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出茶處所征收茶課。據總理衙門單開光緒八九等年。出口茶數。多至一萬九千餘萬斤。查道光年間。英國所收茶稅。約計每百斤收稅銀五十兩。而我之出口稅僅納銀二兩五錢。不及其十分之一。今擬設法整頓茶課。或照甘肅茶封之例。每五斤征銀三錢。就囤戶征收。增課甚多。而洋人無所藉口。或照甯夏延榆綏等處茶引每道征銀三兩九錢之例。於產茶處所。設局驗茶。發給部頒茶照。每挑百斤。共征銀三兩九錢。經過內地關卡。另納釐稅。驗照蓋戳於行。不准重復影射。所有茶照。按年預行赴部請領。原領執照。一年之後。作為廢紙。如此征收。亦與洋商毫無窒礙。或於產茶處所驗茶。發給部頒茶照。既完課三兩九錢。再倍收銀三兩九錢。前後共收銀七兩八錢。舊收之一切雜費。均予豁免。惟於各海關及過卡凡應納洋稅處。仍照舊章完納。若在內地行銷販運。無論經過何省。何處釐卡關口。均免其再完稅釐。則改釐為課。改散成總。既便稽考。或免侵漁。惟囤戶及販商。若何稽查。可無走漏。應令各省督撫參酌定章。覆奏辦理。
  一推廣洋藥捐輸。查廣東省。光緒初年籌備海防。由藩司招商黃近源包抽通省洋藥捐銀。每年認交洋銀四十二萬元。五年為滿。每年遞加二萬元。嗣於光緒七年。經兩廣督臣奏准新商李玉衡自光緒六年接辦。每年包抽洋銀九十萬元。仍五年為滿。各省如能仿照廣東辦法。招商包抽。每沿海各省以百萬兩。不沿海各省以數十萬兩為率。約可得銀數百萬兩。惟各省水陸情形不同。或有不能仿辦。自應另籌辦法。查通商後條約內開。洋藥止准在口銷賣。一經離口。即屬中國貨物。祗准華商運入內地。外國商人不得護送。其如何征稅。按照條約。洋人原不能干預。今擬不分洋藥土藥。發給華商行坐部票。按票捐銀。以助軍餉。其行票一項。應填寫商人姓名籍貫。按年請領。每票定以十斤。每斤捐銀二錢。經過關卡查驗。另納稅釐。並由各關卡於部票內填注該商經過年月日。上蓋印戳為憑。以杜重複影射。無票者將貨充公。並行懲辦。其行店坐票。填寫鋪戶姓名字號住址。無論貲本大小。按年令捐銀二十四兩。每年仍換票一次。如無票者。不准開鋪售賣。並行懲治。惟洋藥一離口岸。散漫難稽。且私帶私販。如何防杜。應俟各省議覆定章。一律興辦。其未經離口之洋藥。仍照條約辦理。不在此例。
  一推廣沙田牙帖捐輸。查光緒六年。廣東省籌辦海防。奏稱每沙田一畝。捐銀二錢。是年該省撥過海防經費沙田捐輸銀二十餘萬兩。沿江沿海。有沙田者。原不止廣東一省。如江南安徽江西等省。蘆洲沙田最多。多係富紳豪民。踞為沃產。廣東既有此項捐輸。他省亦可照此舉辦。應令有沙田省分。按廣東辦法酌量辦理。又查同治二年六月間。准江南巡撫咨請勸商捐輸牙帖。請由部頒發。經戶部援照湖北江西章程。奏明頒給部帖。並將條款十二則。隨帖開列。查條款內開。各行商人捐領新帖。係為報軍餉。其從前各衙門陋規。一概刪除。酌定江南上海地方。上等捐銀五百兩。二等捐銀三百兩。三等捐銀一百五十兩。下等捐銀五十兩。偏僻等地方。上等捐銀二百兩。二等捐銀一百五十兩。三等捐銀一百兩。下等捐銀五十兩。應令永為定額。以裕經費等因。竊維從前籌備軍餉。江南既經請行。今尚間年赴部請領牙帖。此外惟湖北陝西有牙帖捐款。他省有無似此舉辦。無從詳考。擬令各省一體查明。生意較旺及偏僻地方。能否分別定則。捐發牙帖。裁免陋規。各省即以萬家計。截長補短。每家一百兩。計或可得銀百萬兩上下。於餉需不為無補。
  一煙酒行店入貲給帖。查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兩江督臣曾國藩奏稱。江北糧臺進款。有統捐及花布行棧捐名目。竊以從前軍需緊要。江南省曾辦行棧鋪捐。湖北巡撫胡林翼亦有抽收行店月釐辦法。後以軍務稍平。部議停止。現在軍餉緊要。擬收行店銀款。以濟急需。惟查各項行店。若一概抽收。又恐物價騰昂。惟煙酒兩行棧店最多。獲利頗厚。若稍為抽收。究於民生日用。無大關繫。然月釐鋪稅。又似漫無限制。易滋中飽。不若仿照牙帖辦法。頒給煙行酒行部帖。核其成本大小。明定科則。按年交納課銀一次。應由各省督撫查明。除資本微末鋪戶不計外。每省煙酒行店。大店各實有若干處所。某某字號。住址某處。核定課銀數目。造冊請帖。定限解款。以杜欺隱之獘。
  一匯兌號商入資給帖。查農民力田。皆完納丁漕。販商當商。亦納釐稅。惟京外各處富商。分設匯兌票號。毫無交官之款。憑票罔利。坐擁厚資。即以錢鋪而論。查刑部定例。不准私自開設。不准私自出票。如違照例治罪。律有明條。乃近來票莊。紛紛任意添設。全無限制。姦商設為騙局。始則揚厲鋪張。繼則侵蝕關閉。流獘滋多。上年胡光墉所開阜康及胡通裕票號。倒欠公私款項極多。尤為可惡。嗣後京外匯兌票號。應令請領部帖。以便稽查。擬參仿牙帖辦法。如有匯兌票號。由地方官查明。實係殷實富商。責令各票號出具連環保結。申請部帖。方准匯兌紳民私款。每號每年應令納帖課銀六百兩。各省於前一年八月以前。造具簡明清冊。將商人姓名籍貫。及開設票號在何州縣。出結商人姓名。一詳細開注。派員赴部請領票帖。以杜隔縣影射。務須先課後帖。不准絲毫蒂欠。如無部帖。私自開設銀號。即照私自開設錢鋪例治罪。如地方官格外勒索。照贓私例責懲。
  一劃定各項減平減成。查嘉慶年間。川楚軍需一案。奏銷彌補虧空。陝撫畢沅始創定減平之議。至道光二十二年。戶部奏定章程。各直省減平銀兩。務令按年解部。並造冊送部查核。此項常例減平銀兩。每年應解部七十四萬餘兩。近年各省支發勇餉等項。大半按湘平支發。就湘平一項而言。每兩扣平三分六釐三毫。或每兩扣平四分九釐三毫。或每兩扣平四分。款數參差。一收一支。最易獘混。他如各省之洋銀折合紋銀。銀價折合錢價。並漫無定章。徒滋中飽。至各省減成支放各款。始於咸豐三年。光緒六年間曾經戶部查核。即各官減成養廉一項。應解部庫者。每年亦有銀九十餘萬兩。奏令自光緒六年為始。半年批解部庫一次。年清年款。不准截留。無如各省仍不遵案起解。應令各省嗣後除常例支銷各款。照舊核扣六分平。仍行解部外。其非常例支銷款項。如練餉勇餉薪水。以及一切雜項。均照湘平每兩扣銀四分之數。一律扣平支放。其扣出銀款。另行存儲。造冊報部候撥。永不准再有牽混。擅自挪移。如有將扣平銀數。仍行列入收款。作正開銷。亦必另款詳細聲明。其折合洋銀錢數。亦宜明有定章。至各項減成銀兩。亦應由各省一體查明。照章減扣。遵照奏案。趕緊解部。各省即於接到此次部文後。各將其通省應支兵餉勇餉協餉京餉。及一切放款。其某項扣平。某項不扣平。扣平之項。如何扣收數目。分款核定詳細。全行開報一次。再由部彙齊。逐款查核。畫一定章。
  一嚴提交代征存未解銀兩並嚴定交代限期。查征收款項。例應隨征隨解。交代時。尤應查清結報。奈各省州縣交代。每將前任短交之款。列作征存未解名目。彼此通同。將無作有。以致各省征存未解銀兩。或數年。或數十年。尚未解司。多者積至數十萬兩。少者亦有數萬兩之多。迭經戶部行催。積牘累篋。無如各該上司。一意瞻徇。深恐屬員挾制。不敢隨時作速嚴提。必俟虧空之員。或故或參。始行揭出。虧空庫款。已同虛擲。查抄徒有空名。茲擬截至光緒十年十二月底止。令各省督撫查明歷年道府廳州縣等官交代案內。應解司道各庫征存未解銀兩共有若干。案分年分款分任逐一開具詳細清單。於光緒十一年四月內飛咨戶部備案。一面通行各屬趕緊批解。勒限於光緒十一年五月內一律解清。該督撫即於六月初旬詳細開單奏報。某年某員某案征存未解銀兩。於某年月日解司訖。入於某年某冊內造報列收。其未完及欠解各員。亦於六月初旬奏參革職。提省查辦。照例治罪。若該省並不照此次奏定期限奏參。或率請展緩。希圖延宕。即由戶部按吏部則例所載程途日期扣算。將該督撫藩司鹽糧道均照徇庇例嚴參。以昭炯戒。至光緒十一年正月起。各案交代。應照道光年間安徽巡撫陶澍奏定章程。凡前後任交代。務將現存銀兩。掃數批解。冊內不准開列存庫未解名目。嗣後該督撫藩司。如查出交代案內。有征存未解銀兩。即照戶部本年十二月初四日奏案參辦。如不參奏。即照新章將該督撫藩司等一參處。
  再查各省交代。往往多年未結。並不將文冊送部。或僅報初參。不報二參。即有征存未解一切虧空情獘。戶部亦無由知。或偶送部。亦多逾二參定期。文內皆稱交代已按限算清。因冊結舛錯。往返駮詰。致延月日。萬牘一律。百端迴護。牧令不足言。該管上司。無事不代為彌縫。是誠何心。迨至積累數年。又以舊案新案分辦為詞。粉飾延宕。無非不敢開罪屬員之隱衷。嗣後若逾二參限期。該省若無文冊送部。或送冊而仍稱舛錯遲誤者。戶部照八月間奏定新章。核計程途日期。概照交代逾限未清例奏參。並將該管上司一照徇庇例參奏議處。至州縣升遷補署日期。本年八月。戶部奏令自光緒十一年正月起。兼咨戶部。奈各省近來於交代一事。每甘認遺漏之愆。決不與部中以確查之據。事以微末。實為一切欺飾之本。此後交代文冊。即依限到部。查無原報到任日期文牘者。仍將藩司嚴參降級。以挽頹風。數十年來財賦之虧。實由於此。未可以簿書期會。置諸不論。總之欲杜虧空。尤在該管道府州隨時親查屬庫。必令有收即解。無可虧挪。戶部本年八月奏案。各省尤當實力遵行。該上司更能核減攤捐。省卻供應。寬州縣之力。守例定之法。斯虧空可杜。庫款可足矣。
  一應嚴催虧空應繳應賠各款。查各案虧空應繳應賠款項。例應嚴催。初不關籌餉辦理。無如各省積習玩延。向不嚴追。雖著名富族貴家。竟敢結報家產盡絕。呈請豁免。目前籌餉急迫。賠繳宜嚴。若仍復空言搪塞。自應從嚴辦結。擬將光緒十年以前虧賠各案。除已經戶部奏定追賠關稅一案仍照前奏辦理外。餘均仿照追賠關稅辦法。凡因公虧短。光緒九年以前核定有案。未經奏准豁免扣抵完結者。擬減免五成。賠繳五成。其事非因公情節較重各案。以光緒五年為斷。光緒五年以後之案。仍全數追賠。一切應得處分罪名。均仍照定例辦理。毋庸更議。其光緒五年以前核定之案。未經奉准豁免扣抵完結者。擬量免二成。賠繳八成。均限定自此次奉旨之日起。勒限一年繳清。其虧款賠完。或仍應究治罪名處分。或例應減免罪名處分之處。亦均仍照舊例辦理。儻一年限滿。仍延不清繳。以及雖完繳。尚不足此次所定應繳成數。均應由承追各衙門。於屆限滿之日。切實嚴參。再行分別核定監追查抄治罪議處辦理完結。其實係人亡產絕。無可追。以及查抄估抵後尚不足數。均按照此次所定各應繳成數。核明其實短數目。照例落攤賠分賠完案。以重公帑。其光緒九年以前。尚未覈結因公虧款。以及光緒九年以後因公虧款各案。均仍照一切舊例舊章核辦。不得入此次新章辦理。相應請旨飭下在京八旗都統。及各省將軍督撫府尹等。一體迅速詳查。一面將此項應照新章賠繳虧款人員銜名成數。限期開具清單。摘具案由。限令光緒十一年五月底。一律奏咨送部。一面嚴催各該員依限按數清完。毋稍宕延。其不應入此次新章辦理虧賠案件。亦各當認真分別查追。仍應遵照戶部則例所載。一切賠項。其力能完繳者。無論本身子嗣。所賠係屬何款。但由戶部行追。均應令其依限完繳。無力完繳者。分別有官無官。有官者。無論本身子嗣。官職大小。但係現任。即不得濫行請免。定例嚴辦。
  一入官產業勒限變價解部。查入官房產。例應認估招買。價銀解部。如果無人認買。即奏交內務府查收取租。近來竟有十八九年未賣未交之產。至入官地畝。例應勘報議租。無如地方官奉行不力。大約此項地租。歷年盡飽胥吏之橐。查戶部簿記乾隆年間未結地畝。現在尚復不少。擬由戶部一面查催。一面行令各省。將所有入官地畝房間。如係應原佃承種。或應原戶承租。自應趕緊令其升科納租。勿庸另議。若係應另行招佃議租者。即一律出示。按租定價招買。若原租無可查考。亦即比照四鄰租數定價。招人承買。仍照例升科。至已據變價房產。即通查共有若干。勒限半年。變價掃數解部。亦可收存銀款。
  一酌提漕糧漕規鹽務鹽規餘款。查本年七月間。據署湖南巡撫龐際雲奏稱。該省有鹽務緝私經費。可以移作軍需。復查山東糧道。每年奏銷冊內。有數十年應解部庫扣存輕並裁減船隻未解之款。積累至二三十萬餘兩之多。除鹽務餘款。本年八月間。已令各省將軍督撫酌度。如有似此經費。可以移緩就急者。奏明辦理等因。應由各省欽遵辦理外。至漕糧漕規餘款。除山東省應解未解一項即行催提外。其別省糧道。仍有無餘款應令解部。應由戶部一面查明。一面令有漕各省。迅速奏明辦理。提充餉項。
  節流十二條
  一裁減釐局經費。查各省釐局扣留經費。有扣五成扣二成扣一成不等。且有不入收數。先按每兩扣收八分。更有並不開報經費。屢經查詢。迄不咨覆。或不開報各局處所。及應支細數。一筆開銷銀十數萬兩。或數十萬兩。又有既扣經費。更復以錢折銀。再扣銀折成數。種種任意開支。殊不畫一。應令各省將釐局經費分別裁汰。將應支各款。逐款開列。於四箇月內報部。由部核定支數。一例照支。儻不依限。據實報部。即行奏參。
  一覆減各關經費。查各關留支經費有按八分留支者。有按五分留支者。有按一分零留支者。有並無一定留支分數者。殊不畫一。應由戶部督飭司員通查酌量。除關涉外洋經費。仍應照條約辦理外。餘均定以留支確數。其從前留支太多之關。即可查提歸款備撥。且查各關解款。有既支補支補水。又支傾鎔火耗。既支匯費。又支水腳。亦應酌量更定。以免濫支。應令各省查明裁奏覆。再由戶部分別辦理。
  一覈定各省局員額數銀數。查本年六月間。據御史吳壽齡奏請裁撤各省各局等因。當經戶部會同吏部議覆。查各省散置各局。已報部者。於軍需。則有後總局。後分局。軍需總局。報銷總局。籌防總局。防營支應總局。軍裝製辦總局。製造藥鉛總局。收發軍械火藥局。防軍支應局。查辦銷算局。軍械轉運局。練餉局。團防局。支發局。收放局。轉運局。採運局。軍需局。軍械局。軍火局。軍裝局。軍器所。等項名目。於洋務。則有洋務局。機器局。機器製造局。電報局。電線局。輪船支應局。輪船操練局。等項名目。於地方。則有清查藩庫局。營田局。招墾局。官荒局。交代局。清源局。發審局。候審所。清訟局。課吏局。保甲局。收養幼孩公局。普濟堂。廣仁堂。鐵絹局。桑綿局。戒煙局。刊刻刷印書局。採訪所。採訪忠節局。採訪忠義局。等項名目。其鹽務。則有各處鹽局。運局。督銷局。其釐卡。除牙釐局外。則有百貨釐金局。洋藥釐捐局。暨兩項各處分局。更不勝枚舉。其未經報部者。尚不知凡幾。且有事應責成司道府廳州縣者。亦必另設一局。以為安置閒員地步。有地方之責者。反可置身事外。各局紛設。限制毫無。究其實事。一無成效。該管上司。不過見好屬員。公款盈虛。在所不計。種種消耗。何所底止。請旨飭下各直省將軍督撫府尹等。詳議章程。減定局數員數。並各委員銜名。先行造冊備文咨報。以後設局。均須詳酌其事。可相因而理者。或總設一局。將各項應辦事宜。統歸其中。慎派妥員。分股辦事。以便稽查易於得力。費藉可節省。查設局之始。咸豐年間。各省未經收復地方。不能不設局辦事。且為設局以破衙門官吏窠臼。奈故事相延。各局亦復久成窠臼。大失本意。本年十一月。已令各省督撫。將該省局卡裁。酌定員數。核定薪水。破除情面。嚴定章程。實力整頓。並限令三箇月。將辦理情形。及各局員數銀數。據實具奏。一面報部查核等因。已由戶部行知各省辦理。如不趕緊於三箇月內報部。將來經部查照例案冊駮。即著落濫行派委之上司。全數賠補。並行參辦。
  一隨營文武分別裁汰及酌定額數銀數。查近來各省勇營。實為養贍閒之藪。偶移調一營。游勇隨之。官隨之。其知名者無論矣。如上年烏魯木齊都統恭鏜報銷一案。該員僅統兵勇一千六百餘名。差員竟有一百五十五員之多。幾於十勇一官。一官耗十數勇之餉。彼帶勇數千數萬者。其分潤閒官。又烏可以數計。若謂大軍所。事理煩劇。統領營哨。各有專責。必須襄辦差員。方資清理。不知統領營官。各有公費。且督撫司道。政治繁要。其分理佐治。皆自延幕友。亦足有濟。是各省隨營文武員弁一項。不過為酬應親友調劑閒員而已。現在征調各軍。除營數較少者。所用文案委員。照章由公費內自行開支。不應另給薪水外。其統領營數多至十數者。應令仿照光緒九年戶部行令河南省覆准辦法。所有隨營文武各員。以當時奏調有案之員。酌量差遣。分報吏兵兩部。並報戶部。定准額數。如有增減。隨時奏報。若無奏調案據之員。即行裁撤。嗣後各省。均應將其此項隨營委員。額定若干名。每月共支薪水不得逾若干兩。趕緊報部覈定。若延不報部立案。將來報銷時查出。即照濫支濫應之例。追賠參處。至內地各防營。並無戰事。應自光緒十一年正月為始。仿照河南省遵照部議辦法。無論統帶營數多寡。概不准開報隨員薪水。以杜濫支。
  一酌減內地各省防軍口糧。查軍需則例內載。綠營兵丁。月支鹽菜銀僅止一兩三錢。雖官至總兵。月支鹽菜亦不過九兩。惟出征加給鹽菜等錢。照例加支。即內地勦辦盜賊。尚不准妄照軍需例辦理。定例綦嚴。自同治八九年來。各處防營。並無戰事。仍照打仗時支給口糧。游蕩成習。人思充勇。農工棄業。劫盜橫行。亦有由然。況督撫專駐省垣。防營分紮各處。弁勇額數。率不過三四成。漫無查察。營官剋扣。游客抽豐。節壽之厚。衣食之都。久已虛耗億萬。故勇營流獘。有較綠營特甚者。現在部撥協餉。各省輒稱無款籌解。其平日糜餉之咎。實難辭責。查甘肅最為瘠區。新疆最為遠地。督臣譚鍾麟撫臣劉錦棠。尚能按土勇章程。每勇月餉不過銀三兩。其各省腹地防軍。無事坐食。可裁則裁。若不能遽裁。不難參酌照支。抑或照綠營兵餉量加支給。若實係臨敵出征。自宜厚其餉糧。以厲戎行。應由內地各督撫趕緊查辦。報部核覆。一律辦理。
  一酌減內地防軍長夫。查光緒七年。戶部會同兵工二部。議覆都察院代奏教習王開運條陳。裁減勇營各項人夫一摺。經部議覆奏。令各省實力減裁。原以各省防軍。安坐無事。並非出征之時。必須隨同搬運輜重可比。在各省亦知長夫原無須此數。特多留夫數。為事後報銷地步。故糧臺久為利藪。本年二月間。據河南巡撫鹿傳霖咨。將各營長夫裁減。每營只准用長夫一百名。現擬除邊海各軍應用長夫。仍各照定章辦理外。至腹地各省防軍。每營五百人。只准用長夫一百名。不及一營者。即按此數攤算。概令自光緒十一年正月始。一律照辦。報部查核。其有向來不用長夫者。應照舊辦理。毋得因此轉行添設。
  一防軍有營房者不准再領帳棚折價。查王開運原奏又稱。前敵行軍。不得不攜帶帳棚。以免野處露宿。且轉戰無定。易於損失。風雨之中。尤易朽敗。不能不半年一換。周年一換。若駐守防軍。必修營房以圖久。何須帳棚。又何至隨時更換。每年每營折換帳棚價銀至六七百兩之多。此不過徒多浮冒等語。經工部議覆。各省防軍帳房一項。如修築營房之處。自不准重複開支。應由各統兵大臣及各督撫嚴行查核。加意撙節。毋得率請更換。致干參處。應令各省於四箇月內。迅速議覆。
  一覈定內地各省兵勇餉數。查各省例兵。皆有定額。會典所載。各省旗綠各營兵額共七十七萬餘人。而京師八旗禁旅十二萬有奇。尚不在內。果一兵得一兵之用。何須各省添募防勇。即使二兵實得一兵之用。亦當有可用之兵四十餘萬。則各省防勇。豈不大可減裁。奈平時各視本省舊有綠營兵丁為無用。既不教練。又不減裁。餉既不足。又須酌發。一任其若存若亡。差遣緝捕。皆賴防勇。平時兵勇兼養。此萬不能久支之勢。稍有事變。並其向有防勇。動稱分布不敷。不似臨事非從新添募不可。果使臨事必須添募。則無事之地。無事之日。正宜裁定營制。節存餉項。以備臨時有事添募之需。擬請旨通飭內地未辦防戰各省。定限查覈。各將制兵空額。及老弱之兵。認真裁汰。將實存數目實支數目報部。並令各省各路防戰勇營。一體將現有勇營練軍營數人數餉數。詳細普律奏定一次。由戶部會同兵部參酌其現有旗綠制兵。酌定兵數餉數立案。嗣後即可節存餉項。以為一勞永逸之謀。
  一確估各項軍餉按年指撥一次。查定例。各省官兵俸餉。預為會計。每年各將次年一歲應需。造冊咨部。由部照數撥給。須協濟者。於鄰近省分撥解。撥冊逾期到部。例應奏參。從前東南各省用兵。軍事緊急。估撥軍餉。久不舉辦。迨至承平以後。各省請撥旗綠各營兵餉。多不照實存數目請撥。或撥冊未到。即比照二十餘年前舊案估撥。以致常年餉數。未能確實。然大致尚有可稽。至於各省防軍。半係自有收款。自有支款。向無預撥辦法。雖各軍皆有當初奏明應受協濟省分。然協解收支。多不先期報部。往往各省有應協出款一萬。實解出款不過一千。且竟有絲毫不解。而部中每遇撥款。又不能不將各省應協款數。算為實解款數。以致各省進款。皆為空餉侵佔。動輒撥無可撥。竊維理財之道。不過量入為出。與夫核實預備二法。即如從前甘肅新疆常餉。各路月餉。每年照部案查考。計各省應協餉數。不下一千數百萬兩。今請確實改定。令其每年估撥一次。只用銀四百八十萬兩。即敷供應。立時騰出兵餉數百萬兩。豈非明驗。現擬仿照甘肅新餉辦法。令各省將兵數勇數核定報部後。即由部各覈確定。以協解抵支餉數。普律照例。另與從新詳細撥定一次。嗣後每年均令其於冬季估撥兵餉時。除常年兵餉照實在應支數目照例預撥外。至各省練餉勇餉。應令分造估冊。按實在應支數目。一并請撥。則從前空餉之獘可除。而部中於各省用款盈虛。歲歲有可確查。為今日必須舉行之事。
  一停止不急工程。查光緒六年。戶部具奏。現在籌備餉需。應查照光緒八年奏案。請將各衙門一切工程。概行停止三年等因。光緒十年。已滿三年之期。而值海防籌餉緊要。若各衙門因停限已滿。紛紛請修工程。則部庫實屬無款支應。茲擬援照前案。所有京城各省各衙門及地方一切工程。除自行籌辦不動正款者毋庸議外。其餘興修一切尋常工程。應支庫項者。概行停止三年。至壇廟陵寢各要工。關係重大。其實在萬不可緩者。應責成勘估大臣詳細查核。力求撙節。毋任稍有浮冒。
  一各項欠發勒限清理。各項預支分別核辦。查上年查算光緒七年一歲出入。通計各省列入銷冊。補發舊欠用款。共有銀四百餘萬兩之多。各省預行支發下年用款。亦共有銀三十五萬餘兩之數。至各省常年兵餉。額撥數多而實支數少。其餘剩有款。每年皆稱補還舊欠。尤屬漫無可稽。今各省一歲收款。若用以供一歲之出款。本不至甚形短絀。而每以補支舊欠。及舊還挪借。支除若干。則本歲必又開列新欠。另啟新借。以為下年補還地步。似此年年套搭。終無了期。流獘無窮。亟宜更定。雖各省補還舊欠。必非全屬獘端。然以平人居家譬之。若不將舊時債負。一總截清。另圖清理。則展轉支持。必致如聖諭廣訓所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債深累重。饑寒難免。臣等擬通飭各省。將本年以前。無論何項欠款。切實查清。截至光緒十年十二月底止。各實有若干。係屬何年何月何項欠款。一一造具清冊。統於光緒十一年五月報部。聽候設法清理。分別停發。自光緒十一年起。概不准各省擅行補還。其預支款項。亦應由各省將每年必須預發。如時憲書工料次年春季兵餉等款。自應仍准照例預發。然皆須一一將款數預行報部立案。由部覆准。方准開支。不在報部立案准發之款數內者。不准各省擅行預支。如有擅行預支補發者。概不准開銷。照挪移錢糧例奏參。並將擅行預支補發之款。著落賠補。
  一另定各省起運存留。查定例。凡州縣經征錢糧。運解布政司。候部撥用者。曰起運。凡州縣經征錢糧。扣留本地。支給官俸役食等項經費者。曰存留。各省起運存留。皆有額定數目。此項數目。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屢經更定。現時額數。仍嘉慶年間定額。查雍正年間以前各省留存之款。遇有荒歉。照額扣除荒缺。嗣於乾隆年間。改為由司庫起運項下撥補。今各省存留用款。多係減成支發。而每歲征收地丁。仍係照全額存留。至其存留用賸之款。仍應解司另款作收。然起運候撥額內。先將此數開除。故近來司庫應行候撥之款。較前為少。況撥補移解。轇轕參差。甚至有府州縣存留。司存留。種種名目。驟看殊屬難解。尤可異者。如陝西省地丁奏銷冊內。每年存留之數。皆與另案奏報收支摺內存留之數。歲歲數目不符。且有將存留內應行解司之項。並不解司。任意延宕。竊維此項存留數目。從前既屢經更定。應令各省按現在各屬實支應留數目。通查奏明更定一次。既免其留多用少。並免其留解參差。更免其名目太多。徒為含混。於起運候撥用款。一目了然。免致牽混不清。徒供中飽。
  以上各條。有各省即當一律照行者。有仍應分別奏覆議定照行者。並有此省可行而彼省或實不可行者。所賴各省督撫諸臣。切實逐條。悉心酌議。期於能行必行。斷不准視同通行文牘。廢格不行。尤不准因一省一事難行。即其能行者亦全不籌議。經此次行令後。如或違限延宕。臣等惟當請旨嚴辦。以挽因循積習。合聲明。
  進呈改辦年例彙奏出入會計黃冊疏光緒十年戶部
  竊查臣部於乾隆九年。經大學士鄂爾泰等。議覆御史范廷楷條奏會計錢糧出入。始定為自乾隆十年起。每年將各項奏銷。再行通盤覈算。另造黃冊。彙總具奏一次。嗣於乾隆二十四年。復經大學士傅恆等奏准。每年彙奏出入。其中額徵地丁等項。一切動用細數。均於奏銷案內。按款覈題。而彙奏之時。又復寫清單。已屬詳明。另造黃冊。應行刪除。其由臣部支給銀兩。另由銀庫造冊進呈等因。歷經照辦。每年祗將各省地丁常稅鹽課三項。由臣部彙開出入大數。列單陳奏。前已將光緒六年分年例出入數目。彙奏在案。臣等於光緒八年十二月間。裁撤派辦處。奏明仿照刑部秋審處例。選擇通部資深廉正熟習例案滿漢司員十六員。派入北檔房。令其通籌出入。綜覈度支。奉旨依議欽此。隨即揀派司員。調集案冊。一體詳覈。惟查國家自咸豐同治年來。各省出入。迥非乾隆年間可比。近來歲入之項。轉以釐金洋稅等為大宗。而歲出之項。又以善後籌防等為鉅款。若照常年彙奏成案辦理。均未列為出入。實不足以盡度支之全。且近今各省奏銷遲延。即常例地丁等項出入冊籍。亦多造送不能齊備。當經行查各直省。令其將地賦漕鹽關釐各項出入數目。無論已報未報。均按光緒六七兩年收支數目。開具簡明清單。於光緒九年歲底送部。以便覈計。嗣因屆期仍多未覆。復於上年十二月間。經臣等奏明。督飭派出北檔房司員等。先行跟接光緒八年奏過六年分出入成案。就各省藩司及漕鹽關釐各處報部有案可稽者。一面詳算。造具簡明出入清冊。於開年後赶緊妥呈進。並請旨通飭各省。仍一體遵查臣部前咨。迅速奏咨覆部。以憑考察。儻所覆仍未詳備。一俟清冊進呈之後。再奏定格式。頒發各省。
  嗣後即可每年遵依造報。憑以彙覈等因。奉旨允准。行知遵照亦在案。屆至本年四月。各省造報清單。始行咨送過半。而迄今仍有未覆之省。實難再為延待。茲據該承辦司員等。檢集各項已到奏冊咨單。逐件查算。其辦成光緒七年一年歲出歲入詳細冊底八十四本。簡明清冊九本。臣等詳加查覈。臣部為錢糧總匯之區。從前出入。均有例額。入款不過地丁關稅鹽課耗羨數端。出款不過京餉兵餉存留協撥數事。綱舉目張。最為簡括。迺自軍興以來。出入難依定制。入款如扣成減平提解退回等項。皆係入自出款之中。而出款如撥補籌還移解留備等項。又皆出歸入款之內。頭緒轇轕參差。造報不齊。彙覈良非易易。今查此次所辦冊籍。係敬遵欽定大清會典。及皇朝文獻通考內。原分門類。參酌近年情事纂定。以地丁雜賦地租糧折漕折漕項耗羨鹽課常稅生息等十項。為常例徵收。以釐金洋稅新關稅按糧津貼等四項。為新增徵收。以續完捐輸完繳節扣等四項。為本年收款。排比覈列。以見一年入數。除去蠲緩未完各數。通計實入共收銀八千二百三十四萬九千一百七十九兩八錢六分二釐零。並將各省彼此收款重複。及無關本年實入進數。而有關出款來源之借墊協受扣收撥收舊管舊應存。及不符收數。共八千八百萬一千八百八十三兩七錢八分七釐零。各加具按語。附記於後。是為銀收。
  以各省陵寢供應交進銀兩。祭祀儀憲俸食科場餉乾驛站廩膳賞恤修河工採辦辦漕織造公廉雜支等十七項。為常例開支。以勇營餉需關局經費洋款還借息款等四項。為新增開支。以補發舊欠豫行支給兩項。為補支豫支。以批解在京各衙門銀兩一項。為批解支款。排比覈列。以見一年出數。除去欠發未報各數。通計實出共支銀七千八百十七萬一千四百五十一兩六分七釐零。並將各省彼此支款重複。及無關本年實出銷數。而有關入款去路之京餉協解撥支。及不符支數。共五千五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五兩四錢八分七釐零。各加具按語。附記於後。是為銀支。以各省蠲緩未完各項。本年應收數目。及蠲免未完各項。節年應收數目。分別覈列。以見一年未收實數。通計實未收共銀一萬二百八十六萬二千四百一十六兩七分一釐零。是為銀未收。以各省本年各項入款之餘。及歷年各項收款所積。並支發扣存各數。分別覈列。以見一年存款實數。內除實存節年收款。及附記收支兩抵。所餘共銀三千二百四十四萬七千九百四十八兩三錢零外。通計實存本年入款之餘。共銀四百一十七萬七千七百二十八兩七錢九分五釐零。是為銀存。此外各省錢糧草款出入。亦為大宗。惟錢款有計串計吊計千計文計小數計洋元之分。通計以串計者。
  除去收款不符錢一萬五千七百五十串二百九十二文零。實入共一百四十一萬八千五百六十一串九十三文零。實出共八十八萬三千二百七串二百八十一文。實存共五十五萬一千一百四串一百五文零。以吊計者。實入共一百七萬八百十七吊二百七文。實出共五十二萬五千五百八十六吊二百五十四文。實存共五十四萬五千二百三十吊九百五十三文。以千計者。實入共二百八十八萬三千二百千三百三十三文。實出共二百八十二萬九千二百七十三千九百四十一文。實存共五萬三千九百二十六千三百九十文零。以每文計者。實入共三萬五千六百四十二文。實出共三萬五千六百四十二文。並無存款。以小數計者。實入共三百三十六萬八千二百五十三吊三百十九文。實出共三百二十六萬六百七十五吊十八文。實存共一千八百五十一吊八百六十文。又存款不符錢十萬五千七百二十六吊四百四十一文零。已由冊內附記聲明。以洋元計者。實入共三萬七千八百八十四元。實存共三萬七千八百八十四元。並無支款。糧款各省實收本色糧米。共一千一百二十萬四千八百四十七石二斗六升九勺零。而京倉通倉收數。即係由各省收糧數內運解。故將京倉通倉所收糧石。共四百三十萬三千八百三十二石二斗二升一合。附記其數。不再列為實入。各省實支本色糧米。共四百五萬七千六百九十一石七斗五升四合七勺。其運解京倉通倉支數。因京通倉已另記支存。亦即將各省原撥運糧石一百六十七萬九千二百二十九石二斗五合八勺。及奉天省另有四柱不符糧八十五石五斗二合三勺。均附記其數。不復開作實出。
  各省實存本色糧米。共九百七十七萬一千六百七十三石零。草款亦有計斤計束之異。通計以斤計者。實入共三十五萬九千四百三十九斤。實出共三十五萬九千四百三十九斤。並無存款。以束計者。實入共二百七萬二千六百三束。實出共九十九萬一千四百九十五束。實存共一百八萬一千一百八束。均各分類覈列。是為錢收支存糧收支存草收支存。其各直省本年蠲緩未完。節年蠲免未完。錢糧草數目。更應分別覈列。以見一年未收實數。通計實未收錢八十三萬九百六十五串五百四十九文。又錢一萬一千七百四吊九百六十四文。又錢一萬二千五百八十三千七十三文。實未收糧五百萬九千八百三十七石一斗四升一合零。實未收草四萬五百六十七束零。是為錢糧草未收。惟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冊籍清單。仍未全到部。款項間有未齊。然現在臣部有案可考者。均已一一開載。大致尚無遺漏。當復由臣等飭交各省司掌印主稿司員。通冊逐款詳覈。均稱並無遺漏舛錯。理合冊呈進。第查該員等所辦底冊八十四本。清冊九本。實為繁多。未敢上煩乙覽。謹復督飭原派司員等。另提要總綱黃冊一本。恭摺呈進。伏思方今民生苦困。物力艱難。又值海氛不靖。餉款支絀。臣等忝領度支。生財乏術。愧悚良深。此後惟有力求覈實節用之方。以成朝廷恭儉之治。尚望特頒明詔。宣示中外。一體遵照臣部本年會議總理衙門具奏籌畫各路餉需原議。切實籌畫。勉為撙節良圖。至於各直省於臣部奏催開造歲出歲入清單。迄今造報仍未齊全。殊屬遲誤。應由臣部於此次奉旨之後。赶緊頒發冊式。通限令各省。除例辦奏銷冊籍。均照舊按年造送外。其此項會計出入。亦即跟接造報八九兩年簡明清單。於光緒十一年開印前後。咨送到部。其十年分以後會計出入清單。均令其按年造送。於次一年封印之前到部。不許延宕。如遲至封印之日。尚有不到部者。臣部即照撥冊逾限例。將該管司道指名嚴參。至此項會計出入。因係初次創辦。是以冊呈進。嗣後應請仍照乾隆二十四年奏准辦法。每年具清單呈進。以符舊章。再此項年例歲出歲入。舊例係用清漢字摺件。並應比較上一年收支款數。今因改呈進冊籍。是以未譯清文。並因將釐金洋稅。及一切正雜款項。初次全行開列。所有比較款數。應歸入下年辦理。合併聲明。所有臣等派辦會計冊籍告成呈進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聖鑒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