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属性:一伤寒头绪最繁。予尽削去。独举大纲。晓畅厥义。而条贯自达。
  一伤寒向重表里。而虚实为尤要。先哲已代明之。兹编特委曲详尽。欲临症者慎焉。
  一是书专论伤寒。每引他症以相较。盖他症既明。则不混于伤寒。而无妄治之失矣。
  一凡先哲要旨。间取一二。以备参阅。盖不敢私秘。欲公好于吾党也。
  一医案仅举一二。就正有道。匪敢矜其所得。效步邯郸。务期有裨于大义而已。
  一是集坦易简直。然历二十余载。揣摩经验。凡几易稿始就。俟有识者采择焉。
  一杂症另附。取其明备。约于至当。不出先贤围范。而亦不囿于围范。有取
  之左右逢源之乐。故并载之。
  一妇人科。凡调经胎前产后。最费调摄。得其指归。仍易拾芥。兹编独约而
  该。简而明。参阅之自悉。
  一原方备载。以便参考。有可遵守者。有宜变通者。在临时裁酌。断不应胶
  执以违病机。反致遗害也。
  一医学与他艺不同。毋论贵贱。为性命所倚托。非小可事也。必立心贵谨。
  处行欲方见闻期博。体验惟精。庶足无愧。故并致篇末以告同志云。
  伤寒论
  属性: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余始读而疑之。谓既伤于寒。何以反病热
  乎。盖寒者天之阴气也。热者人之阳气也。天以阴气侵人。则拘急而畏寒。
  人以阳气被郁。则蒸冒而发热。然邪气既盛。正气不能拒之而出。须以辛
  温之药助之。使邪从汗解而愈。此发表之所由设也。重则麻黄。次则羌活。
  又次则紫苏。皆当因其轻重而施之。中病即止。毋使过剂。过则邪气既去。
  正气反虚。种种变迁。不易枚举。盖汗者身之液也。始由寒闭腠理。无从发
  越。故藉汗以疏通。令气和平斯已。今发之太过。则人身之津液既耗于外。
  必竭于内。无论汗多亡阳。而胃腑燥竭。肾阴消亡。烦渴秘结等症。总由一
  汗所致。诸谓其可泛视乎。故余尝谓治伤寒法。不可不汗。不可轻汗。不可
  大汗。不可再汗。不可误汗。明乎此者。庶入仲景之室而免文伯之恐也。
  一太阳受冬月严寒。头疼壮热。畏寒拘急。脉紧盛而无汗者。仲景用麻黄
  二钱。桂枝一钱。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名麻黄汤。
  治冬月正伤寒。此不可不汗也。
  一前症虽具。或感非时暴寒。不可与麻黄汤用羌活紫苏防风荆芥葛根
  广皮川芎甘草等。量症加减。此不可大汗也。
  一前症虽具。或元气素弱。或向有杂病。及产后。痘后。失血后。兼劳倦内伤。
  并犯房欲者。果又冒寒。方与荆防苏葛甘草陈皮。随症加减。微解其表。
  若不因寒而发热者。只治其本。此不可轻汗也。
  一前症虽具。曾经发表出汗。不可复用发散。盖邪既却矣。而又汗之。能不
  伤正气乎。此不可再汗也。
  一凡恶寒发热。杂症皆有。即一疮一疖亦复如是。岂可不审何证所致概
  用发散。如余治一妇恶寒发热。脉得洪数。询之乃左乳肿痛。余竟治其
  乳。肿痛顿消。寒热亦止。举一可例其余。此不可误汗也。
  余观近时风尚。凡病家。医士。及旁观者一发寒热。动以伤寒首戒。每必
  曰曾汗否。曾下否。使汗之下之而毙。纵无憾也。如不汗不下而痊。犹未
  惬志焉。此生民之厄运。未俗之波靡也。失哲代起而痛发之。相沿不觉。
  可胜悼哉。余习见劳倦阴虚杂症。胎前产后暑病等。妄发汗而死者。不
  可胜计。不得不深致焉。
  两感论
  属性:伤寒一经有一经之症。则有一经之治。或伤于阳。或伤于阴。固不同也。经
  何以言两感哉。伤寒有并病矣。如云太阳未已。复过阳明或少阳。并之已
  尽。则入里。未尽。犹在表。是阳与阳并也。乌知阴不与阴并耶。有合病矣。如
  云太阳阳明齐病。阳明少阳齐病。或三阳合病。则自下利是阳与阳合也。
  乌知阴不与阴合耶。有传经矣。如云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
  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然有始终只在
  一经者。有传一二经而止者。有越经而传者。有过经不解者。是由阳传入
  阴也。若阴出之阳则愈矣。有直中矣。三阴受邪。始终不发热。乃不从阳经
  传入。是阴自受病也。则与阳不相侔矣。若此者。俱不可谓之两感。而所谓
  两感者。则一阴一阳同受病也。如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
  满。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
  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虽然。三阳之头疼身热耳聋。感于寒者。则诚
  有之。三阴之烦满谵语囊缩。则是传经热证。若初感于寒。则固未之或见
  也。且传经热证。与两感之证。既已相同。何以于传经者。曰热虽甚不死。于
  两感者。曰必不免于死。余不能无辨焉。盖传经者。由三阳入三阴。始终发
  热。乃脉与证相合者也。两感者。则一阴一阳。外受寒为表实。内受寒为里
  虚。必脉证不相合者也。如嗣真云太阳症得少阴脉。少阴症反发热之例。
  差足以当之。故予尝谓传经之邪。感之者多实。故不即犯三阴而无虑其
  为甚。两感之邪。受之者必虚。故即兼及三阴而触之即不免。经虽不言虚
  实。而虽甚必不免之辞。不可充而见之哉。若嗣真注两感篇。则根据文配释。
  求之病情。终不相符。故予以嗣真太阳少阴之例。推之于阳明太阴。少阳
  厥阴。当无不然。又何疑之有。
  附嗣真少阴症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不同论
  盖太阳病。脉似少阴。少阴病。证似太阳。所以谓之反。而治当异也。今深
  究其旨。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疼。故为太阳病。脉当浮。今反脉不浮
  而沉者。以里虚久寒正气衰微所致。今身体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气内
  强。逼邪外出。而干姜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若里不虚寒。则见脉浮。而
  正属太阳麻黄证也。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病。当无热。
  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肤郁闭而为热。如在里。则外必无热。故用麻黄细
  辛以发表间之热。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寒邪惟在里。当见吐利厥
  逆等症。而正属少阴四逆汤证也。以此观之。表邪浮浅。发热之反尤轻。
  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此四逆为剂。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
  也。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所谓太阳少阴
  脉沉发热虽同。而受病有无头疼与用药自别。故并言之耳。若误治之。其死必矣。
  按嗣真云。太阳症头疼身热。是太阳感寒也。脉当浮而反沉。是少阴脉。
  又非少阴感寒乎。用四逆汤。治少阴。救里为急。不虑太阳之邪不出也。
  又云少阴症脉沉。是少阴感寒也。不应热而反发热。是太阳症。又非太
  阳感寒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兼治太阳。以发表热。不虑少阴之经不
  温也。虽然。太阳症而脉浮。复兼吐利。将独治太阳乎。少阴脉沉而发热。
  不兼太阳。则又当专主少阴矣。不可不知。由此推之。如阳明身热潮热。
  而脉微弱下利四肢厥冷。则又是太阴矣。宁独主阳明也乎。不得不参
  附子理中等汤。救太阴之里也。少阳寒热往来。而脉细蛔厥烦躁腹疼。
  则又是厥阴矣。宁独主少阳也乎。不得不参吴茱萸等汤。救厥阴之逆
  也。盖阳症阳脉。易辨也。阳症阴脉。症假脉真也。又有症假而脉亦假者。
  如阴极发躁。欲投水中。脉来鼓指。重按全无。内真寒而外假热也。更有
  脉涩肢冷。呕逆便秘。伏热于中。水极似火。火极亦似水也。凡此者又岂
  可与两感同论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标者。百不一得。临症
  者慎旃。
  四逆汤
  附子(二钱)甘草干姜(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细辛(各二钱)附子(一钱)
  水煎服
  理中汤
  人参白术干姜(各一钱)甘草(八分)
  水煎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姜。小便不利。加茯苓。肾气动者。去术。
  吴茱萸汤
  吴茱萸生姜(各三钱)人参(一钱)
  水钟半。枣一枚。煎七分服。
  太阳论
  属性:经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又曰。伤寒一
  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以其经从头项下肩膊挟脊抵腰中。其所统
  者大。其所循者远。故易以犯。犯之则恶寒发热。独甚于他经。仲景以麻黄
  汤发之。此有是太阳症。用是太阳药也。若在阳明。则热多而寒少。无是症
  矣。在少阳。则寒往而热来。亦无是症矣。传入三阴。则有热而无寒。更无是
  症矣。故惟太阳一经。寒独甚。脉独紧。汗独无。未传阳明。则口不渴。未传少
  阳。则耳不聋。仲景用麻黄汤为太阳之正治。固非易老九味羌活汤之所
  能代也。若苟非太阳而阳明。则用葛根汤。非太阳而少阳。则用柴胡汤。均
  非麻黄汤之可假借也。虽然太阳一经。非独冬时严寒。能触犯之。而四时
  寒邪。皆能犯之。如犯之而身果寒。脉果紧。其症具在。即四时皆用麻黄可
  也。如犯之而寒不甚。紧不盛。其症虽具。即冬时不用麻黄可也。况作劳辛
  苦之人。及本元亏损之后。而偶冒寒邪。脉紧少力者。又当从权以治。不必
  执用麻黄可也。盖以麻黄骁悍之性。攻邪固易。损正不难。一误投之。为变
  不测。可不慎乎。
  按麻黄汤。为太阳经正药。余所以谆谆慎之者。盖非其时。非其经。非其
  人之质足以当之。鲜不为害。请勿轻试。为天下幸甚。
  治验
  一友积劳后。感寒发热。医者不审。以麻黄汤进。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继以
  小柴胡汤。舌干乏津。余诊之。脉来虚数无力。乃劳倦而兼阴虚候也。误
  投热药。能不动血而竭其液耶。连进地黄汤三剂。血止而神尚未清。用
  生脉散及归脾汤去术投之。神虽安而舌仍不生津。予曰。肾主五液。
  而肺为生化之源。滋阴益气。两不见效。何也。余熟思之。乃悟麻黄性不
  内守。服之而竟无汗。徒伤其阴。口鼻见血。而药性终未发泄。故津液不
  行。予仍以生脉散固其本。用葛根陈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后以
  归脾汤六味丸而痊。
  一医者素自矜负。秋月感寒。自以麻黄汤二剂饮之。目赤唇焦。裸体罔顾。
  遂成坏症。
  一药客感冒风寒。自谓知药。竟以麻黄五钱服之。吐血不止而毙。此二症
  虽进黄连解毒犀角地黄汤。终不挽回。大可骇也。
  麻黄汤
  麻黄(二钱)桂枝(一钱)甘草(五分)杏仁(八粒)
  加姜枣水煎
  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苍术(各一钱)甘草白芷川芎生地黄黄芩(各一钱五分)细辛(七分)
  加姜枣水煎
  阳明少阳论
  属性:经曰。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
  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夫
  同是受寒。不日一日。独日二日三日者。盖传经之邪居多。而自感者少。自
  感则寒。传经则热。仲景用葛根汤小柴胡汤主二经之病。节庵一曰解肌。
  一曰和解。又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固知非若太阳汗之而愈也。学人其
  可执乎。然二经亦有自感者。如阳明为邪。首面大肿。少阳为邪。耳前后肿。
  此不从太阳传入。而发热与伤寒无异。东垣用普济消毒饮子。及鼠粘子
  汤。治之。盖阳明主燥。少阳主火。非比太阳属寒水之司。故治各不同也。
  按寒邪入里。未有不传阳明。乃阳明腑病。非阳明之经也。阳明者胃也。
  胃为水谷之海。一受寒邪。则水谷不行。为热。为渴。为胀满。甚则谵语狂
  言。皆其邪也。治之者。不可过汗以竭其液。一也不可早下以伤其阴。二
  也。不可寒凉以阻其化。三也。宜以葛根平胃加减调之。若少阳一经。属
  木有火。为呕。为声。为寒热往来。则以小柴胡汤为主。女子临经即谓热
  入血室。甚则谵语。加生地丹皮。乃至正之法也。尤不可汗下。
  一阳明传变至多。治之贵乎得宜。寒则凝而食不化。热则燥而液愈亡。故
  止渴用葛粉以鼓舞胃气。胜于花粉知母。平胃用浓朴以温中州。非比
  木香豆蔻。如在上用桔梗枳壳。在下用枳实青皮。而甘草调中。陈皮理
  气。山楂莱菔消滞之类。虽极平和。实至当不易之常理也。然有饮食伏
  于中。而不显于脉症者。有脉症似乎饮食。而实非饮食为患。乃中气虚
  所致。则又当细问其病因。察其脉色舌苔。按其胸腹有无痛处。大便曾
  解不解。或补或泻。出一定之见以疗之。方为得耳。
  葛根汤
  葛根(一钱半)麻黄(一钱)桂枝芍药甘草(各六分)
  加姜枣水煎。此方治太阳无汗恶风。太阳阳明合病。如阳明腑病。不可概用。
  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黄芩人参半夏(各一钱)甘草(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即前方加生地丹皮各一钱)
  普济消毒饮子
  黄芩(酒炒)黄连(各八分焙)人参橘红玄参
  甘草(生用)连翘牛蒡子(炒研)桔梗柴胡
  僵蚕(炒)薄荷(各五分)板蓝根马屁勃升麻(各二分)
  水煎服。(便秘酒煨大黄一钱)
  鼠粘子汤
  牛蒡子(焙研)枳壳甘草(炙)柴胡连翘黄芩桔梗(各一钱)薄荷叶(二钱)
  水煎
  三阴论
  属性:经言六经。而即继之曰。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此何以说也。余请以
  三阴概之可乎。伤寒传入三阴。已寒变为热矣。盖太阴者脾也。其经布胃
  络嗌。故邪入之。则腹满而嗌干。然经既属脾。经病则脾亦病。脾主消磨。亦
  失其职。况布于胃则食不化。而腹满络于嗌。则热伤阴而嗌干。且但曰满。
  则邪犹在中焦。未可遽下。故腹满平以浓朴陈皮。嗌干和以葛根枳桔。此
  虽治太阴之经。实即治阳明之腑也。少阴者肾也。其经络肺系舌本。故邪
  入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然经虽属肾。土旺则水必亏。肾为胃关。亦失传化。
  况络于肺。则水不升而作渴。系于舌。则津益亡而口燥。此时邪热已深。仲
  景所谓忽下以存津液。故实则大小承气下之。虚则六味地黄润之。此虽
  治少阴之经。亦即治足阳明兼手太阳手阳明之腑也。厥阴者肝也。其经
  循阴器而络于咽。故邪入之。则烦满而囊缩。厥阴者。阴之尽也。经虽属肝。
  此时胃邪下陷。阳亢阴渴。肾水既亏。肝火弥炽。蓄热不解。则烦而且满。阴
  气已极。则囊缩少泄。如果大便未下。急与下之。下后不解。即与黄连解毒
  之类。宣散蓄热。庶或有生。此虽治厥阴之经。实即治五脏六腑俱受之病
  也。不然。或谓邪入于脏。或谓邪入于腑。又为藏物之脏。纷纷不已。曷与正
  之。
  按三阴邪热。皆从三阳传入。而阳明失治尤多。始而过汗以竭其液。继
  而过下以损其阴。液者。气之余也。阴者。血之属也。气血既损。则烦满燥
  渴等症作矣。况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三阴既亏。则腐熟
  传道化物之司。愈失其职。仲景欲急下以存津液。岂无有窥其微者耶。
  养葵先生出。直以六味补水。挽其源而治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