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请学稼〔1〕,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2〕。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3〕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4〕。夫〔5〕如是,则四方之民襁〔6〕负其子而至矣,焉〔7〕用稼?”〔8〕91〔1〕种五谷曰稼。〔2〕种蔬菜曰圃。〔3〕小人,谓细民,孟子所谓小人之事者也。〔4〕好,去声。礼、义、信,大人之事也。好义,则事合宜。情,诚实也。“敬”、“服”、“用情”,盖各以其类而应也。〔5〕夫,音扶。〔6〕襁,居丈反。织缕为之,以约小儿于背者。〔7〕焉,於虔反。〔8〕杨氏曰:“樊须游圣人之门而同稼圃,志则陋矣,辞而辟之可也。待其出而后言其非,何也?盖于其问也,自谓农圃之不如,则拒之者至矣。须之学疑不及此,而不能问。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复。及其既出,则惧其终不喻也,求老农老圃而学焉,则其失愈远矣。故复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2〕于四方,不能专〔3〕对:虽多,亦奚以为?”〔4〕〔1〕《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
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2〕使,去声。〔3〕专,独也。〔4〕程子曰:“穷经将以致用也。世之诵《诗》者,果能从政而专对乎?然则其所学者,章句之未耳,此学者之大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1〕〔1〕鲁,周公之后。卫,康叔之后。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孔子叹之。
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始有,曰:‘苟〔2〕合〔3〕矣。’少有,曰:
‘苟完〔4〕矣。’富有,曰:‘苟美矣。”〔5〕〔1〕公子荆,卫大夫。〔2〕苟,聊且粗略之意。〔3〕合,聚也。〔4〕完,备也。〔5〕言其循序而有节,不以欲速、尽美累其心。杨氏曰:“务为全美,则累物而骄吝之心生。公子荆皆曰‘苟,而已,则不以外物为心,其次易足故也。”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2〕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3〕”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4〕〔1〕仆,御车也。〔2〕庶,众也。〔3〕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
〔4〕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然自三代之后,能举此职者,百无一二。汉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
西京之教无闻焉。明帝尊师重傅,临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学;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广生员,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三代之教,天子公卿躬行于上,言行政事皆可师法。技二君者,其能然乎?”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1〕期月,谓周一岁之月也。可者,仅辞,言纲纪布也。有成,治功成也。尹氏曰:“孔子叹当时莫能用已也,故云然。”愚按《史记》,此盖为卫灵公不能用而发。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1〕,亦可以胜残去杀。〔2〕矣。诚哉是言也!〔3〕”
〔1〕为邦百年,言相继而久也。〔2〕胜,平声。胜残,化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上声,去杀,谓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3〕盖古有是言,而夫子称之。程子曰:“汉自高、惠至于文、景,黎民醇厚,几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尹氏曰:“胜残去杀,不为恶而已,善人之功如是。若夫圣人,则不待百年,其化亦不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