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风论治
(雷头风附)风邪上干,新感为头痛,深久则为头风。其症头巅重晕,或头皮麻痹,或耳鸣目眩,眉棱紧掣。旧素有痰火,复因当风取凉,邪从风府入脑,郁而为热为痛,甚则目病昏眩。头风不治必害眼。当分偏正、左右、寒热、气血治之。痛在正顶,多太阳经风郁,宜川芎、羌活、蔓荆、苏叶等散之。太阳经从额至颠,络脑后也。痛在左右,多少阳经火郁,宜甘菊花、丹皮、山栀、桑叶、钩藤等发之。少阳经从头角下耳,及耳之前后也。痛偏左为风虚,宜川芎、当归、防风、薄荷。痛偏右为痰热,宜苍术、半夏、黄芩、石膏。气虚者为劳,补中益气汤加川芎、天麻。血虚者善惊,四物汤加薄荷、白芷。热痛者恶热,消风散。冷痹者畏寒,追风散。
寒热久郁,发时闷痛,欲绵裹者多痰,二陈汤加酒芩。荆芥、川芎、薄荷、石膏、细辛。风兼热者,茶调散、菊花散。寒挟湿者,导痰汤加苍术、白芷。痛连齿龈者,钩藤散加荆芥、薄荷。痛掣眉棱者,选奇汤。鼻流臭涕者,芎犀散,或透顶散搐鼻出涎。脑后筋掣者,钩藤、荷叶边、连翘、苦丁茶、甘菊。气上攻痛者,全蝎散。年久不愈者,乌头、南星末,葱汁调涂太阳穴。妇女血分受风者,养血祛风汤。其有因胆火上逆、为晕痛,治宜泄热者,用羚羊角、生地、丹皮、甘菊、苦丁茶、嫩桑叶。因肝阳乘胃,为呕吐,治宜熄风者,用茯神、甘菊炭、钩藤、半夏曲,薄荷、山栀。因肝阴虚,内风动,治宜滋液者,用复脉汤去参、姜、桂,加鸡子黄、白芍。因暑热上蒙清窍、治宜清渗者,用石膏、荷梗、薄荷、羚羊角、通草、苡米。因阴伤阳浮,齿痛筋惕,治宜镇摄者,用阿胶、牡蛎、生地、人参、白芍、钩藤。因内风头痛,泪冷目昏,治宜润养者,用杞子、首乌、茯神、白芍、柏子仁、甘菊炭。头脑鸣响,状如虫蛀,名天白蚁者,茶子末吹鼻效。头多白屑作痒者,零陵香、白芷煎汁,入鸡子白搅匀敷。雷头风肿痛起块,憎寒壮热,脑震如雷鸣者,清震汤、解雷汤。雷头风病在三阳,不可过用寒凉重剂,诛伐无过,河间立清震汤。脑风项背怯寒,脑户穴冷者,神圣散。首风因于新沐,汗多恶风者,川芎丸、白芷丸。余参头痛门治。
头风论治
头风脉候
浮为风,紧为寒。浮滑为风痰,洪数为风热。阳弦为头痛,细而坚为湿。弦而涩为气虚,芤为血虚。滑为痰厥,头痛脉急短涩者死。凡诊寸脉短者头痛,寸口紧急,或浮或短或弦,皆主头痛。
头风论治
附方
〔气虚〕补中益气汤、见一卷中风。
〔血虚〕四物汤、见一卷中风。
〔热痛〕消风散、见二卷失音。
〔冷痛〕追风散、炮川乌、石膏、炒僵蚕、荆、防、芎、草(各五钱)、天麻、制南星、白附子、羌活地龙、全蝎、白芷(各二钱半)、乳香、没药(各一钱二分)、为末,每服五分,茶调下。
〔痰痛〕二陈汤、见一卷中风。
〔风热〕茶调散、见一卷伤风。
〔风热〕菊花散、甘菊花、旋复花、防风、枳壳、羌活、石膏、蔓荆子、甘草(各一钱五分)、姜(三片)〔痰湿〕导痰汤、见一卷中风。
〔齿龈〕钩藤散、钩藤、陈、夏、防、苓、参、草、麦冬、石膏、甘菊、或加生地、荆芥。
〔眉棱〕选奇汤、防风、羌活(各三钱)、黄芩(一钱)、甘草(八分)〔臭涕〕芎犀散、川芎、朱砂、石膏、片脑、人参、茯苓、炙草、细辛、犀角、山栀、麦冬、阿胶〔搐鼻〕透顶散、细辛(二茎)、瓜蒂(七个)、丁香(三粒)、糯米(七粒)、冰片、麝香(各一分半)研匀,用豆许,随病左右搐鼻,出涎即愈。
〔气攻〕全蝎散、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二个)、五倍子(五钱)为末,酒调摊贴太阳穴。
〔血风〕养血祛风汤、芎、归、荆、防、羌、辛、地、夏、草、本、石膏、旋复、蔓荆(各五分)、姜、枣〔滋液〕复脉汤、见一卷中风。
〔雷头〕清震汤、升麻、苍术、荷叶(各四钱)〔雷头〕解雷汤、落帚子(三钱)、升麻、川芎、苍术(各一钱)、先煎荷叶水,加姜,再入药,煎七分服。
〔脑风〕神圣散、葛根(半生半炒)、麻黄、细辛、藿香、等分为末,薄荷荆芥汤下。
〔首风〕川芎丸、川芎(四两)、天麻(一两)、蜜和,每作十丸,以一丸细嚼,茶酒任下。
〔首风〕白芷丸、新白芷不拘多少,挫细,以萝卜汁浸,晒干研,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细嚼,荆芥汤下,一名都梁丸。
头风论治
雷头风脉案
薛、憎寒发热头痛,脑如雷鸣,一夕顶发块、甚多,延及项后,都成疙瘩。俗医以为外症,用敷药罔效。
诊其脉浮大,审知为雷头风,按东垣先生论此症状,类伤寒,病在三阳,不可过用寒凉重剂,诛伐无过,故刘河间立清震汤治之。用升麻(三钱)、苍术(米泔浸,炒,四钱)、青荷叶(一枝)、薄荷(三钱),如法,二服立消。此痰火上升,故成结核肿痛。用苍术除湿痰,薄荷散风火,升麻、荷叶引入巅顶,升发阳气,自得汗而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