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心忠于道而係于物,則喜于榮華而驚于憂患,常以得失為累,而不能以浩浩然矣。且人之居寵而受其祿,得榮于己,以祿居之則顯而不辭,以榮處之則驕而不法,矜誇焉而尊以惡卑,光顯焉而高以恥下,則積金繫馬,寧不為之寵哉,斯奚足以為辱也?一有所失,自以為慊。至人不然,貴不為樂,賤不為憂,受祿萬鍾,食前方丈,吾非有也,草食瓢飲,蓬居甕室,吾非憂也,得之囂囂,失之囂囂,曾足以驚乎?惟有其寵者,辱莫大焉,非驚而何?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2。
  人受命于無,成形于有。且形之成于有也,合地水風火之假,生精神炁血之實,居處焉不能免寒暑之所拘,動作焉不能外勞役之所使,以至于飲水食穀以充于內,衣帛服布以禦于外,或過焉為有餘,欠焉為不足,不能無患焉。惟其盜陰陽之真情,奪造化之正理,喜怒去于胸中,寒暑逃于物外,脫四大之假以無其身,反九變之真而入于道,則吾以是無無以不生,空空而不化,又何有患也?經謂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乃此歟?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處太素之上而無其色,則色之所色者,雖離婁之明,無所施其視。道處太虛之中而無其聲,則聲之所聲,雖師曠之聰,無所專其聽。道在無名之先而無其象,則象之所象3,雖烏獲之力,不能舉其重。此夷所以視之而不見,希所以聽之而不聞,微所以搏之而不得也,此以常者言之。若以能開慧目以觀真色,則視之而可見;啟玄耳以聽希音,則聽之而可聞;施妙力以斡大象,則搏之而可得。常人所以不能者,五色盲于目,五音聾于耳,五事蔽于心故也。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道無在,道無不在,不可以物名之,不可以象假之,及其濟天下之用,則萬物而無非道者。且道在物也一,莫得以分之,而聖人所以言夷希微各異者,設以視聽搏之趣爾。要其所以為異,乃無此之異也,混而為一爾,豈可以致詰哉?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物之附于陽者,其升以明,附于陰者,其降以晦。升而明者,有性者以趨,降而晦者,有形者以逃,天下之人於是以知向背之理。若道則不然,炁狀也上,不為陽而明,無物也下,不為陰而晦,其來也不行而至,豈可迎乎?其去也不疾而速,豈可隨乎?欲窮其本也,探上古而不知其始;欲究其末也,御當今而不知其變。及其以玄推之,上有明以為其皦,則光照于物物,下有晦以為其昧,則炁出于孛孛,其上之昧者,可以升而向之,其下之昧者,可以塞而背之,來之者吾有靈以迎其前,去之者吾有神以隨其後,惚兮惚則無物以有物,恍兮恍則不狀而有狀,此非與經固有反,蓋老氏之言微而顯矣。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4。
  小人精于物,君子精于道。精于物者以物役之,其巧有盡。精于道者以道養之,其化無窮。是以古之善為士者,藏于至幽,隱于不測,盡其性以無方,窮其理而不滯,則有言也,言合于道而眾不能曉,有作也,作契于理而眾不能達,以至于搜賾亡形而我以獨見,驅役有象而我以獨斡,周流六虛而同天莫可學,酬酢萬變而治物無所壅,則吾之微妙玄通,人固以不識也,非我特欲不識而專以異也,我道之深而彼不能識也故矣。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浩浩處道,不以吉凶而有事于思;寂寂守玄,不以憂患而有事于動。無思也,遇物而後作,臨事而後為,必待可行之時而後行之,可用之世而後用之,又何容心哉?此所以豫若冬涉川也。冬涉川者,逼而後動,不得已也,非所以為未然之見,何非不見于未然也,無心而已。無動也,寂然而退,居幽宇以至于不出,密然而靜,處玄宅而至于不為,斂己焉常恐踰閑以自警,屈身焉以至閉戶而自約,猶若畏四鄰者,乃其此也。畏四鄰者,安其居而不出也,非所以不敢出也,蓋退藏于密而不與物交故矣。是二者,一事于無思,一事于無動,非古之善士,孰能如此?
  儼若容,
  貌不莊則無威可畏,身不重則無儀可象,況事道者所處玄宅,所履真路,所言則法言,所行則法行,豈可不嚴而勵己,容而畏物哉?則儼若容者,乃其宜也。
  渙若冰將釋,
  性本空虛,因物而實;性本澄靜,因物而動。且物之所以泱者,陽也。所以結者,陰也。陽以渙之,則舒舒以自復,優優而自遂,而不與物為之聚散。陰以結之,無者附于有,散者著于實,其形厚者不能薄,其勢小者不能大,此乃有在之理,非無在之意也。何以況之?由水之性,或就下以適東,流川而學海,或升而為雲雨,或導而為江河,源之深,其流乃長,流之長者,其澤必遠,甚以為自得哉。及陰炁凝以為冰,則其源以塞,其流以阻,而不能若水以四達矣。此善為士者,其性之渙所以若冰之將釋也,求其以復初矣。
  敦兮其若樸,
  文勝質,其質必滅;華勝實,其實不顯。為士之道,不吐英華以妨大素,不尚浮虛以掩大材。凡以守天性之純而求為不雜,收天真之粹而求為不偽,處于厚而不處于薄,居其全而不居其駮,此經乃謂敦兮其若樸也。
  曠兮其若谷,
  澹足萬物而不以為有,湛無一毫而不以為無。物之來者,應之而不留;事之至者,容之而不滯。此性之虛然善應,而不以物為心哉,則曠兮所以若谷也。
  渾兮其若濁。
  和其光則知韜以自晦,同其塵則知混而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凡物芸芸,必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出而不反,其出有窮;往而不復,其往必弊。天之所以有春者,生以出也;有秋者,反以復也。生而出以為命,反而復以為性,且曰有生斯有性,何必待復而後見性?曰生者動也,動則紛紛,性莫失焉。所言歸根曰靜者,反其性也。又曰既靜以見性,此却云靜以復命,何也?曰生而有命,則命常因性失而亡,既靜以見性,則命乃復矣,此盡性而後至于命也。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靜乃性之本,有時而動者,以應物也,非我性斯動矣。常乃道之體,遇物而變者,以應時也,非我道斯變矣。聖人若退藏之際而不為物居,寂默之中而不應時,則其性靜而不動,其道常而不變,此曰復命。曰常者,靜而不出,以得其性也。知常曰明者,虛而自見,以得其道也故矣。反以不知常而應變,則失性違道之事無所不至,非凶而何?乃繼之曰不知常,妄作凶也云耳。
  容乃公5,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萬變不齊,羣動不一,以擇之則洪纖而有曲,以分之則高下而有問。聖人欲一之以韋動,齊之以萬變,莫非容也,斯容何以致之?因于知常而已。惟其容也,觸之者寬以無私,應之者一而不二,其平也衡不可以奪,其虛也谷不可以過,由是自容而至于大公矣。既以公之,則可宰制羣生,法令天下,萬務之煩而我可以析之,四海之大而自隱,此者養素于內而善俗者也。今渾兮其若濁,何以異此?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水之清者,有物以撓之,其清乃濁;人之安者,有物以誘之,其安必動。濁以亂其清,而不能事之以靜,則清因濁滅;動以失安,而不能變之以生,則安因動危,此非所以為善士也。我則不然,以靜為常而靜以徐清,則濁焉為患?以動為變而動以徐生,則安何為守?如此則靜不至于失性,動不至于失道,而無溺于一曲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物之敗者因於自成,事之敝者因于自新,則成敗之相復,新敝之相代,乃固然之理,而人情之所不免也。至于善士守道以自敝,而其敝常新;處事以自敗,而其敗常成新也。萬世不敝,常成也,終身不敗,如此非他致之,出于不盈而已。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
  生而不有,有時而有者,虛之未極也。安而不動,有時而動者,靜之未篤也。且道在萬物之上,應萬變而不知其耗,守真一而不知其竭,廓之以宇宙之大,莫見其涯,濟之以羣生之出,莫知其動,空空而至無,湛湛而常寂,則入之多不以為盈,出之眾不以為擾,則虛於是,致之以極,靜於是,守之以篤,而萬物所以並作也。萬物之來,始于無形,終于有象,若虛之不極,則出生者不能無壅,靜之不篤,則還生者不能無窮,而寓我可以歸之,則人之道至此而最矣。人道既最以如何哉?乃通于天而已。人至于通天,可謂至矣,而人物何足以禦之?乃道爾。此經所以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也。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
  昔聖人之治,儲思于淵默,恭己于巖廓,無為以待天下之為,無言以應天下之變,鼓舞以神,則號令不知所自出,教化以身,則政事不知所自行,則民不化而化成,不治而治致,不待率而後應,不待誅而後畏,日用我德,不知德之可懷,日由吾道,不知道之可向,則浩浩自遂其宜,熙熙自獲其所,此乃太上之治,以自然為化,故曰下知有之。逮三皇之後,制度以修,賞罰以出,有愛人之政而如保赤子,有歸民之德而若從流水,以恩撫之則百姓親之如父母,以仁恤之則百姓譽之若天地,斯乃有為之世,以政而治民者也,故人以親而譽之。其次不然,或峻刑嚴法以設威于上,或反道敗德而失政于下,一則畏彼之威而苟免之過以至于恥,一則侮彼之政而亂其常以至于為非,則法雖可畏而成于不畏,德既可侮而不能無侮,此下以愧于親譽,上以慚于知有者,寧可不慎擇歟?
  信不足,有不信。偤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內有諸己,外不欺物,乃謂之信,則信者,聖人以為將命令宣志意,而達乎四方者也。苟不足焉,人何信之?聖人乃思之而後言,而言不以為妄,慮之而後語,而語不以為欺,有命焉若卜筮而可孚,有令焉如影響之可應,則信矣。有不足也,其實出于貴言而已。貴則不輕,貴則不賤,不輕以重之而言無亂發,不賤以尊之而言無虛設,惟其如此,功乃至于成,事乃至于遂,而百姓自然矣。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6。
  聖人臨事而‘無意,對物而無心。無意也,則恤愛兼制之務不彰于外,無心也,則謀慮知見之為不起于中,而悉以道為出處,以道為語默故也。及萬緒交起,百態互生,愛惡之情於是而有,與奪之權於是而作,則吾之大道分而為二,而仁義所以行也。性失于多知,聖人以約為守,機生于遠見,聖人以晦為用。知不以約有不及者,則智於是而鑿,見不以晦有不明者,則機於是而巧,是以智慧出于胸中,大偽生于構內,而於吾道必以遠矣。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無所不通之謂聖,無所不知之謂智。則聖也者,成性以達己,體道而御物,而特以絕者,不敢有其聖,以為眾人之所不及矣。智也者,彰往而見其未然,察來而知其未變,特以謂棄者,不敢有其智,而為眾人之所不知。苟以有聖,則不及者離性以為詐,苟以有智,則不知者捨真以為偽。惟其絕而棄之,則民各任其性矣,其利而百倍焉。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天有五典,人有五常,則父子者乃天之叙也。天叙之始,良知出于自然,良能本于不慮,而孝慈之性固存于父子之間,奚待教以率之?所以父子不親者,有仁義以妨之。何仁者愛人,及其所不愛,義者宜人,及其所不宜,則物争以愛而不愛者亂,人尚以宜而不宜者悖,孝慈或因此失矣。若絕而棄之,則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7。
  尚巧必窮好利必争,盜賊之源也。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從流者流遠而必涸,圖枝者技多而必缺。今以捨流而窮源,其源必澄,棄枝而就本,其本必固。所以棄絕三事,而今何屬哉?必以見性而已,故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而繼于後也。無塵以染其質之謂素,無華以亂其本之謂樸。少私則不昏惑以著物,寡欲則不盜縱以喪己,斯者若非去亂性之本,何以哉?
  1腹之實紛也:『紛』疑下屬,作『腹之實也,紛華不誘于外』。
  2若可託天下:『託』疑作『寄』。此句後脫經文『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3則象之所象:『則象』二字原屬下句,據文意改。
  4深不可識:後脫經文『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5容乃公:前脫經文『知常容』。
  6有大偽:後脫經文『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7盜賊無有:後脫經文『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