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一后的行走中,一辆4.0升排量的豪华轿车从两人身旁驶过,又礼貌地停在了清晰的斑马线前,非常友好地让行人先穿过公路。看着这非常不符合极权主义社会中特权阶层应有行为的一幕,凌云的视线先从左向右扫过高处,再从右向左看完低处,他发现有五个手持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工作人员分散在各处,正努力地用手中的器材留下这令人感动的一幕。
感到自己碰到了滑稽喜剧的拍摄现场,偷偷捕捉完车内人员的信息后,凌云和谢轩快步离开这个可笑的路段,来到一个风格独特的餐厅内。刚从门口进入,凌云就赫然发现一个巨大的相框挂在正门对面的墙壁上,大幅照片的旁边用工整的大字体提醒顾客,国际教山河分部的首脑分子曾经和蔼地在这家餐厅用过餐,还平易近人地与餐厅的老板合过影。
餐厅的老板深谙奉迎之道,大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标语牌,就连平整的天花板上,也垂吊着歌功颂德的各色旗帜。从“国际教万岁”、“国际教是救世主”、“沦陷区民众热切盼望国际教前来解救自己”之类的呓语中穿过,凌云和谢轩在一张桌子旁落座,准备碰碰运气,如果恰好有使徒前来用餐,他们就可以顺利地捕捉到神罚高级成员的身份识别信息。
这座城市的居民似乎都处于监视与自我监视中,在大厅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内,几架摄像探头正在悄悄捕捉着顾客的一举一动,防止有对国际教不利的阴谋在此产生。随便点了几道菜后,凌云顺手从桌子旁的挂架上抽出一份报纸,打算体验一下山河城的风土人情。
报纸的首版印着《山河日报》四个大字,下方那排2017年5月11日的日期告诉读者,他看的是当天的最新消息。这份立场鲜明的国际教报纸模仿了核爆前的严肃媒体,分为当地版、国内版和国际版三个主要类别。视线向下飞过,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成功吸引了凌云的注意力。
这个骇人听闻的《国防军惨无人道,反动政府疯狂屠杀平民》的黑色大标题下,报道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凶残暴行,而且与凌云和第一分队有关。撰写新闻稿的记者用尖锐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在榔头城发生的惨案: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国防军悍然出动空军轰炸位于榔头城郊外的旅游景点,造成上万名无辜平民死伤。
令人义愤填膺的文字旁,还用彩色印刷技术附上了几副现场照片,残缺的人体和巨大的弹坑让人忍不住痛骂国防军的残忍和冷血,一副特写照片上的小女孩更是引起了读者对死难平民的同情和对反动政府的痛恨。
根据照片底部的说明,这名混杂着迷茫、孤独、无助、恐惧和哀伤眼神的小姑娘,其家人不幸死于这场灭绝人性的空袭中,留下孤苦伶仃的女孩独自忍受丧失亲人的痛苦。看来这名记者很懂得利用人们的心理,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看到这一幕,都会对残暴的国防军恨之入骨。
在文章的最后,记者还言辞激烈地发表了谴责性评论,他用事实说明国防军是一支邪恶的武装力量,而现存政府则是一个腐朽的、疯狂的暴政机构,他呼吁读者团结在国际教的领导下,共同对付人类公敌——暴虐的国防军和残忍的反动政府,他还严肃地告诫国防军军人,不要再为独裁者卖命,不要成为独裁头子谢笠的私人打手,如果能够弃暗投明,广大的人民还是欢迎起义者的。
熟知轰炸行动内情的凌云津津有味地看着这篇毫无事实依据的报道,看完之后,他将头版递给谢轩,悄声道:“老谢,我们上报纸了,这名记者的笔法很强,要不是那次空袭我也有份,说不定就率部起义前去投奔正义的国际教了。”惊讶地浏览完头版头条的报道,谢轩不可思议道:“这记者是怎么想出来的,竟然连细节都写得这样清晰,就跟他亲眼看到的一样。一万人伤亡?整个榔头帮加起来也没这么多人,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
继续翻找着有价值的线索,凌云低声道:“这就是宣传,看来这个国际教有不少宣传战人才,值得我们注意。单论宣传战,我们不一定能打赢这些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好在我们有正规军,不怕跟他们打嘴仗,只要我们能够彻底歼灭国际教,到时没人肯再为这个崩溃的组织卖命。”
谢轩显然想得更多,他小声道:“老凌,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宣传战的威力很强大。任由他们搞下去,相信这些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很可能我们刚刚消灭国际教十万军队,他们马上又武装起二十万来,越打越多。我们的内部也可能会出问题,说不定战役正打到关键时刻,就有军官带着部下去投奔光明使者,造成全线崩溃。”
谢轩的推断让凌云想起了遗忘已久的心理学课程,他色变道:“老谢,还真有这个可能,光是控制区内民众的压力,我们就无法承受。看来,情报局又有要操心的事了。咦?”摊开的报纸上,另一条充满爱意的标题印刷在坚韧的纸张上:“爱心使徒为平民让路。”
这条拍马屁的报道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高级干部:国际教的一个同盟军在山河城的常驻代表不顾自己时间紧张、公务繁忙,在赶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的途中坚持让司机为过马路的行人让路,并在事后严肃批评了司机的自大心理,关心百姓的使徒要求目无群众的司机要时刻将人民放在心里,事事为他们着想,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平民之上。
感人的文字报道旁,还配发了几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到一幅幅感人的场景:尽管使徒的时间很紧张,但为了行人的安全,仍然让司机停车;司机不想停车,遭批评;群众认出使徒,主动为其让路,但使徒仍然坚持行人先过马路,并声称自己享受着在市内驾车的特权已经很不安了,如果不是为了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大众,他宁可与行人一起步行……
在报道的结尾处,记者将使徒的美好情操归结于国际教的熏陶,还将这一高尚举动与国防军的残暴不仁作比较,进而发自肺腑地表示,只有国际教才能拯救全人类,为了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安宁,必须推翻国防军的残酷统治,哪怕是付出巨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
看到那副清晰的使徒照片,凌云如获至宝,他悄悄将此人的面部特征存入战场扫描仪,随后继续翻看报纸,试图找到更多的照片。在国内版上,一条醒目的标题再一次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独裁头子谢笠和凌宇的腐朽生活》,极能吸引眼球的标题下,详细描述了国防军的最高掌权者谢上将和凌上将的种种令人不齿的行为。这两名独裁头子在平民无法果腹的状况下,天天享用着各种高级食品,他们甚至还专门派海军到东北地区为自己捕捉肥美的大马哈鱼,出动空军到泰国采摘营养丰富的金丝燕窝,发动陆军围猎鲜美的野鹿……
除此之外,两名独裁头子还有着种种令人鄙视的爱好,例如猥亵女童,强迫女服务员为其提供性服务,甚至还妇女。文中的种种恶行被作者描写得入木三分,撰文的记者甚至还绘声绘色地提供了猥亵女童的细节,声称独裁头子在地下建了一座秘密宫殿,专门用来关押小女孩,总计已经有上百名可怜的少年儿童惨遭这两人的毒手。
为了维持这种萎靡的生活,这两个大独裁者竟然把国防军变成了私人卫队,他们把亲属安插在重要部门,例如毫无军事才能的凌云居然当上了第一师的师长,而智商低下的谢轩掌握着七十四师的权柄,愚蠢无比的谢韫当上了特务头子,专门对付对独裁不满的正义人士……
与之前的报道相同,详尽的文字旁搭配着清晰的彩色照片,没有良心的记者在最后呼吁国防军军人不要再做谢家王朝的看门狗,勇敢地与谢家王朝决裂,投奔正义的国际教,为解放人类的伟大事业共同奋斗……
哭笑不得地看着照片上的胖子,凌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腮部,嘀咕道:“我身上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肥肉呢?”他忍住撕碎纸张的冲动,在心底把写文章的记者问候了十几遍,继续翻看着没有一点真实内容的新闻报道。
在这份只有日期没有造假的印刷品内,凌云发现了一个关于公审大会的通告。通告中用耸人听闻的文字报道了一名顽固的有神论者,拒绝接受正确的世界观,坚持落后的迷信思想。由于此人试图污染纯洁的国际教教众,所以山河城将于5月11日下午2点在国际广场召开公审大会,审判这一迷信工作者的反动罪行。根据通告旁的数字说明推测,这场公审已经预告了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