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了宋朝,一轮圆月将整个山峰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赵紫云找了块平整地撑起帐篷,休息一晚。
第二天清晨,装扮一新的赵紫云向县城赶去,相信就算郭班头和那狗屁卢少爷站在自己面前估计也认不出。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城门口的卫兵朝赵紫云多看了两眼,毕竟一身儒装打扮的书生这么大的背包有些显眼,而且与这个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没上前盘问,毕竟大宋已经百年无事,山贼流寇奸细什么的也不会到江宁来。
赵紫云先去质库,这次他不敢拿出玻璃瓶来,只用两个地摊上买来的玻璃镯子,换了五贯钱,沉甸甸的,古人用钱还真麻烦。
解决了经济问题后,找了间客栈。
“客官,您里面请,敢问您是打尖儿呢,还是住店?”殷勤的小二搭着条布巾上来打招呼道。
“先来间客房,要干净敞亮的。”赵紫云打量了下古时候的客栈,上下两层,楼下门口有个柜台,站着个掌柜,拿着笔估计是在记账,铺放着七八张方桌,清一色长条凳,木质的楼梯,上面估计是客房。
“好嘞,天字一号房,有客到,客观,您里边儿请。”小二唱了个肥喏,前头领路。
一间不大的房间,约莫十多个平方,一张带有帐子木床,靠背木椅,小圆桌,一个茶壶几个杯子,虽简陋,但还算干净。
赵紫云随手扔出两个大钱,小二麻溜的接住道:“谢客观赏,您有啥吩咐尽管说。”
“打听点事儿,你知道上个月衙门里是不是抓了个江洋大盗还有一个小姑娘。”赵紫云知道客栈里三教九流,小二往往有很多消息渠道。
“这事儿您问我就问对了,咱有个堂兄就在衙门里当差,听说是个丫鬟伙同江洋大盗里应外合偷了卢员外家的宝物,被卢家少爷给当场抓获。就是上个月的事儿,好像第二天就让那丫鬟过堂,上了刑,那丫鬟抵死不招,后来知府老爷气不过,让她除衣受刑,那丫鬟气性大,一下子就咬了舌头没救得回来。真可惜了这么标致的小娘,那白花花的屁股,啧啧。”
“嘭。”赵紫云咬牙切齿的一掌拍在茶几上,茶水四溅。
“客官息怒,您认识那丫鬟。”小二作揖问道。
“不,不认识。好了,有事叫你。”赵紫云把小二轰出去后,关上门,狠狠的锤在了门柱上,自己还是来晚了,二丫青春活泼纯真无邪的样子仿佛就在自己面前,是自己害了他们。既然已经不可挽回,那就为他们全家报仇,还他们一个公道。上天既然给了自己这个机会,那就替天行道。
赵紫云在房间里休息了下,先要熟悉熟悉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走到楼下,喊小二,叫上两份小菜,一壶酒。
此时还块到晌午,客栈里食客渐渐多了起来,有书生,有商贩,也有江湖人物,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聚在一起,无事不谈。
“知道么?前江宁知府王介普认参政知事了,创办置三司条例司,推广变法,一扫百年积弊,看来大宋中兴,指日可待啊。”书生甲道。
“我看未必,王介普大才,文章作得极好,负天下盛名三十载,那是大家都佩服的。但虽有新政,自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青苗法,现在衙门里居然在城里也让大家借青苗钱,又不种地的,借青苗钱干嘛,白付那三分的利息。”书生乙不以为然道。
“两位仁兄,在下有礼,不介意共饮一桌么。”赵紫云移到两书生桌前喊小二道:“小二,给这桌上两拿手好菜,再来两壶酒,算我帐上。”
“客气了,这位兄台好面象,好体格,如此健硕倒像是北方人。”
“哪里,在下痴长些蠢肉而已,刚听闻二位兄台高论,心中仰慕,冒昧打扰,敢问二位高姓大名。”赵紫云施礼道。
“一点浅薄之见,不敢当兄台缪赞。在下李文,字子卿,这位是秦观,字少游,敢问兄台名讳?”李文介绍到。
总算遇到这个时代的名人了,秦少游,著名的文人,词写的极好,苏门四学士之一,有机会让他引荐苏轼,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这个时候应该在开封府做官吧。
“在下诸葛明,字天机,与二位一见如故,不如把酒畅谈如何。”赵紫云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