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紂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內皆亂。關龍逢王子比干不與焉。而謂之皆亂其亂者眾也。堯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內皆治。而丹朱商均不與焉。而謂之皆治。其治者眾也。
君明臣直。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晉。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國家滅亂者。何也。無明君賢父以聽之。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
王者有易政而無易國。有易君而無易民。湯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紂非得蹠蹻之民以亂也。民之治亂在於上。國之安危在於政。
夏箴曰。小人無兼年之食。遇天饑。妻子非其有也。大夫無兼年之食。遇天饑。臣妾輿馬。非其有也。戒之哉。
與天下於人。大事也。煦煦者以為惠。而堯舜無德色。取天下於人。大嫌也。潔潔者以為污。而湯武無愧容。惟其義也。
日月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有勇不以怒。反與怯均也。
小人食於力。君子食於道。先王之訓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飽可知也。欲織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織。分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煖可知也。故以為不若誦先王之道而求其說。通聖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說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國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雖不耕而食饑。不織而衣寒。功賢於耕而食之。織而衣之者也。
法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於人間。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決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學之於水。不學之於禹也。
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欺。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鷹。善擊也。然日擊之。則疲而無全翼矣。驥。善馳也。然日馳之。則蹶而無全蹄矣。
能辭萬鐘之祿於朝陛。不能不拾一金於無人之地。能謹百節之禮於廟宇。不能不弛一容於獨居之餘。蓋人情每狎於所私故也。
不肖者。不自謂不肖也。而不肖見於行。雖自謂賢。人猶謂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謂愚也。而愚見於言。雖自謂智。人猶謂之愚。
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謀。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離也。骨肉可刑。親戚可滅。至法不可闕也。
善為國者。移謀身之心而謀國。移富國之術而富民。移保子孫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祿之意而求義。則不勞而化理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