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曾经发生过的全城性骚乱,同时为了稳定当地的局面,凌云将原定的任务时间表向后推迟一天。直
到五月三十号上午,他才带领第一分队离开秋城,向着新的目的地进发。
根据新搜集到的情报分析,那个名为兖州共和国的聚居地与第一战区同属共和政体。该政权的辖区虽然
不大,却有着完备的政治结构,民选总统、议会、法院、政党之类的政治元素非常齐全。单从这一点看
,即使是一直在维护国统的第一战区,也会被兖州共和国比成寡头政治。能够在黑暗中坚持自由的人们
理应受到尊敬,但兖州共和国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战区暂时还不能确定,这就需要第一分队前去确认
真相,再根据侦查结果做出下一步的决定。
前往目标方位的路途中,凌云一厢情愿地想到,如果兖州共和国真的是共和体制,那么它应该会像商镇
一样,选择和平回归国家。这样一来,不仅无谓的战事得以避免,还可以为国防军增加可调动的机动兵
力,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扩张计划,以全力应对一年后的严峻考验。
唐正那略带怪异腔调的报告声将凌云从美好的幻想中拉回现实,他抓起手边的LED屏幕扫视一眼,脸上
顿时出现了古怪的表情。按照计算机预测的运动路线来看,不出几分钟,那个奇怪的大家伙就会与凌云
面对面地接触。
搞不清楚是敌是友,凌云立刻命令全员进入战斗状态。越野车停稳后,他派出两个反装甲小组携带“长
剑”型便携反坦克导弹快步跑入临时发射位置,其余的成员也迅速分散开来,将手中的武器一一对准正
在高速奔来的人形机器。
那个奇特的机器身高3米,粗壮的躯体由喷满迷彩伪装的防弹装甲构成,整体的外观设计明显脱胎于人
类的身体结构,很像科幻作品中的战斗机器人。大怪物那很有力量感的钢铁双臂下,赫然装有两挺六管
加特林机枪,此外,它的身上还有几道圆弧状的凸起,从外观看,很可能是便携式飞弹的保护壳。
机器人的奔跑速度堪称风驰电骋,双方的距离很快被它拉近到两千米,而分队的两个反装甲小组也将抗
在肩膀上的长剑飞弹对准了机器人的身躯。一旦接到射击命令,他们可以在几秒钟内令机器人停下飞奔
的脚步。
凌云不能确定机器人的真正来意,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判断。带着六管机枪和便携导弹的钢铁巨人,总不
会是来请自己喝茶的。考虑到此点,凌云很干脆地向第一反装甲小组下达发射导弹的命令,没有一丝拖
泥带水。
早已做好射击准备,张柱国于接到命令的一刹那向后压下发射扳机,一股强大的气流随即自发射筒的尾
部向后喷涌。在高压气体的强力推动下,长剑飞弹顺利从发射筒内窜入空中,弹体在飞出一段距离后启
动自带的火箭发动机,拖着炽热的火舌冲向仍处于飞奔状态下的机器人。
强劲的火箭发动机推动着长剑飞弹在眨眼间突破音障,以超过音速的极高速度逼近导引头指示的位置。
机器人似乎意识到情况不妙,它笨拙地收住前冲的脚步,企图作出规避导弹的动作。只是,它的雷达反
射信号一直显示在车载战场扫描仪的屏幕上,而先进的火控计算机一直在尽职尽责地将复杂的数据通过
数据链传送给飞弹的导引头,加上长剑飞弹自带的红外引导系统,纵使机器人的速度再提高一倍,也难
逃被击毁的命运。
笨重的机器人刚刚抵消掉向前的惯性,未等它作出有效的闪避动作,长剑飞弹的战斗部即被引信激爆。
采用锥形聚能装药的D5炸药猛然间释放出强烈的能量,将前方的金属药罩在极短时间内融化成一团液体
。这股拥有极高温度的液态金属受到冲击波的猛烈轰击,陡然化身为一股极其危险的金属射流,以极高
的飞行速度猛冲向位于机器人胸腹部的装甲板。
由于D5炸药的成功研发与更先进的金属药罩工艺,体型远比传统反坦克飞弹纤细的长剑导弹反而拥有更
强的破甲能力,它制造出的高温金属射流足可以击穿一千九百毫米厚的标准均质钢板。纵使是主战坦克
最厚的前装甲,也会被这种惊人的破甲能力轻易穿透。
战斗机器人的装甲虽然厚实,但那只是相对于轻兵器而言。实际上,这种人形结构的战斗机器,装甲厚
度远不如外形扁平的主战坦克,它的最终命运,已经成为没有任何悬念的定局。
电光火石间,喷涌而至的高温液态金属流不费吹灰之力地将看似牢靠的复合装甲侵蚀出一个通透的大洞
,穿入战斗机器内部的金属射流依然拥有足够的破甲能力,它粗暴地横扫过位于装甲后方的精密部件,
破开机器人背部的装甲板后透体而出,继续向空中喷洒夺目的光辉。
与金属射流携手而来的超音速冲击波对威武的机器人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拥有极高气压的高温气体肆意
撕扯开高强度的金属肢体,并冲散了结合牢固的关节部位。待那个橘红色的椭圆形火球消失,曾经完好
的机器人已经不复存在,焦黑色的土地上只剩下被这场爆炸抛洒得到处都是的各式零件。
在人形机器被长剑飞弹炸成一堆稀奇古怪的废品后,凌云没有立刻派人上前搜索,分队依旧保持着原地
警戒状态。直到安全得到完全确认,他才带队前往爆炸现场详细查看机器的残骸。
接近被摧毁目标的所在方位,凌云看到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金属碎块散落在一片不大的弓形区域内。仔细
检查过这片垃圾场,他发现了一些疑似人类躯体的有机组织。莫非是有人在这个机器人内部操纵?怀着
这个疑虑,他继续翻看着那些不知是何用途的残破零件。
“老凌,这个机器人应该是某种新式武器,由直线电动机为它的肢体提供动力,能源部分已经无法辨认
,估计是某种大功率发电机。操纵系统不明,我们并未发现类似操纵杆之类的东西,难道是利用神经系
统直接操作?那太科幻了。”从满地残骸中大致归拢出一组配件,谢轩摸着下巴分析道。
打量着地上的破烂组件,凌云疑惑道:“看这东西的技术水平,应当相当高超了。不过,到底是谁制造
的这种外强中干的高级玩具?老谢,你看它的装甲强度,只能防御轻型武器和半个世纪前的火箭弹。哪
怕是三十年前的反装甲飞弹,都可以轻易摧毁这个华而不实的机器。这玩意的身材还造得这么高大,不
是成心想挨导弹吗?也许是制造它的组织精通科技不谙军事?所以才白白搭上一条人命和这部机器?”
同样困惑不解的谢轩好像抓到了思路,他试探着猜测道:“莫非,这就是罗伯特海因莱因在星
船伞兵里写的动力装甲实际投产型?”
凌云点头赞同了动力装甲这一推测,他失笑道:“这星际时代还没到来,动力装甲倒先出场了。不过,
这玩意看来没什么实战价值,只能吓唬吓唬没有反装甲武器的散兵游勇,碰到正规部队,来多少个都不
够打的。照我看,要制造这么一台机器,所花的钱足够买上百具长剑导弹,而且这东西远没有坦克实用
,简直就是拿钱打水漂。”
谢轩也对这个高科技玩具大摇其头:“即没有坦克抗打,又没有低矮的外观,在平原地形根本就是空军
的活靶子,就算这东西装备上主动防御系统,也躲不开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它本身的结构又无法装
备大口径火炮,只能依靠便携飞弹发起攻击,比起速度超过三倍音速的脱壳穿甲弹,导弹的飞行时间还
是太长了。
其他地形的作战恐怕也不行,看这玩意的外形,脚底对地面的压强太大了,对地形的适应力好不到哪里
去,轻装步兵走不过去的地方,它更过不去。就算能够勉强在山地作战,这么庞大的机器,根本躲不开
战场扫描仪的全方位探测,仍然是反装甲武器的活靶子。虽说,铁制武器刚出场时,性能不如工艺成熟
的青铜武器,但是军事史上也曾出现过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兵器……搞不好,这种动力装甲只能用于星
际时代了,把它的整体结构瘦瘦身,用来背氧气筒还是可以的。”
想想未来的先进科技,凌云撇嘴道:“估计它也只能用来背氧气筒了,军事上的价值恐怕有限。天文学
家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宇宙的范围到底有多广,仅仅一个银河系,就有数之不尽的星球可以开发,谁会神
经到为了几个行星开启战火?就算真有那种反社会人格的战争狂人,外太空的战斗也足以决定胜负,根
本不需要打地面战。星际时代的太空舰队足以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摧毁星球表面的军事力量。再者说来,
能开发出超光速飞行的科技水平,应该也可以改变一个行星的运行轨道,他们完全可以把不适宜地球生
物生存的行星移动到相应的轨道,制造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居住行星。这样一来,动力装甲可能连背氧
气筒的功用都没了。”
对动力装甲项目泼完冷水,凌云又设想道:“这种动力装甲虽说无实战价值,不过我们倒可以借鉴下它
的优秀设计。如果把它的驱动部分进一步小型化,那些搬运货物之类的体力活可就省事多了。我们还可
以缩小这玩意的体积,再将操纵系统改成无人操作,这样应该有点用处,至少可以在某些危险场合代替
轻装步兵……”
就在凌云和谢轩否定动力装甲实用性的同时,一名身穿迷彩服的斯文人也在便携电脑中输入此次测试任
务的总结:01未发一弹即被敌方以反坦克导弹摧毁,实战显示动力装甲项目暂时无法应对反装甲武器的
威胁,建议加大对便携激光武器与主动防御系统的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