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还阳。若面黧舌黑。身如枯柴。一团邪火内燔腑脏。则阴已先尽。何阳可还耶。故见厥除热。存津液之气于什一。已失之晚。况敢助阳劫阴乎。
江苓友《伤寒辨证广注》曰。人身一阴阳耳。而阴阳之根蒂。皆本于肾。好色之徒。两肾受伤。阴虚者多。阳虚者少。阳虚者、命门火衰也。阴虚者、肾中水竭也。凡人入房过度。则精多所遗。所遗之精。
皆为水而属阴。况其作强之时。心火必炽。火炽则水流。水愈流则火愈炽。五内燥热。外复伤寒而病邪热。
两热相交。肾水必枯。其人发烦躁。而舌黑生芒。则就死矣。语曰
、伤寒偏打下虚人者。正此谓也。或曰诚如子言。则是人病伤寒。无所为阴症矣。余曰有之。阴症中寒也。其症乃是阳虚。阳虚之人。命门
火衰。其平日必言语低微。饮食不化。四肢痿厥。腰以下冷。前阴不举。小便清白。此为正气不足。复为寒邪所袭。表里四末皆冷。是为
真寒之症。然亦不全因入房所致。即小儿亦有阴症者。斯恍然于房后不可尽作阴症观矣。据炳章经验所得。风寒感冒于表。食物生冷由胃
传脾。为真夹阴伤寒。若行房后。伤寒身热。其病不从行房而得。无夹阴可言。其治法亦照表症用药。惟伤寒热退新瘥。即犯房事。名曰房
劳复。身热、下体沉重疼痛。大病初瘥。元气精血本虚。
犯房失精。重虚其虚。新邪乘虚而入故身热。败精留于精室。故下体沉重作痛。治
宜扶元清热。化瘀导浊。仍大小便而出。凡房劳复。详明治法。已另补于第十一章伤寒复证条下。本节不复重赘。
【荣斋按】本节(夹阴伤寒)俞氏根据王海藏阴证治例,主张初用“温经散寒”,继用“温补命阳热壮脾肾,”善后用“双补气血调和阴阳”;他认定证因是由于
房事后中寒,所以处治始终以破阴回阳立法。然而早在明末清初之际,喻嘉言、徐灵胎辈,都不同意以“温热峻补”之药来治疗所谓“夹阴
伤寒”(见曹炳章先生按语中),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里更肯定的说∶“惟有发热不是阴证,惟有阴证必不发热。”在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俞氏的治法,它适应证为房后中寒,它现证必不发热。他所述“身热面赤”的证状,是不应当有的;如其有之,便不适宜于“温补”了。王德森《市隐庐医学杂着》说∶“今人于年轻有室之人,一经发热,治之不应,必指为夹阴症,改用附、桂、参、地,大热大补之品
以杀之。不知房劳或遗精之后,感受风寒,亦必由太阳经入,仍属阳邪,其热必甚;兼以躁闷烦渴,尤宜清热散邪,岂可反用热药?若果直
中三阴,则断无壮热之理,必有恶寒蜷卧,厥冷喜热等症,方可用温散;然亦终无用滋补之法。”说理明白,可以作所谓“夹阴伤寒”的治疗指针。
夹哮伤寒
【因】外感风寒。内发哮喘。但有夹痰饮寒哮。痰火热哮之异。寒哮较多于热哮。寒包热哮则尤多。
【证】素有痰饮寒哮。猝受风寒大发者。一起即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喘咳稀痰。喉中作水鸡声。
日夜俯几而坐。不得着枕。胸膈痞满。舌苔白滑。中后满布而浓。素有痰火热哮。猝被风寒外束者。
一起即头疼发热。畏风恶寒。喘咳浓痰。喉中有痰吼声。日夜坐不得卧。面浮睛突。胸前痞塞。舌苔黄滑。中后满布浓腻。
【脉】左弦紧。右弦滑者。风寒夹冷哮痰喘也。左浮弦。右滑数者。风寒夹热哮痰火也。
【治】冷哮痰喘。先用射干麻黄汤。以发表散寒为主。送下冷哮丸(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
、半夏曲、陈胆星、杏仁、甘草各一两、紫菀、款冬花各二两、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生姜汤服二钱、羸者
一钱。)除寒哮以定喘。俟表邪去而哮喘平。即用六君子汤。扶正气以涤饮。外用冷哮涂法以除根。(白芥子、延胡索各一两、甘遂、细辛
各五钱、共为末、入麝香五分杵匀、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去之。十日后涂一次、三次病
根去矣。)热哮痰喘。先用白果定喘汤。以宣气豁痰为主。
口噙清金丹。除热哮以平喘。若表邪去而喘未平。继用导痰汤加旋复、海石、苏
子、白前。肃肺气以除痰。终用加减玉竹饮子以保肺。总之哮喘一症。寒包火为最多。遇寒即发。饮冷亦发。虽亦有感温暑而发。初治必
兼辛散。开发肺气切不可纯用寒凉。使痰壅肺闭。猝致闷毙。惟见胸突背驼者。
必为痼疾。不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