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泄泻为麻疹之常候,热邪得以开泄也。发热时,泻而黄赤稠粘,小水短涩者,属热,四苓散加木通、滑石。已出,人参白虎汤(方见前)去知母易麦冬。其证必多发渴,渴甚不止,热甚不退,虽数剂无妨。如泻下清稀白沫,腹疼喜得温按者,属寒,胃苓汤去苍术加煨姜。泻利窘迫而腹痛胀满,或嗳气如败卵者,为饮食停滞,枳壳汤加楂、檗、木通。大抵麻疹泄泻属热者多,属寒者少。辨治宜早,不可令其泻久,泻久则正气下陷,或成肿满,或变下利,并宜枳实、理中之类,以理脾胃为主。麻后泻利不止,口渴目闭,四肢不温者不治。呕吐不食,洞泄不知者不治。
四苓散、治小便赤涩胀痛,及温热时行烦渴。
白术(生)、茯苓、猪苓(各二钱)、泽泻(三钱)水煎服。
胃苓汤、治饮食停积,浮肿泄泻,脉证俱实者。
浓朴(去皮,姜汁炒)、苍术(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黄)、茯苓、猪苓、甘草(炙)、白术(生)陈皮(泡去浮白)、泽泻、桂平胃本平胃气之墩阜,若因脾土之虚不能消运,又须稍借参苓,如养胃之类。然复有土衰不能分利而成肿胀,且气雍不胜参术,难合理中者,乃合五苓以健运水土,与正气散之假苏、藿以散客邪,两不移易之定例也。
枳壳汤、治痘疹误服参、,腹胀喘急。
枳壳、浓朴(去皮,姜沙炒)、陈皮(泡去浮白)、甘草(炙)水煎服。
目、麻疹发热之时,眼光如水而多眵泪,或白睛微红,此正候也。若没后犹见红赤,为肺经风热未尽,泻白散加荆芥、薄荷、玄参、牛蒡。闭不欲开,更加连翘、木通。赤而肿痛者,风热上壅也,导赤散加荆、蒡、玄参。若为风热所侵,而眼眶赤烂者,柴胡饮子。急须治之,否则为终身痼疾。
泻白散、治肺热咳,手足心热。
桑根皮(姜汁和蜜炙)、地骨皮(各一两)、甘草(炙,五钱)为散,每服四五钱,入粳米百粒,竹叶一把,水煎服。加橘红、桔梗名加味泻白散。有热更加知母、黄芩。
如有客邪禁用。或问∶地骨皮三焦气分药,泻白用之何义?答言∶三焦属肾,实则泻其子也。
导赤散、治小肠实热,小便赤涩。
生地黄(五钱)、木通、甘草梢(生,各一钱)、竹叶(一握)上四味水煎,热服。溺血加辰砂五分。(一方多灯草,一方多车前。)柴胡饮子、治风热眼眶赤烂。
柴胡、羌活、赤芍药、桔梗、荆芥、生地(各一钱)、甘草(炙,五分)水煎,热服。
发不出、初起发热咳嗽,浑身胀痛,有似伤寒之候。惟干咳连声,目赤多泪,呕恶便溏,确为麻疹之验。
若将发之际,或为风寒暴袭,或因肢体坦露,寒郁热邪不能外出,此全盛之势未萌,与出后没早不同。如气粗喘促,腹中胀痛,烦扰不宁,而不得出,急与麻杏甘石汤或越脾汤(方见前)去枣,重用石膏。轻则升麻汤,以升发之。若因触犯雾露风寒,隐现不能发出,以新猪矢冲汤,隔簟蒸之,冷则更添滚者。并取猪矢烧灰,葱白汤下二三钱。乃痘疮黑陷,用烧人矢之变法。即烧人矢亦能发之。仍不出者,神丹不能复图矣。
麻杏甘石汤、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麻黄(去节)、杏仁(泡,去皮尖,捣碎)、甘草、石膏此麻黄汤去桂而兼越脾之意,专去上焦湿热痰气。与苓桂术甘汤互发。彼借苓术,专祛心下之支饮;此借石膏,专祛膈上之湿热也。
升麻汤、(一名升麻葛根汤)、治阳明经邪发热及痘疹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