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曰:申伯先受封于申国,本近谢,今命为州牧,故邑于谢。严氏曰:申国在宛,谢城在棘阳,申、谢其地相近。孔氏曰:申国在南阳宛县,是在洛邑之南。申伯旧是伯爵,今改封之后,或进爵为侯。《周本纪》云申侯是申伯子与孙。
郿
孔氏曰:郿于汉属右扶风,在镐京之西,岐周之东。申在镐京之东南,自镐京适申,涂不经郿。时宣王盖省视岐周,故饯之于郿。
朱氏曰:郿在今凤翔府郿县。《郡县志》:本秦县,今县东二十五里有故城。今县,周天和元年筑县,在渭水南一里,县治城南,当斜谷。
曹氏曰:郿近岐周,先王之庙在岐,申伯受封,则册命于先王之庙,故王在岐而饮饯于郿。《江汉》言“召虎之封”,亦曰“于周受命”。
仲山甫
毛氏曰:樊侯也。孔氏曰:《周语》樊仲山父谏宣王,是为樊国之君也。韦昭云食采于樊,《左传》王赐晋文公樊邑,则樊在东都畿内。《周语》:樊穆仲。
《左传注》:樊一名阳樊,野王县西南有阳城。怀州河内县,本野王。
《晋语》:王赐公南阳阳樊之田,阳人不服,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怀州修武县有南阳城,《晋语》南阳即此。
城东方
朱氏曰:仲山甫奉使筑成于齐。孔氏曰:下言徂齐,东方齐也。
毛氏曰:古者诸侯之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临淄也。《地理志》:琅琊姑幕县,或曰薄姑。《后汉注》:姑幕故城在今密州莒县东北,古薄姑氏之国。《括地志》: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今博兴县。《左传注》:博昌县北有蒲姑城。孔氏曰:齐于成王之世,乃得薄姑之地。《舆地记》:青州千乘县有薄姑城。
孔氏曰:《史记·齐世家》献公元年徙薄姑,治临淄,当夷王之时,与此《传》不合。毛氏在马迁之前,其言当有据。朱氏曰:岂徙于夷王之时,至是始备城郭之守欤。
临淄,今青州临淄县。
林氏曰:宣王时,北有玁狁,南有荆楚,东有徐夷,故式是南邦以申伯,城彼东方以仲山甫,奄受北国以韩侯,其为谋甚悉,而犬戎自西作焉。夫四隅而防其三,有变出于不备之方。
《汉》杜钦曰:仲山父异姓之臣,就封于齐。邓展注《韩诗》,以为封于齐,此误耳。
韩侯韩城
《左传》:韩,武之穆也。郑氏曰:姬姓国,后为晋所灭。史伯曰:武王之子,应韩不在。《通典》:同州韩城县,古韩国。有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