上面挂一幅悟性禅师神像,桌上摆了许多祭物,挂灯结彩。下面又是一个台,也扎得花花绿绿,旌旗满挂,这台上请了十六个客师和尚,鸣钟击鼓,法器叮当,念经拜忏。那台下看的人,真是人山人海。
不一时,就将那木柴堆成一朵像莲花之状,将这悟性禅师的臭皮囊,用出会的大轿抬来。旌旗伞盖,不知其数。还有香亭魂轿,前用一对长幡,约有四五丈长,上面绣着朵朵莲花。
接着便是提炉香,拜香,行香,一班一班的走过,又是一班吃斋人,手敲木鱼,朗念佛号,排成对子,齐齐整整,稳步而行。
随后大轿到来,停在中央,受众人跪拜,就将他抬上去一步,拆开大轿,几个有力之人,将这臭皮囊,抬到这木柴堆的莲花中坐好,四围都是大枝檀香撑住,又用芸香速香放在坐身周围,外将木柴一捆一捆堆将上去,竟堆得如同宝塔一般。等到吉时已届,即将松香油胶倾在外面柴上,四方点起火来,烧了三天三夜,才得烧好。
那道月和尚,自从悟性师父去世之后,两场事做下来,倒余了一二千金,从此天齐庙香烟日盛。道月和尚倒也循规蹈矩,晨夕看经念佛,常想收一个徒弟陪伴。一日要到乡下,离城二十多里,名叫茅家镇,因庙内有几亩田地在那里,必须自己亲自去收租米,故而来到茅家镇上。
歇息一会,走到大街上,只见一个后生,年约十七八岁,烂腿烂脚,在街上求乞。道月和尚走近一看,见那后生倒也生得眉清目秀,就开口问道:“你是何处人氏?家里有无父母?为何这等饥寒?”那后生见是一个和尚问他,就叫一声道:“师父,救救我小人的命,我是湖北人氏,父母早已亡故,有一个哥哥,在狼山镇营内当兵,去年同哥哥出来,也要到营中上一个名字,吃一份兵粮,不想小人命苦,去年冬天哥哥死了,他们营中不许存身,要想回到湖北,身上又没盘川,要想在这地方做生意,又没本钱,只落得进退两难,竟要饿死,没奈何天天在街上乞化。”
道月和尚听了他这番言语,登时动了恻隐之心,就问他道:“你既这等落难,可情愿做和尚?倘你情愿,你跟我去出家。但是出了家,可不比在家,凡事总要和气,一不贪财,二不贪吃,你情愿件件依我,同我去出家;你若不愿,不必勉强。”
那后生听见这样说,连忙双膝跪下,叫声道:“师父救我,我情愿件件依你。”道月和尚道:“你以后倘若稍有不好之处,犯了佛门清规,我就赶你出去。”那后生连连应诺。
道月和尚大喜,便同他去洗了一个澡,买了两件僧衣为他穿了,一同回到庙中,择了好日,为他在佛前剃去头发,便取了一个法名,叫做纳云。幸他幼时读过书的,认得几个字,经忏一学就会,一口长斋,循规蹈矩,人又聪明,不满两年功夫,那些看经念佛以及做和尚的法门,无不都学会了。有时出去做佛事,做功德,也一同去忧,为人也和气,所以人人都喜欢他。
因他身材生得玲珑,人都叫他小纳云。他也晓得庙中富足,就是吃着还算称心,那道月和尚也相信他,以后日久年多,就是他有些小事情,师父也就随他去,并不十分严紧管他。
再说王世成自从娶了徐氏娘子,夫妻恩爱,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金定。次年徐氏又有身孕,眼看十月满足。那一日,徐氏嚷叫腹痛,世成晓得要分娩了,忙去叫接生婆来家。不多一会,生下一个男孩,世成欢天喜地。过了三朝,取名就叫官保,爱如拱璧。王世成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心中好不快乐,时常想着道:“我家有一个年轻的妻子,生得又是这样如花似玉,何忍分离。从今以后,不再出门,就在本地做生意了。”这才是合了一句有子万事起的话。
进学塾苦攻书史卧床衾病入膏肓
光阴易过,日月如梭。不知不觉王官保长成七岁,金定女儿已是八岁,姊弟二人俱生得眉清目秀,王世成与妻子徐氏爱如珍宝一般。一日王世成向徐氏说道:“我儿官保,今年已是七岁,聪明伶俐,我想给他请一个先生读书,才是正理。”徐氏道:“孩子读书是最要紧的,将来饱学翻身,为你脸上争光呢!”说得王世成欢喜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