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方,窮之彌遠;至真不宰,測之彌深。玄微眾妙,孰可期之?曰《黃帝陰符經》焉,陰者,內著陰靈之性;符者,外契純一之真。至真則上通三要之正,其正則下伏九竅之邪。然則死生之理,其機在目。曰不為聾瞽,故得觀天之道,神明出焉,是謂執天之行,爰夫經義者,聖功必盡於此矣。
黃帝陰符經註
陰符者,性合純一之道也。
姑射山太玄子侯善淵註
觀天之道,
神變適清陽之炁者是也。
執天之行,盡矣。
德與天通,其機盡於此矣。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五行不順,必賊其命;五神通眐,之者自昌。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天之五賊,本在於心,心通五神,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
靈樞運變,如挈天地之機也。
萬化生乎身。
萬神通化,體道為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人心與天性同德,故為心之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道无為,獨立不改;人道相通,以定其心。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
龍蛇亦受天地之性,起陸者,施天地生殺之機也。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人行誅戮,天覆地反,故天人合發其機也。
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人性與天性契同,善惡變化,无不定其基址。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巧拙之性皆從道化,无不伏藏其理。
九竅之邪,
耳不聰而目不明,精之妄施,焉得其正乎?
在乎三要,
一者太始之元,二者遍昱之通,三者胎光之凝。三一之政,是謂至道之要也。
可以動靜。
靜則大道寂然无心,動則神用感而通玄。
火生於木,禍發必剋。
木中隱火,禍發則灰燼其形;人之有性,无明則自喪其真。
奸生於國,時動必潰。
治身不正,其神散亡。
知之修鍊,謂之聖人。
知存亡,不失其正,則善養元神,上合虛无之道,是謂聖人之德也。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生因天之生,死因天之殺,生殺之機,本道之至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
物盜天地,所從其化。
萬物,人之盜。
人盜萬物,所計其生。
人,萬物之盜。
物極自反,復盜於人。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遞互相盜,自合其宜;天地人倫,自安其分。
故曰:食其時,
故神用不失其節也。
百骸理。動其機,萬化鞍。
百關之正,動合其機;一真通變,萬化自安。
人知其神
祈於外化,背失正宗。
而神,不知
本真實有,日用不知。
不神所以神也。
非為外聖,自己天真。
日月有數,
躔度依時,明而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