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言行举止,首先应该平心静气。
恣意妄为即便成功,也不单礼法所不能容纳,就是自己有所悔恨,也没有办法克制自己。善于爱他人的人,就不会使之恣意妄为纵欲,善于自爱的人,也不会使自己恣意纵欲。
当真理与自己的欲望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像身经百战的战士那样。九死一生而坚定不移,百曲千折而勇往直前,那么又有什么能够战胜自己呢?怎么能够让自己理智堂堂的主宰,却作为欲望的奴仆呢?如果从内心就屈从欲望的左右,那么还有什么作为呢?
有人问秘密时:“希望告诉我老实话!”我笑道:“我的内心有不可隐瞒的本来心愿,对外不能欺骗天日,对于本人不掩盖是非,对于社会有众人的公论,一旦有了不实在的地方,就会对不起这四个方面。哪里能够以虚伪的言词来诓骗学生呢?”正人君子沐浴身心进修品德,应该使痰溺都成为温香暖玉,这样才是修养很深的表现。倘若灵台上有一点污秽肮脏,就像瓜蒂一样,一旦吃进去不呕吐干净就不能停止,怎么能够有一点留在里面呢?像这样的话,就会清静身心,陶冶情操了。
与其抑制暴虐的怒气,倒不如颐养平和的心情;与其限制过分的恩惠,倒不如杜绝非外的企望;与其事后加以厚泽√倒不如事先淡薄为好;与其服用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倒不如坚守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猥怩繁琐,就会产生厌恶的性情,应该奋发坚守忍耐的力量;柔和浓艳,就会产生粘惑的心情,应该奋发摆脱;坎坷冲突,就会产生随波逐流的心情,应该奋发坚定的信念;在长途跋涉时,就会产生疲惫衰歇的念头,应该奋发振奋精神努力向前;急切疲劳时,就会产生苟且的心理,应该奋发严谨慎重的精神。
进入道德修养的境地,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有恒心就不会急于求成,就不会犯拔苗助长的过失,逐渐达到神圣的境地。因此天地的运行总是恒常不变的。每年一定是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分毫也没有多少,没有缓急的时候,万古长存,万物各有所得。如果没有恒常,一切都不会成就。我最没有恒心。古人说:“有勤劳的信念,就没有遥远的路途。”只有人战胜路途,而没有路途战胜人的道理。
正人君子在四个方面应该真切:真心、真口、真耳、真眼。真心,就是没有狂妄的念头;真口,就是没有闲言杂语;真耳,就是没有邪诞的听闻;真眼,就是没有错误的见识。
愚昧的人嘲笑的事情,正是聪明的人感到疑惑的。聪明而表现为愚昧,就是大智若愚了。《诗经》有“靡哲不愚”,从而得知没有愚昧就不成哲人了。以精确英明的见识,坚持自己的信念,运用奋发的力量,就可以达到金石可穿的境地,还有什么难以办到的事情呢?还有什么难以造就的神圣呢?如果一个人一生中都碌碌无为,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这就是没有志气的缘故。
如果一个人故意彰扬自己的善处,就必定有邪恶的地方想要掩饰。君子不彰扬仁善以免有损品德,不掩饰短促以免养成恶习。
我每天都有过错,然而自信过错发自内心,就像清水中的鱼一样,一有发现就立即加以避免,所以使其不能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心中的是非,原本是有所感觉的。然而为什么又常常犯过失呢?这只是因为身心的修养不够坚定的缘故。
刚刚做了不仁善的事情,怕的是因此而沾污了名声,这是顾虑外界的念头,然而只要能够瞒得过他人,一有机会还是要做那种事情;刚刚做了不仁善的事情,怕的是沾污了身心,这是为了自己的缘故,即便他人不知道,或者被他人所疑惑诽谤,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因此说在大庭广众之下欺骗容易,在居家行止时欺骗自己就很难了;在居家举止欺骗自己容易,而欺骗自己的心就更难了。
人们之所以整日没有任何进步,就是在于抱怨尤咎的缘故,全没有自己的反省。圣贤的学问,就在于自我反省,自我自责,这种反省自责没有限制,也没有尽头。如果自己反省自责之后,尚有他人的评价,而没有怨恨尤咎的理由。况且自己的举动中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怎么敢怨恨尤咎他人呢?所以懂的反省自责的人,决不会怨天尤人;反之凡是怨天尤人者,决不肯反省自责。因此应该自己比照一下,就知道真理正义对待自己是很公平的,只是自己有很多惭愧的短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