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认识
太极拳是我民族祖先在早期兵器不发达的年代由长期生活中创造堆心并经过反复实践,累积经验不断改进和逐渐发展,而得以流传至今的优异拳种,在二十世纪以前武术是国家军事强弱的重要指针,亦为个人进入宦途或谋生技能之一,秘而不传及门户之见很深;二十世纪以后科学昌明,武器发展一日千里,武术在军队中急速式微,即或个人谋生也变得穷途没路,其式微是可以想见的。
近百年来科学带给人们智能高度的进步;生活的方便与物质的享受,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与污染,造成慢性病变的增加,人们追求科技的智能及财富,造成精神的疏离和不安,在寻求科学解决之余,欧美国家发现,东方武术:尤其是太极拳是治疗身心的良好途径,正热中发掘它的运动功能和高度技击艺术。
前人留下的太极拳拳谱、拳经、拳论等资料,是积累经验的总结;提供我们学习研究太极拳的宝贵理论、步骤与路线因之,初学太极拳就必须掌握这些正确理论和训练方法,熟练它的运动规则,融会贯通;逐步深入太极拳本旨就是以健身为主身强体健才能进而防身御敌;它优于其它拳术的高度技击艺术,是引发学好太极拳的助力,如果太极拳没有精妙技击功能,充其量只是健身操或是气功之一而已,一定不能引发人们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赵堡太极拳忽雷架,在套略的结构上是经过陈青平先生得意弟子李景延先生精心改造而成的,它自始至终每一动作、每一招势都运用肢体走立体圆圈或弧形缠转,使阴阳、虚实、开合、起落、进退、左右、上下、里外、圆方、轻沉、刚柔、快慢、卷放、折叠、转关,等动作形成公转和自转。结合内劲以不同的方式,劲别蓄发,成为圈中套圈的以简御繁设计,构成它的基本原则。不仅在运动形式上是独特的,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太极拳的特色有
一、周身缠丝:
每一招式任一动作,除了重心之脚根外,从手到脚每一关节均需在身法中正又完整一致的走圈缠丝下运行,其目的是练习全身协调一致;也就是借由动作的练习达成手动就是身动,手动步亦动。也就是全身上下的整劲,达到拳经拳论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而走圈是全身所需绕行的路线,缠丝则身体每一关节、部位自行缠绕的方式,就如同公转与自转同时而行,其目的是在动作中改变力的方向和变背势为顺势,如此则每一招式的动作都具有多重的功能。
二、灵活巧妙:
在套路的训练中特别强调忽灵劲和活步,所谓忽灵劲就是在意念动时全身一致灵活变动,因此不强调五趾抓地,而活步是动作中,脚步随身之变动以应之,如伸、缩、进、退或在原地缠转,都是与手、身,一致缠丝,其目的在增进变势之灵活性,在实战上,既可管住对力下盘,也易于进步插裆,退逼套封;在发劲上既能先占中门,亦能利用腿的接触面打动对方根盘,由于能贯串手、身、步齐进,落步发劲时因步之进而增进暴发力。
三、内外刚柔同练:
不论杨氏或其它拳架,需先练柔劲再练刚劲,或是习练拳架之前先练椿步,或是先练拳架再练发劲,都需很长时间练习揣摩。甚至无法在平日拳架练习中,表现出忽高忽低,忽柔忽刚,忽快忽慢的各种发劲力式,而赵堡太极拳忽雷架,是由前贤透悟太极拳理和实战用法,将各种姿式动作、身法椿步、刚柔发劲,及丹田内劲所需的锻练方式,将之融合为一种拳架中,使同步练褶,在任何一个招式、动作中都具备多重作用和效能,以缩短体悟时间使功夫上身。真正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