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惡之人乃天所惡,然天之所惡深昧難測,何以知其果為天所惡之人乎?其人雖可殺,聖人猶有難之之意,而不敢輕易殺之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綱恢恢,疏而不失。
聖人不輕易殺之,則為惡者皆得漏網,而天網不漏也。天之於惡人,非如人之以力與爭,而天定自能勝人,非如人之以口與言,而其應如響應聲。其報應之速不待召之而自來,至惡有惡報,雖用智計不可逃免。天雖無心,坦然平易,而巧於報應,有非人謀之所能及此。天網恢恢,廣大似若疏而不密,然未嘗失一,惡人無得漏網者,聖人雖不殺之,而天自殺之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奇,不正也。使愚民常有畏死之心,而奇邪為惡者,吾得執而殺之,則人人知畏,孰敢為惡?然雖殺惡人,而人之敢為惡者不止,則是民愚不知畏死。雖為惡者必遭刑殺,彼亦無所懼上之人,奈何以死懼之而輕易殺人乎?
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手矣。
不以死懼其人,為惡者可不殺乎?曰:有司殺者在。司殺者,天也。惟天為能殺人,惟大匠為能斲木,人欲代天殺人,猶代匠斲木也。代斲者手必多傷,以譬代殺者身必多害也。蓋不有人禍,必有天刑。
凡五節,一節言用刑正例,不可盡從,蓋衰閔過厚之意。二節言天之不可知而不輕殺。三節言天之能為人殺者以示教。四節言民不可懼而不輕殺。五節言人欲代天殺者,以示戒大哉。老子之慈乎。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食謂君所食於民者。稅則民之所出,以供上之食者也。上多取於民,則民飢且貧矣。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上有為,以智術御其下,下亦以姦詐欺其上,故難治也。
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
輕,易也。生生之厚,求生之心太重也。賢猶勝也。貴生,貴重其生,即生生之厚。求生之心重,保養太過,將欲不死而適以易死。至人非不愛生,順其自然,無所容心,若無以生為者,然外其身而身存,賢於重用其心以貴生而反易死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人生則肌膚柔軟,而活動可以屈伸,死則冷硬而強直不能屈伸。草木生則枝莖軟脆,死則枯槁堅硬,因言人而并及於草木。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上文言人與草木生柔而死堅,推此物理,則知人之德行,凡堅強者不得其死,是死之徒也,柔弱者善保其生,是生之徒也。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
用兵示弱者謀深而工,敵輕而玩之,故勝。恃強者慮淺而驕,敵懼而備之,故不勝。兵法始如處女,敵人開戶示之弱也;後如脫兔,敵不及距則能勝之矣。秦兵過周,超乘三百,竟敗於殽。齊兵入晋,桀石投人,竟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