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痞伤寒
一名伤寒夹痞结)【因】素有痰结成痞。或有气聚为满。猝感风寒。引动宿疾而发。或先由气食相搏。或先由气血互结。后感风寒而成。若由风寒犯太阳经。
初治先当发汗。早用下药。每成痞满。
【证】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胸膈痞满。满而不痛。气从上逆。甚则发厥。不语如喑。或胸满而兼痛。或胁满痛。或腹胀疼。舌苔白滑。甚或白滑而浓。或前半无苔。中后白腻而浓。
【脉】左浮紧。右沉弦。或沉涩。或右寸关沉滑。或弦急而滑。皆伤寒夹痞结之候也。
【治】先用理气发汗。香苏葱豉汤加枳、桔。或用十味流气饮。(制香附、苏叶梗各钱半、枳壳、橘
红、姜半夏、川朴、赤苓各一钱、桔梗七分、广木香五分、炙甘草三分。)表散外邪。畅其气以宽痞。
若胸膈不宽。寒热似疟者。轻则柴胡枳桔汤。重则柴胡陷胸汤。气食相搏者。神术汤加减。气血互结者。
清肝达郁汤加减。怒郁不泄。昏厥不语者。先用通关取嚏。次用仁香汤去丁香、白蔻。烊冲紫金片。若邪从火化。蒸痰壅气。轻则膈上如焚。心烦懊。寒热便闭者。用柴芩清膈煎。攻其里以和解。甚则胸膈痞闷。腹满便闭。喘胀躁乱。胸腹坚如铁石者。速用加味凉膈煎。下痰通便。以宽胸腹。若郁火伤中。
气逆痞满。腹痛便秘者。即用六磨饮子。下气通便。以畅胸腹。必俟里热清。痞满解。始可用白术和中汤。温和脾胃以善后。若痞满虽解。而胃脘胀痛者。则用香砂理中汤加炒皮
、蜜炙延胡、疏畅中气以除痛。终用木香理中汤(广木香六分、姜半夏、广皮、枳实拌炒白术各一钱、青皮、春砂仁各五分、清炙草四分
、烦热、加姜炒川连七分、便闭、加海南子、炒黑丑各钱半。)调和中气以除根。
若但误下成痞。满而不痛者。在胸膈。用柴胡陷胸汤。在
心下。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姜半夏、姜炒条芩各钱半、枳实一钱拌炒川连七分、炒干姜四分、清炙草二分、寒热加川柴胡八分、渴加花粉
三钱、去半夏干姜、呕加淡竹茹三钱、广皮钱半、姜汁四滴冲、腹痛自利者、加白术一钱、拌炒白芍一钱、浙茯苓三钱、溺少加赤苓、泽
泻各钱半。)如不因下早而为痞。乃表邪初传上焦。尚未入胃。证虽痞满。尚为在表。只用柴胡枳桔汤。和解以宽痞气可也。
【秀按】痞者气不通泰也。内觉满闷。外无胀形。有湿热太甚。痰气上壅气机为痞者。有饮食过多。
滞气上逆胸膈为痞者。有过服消克。不能疏化饮食为痞者。有中气久虚。不能营运精微为痞者。有阳气素亏。
不能疏降浊阴为痞者。有大怒气盛。不能发泄成痞者。有痰与气搏。不得疏通成
痞者。有痰挟血瘀。酿成窠囊作痞者。因不一。治亦不同。而其所以痞满者。总由于气不通畅。方以香砂宽中散为君。(制香附、广木香
各五钱、春砂仁、白蔻仁各三钱、真川朴一两、炙黑甘草二钱、共研细末、每服二三钱。)因于湿热挟痰者。必兼胃钝肢懈。痰多溺涩。用
小陷胸合四苓汤调下。因于饮食阻滞者。必兼嗳腐吞酸。恶心腹痛。用消导二陈汤调下。因于克削伤中者。必兼时胀时减。中空无物。用六
君子汤去甘草调下。因于中气久虚者。必兼或宽或急。喜手按摩。用补中益气汤调下。因于阳气素亏者。必兼朝宽暮急。胀难忍。用附子
理中汤去草调下。因于大怒气盛者。口中多血腥气。甚则气逆血溢。更或痰中见血。宜从气郁血瘀治。
苏子降香汤调下。(蜜炙苏子、制香附、广郁金、焦栀、丹皮、山楂各钱半、紫降香、醋炒红曲一钱、红花四分、童便一杯冲、甚则加醋炒生锦纹钱半、光桃仁七粒。)因于
痰与气搏者。气为痰腻而滞。痰为气激而上。必多喘满噫气。宜从气逆痰郁治。增减旋复代赭汤调下。因于痰瘀成囊者。脘腹虽多满痛。按之呱呱有声。甚则肠间抽疼。
宜从痰凝血郁治。新加栝蒌薤白汤调下。(栝蒌仁炒香三钱、光桃仁七粒、干薤白酒洗捣二钱、杜苍术八分
、制香附、丹皮各钱半、控涎丹七分、藏红花五分、韭白汁两匙、姜汁两滴同冲。)此外调气宽痞之药。如香附、紫苏、薄荷、葱白之疏泄
卫气。杏仁、蔻仁、枳壳、桔梗之疏畅肺气。前胡、橘红、苏子、郁金之疏化痰气。神曲、广皮、莱菔子、砂仁之疏消食气。他若藿香之上行胃气。浓朴之下泄胃气。
枳实能从上焦泻小肠之气。槟榔能从中焦泻大肠之气。青皮能伐肝气以疏胃。沉香能平肝气以纳肾。柴胡、升
麻能从下焦而升其清气。猪苓、泽泻能从上焦而降其浊气。气药虽多。然多服过服。恣行疏利以求速效。反损真气。每致愈疏愈痞而成气虚
中满之臌症。皆由不辨因证。笼统治痞。喜行疏剂。但求暂时通快者阶之厉也。故凡辨症不精。莫如先用外治烫运法。(麸皮一两、拌炒生
姜渣五钱、盐水炒枳壳片一两、炒热布包、揉熨软快为度。)收效甚速。俞氏方法。但举其大要而言。尽美而未尽完善。特为补缀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