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衄。
伤寒脉阴阳倶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便清谷。热多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难者。为危殆。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目闭。贪水者。若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栗。阴阳倶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自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痞。至四日。虽能食。以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虽不大便。但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大便必复鞕而少也。宜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愼不可攻也。大承气汤方一。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八两。炙。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下大黄。煮取二升。去滓。下芒消。再煮一二沸。分二服。利则止后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属甘草泻心汤。方二。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方三。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芍药三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半日三服。
阳明病。身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
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方四。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