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情似游丝①,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②。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③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④。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
①游丝:在空中飞扬的蜘蛛青虫一类所吐的丝。
②觑:细看。这句是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
③无因:没有法子。
④渚:水中小洲。这两句是写雁儿在夕阳余晖下向天边飞去,青草蔓生在烟雾笼罩的小洲上。
【简说】
“泪珠阁定空相觑”,形容两人离别之时泪眼相看、无语凝噎的情状。而万丝垂柳系不住兰舟,正好说明人如飞絮、情似游丝。离别以后,景色凄迷,愁思无限。未两句是说哪里还顾得去想明天的事,今晚的离愁就无法排遣,暗示出别恨之深。赵佶(一首)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在一一○○年即位后,任用蔡京、童贯、朱等奸臣,加紧对人民进行剥削并创“花石纲”,以寻找奇花异石为名,大肆搜括骚扰弄得民不聊生。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导致民生凋敝,国力衰微。当金兵南侵时,他又只知苟安求和而不思振作抗御,致使中原沦陷,王朝覆亡。徽、钦二宗及后妃,宗室都全被俘北去。赵佶本人擅长书画,词亦有名。近人曹元忠辑有《宋徽宗词》。
燕山亭
裁剪冰绡,打叠数重,冷淡胭脂匀注①。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②。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③。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④梦也、有时不做。
【注释】
①绡:似缣而较疏的薄绸。冰绡:洁白的绸。王勃《七夕赋》:“引鸳杼兮割冰绡。”这三句形容杏花象是那白绸经过裁剪成瓣状而迭成数重,又淡淡地施上胭脂。
②靓(jìnɡ敬)妆:粉黛妆饰。司马相如《上林赋》:“靓妆刻饰。”蕊珠:道家称天上宫阙为“蕊珠”。《十洲记》:“玉晨大道君治蕊珠贝阙。”这三句描写杏花妆饰时新、色丽香浓,连天上仙女都自愧弗如。
③这三句指双燕不懂言语,不能托它带去万重离恨。
④和:连。这四句是说自己怎么不思念故国呢?(但实际上已不可能回去了)除非梦里有时还曾经去过,再说如今连这种梦也不做一个,则思念之情更无法寄托了。这是深一层的写法。
【简说】
本词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妍艳及被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宋无名氏说:“‘天遥地阔’,‘和梦也有时不做’,真似李主(李煜)‘别时容易见时难’声调也。”(《朝野遗记》)这是说两个亡国之君怀念故国的心情大致相同。李纲(四首)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宋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任朝官。宣和七年,金兵分道侵犯,宋徽宗惊慌万状,急于逃避。李纲刺臂血上书,宋徽宗传位于太子钦宗。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后为尚书右丞。李纲亲身督战,并屡陈御敌作战计划,但因宋钦宗听信谗言而被贬。南宋王朝建立后,宋高宗召李纲为相。李纲积极备战,敌不敢犯。后因宋高宗听信主和派奸臣的谗言,遭到罢免。绍兴二年(1132)被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被罢免。绍兴十年卒于福州。所著有《梁溪集》和《梁溪词》。
李纲的词作不多,现存仅五十多首,但他的七首咏史词很出色,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作者借古喻今,充满了坚持抗战的爱国热情。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②。天险难喻③,人谋克敌④,索虏岂能吞噬⑤。阿坚百万南牧⑥,倏忽长驱吾地⑦。破强敌,在谢公处画⑧,从容颐指⑨。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⑩,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燕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释】
①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
②限:界。这句说,千里长江,雪浪翻滚,风起云涌,一望无际,但南北界限分明。
③踰:越。
④人谋:指大臣的谋略。
⑤索虏:南北朝时,南朝骂北朝人为索虏。吞噬(shì示):吞食。这几句说,长江的天险难以越过,而大臣的谋略又能制胜强敌,北方的秦王苻坚难道能够併吞东晋吗?
⑥阿坚:即秦王苻坚。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
⑦倏(shū梳)忽:极快的意思。
⑧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采取了积极抗敌的战略措施。
⑨颐:面颊。颐指:形容指挥进退皆如人意。
⑩八千戈甲:指晋军前锋都督谢玄等将领带精兵八千,争渡淝水,击杀秦兵。
蛇豕:大猪和长蛇,比喻贪暴残害者。《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注:“言吴贪害如蛇豕。”
弭(mǐ米):弓末梢,用骨头做的,用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鞭弭:指驾车前进。周旋:辗转相从,这里是交战的意思。晋公子重耳答楚成王时,说过“左执鞭弭”和“以与君周旋”的话。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麾动:这里指战旗招展。
北军:秦兵。这句说,坐谈之间,北方秦国苻坚的军队顺风倒下,很快被打败。
鸣鹤:即风声鹤唳(lì利)。秦国军队大败后逃跑,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的声音也以为是晋兵追来。见《晋书·谢安传》。
王师:东晋的军队。
晋祚(zuò坐):东晋的皇位。
烝民:众多的百姓。
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猃狁(xiǎnyǔn险允,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使周室中兴。这句说,周宣王使周室中兴的美事,并不是专有的,东晋谢安等以弱势战胜强秦,使晋朝转危为安,也是值得赞美的。
【简说】
本词写公元三八三年历史上著名的秦、晋淝水之战。词的上片写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大举南侵;东晋谢安策划抗敌。下片写晋军奋勇作战,符合人民意愿,结果以少胜多,击退秦兵。词中一面激励当今皇帝要效法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大敌当前毫不畏惧,同时作者也以谢安自比,期望获得重用,为抗金大事建立功业。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①
晚唐姑息②,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③。淮蔡雄藩联四郡④,千里公然旅拒⑤。同恶相资⑥,潜伤宰辅⑦,谁敢分明语。媕婀群议⑧,共云旄节应付⑨。於穆天子英明⑩,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愬。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注释】
①淮西:唐代方镇名,全称是淮南西道。
②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③飞扬跋扈:形容极端横暴放肆。这句是说,安史乱后,唐朝姑息养奸,方镇林立,各占一方,自立为王,根本不听中央政府的调度。
④淮蔡:指淮西方镇的治所蔡州,在今河南省汝南县附近。联四郡:指淮西方镇割据的吴元济为害作乱,和山南东道的梁崇义、溜青(今山东)李纳、魏博(今山东聊城县)田悦、成德(今河北)李惟岳,四镇联合抗唐是一样的。
⑤旅拒:即旅距,聚众相抵抗。
⑥同恶:共同作恶的人。这句说,他们互相勾结起来,共同作乱,对抗朝廷。
⑦潜:隐藏。宰辅:即宰相。这句说,暗地里还中伤宰相。
⑧媕(ān庵)婀:犹豫不决的样子。
⑨旄节:使臣所持之节,表示守信。唐朝制度方镇节度使皆赐节,专掌军权。
⑩於穆:赞叹词。《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於(wū巫),叹辞:穆,美好。天子:指唐宪宗李纯。
⑩不疑不贰:没有二心,不再疑惑。
登庸:大用的意思。裴度:字中立,进士出身,唐宪宗任用为宰相,令讨淮、蔡。
愬(sù素):李愬,字元直,善战而有谋略,当时任唐、邓(在今河南邓县一带)节度使。李愬在统帅裴度的指挥下,雪夜奇袭,夜入蔡州,活捉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讨平了淮西之乱。
衔枚:古代行军袭击时,令士兵衔杖,枚的形状如筷,横衔口中,可以止声。
悬瓠:亦作悬壶,城名,在今河南汝南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比喻李愬奇袭,很快地破了蔡州城。
明堂:周朝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
中兴:衰而复兴。
【简说】
本词是写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方镇割据的史实。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方镇割据,连年内战,破坏了社会经济,削弱了唐朝国势。到唐宪宗时,为了巩固封建政权,采取了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并对方镇割据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词中写唐宪宗英明果断,能够信任裴度,在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消灭了飞扬跋扈的淮西藩镇势力。宋钦宗曾把“裴度传”赐给李纲,似乎信任他,但实际上是甘心屈膝求和。词里歌颂这场平定淮西藩镇的战争,反映了作者渴望宋王朝能够真正信任他来抗击金兵的急切心情。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①
边城寒早②。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③。铁马嘶风④,毡裘凌雪⑤,坐使一方云扰⑥。庙堂折冲无策⑦,欲幸坤维江表⑧。叱群议,赖寇公力挽⑨,亲行天讨⑩。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敌酋难保。虏情普,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
①澶渊:古湖泊的名称。这里指澶州,亦名澶渊郡,因澶渊得名,治所在河南顿丘(今清丰县西)。北宋时与辽会盟于此,史称“澶渊之盟”。
②边城:指北方边塞的城镇。
③骄虏:这里是对西北辽贵族入侵者的蔑称。这句说,恣意骄横的辽军犯边侵占甘美的泉水,丰茂的草原。
④嘶:马鸣。
⑤毡裘:西北辽军所穿的以毛织制的衣服。这句说,辽军的毛皮衣服上都积满了雪。
⑥云扰:形容辽军入侵扰乱,如云而起。
⑦庙堂:这里指朝廷。折冲:指击退敌军。见《吕氏春秋·召类》。
⑧坤:地。江表:长江以南的地方。这句说,他们想去的地方是长江以南,也就是准备逃避。
⑨叱(cì斥):怒责。寇公:即宰相寇准。他指责南逃议论,竭力主战,力挽狂澜,使动摇不定的宋真宗亲征。
⑩天讨:天罚,古代指帝王奉天讨伐暴乱。这里指宋真宗亲征。
辂:通“路”,这里指车。銮辂:皇帝的车驾。
霓旌:皇帝的仪仗之一。龙旆(pèi沛):画着龙的大旗。
黄:即黄伞,皇帝出征用。
大河:指澶渊河。
六军:泛指北宋王朝的军队。
敌酋:这里指前来侵犯的辽贵族统治者。在澶州城下,辽军主帅达兰曾被北宋军队射死。
詟(zhé折):恐惧。指敌人的士气大受挫折。
誓书:撤兵议和的盟誓、条件。
这句说,自从订立“澶渊之盟”后,辽和北宋两个政权在一个世纪中,基本上维持了和好的状态。
【简说】
本词是作者举本朝的故事,劝告当时皇帝。词的上片写敌人侵犯,朝臣纷纷建议逃避,唯有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下片写真宗渡河亲征,百姓欢呼,使敌人恐惧,愿意退兵讲和。虽然,李纲抗敌的劝告和鼓励,并无成效,南宋王朝仍然屈辱求和,但是,在这首咏史词里充分反映了作者坚持抗金的爱国热情。
苏武令
塞上风高①,渔阳秋早②,惆怅翠华音杳③。驿使空驰④,征鸿归尽⑤,不寄双龙消耗⑥。念白衣⑦,金殿除恩⑧,归黄阁⑨、未成图报⑩。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注释】
①塞(sài赛)上:指边境防线上。
②渔阳:古郡名。唐时河北道的蓟州改称为渔阳郡,在今北京市东地区。这里泛指北方。
③惆怅:伤感。翠华。指皇帝仪仗队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子。
④驿(yì义)使:古代传递公文、信件的人员。
⑤征鸿:南归的鸿雁。
⑥双龙:指宋徽宗、钦宗。消耗:音信。
⑦白衣:古代称呼无官职的平民。
⑧金殿:即皇室内的金銮殿。除恩:指授官。
⑨黄阁:汉代丞相听事的门叫黄阁。这里指作者授官至宰相。
⑩图报:图谋报答。这里指还没有能复仇雪耻。
丹衷:即丹心,忠心。这句说,有谁能相信我献给皇上的一片忠心呢?
多故:指宋钦宗听信谗言,使李纲多次罢官、遭贬。
方:方策谋略。
调鼎:比喻宰相治理天下,掌管百事,好象鼎之调味。霖:对农田有益的雨。这里比喻有益于百姓。
坛:用土所筑的高台,古代盟誓、封拜大将等均用之。
燕(yān焉)然:古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元89年,东汉的将军窦宪在此打败了匈奴,立了纪功碑而归。这里比喻北方金兵的侵扰就要平定。
横行:这里是横扫的意思,形容宋朝大军不费力气地打败金兵。
天表:旧指天生的仪表,常以此称帝王。这里指宋徽宗、钦宗。
【简说】
本词作于北宋灭亡以后。词的上片写作者思念宋徽宗,钦宗被虏北方,叹息自己还不能复仇雪耻;下片表达自己为国救民的抱负和抗敌必胜的信心。词的最后“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李清照(二十首)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渡之前,她过着平静的家庭生活。丈夫赵明诚是有名的金石家,她有《金石录后序》,记载了两人收集、钻研金石书画的经过。靖康之难以后,她亲身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乱离生活,亲眼看到哀鸿遍野的惨酷现实。她的家庭中又发生了一连串不幸变故,先是丈夫病逝,接着便是被诬陷为通敌,还因为改嫁事横遭非议。晚年无依无靠,流落异地。
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她的前期词多写离愁别恨和自然景物;后期词(南渡以后)表现了自己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历程中的内心感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她的一些诗文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词的理论方面,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的说法,并以“协音律”而又典重高雅为当行出色。这种忽视词作内容的论点,是比较片面的。词著有《漱玉集》,今不传。
渔家傲
天接云涛①连晓雾。星河欲转②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③。闻天语④。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⑤。学诗谩有惊人句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
【注释】
①云涛:云起如波涛汹涌。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②星河:即银河。星河欲转指夜已深。
③归帝所:到天帝的居处。即天上。
④闻天语:听见天帝说话。
⑤报:回答。嗟:感叹词。日暮:指前途黯淡。《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是回答天帝的话,指出前途茫茫,内心徬徨。
⑥谩有:徒然有。惊人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⑦九万里:《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蓬舟,开往蓬莱的船。三山:传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三句是说大鹏鸟正乘长风奋飞,希望风不要停,把自己吹向海上仙山。
【简说】
《蓼园词选》说:本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认为是李清照前期词中风格疏放的一篇。
本词富于强烈的浪漫气息。一开始就展示出一幅晓雾弥天,星河移转的壮阔场景,接着写作者进入梦境,与天帝对答。由此表现了她要乘长风高飞远举,直向仙山蓬岛,也即在理想的国度中求得精神的慰藉。