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已经落定,封国和独立王国长期的混战局面已经过去,中国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成为一个单一的国家,并且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帝国——秦帝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秋,各国的安置工作基本就绪后,嬴政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丞相王馆、国尉尉缭、廷尉李斯、御史大夫冯劫暨众文武百官。
嬴政坐在大殿之上,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用他那特有的深邃而锐利的目光扫视着群臣。今天,他要让所有人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让所有人对他顶礼膜拜。
这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让自己成为神话。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嬴政深谙这个道理。嬴政深知,他所开创的大业在此前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如今,六国新灭,许多人难免对现行的格局心存不满,图他日东山再起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必须给天下人一个合理的解释,方能够安抚天下。为此,嬴政首先对秦国统一六国的行为做了如下总结陈词:
韩国: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的国王。我认为这很好,因为这样或许就可以停止战争了。
赵国: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
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订立盟约,所以归还了他们抵押在这里的质子。不久他们就违背了盟约,在太原反抗我们,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获了赵国的国王。赵公子嘉竟然自立为代王,所以就派兵去灭了赵国。
魏国: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
魏王起初已约定归服于秦,不久却与韩国、赵国合谋袭击秦国,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终于打败了他们。
楚国: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楚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不久也背弃誓约,袭击我南郡,所以派兵去讨伐,俘获了楚国的国王,终于平定了楚地。
燕国: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
燕王昏乱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来做刺客,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灭掉了他的国家。
齐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继绝了与秦国的使臣来往,想要作乱,秦国官兵前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
嬴政的这段发言无疑是告诉天下人:六国覆灭乃罪有应得,那些有不轨之心的人千万不要再有非分之想。
罗列了六国的六宗罪后,嬴政将话题转向正题:
寡人乃凡人,为了拯救天下之苍生于水火,故而兴兵惩奸除恶,让六国的暴君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全仰赖先辈的余荫,以致出现了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众望所归的空前盛况。如今天下一统,寡人应该换一个名号了,若果不更换名号,仍然称王,那么和原来的六国国王有什么区别呢?有怎能显示我的伟大功业,传至后世?还望各位爱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嬴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故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各位大臣一听,这可是个给秦王戴高帽的机会,如今天下初定,正是论功行赏,重新分享权力蛋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件事上把秦王哄高兴了,日后的发达就不远了。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都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来,经过一番争论后,大家得去了如下意见:
大王兴正义之师,消灭六国,平定天下,四海一家,法令一统,此乃前无古人之伟大创举,可谓功高“三皇”,盖过“五帝”。经大家认真研究探讨,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为尊贵。臣等一致认为,大王应以“泰皇”称之。
泰皇作为众君之首,已是登峰造极的地位,李斯和王官等人满以为如此显赫的称号一定会迎来嬴政的夸赞,但他们终究难以洞悉嬴政那颗伟大的心。
哪知嬴政听后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喜悦之色,他平静的说:
寡人的功劳既然超越“三皇”“五帝”,名字应该取之“三皇”,高过“五帝”,就以“皇帝”称之。寡人为始皇帝,后世以数字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历史无法参照,嬴政当然要打破历史,他注定是一位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不再是国王,而是统领全部国土的国王之王。
斩钉截铁的几句话,宣布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皇帝”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过去的秦王政也就摇身一变,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了。这一名称一经创造出来,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通知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面对嬴政惊世骇俗的言辞,大臣们都惊呆了,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齐声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朝臣们不绝于耳的高呼中,嬴政慢慢的闭上双眼,一丝得意的微笑从脸颊闪过。
皇帝这个名字的确让嬴政的内心得到了满足。如今,整个华夏大地已经匍匐在他的脚下,然而,这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华夏民族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嬴政也要独霸。“三皇”“五帝”的称号本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为它存在于华夏人民的心中。而高于三皇五帝的“皇帝”正是满足嬴政精神世界的唯一。
在嬴政的提醒下,秦国的大臣发现了给皇帝拍马屁一个窍门: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于是,五花八门的建议纷纷而来,嬴政也乐得消受,基本上照单全收。比如:
“朕”字为皇帝的专有自称。其他人不得擅用。
改“令”为“诏”,改“命”为“制”,这是对皇帝颁布的文件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
皇族也有了专门的名字,皇帝的儿子称“皇子”,皇帝的老婆称“皇后”皇帝的老爹称“太上皇”,皇帝的老妈称“皇太后”。
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群臣上书奏事,一律要采用“臣某昧死言”的格式。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称为“玺”。
皇帝的名字要避讳,由于“正月”的“正”字与“嬴政”的“政”字同音,将“正月”改为“端月”,并且,不准读四声,要读一声。嬴政的父亲异人因当初巴结华阳夫人,被赐名为“子楚”,故而,已经被灭了的楚国改成了荆国。
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
嬴政统一天下之后,要办的事、待办的事、急办的事可以说千头万绪。为什么嬴政如此重视自己的称号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件事情呢?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嬴政这种做法本身,表明他的野心在极度膨胀,头脑已经开始发热了。
神化是树立皇帝权威的必经之路。嬴政自称“皇帝”,独占“朕”字,政令称“制书”、“诏书”等,目的都是为了神化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体臣民严格区别开来,最大程度地把自己标榜得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这套神化造势术,一方面源自韩非学说中的“术”和“势”,另一方面则源自嬴政自己的政治需求。为了让别人感觉自己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嬴政认为必须有一整套形式上的仪式作为神化自己的手段。
同时,嬴政还着手确立秦王朝的正统地位。战国时流行五行学说,所谓“五德始终”。这种学说认为,五德相克,导致朝代更迭,虞舜为土德,夏朝为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是火德,虞、夏、商、周各占一德,都是历史上的正统朝代。秦始皇推论五德始终说,以为周得火德,水克火,秦代周,所以秦朝应得水德。于是颁布新的“正朔”,以十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表示新朝代的诞生,并把黄河(古称为河)改名为“德水”。按五行学说,水德具有黑暗阴冷,严酷无情的特征,于是秦朝以黑色为上,衣服旗帜皆为黑色,并且将秦国的民众成为“黔首”,明确秦朝得占水德,也就肯定了秦朝的合理性。
有一点,嬴政比较不喜欢,那就是周王朝最得意的谥法制度。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嬴政的一贯做法就是让他消失。于是,周朝盛行的谥法制度在秦朝消声灭迹。
依照儒书的规定,一个尊贵的贵族死后,他的儿子或部下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冠以一个恰当的名号,如周朝第一任国王姬发,死后的谥号为武王,即武功盖世之王,第十二位国王姬宫涅谥号是幽王,即黑暗破坏神。周王朝认为谥法制度是礼教的一部分,一个人为了顾虑死后的恶劣称号,会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因为这太天真了,所以根本不能约束任何帝王的行为。这样的约束甚至都不如道德的约束来的更加要好些,这只是儒家的一厢情愿而已。就好像孟子的理想国度一样,不可实现。
正如柏杨先生所言:“满身罪恶的死者,如果权势依然存在,便没有人敢提出恰当地形容词,而摇尾系统还会把字典上所有的高贵字句,全部堆到他的头上。
事实的确如此,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恢复谥法制度,而他也成了为小丑表功的制度。例如,明朝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谥号为“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被后金俘虏的宋徽宗赵佶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这种必须一口气读完的头衔,不禁让人作呕。
这种出自传统的对君王行为的价值判断,实际上是用舆论和道德的力量对君权进行制约。嬴政认为这种传统谥法显然是对自己绝对权威的莫大冒犯,是对自己实行皇权私有化化的一种干扰,因此取缔之。
废除谥法制度是一件小事,但是它显示了一种动向。嬴政大帝跟他的政府已经完全摆脱了儒书中那些周朝的传统,展现在嬴政眼前的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崭新天地。嬴政又怎么会然这样的约束来束缚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