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火!”睡梦中突然听见淑敏惊叫一声,她紧紧地抓住熟睡的宪峰。
新婚使他感到幸福甜蜜,同样也会疲惫不堪,他睁开忪惺的眼,“腾”的一下从床上跃起,一把抱住淑敏,像哄小孩一样慰藉着怀里的爱妻:“没有,哪有火呢?你看,静静的北山沉寂在一片朦胧的黑夜之中,是远处的路灯射出光芒,映在城市林立的建筑物上,由于光的作用,产生出一种条件反射,使你也产生一种幻觉。你看看,这天是红的,地也是红的,你的脸上也不同样有红的光泽么!忘了吧?过去了20多年的事。”宪峰说完,深情地亲吻着妻子发烫的脸颊。
“连长、连长,团部有紧急通知!”外里传来文书惊恐的声音。
“念!”
“司令部命令:迅速组织全连官兵,赶往长乐县城,据可靠消息有一商场失火,急需人力支援,刻不容缓。此令。团长:明亮。”
“是!吹紧急集合号。”孔宪峰麻利着装欲与新婚妻子吻别。
“走,要去我陪着你去!”
“军令如山倒,火场如战场,此时此刻容不得你儿女情长。”孔宪峰没作任何解释,带着全连向长乐县城奔跑。
孔宪峰走了,她站在北山山头望着丈夫奔去的方向,泪珠儿染湿了军装,在关键时刻我怎么能阻上丈夫的行为呢?他是军人,军人意味着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不是的,我黄淑敏再也经受不起矢去亲人的折磨,她的双眼被泪水浸泡,她不敢回忆往事。
江西有个偏僻的小县——武宁。坐落在万山崇岭之中。山既是财富,也是水火的万恶之源,每年这里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几千年的撞击,几千年的涤荡,多少生灵惨遭灭绝,多少百姓无辜献身。苦难的武宁人哟!祖祖辈辈围垦着贫穷的山脊,过着与世隔绝的“井蛙”生涯。难道山里人就没有欢乐,就没有爱情,就没有五彩缤纷的遐想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奢望。只要是人,应该是有的。
民以食为天,过惯了穷日子的武宁人对现有的一切已经满足了,他们认为,新社会要比旧社会优越得多,衣能遮体,饭能饱肚,可见,这里的农民兄弟对生存的要求是何等低的满足。
1964年春,怒放的杜鹃花盖住了山的丑陋,憔悴的山峰以轻歌慢舞的姿态,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原福州军区少将副司令员朱绍清。他身背背包,脚穿草鞋,来到了武宁山区。他站在横竖看不顺眼的街心,千思万绪,怎么也没有想到解放了15年,这里还是这样的穷。他对县里领导说:我不走了,我要和这里的人民群众一道寻找穷的根源,彻底改变穷的面貌。老将军果真留下了,在一年时间内,他走遍了武宁的山山水水,在海拔3000多米的深山老林访贫问苦。他的胸际里绘出了一幅搬迁县址,开通汽渡,发掘煤矿,蓄洪筑坝的宏伟蓝图。他多么希望自己能亲自和山里人一道改天换地,脱贫致富。由于前线战备紧张,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武宁。武宁的百姓是有感情的百姓,他们排着长队拱手相送,挥泪话别:老首长,领导我们干吧?我们武宁人有着同样的智慧,有着铁一样的肩膀,火一样的热情。
老将军的夙愿现实了。
1969年冬,一场“战穷山治恶水,誓将武宁变粮仓”的战斗打响了。成建制的民兵连、营云集在干楼村的龙峰山下安营扎寨。简易工棚如山花烂漫,繁星点点。沉睡的山岗沸腾了。
人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忘记了饥饿疲倦和劳累,车轮滚滚,炮声隆隆。啊!勤劳的武宁人,你并不贫穷,而是富有。
历史永远地记住这难忘的一页,一个创造英雄的日子:1969年12月20日。
“县里来放电影罗!”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十里乡亲。火把、松油灯,从四面八方汇涌到电站工地。人如潮、灯如海。一位瘦小的女人拖扯着身边的嘟、来、咪,兴致勃勃地与赶场的村民打照面。“汤书记好!”
毫无疑问,这女人便是干楼村的书记:“干楼民兵连靠左侧。”
值班班长黄剑华瞪了妻子一眼:“你在这里逞威风,回家还不是听我的。”黄剑华调整了队形,按规定的位置坐下。
战火、炮声、号角、扣人心弦的画面,《英雄儿女》中的故事情节,把观众的情绪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中朝人民友谊万岁!”的口号此起彼伏。也许山里汉子容易激动,感情特别丰富。
“火!”嘶人心肺的喊声。
顿时,电站备料库和工棚的上空,浓烟突起,火光冲天,一阵热浪扑来,一团火球闪过。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火情吓得不知所措,呼儿唤女地乱成一片。灾难降临了。
黄剑华,48岁的黑大汉,一对浓眉虎眼,满脸络腮胡,地道庄稼人。他没加任何思索,迈开双腿和另外三名民兵朝失火点疾跑。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呻吟。黄班长冲进火海,用力推出被困的楚民,又奋不顾身地背起姚家奶奶,“剑华,我孙儿春生和你家四狗也在里面,快,快。”姚家奶奶说。
亲生骨肉在烈火中烤炙,可怜天下父母心,黄剑华紧锁眉头,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再次钻进无情的火网。烟火弥漫了他的双眼,他凭着感觉在寻找,在喊叫:“春伢,你在哪里呀?”
“华叔,我和木崽都在。”
“四狗,我的四狗呢?”呼呼啦啦的火淹没了剑华的声音。火在燃烧,火在延伸。一个英雄的形象已在龙峰的山巅屹立。黄剑华抱起春生和木崽离开了。火的威胁。这时,一股强大的旋风卷起丈高的火焰,把火舌转向另一个方向,数百个工棚,变成一片废墟。谁!火堆里还有一个生命在蠕动,天啦!他是我的四狗哇!难以忍受的肤体痛苦,酷似乱箭穿心。黄剑华咬着牙在灼热的焦土上爬行,一道血迹,一条血路。
黄剑华倒下了,他和另外三位战友,一共救出了13条生命。他的身边陪伴着体无完肤的四狗子。也许他原谅了父亲,也许他理解了父亲。
“爸,爸,你醒醒,弟弟,我的弟弟呀14岁的女儿淑敏嘶喊着,抚摸着两具干枯卷曲的尸体。她似懂非懂,对死得概念她认识的太浅薄。只知道爸爸带着四狗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再也不回家了。但是,爸爸和弟弟去得好痛苦,好寒碜呵!
风哭泣,武宁哭泣,天地在嚎啕;姚家奶奶哭干了眼泪,叫喊着剑华的名字,咒骂苍天无眼:“留我老婆子干什么,我替你走,剑华,我替你走啊!春生、木崽、楚民跪下,跪下,向你华叔叩头,叩三个响头!”
只有一个女人没眼泪,她叫汤胜娇。她从容不迫地理了理短发,向周围的群众发出号令:“干楼民兵连回工地,人死犹在,你们的班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你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剑华没有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
敬仰的目光;惊愕的目光。进发出群体的声音:“书记放心,我们干楼人,决不为班长丢人。”
天初亮,红霞象一条条舞动的彩带,从天边一直慢慢升空。黄淑敏仍站在北山顶上,腑视那条通往县城的小间小路。我从小就失去父亲,一脸络腮须的父亲,如今的龙峰发电站,群山倒影,碧波荡漾,楼阁栉枇,鸟语花香。这里也是黄剑华长眠久睡的地方,一条小溪从他墓前缓缓流过,参天翠柏犹如威武的卫兵,守护着烈土的英灵。武宁县人民政府树立的“黄剑华烈土之墓”丰碑,气贯长虹,浩然矗屹。龙峰,结束了无电的历史;龙峰,结束了靠天
吃饭的历史。每逢清明节,思念的人们,总会从山顶上采回又大又鲜的映山红放在英雄的坟头,告慰忠骨,缅怀烈士。难道无情的烈火会让再一次。她不敢想,只有泪水从她的心窝窝往外冒,无止境地流哇流!
一阵歌声,一阵嘹亮的军歌从天边滚来,刺破清晨的宁静: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
练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
瞄的准来投呀投的远,
一枪消灭一个侵略者!
从百号人的合唱声中她辩出了孔宪峰皈声音,黄淑敏露出了晨曦般的笑脸,向前,向爱的方向奔跑。
战士们停止了脚步,停止了歌声,齐声大喊:孔海峰,冲!早晨的太阳从彩霞中脱颖而出,照射在北山的山眷,俩人重迭的身影在天然逗灯下旋转。
原来是虚惊一场,由于商场电源起火,一时间浓烟滚滚,长乐的夜空倾刻笼罩在烟雾从中,闻讯赶到的消防队切断电源,及时扑灭火源才免遭涂炭。
孔宪峰接到命令后翻山越岭四公里路程仅花十五分钟。这一仅仅是十五分钟,包含着军人的信念和对国家财产高度负责无畏精神,同样包含着军人妻子的牵挂。
【作者补述】黄剑华等四人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1970年各级组织迅速组成写作专班,《江西日报》不惜版面全版报道,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追认“英雄四民兵”为革命烈士,九江地委追认黄剑华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英雄四民兵》连环画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编写的采茶剧在九江地区公演。
作为烈士的女儿在欢度蜜月之时,对于突如其来的火警,军人的选择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作为既是军人又是妻子的黄淑敏,望着孔宪峰走了,自己站在北山山头望着丈夫奔去的方向,泪珠儿染湿了军装,在关键时刻,我怎么能阻上丈夫的行为呢?我也是军人啊!军人就得有牺牲精神。黄淑敏再也经受不起失去亲人的折磨,她的双眼被泪水浸泡,她不敢回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