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有二义。一遍一切处。谓凡一法门皆遍一切无尽世界乃至尘道及余一切诸法之处。如下结通等说。二遍一切时。谓遍前后际。通于十世下至刹那等。此二有二种遍。一一重。二重重如帝网等。虽约一摄一切故名大。一遍一切故称为广。而亦得前名广后名大亦无违。佛者觉照为名果满为义。此通十佛及三佛也。方广是所得法。佛是能得人。又前是所觉境。佛是能觉智。此中境智有二义。一相成二相即。前中方广之佛简下乘佛。佛之方广简因位法。此二相成各有有性无性缘起四句。思准之。人法相依皆依主释。
二相即者。或方广即佛佛即方广。以人法无碍故。令体相即亦具四句。思准之。此唯持业释。华有三义。一微妙义。二感果义。三庄饰义。初一喻行体。后二喻行用。用中初喻生因。后喻了因。又初是生果华。不与果俱。如生死为道具及因位善根等故。下文云。此经出生一切菩萨诸行功德深妙义华。若从此义应名菩萨方广。又后庄果花与果俱。如果位善根。今此文中明佛方广。故约果位但论佛花严耳。
又别分微妙喻前法。后二譬前人。通论人法皆具此三。故成况也。严之一字通含能严所严。由是镕融便成四句。或万行如华为能严。真性为所严。以理由修显故。或真性如华为能严。修生诸行为所严。以行从理起故。故摄论云。无不从此法身流。无不还证此法身。此之谓也。或俱融能所不二而二。以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非饰真之行不从真起。良以体融行而因圆。行该真而果满。是故标为佛华严也。或双泯能所二而不二。
以即真之行非行。即行之真非真。是则理行双绝能所俱亡。超情离相是谓花严。前二句花之严。后二句花即严。二释可知。又方广佛之花严。及即花严。亦二释可知。经如前释。世间是法净眼是喻。世者是时间者是中。时中显现故云世间。世间不同义有三种。一器世间有二。一道场地等别处。二莲花藏世界通处。二智正觉。
世间亦二。一三身。二十佛。三众生。世间亦二。一同生。二异生。净眼亦有三义。一洞彻义。况彼三法离相平等洞彻真源。二照嘱义。喻彼三法明达照了诸法门故。三现象义。譬彼三法互相影现及一切法涉入无碍缘起自在。为显彼三有此别异殊胜义故。是故别立此名不名序也。品者类也别地。又释。如来未出世无善导故如盲。佛今创出世世间眼现故言世间净眼。是故佛涅槃时言世间眼灭也。余如上说
第三明宗趣者于中有二。先总后别。总者古德出宗不同。如远法师以花严三昧为宗。又衍师等以法界为宗等。今依光统师以因果缘起理实为宗趣。因果是位。缘起是义。理实是体。以因果与理实不二故是缘起也。又因果约事。缘起会相。
理实显体。此中作二门。一约文或唯果。如不思议品及舍那品等。或唯因。如明难品至僧祇品及普贤品等。或俱。如七八二会。或俱非。如性起品。若细取一一会一一品亦一一文皆具因果。思之可见。二约义或因果俱因。以约缘起故此通一部。以果分不可说故。或因果俱果。以起即不起故。因相尽故约理实也。或前俱果。因以是所起故或后俱因。以是所依本故。由是缘起理实故或因即果果即因。因非果果非因。因是因果是果。因非因果非果。如是无障无碍。人法教义等皆准此知。后别辨中有五对十句。一境行相对。以境为宗用行为趣。或反。此以修起智会同真境故。问宗趣何别。答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名趣。总中宗即趣。此中分辨也。二理事相对。以事为宗理为趣。或反。以依理得成缘起事故。三教义相对。教为宗义为趣。或反上。以义深令教实故。四因果相对。因宗果趣。或反上。以举果意为成因故。五人法相对。集众人为宗说法为趣。或反上。以法成人故
第四说经时处中先明时后显处。时中作四门。一定分齐。二摄前后。三显差别。四表示法。初定分齐者。菩提流支云。华严八会中前之五会是佛成道初七日说。第六会后是第二七日说。以十地经初云第二七日故。又有人说第八会是后时说。以彼文中有鹙子等五百声闻。并后时度故。此等所判恐不顺文。
以初七日定不说法故。十地论言。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行因缘行故。既言思惟明知非说法。设有救言。只不说十地。非不说余法者。则不得言思惟也。下论又释。为显己法乐是故不说。故知初七日定非说耳。又第八会亦非后时。何得于一部经前已说半。中说余经。后方更续。岂令佛无陀罗尼力不能一念说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